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嫩江县山河农场医院 161421
摘要: 目的:探讨并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衰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对患者的SAS和SDS进行评估分析,观察两组护理后的抑郁和焦虑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为平均(35.0±1.5)分,对照组平均(42.5±1.8)分;观察组的SDS评分平均(27.45±3.0)分,对照组平均(41.90±3.7)分,两组的两项指标评分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衰患者临床使用良好的护理服务能够改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临床应该推广使用。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临床护理;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and study the clinical nursing effec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mplicated with heart failure. Methods: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is in our hospital in January 2012 to 2015 years 1 month 100 case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mplicated with heart failure were selected,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will these patients were group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there were 50 cases.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care,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received high quality care,the patients of SAS and SDS were assessed and analyzed,the two groups of nursing after the depression and anxiety. Results:after nursing observed group of patients with SAS score average(35.0 + 1.5),in the control group,the average(42.5 + 1.8);observation group of SDS score average(27.45 + 3.0),in the control group,the average(41.90 + 3.7). Two groups of two index score comparison exists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 0.05). Conclusion:good nursing car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mplicated with heart failure can improve the patient's depression and anxiety,and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should be promoted.
[Key words]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heart failure;clinical nursing;effect
患者的冠状动脉因为病变发生了供血中断和不足的情况就是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要是老年患者,患者的病情严重时会有心肌缺血和心肌缺血坏死的情况出现[1-3]。心肌梗死会给患者的身心带来严重的损害,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发病速度急促,病情变化快速,对患者的生命产生了威胁。如果治疗不及时就会有心衰症状出现,患者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4]。此次根据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寻找可靠护理方式,现进行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共接收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患者临床中还合并了心衰症状,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50例,对其进行对比分析。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观察组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67~81岁,平均年龄(73.2±3.5)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69~82岁,平均年龄(75.1±3.2)岁。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相关诊断标准,且无家族性精神病史。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优质护理。
1.2.1 急救护理 为患者提供生命监测和心电监护,对患者的心率和各项指标进行监测记录,严重心肌梗死患者有心血管扩张症状,应该要对患者的血压进行观察,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根据患者的病情来针对性治疗。
1.2.2 心理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衰患者会有胸闷、胸痛表现,有濒死感,心理上会产生焦虑和抑郁的情况,护理人员要多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为患者提供针对性心理护理,向患者进行相关疾病知识讲解,让患者的内心恐惧感消失,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
1.2.3 体位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夜晚会有呼吸障碍发生,护理人员应该及时对患者进行体位调整,让患者头高脚低,改善症状,缓解呼吸障碍,或者选择坐位来改善症状。
1.2.4 吸氧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衰患者临床中如果症状较轻,可以使用氧气补给来改善,如果呼吸困难需要使用面罩,视情况选择,患者的单轮吸氧时间为半小时,间隔2小时。
1.3 观察指标
以SAS与SDS作为测量标准,对两组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析。评分≥53分,代表抑郁、焦虑情况严重,评分在41~53分,代表存在抑郁、焦虑情况,评分≤41分,代表没有抑郁、焦虑情况[5-6]。
1.4 统计学方法
将两组患者所有数据结果录入到SPSS 18.0软件中进行分析处理,确保录入过程客观真实,以95%为可信区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进行t检验,当P<0.05时表示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为平均(35.0±1.5)分,对照组平均(42.5±1.8)分;观察组的SDS评分平均(27.45±3.0)分,对照组平均(41.90±3.7)分,两组的两项指标评分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对患者产生的危害性最大,而且发病后患者的病情快速恶化,死亡率高,有濒死感,对患者身心产生了极大的危害。根据研究显示,全世界共有60%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都有忧郁症。所以,临床中应该对患者提供专业的护理,护理人员要有责任感,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保障患者的安全[7-8]。
此次研究中,两组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为平均(35.0±1.5)分,对照组平均(42.5±1.8)分;观察组的SDS评分平均(27.45±3.0)分,对照组平均(41.90±3.7)分,两组的两项指标评分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该结果和赵婷研究结果一致[4]。笔者认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的处理主要是多种护理方式相结合,保障患者的全面需求,急救护理可以让患者获得生命监测,心理护理可以稳定患者情绪,消除负面情绪,体位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夜间呼吸障碍,吸氧护理可以缓解症状。
总而言之,临床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死亡率高,需要接受合理的护理服务,而且优良的护理服务,能够降低患者的抑郁症发生率,缓解焦虑情绪,临床中应该进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赵云英.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200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07):76-77.
[2] 严岚.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急救处理[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02):152.
[3] 陈晓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07(10):144-145.
[4] 赵婷.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11(10):484.
[5] 柳林媛.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时间及护理要点[J].中国处方药,2014,11(33):141-142.
[6] 李忠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和生活质量实施前瞻性护理的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22(83):105-107.
[7] 卜庆锋,刘杰,李法祥,等.早期康复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的疗效(英文)[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4,10(04):77-78.
[8] 欧海平.高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12(18):100-102.
论文作者:吴桂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30
标签:患者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心衰论文; 平均论文; 心力衰竭论文; 评分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