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处置中的风险防范对策论文_臧磊

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处置中的风险防范对策论文_臧磊

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液化气华南分公司 广东珠海 519000

摘要:经济的发展,促进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液化石油气的使用越来越普遍。由于它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高压等特点,在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易引发泄露,一旦发生液化石油气泄露,往往具有复杂性、突发性和危险性,处置难度大。本文就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处置中的风险防范对策展开探讨。

关键词:液化石油气泄漏;风险对策

引言

液化气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日常用量和储存都很大。在正常情况下液化气是以高压状态储存在球罐和钢瓶中的,储气系统管道复杂,管线较长,各种阀门、管件较多,并且整个系统一般都是暴露在外存放的,因此储气系统存在着潜在的危险因素,比如雷击、泄漏、超压、阀门破裂都会引起燃烧、爆炸等事故。

1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特点

1.1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大

液化石油气一般以喷射状泄漏。泄漏液体遇空气后能迅速扩大250-300倍。当液化气泄漏时会变成大量的气体滞留在空气中,且形成大面积的危险区域。须及时对危害区域内的大量人员进行疏散,并采取禁绝火源措施。

1.2易发生燃烧爆炸

液化石油气泄漏后形成爆炸性的混合物,其遇高温、明火极易引起燃烧爆炸。爆炸速度可达2000—3000m/s。液化石油气气体流量大时,其燃烧火焰高度可达十几米,并发出啸叫声。

1.3处置难度大

由于液化石油气发生泄漏的部位、裂口大小及容器内的压力各不相同,采取堵漏、输转、引火点燃等措施时,技术要求特别高,处置难度大。

1.4易沉降积累

泄漏后的液化石油气,易积聚于地表及下水道、沟渠、厂房死角等处,有潜在的爆炸危险。泄漏气体会沿地面在风力作用下向外或地势低洼处扩散,遇着火源会引起回燃。

2液化石油气的火灾的特点

(1)燃烧特点。气相燃烧时,呈明亮的黄色火焰。当压力高,气流量大时,火焰高度可分离出许多炭黑,烟雾较浓。气液相混合燃烧时,火焰呈黄、橙、黄交替变化,火焰高度呈高低周期性变化。火焰低时,是灭火的良好时机。(2)爆炸特点。液化石油气的爆炸威力约等于4kg~10kgTNT炸药的当量,液化石油气爆炸易形成大面积燃烧,造成重大破坏和人员伤亡;盛放液化石油气的容器受热后,压力迅速增加,超过其设计压力时,就有发生物理性爆炸的危险,容器内的液化石油气大量逸出,可形成第二次爆炸,造成大面积燃烧。

3各项行动中的风险识别

(1) 力量调集:受理报警时,接警员接警不清、对泄漏容器种类、泄漏部位和扩散量等情况,造成力量调集时,第一出动力量不足。(2)侦察检测:侦察人员遇突发情况(如泄漏现场风向改变、闪爆、坍塌)极易对侦查人员造成液化气中毒、冻伤等伤害。(3)排除险情:液化气泄漏现场没有落实防静电措施;进入现场人员非防爆通信、照明设备;排险人员穿着非防静电衣物、鞋子;没有使用无火花工具;用强直流水柱冲击容器及泄漏液化气,产生静电伤及救援人员;关阀断料、堵漏过程中,泄漏的液化气将抢险人员冻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处置程序与措施

4.1防护

在处理液化石油气跑漏的事故中,进人液化气跑漏区域的消防人员应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隔热服。

4.2操作防护

(1)清除着火源:切断警戒区域内的电源,禁止明火,停止高热设备的运行,落实防静电措施。救援人员严禁携带、使用防爆通讯、照明设备,严禁穿着不防静电的衣物和鞋,严禁使用非防爆工具。(2)稀释防爆:在泄漏处设置水幕,并利用开花水枪喷射雾状水或进行稀释、防爆、降毒。在储罐区发生泄漏时,应立即启动固定水喷淋系统进行稀释。禁止用强直流水柱直接冲击容器及泄漏物,以防产生静电引起爆炸。对于聚集于密闭空间的泄漏气体,可打开门窗或地沟盖板,通过自然通风吹散,或利用防爆送风机进行强制驱散。(3)关阀断源:泄漏点处在阀门下游且阀门尚未损坏时,可采取关闭阀门、断绝物料源的措施制止泄漏。关阀时,应对排险人员采取防冻措施后在开花或喷雾水流的掩护下进行。(4)器具堵漏:1)根据现场泄漏情况,研究制定堵漏方案,并严格按照堵漏方案实施;2)所有堵漏行动必须采取防爆措施,确保安全;3)关闭前置阀门,切断泄漏源;4)导流泄压。若各流程管线完好,可通过出液管线、排污管线,将液态烃导人紧急事故罐,或采用注水升浮法,将液化石油气界位抬高到泄漏部位以上,形成水垫层.缓解险情,配合堵漏、(5)倒罐输转:储罐等容器发生泄漏,不能有效堵漏时,可由事发单位的熟悉设备、工艺的专业技术人员采取倒罐输转措施。倒罐输转作业过程中必须用水枪进行掩护,管线、设备必须做好良好接地。(6)点火引燃:采取点火引燃应具备安全条件和严密的防范措施,谨慎进行。(7)现场救护:1)将染毒者迅速撤离现场,转移到上风或侧上风方向空气无污染地区;2)有条件时应立即进行呼吸道及全身防护,防止继续染毒;3)对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采取心肺复苏措施,并给予氧气;4)立即脱去被污染者的服装;皮肤污染者,用流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冲洗;眼睛污染者,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清洗;5)严重者送医院观察治疗。

5液化气泄漏着火的处置方案

(1)冷却:开启消防水泵进行喷淋。消防人员到场后,应立即用水冷却燃烧罐和与其相邻的储罐,冷却要均匀,不要留下空白,对相邻储罐重点冷却受火焰辐射的一面,冷却工作要持续进行,不可间断,要把火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在无法切断气源的情况下,让其稳定燃烧,液化石油气烧完后,会自行熄灭。液化石油气燃烧温度高,在第一线出水的人员要穿隔热服,或组织第二线水枪手,对第一线水枪手进行掩护,并及时替换第一线水枪手。(2)减压:冷却的目的主要是防止罐内压力升高,在冷却同时,应打开放散火炬,以减少罐内压力,防止爆炸。(3)时刻注意罐体和燃烧情况在出水冷却时,要注意观察储罐有无爆炸征兆。如有下列情况,即说明有爆炸危险:1)燃烧的火焰由红变白,光芒耀眼;2)燃烧处发出刺耳的哨声;3)罐体抖动。这时,人员应立即撤离到安全地点。(4)疏散:当液化石油气发生燃烧时,邻近停放的槽车应立即开走,实瓶应疏散到安全地点,在第一线灭火的人员要尽量的少,无关人员应疏散到安全地点。(5)灭火:灭火应在切断气源,做好堵漏准备的情况下进行,用干粉、泡沫管枪喷射出中倍数泡沫、水流灭火。如不具备上述条件,不可将火扑灭,以防止来火后气体继续外逸发生爆炸,用泡沫管枪喷射出中倍数泡沫扑救流散火灾,适时用干粉(炮)灭火;抓住战机,适时实行强攻,采取密集水流交叉分隔(用交叉射流对准火焰下部末燃烧的液化石油气圆锥中心进行分隔)和干粉抑制等方法消灭火焰后进行堵漏;完成现场看护,防止复燃和二次爆炸。

结语

本文通过认真分析近年来全国发生的几起典型石油气火灾事故特点,总结消防队伍在处置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通过分析液化石油气泄漏的常规处置方法的研究,对事故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全面识别,并提出防范对策。

参考文献:

[1]郭铁男.《中国消防手册---抢险救援》[S].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12).

[2]俞志明.《化学危险品实用手册》[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3]《科学发展观与军队抢险救援救灾工作理论实践》[S].北京:西苑出版社.

[4]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美国消防协会危险品事件处置标准汇编》.

论文作者:臧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4

标签:;  ;  ;  ;  ;  ;  ;  ;  

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处置中的风险防范对策论文_臧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