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延安市沿黄河地区是革命老区,也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地区,沿黄公路是延安市“十二五”干线公路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国道210、省道201之后的又一条南北大通道,跨越了延安市延川县、延长县两县6个乡镇36个行政村。由于沿黄河区域地形条件差,现有县乡公路等级低,存在多处断头道路,建设该项目不仅可以提高沿黄区域的公路通达深度,改善交通闭塞的制约状况,也可以支援老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开发当地旅游及能源资源,兼有防洪抢险的功能,对改善区域投资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采用多种手段对沿黄公路延川至延长段建设工程地质灾害进行了调查,并对建设场地适宜性进行了初步评价,同时提出了治理措施建议,对类似场地建设工作的展开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地质灾害 调查
一、调查区概况
221省道沿黄公路延川至延长段项目起点位于延川县眼岔寺乡范家洼村,地理坐标:东经:110°20'32″,北纬36°59'16″;终点位于延川县、宜川县两县交界处的雷多河,接延安市沿黄公路宜川段起点,地理坐标:东经:110°21'40″,北纬36°16'41″。
路线全长153.634 公里,其中延川县境内76.523公里,延长县境内76.841公里,全线采用三级公路技术标准。全线共设桥梁21座,涵洞396道,延川段共设桥梁14座,其中大桥1座,中桥7座,小桥6座,涵洞227道(新建218道,利用9道);延长段共设桥梁7座,其中大桥1座,中桥5座(1座为拆除重建),小桥1座(完全利用),涵洞167道(新建166道,利用1道)。截止2017年5月现场踏勘期间,沿黄公路全线建设已基本完成,路基、路面及桥涵工程已全部完成,绿化工程及边坡支护治理工程目前正在进行中。
二、工作方法
(1)资料搜集及整理
搜集有关拟建场地的社会经济、自然地理、区域地质、气象水文、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等基础资料,开展综合研究,确定本次地质灾害评估的类型及特征、评估级别和调查区范围等,以指导野外调查工作。在调查过程中,注重对灾害点的GPS定位和GIS地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制图等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经过各类资料综合分析研究后,结合建设工程区地质灾害特征,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全面的评估。
(2)野外调查
调查方法:在室内遥感解译基础上,通过野外实地调查、核实验证,进而修正解译标志。根据新的解译结果,凡是具有承灾体的,以及没有承灾体而发育典型的解译点均进行野外实地核查,并填写调查卡片。核查记录填卡以不遗漏灾害的主要要素为准,调查采用野外无人机航拍、现场拍照、地质罗盘、红外测距仪,以及目估的方法草测地质灾害要素尺寸的方法。对于危害较严重的解译点应直接开展调查或测绘工作。
路线调查:采用调查路线基本垂直建设场地地貌单元、地质构造线走向这一原则,根据地质环境条件现状布置调查线路,了解区内地质环境条件。人类工程活动和不良地质现象,收集第一手资料,最后编绘调查区环境地质图。
地质灾害点调查法:对调查区内地质灾害点、隐患点逐点调查,基本查明其位置、规模、特征、现状稳定性及危害对象、损失程度、致灾原因等。
(3)室内资料整理
根据搜集和实施调查所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综合归纳整理、系统分析研究,再开展对建设场地的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预测和综合评估,同时编制危险性综合评估图,对建设场地适宜性做出评价,对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可能产生地质灾害的危险地段提出具体可行的防治措施建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报告编制与提交
根据现场调查及室内资料整理成果,充分分析研究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及项目重要性,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确定项目评估级别,分析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及建成后可能引发、加剧、遭受的地质灾害类型及危险性,结合分析研究成果进行地质灾害危险评估报告的编制。报告编制完成后,单位组织项目内部评审小组,进行项目的内部审核,审核通过后,按照陕西省国土资源厅陕国土资环发[2016]37号文件要求组织专家评审。报告经专家组评审通过修改完善后,装订提交完整的成果报告交付建设单位使用。
三、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拟建线路由北向南依次穿越黄土梁峁沟壑地貌区、河谷阶地地貌区、黄土梁峁沟壑地貌区,黄土梁峁沟壑地貌区地形起伏较大,区内冲沟相对发育,且黄土沟壑被一条条冲沟、岰沟等冲蚀的支离破碎;线路在眼岔寺乡进入河谷阶地地貌区,河谷两岸斜坡坡脚局部基岩出露,出露基岩边坡陡立。
由于不同地貌单元发育不同的地质灾害类型,因此本次野外地质灾害调查地质灾害主要以崩塌、滑坡以及人工边坡等地质灾害为主,现场调查及收集资料评估区内无人类采矿工程活动,泥石流和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
本次野外调查共发现崩塌8处、滑坡45处,人工边坡101处。
预测评估崩塌5处,其中3处与沿黄公路较近工程建成后,雨季强降雨或连阴雨等不良地质条件下可能造成再次崩塌,威胁沿黄公路线路和车辆行人的安全,预测评估工程建设自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可能性较大,危险性中等。
预测评估12处滑坡全部与沿黄公路较近,工程建成后,雨季强降雨或连阴雨等不良地质条件下可能造成再次滑动,威胁沿黄公路线路和车辆行人的安全,预测评估工程建设自身可能遭受滑坡地质灾害可能性较大,危险性中等。
预测评估不稳定性边坡(45处)全部与沿黄公路较近,工程建成后,雨季强降雨或连阴雨等不良地质条件下可能造成再次滑动,威胁沿黄公路线路和车辆行人的安全,预测评估工程建设自身可能遭受不稳定性边(45处)地质灾害可能性较大,危险性中等。
四、防治措施
本次评估共有5处崩塌失稳危险性中等,依据边坡的组成岩性提出如下防治建议:
5处崩塌全部第四系风积黄土崩塌,均为小型崩塌,主要位于道路旁边,存在3处因开挖形成崩塌,建议对其进行清理。对相对较大的B05崩塌进行放坡处理。由于B06崩塌位于眼岔寺乡居民房后,建议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处理,以免威胁坡脚住户。
对地质灾害危险性大的滑坡,首先建议调整线路,避免线路从滑坡及其影响范围内通过,若必须按目前设计路线进行,需对该滑坡按有关规范、规程的规定进行勘察、设计、施工和监测,采取切实可行的滑坡治理措施;对灾害危险性中等的滑坡:建议项目实施阶段按照相应规范规程进行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
对地质灾害危险性大的滑坡,首先建议调整线路,避免线路从滑坡及其影响范围内通过,若必须按目前设计路线进行,需对该滑坡按有关规范、规程的规定进行勘察、设计、施工和监测,采取切实可行的滑坡治理措施;对灾害危险性中等的滑坡:建议项目实施阶段按照相应规范规程进行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
参考文献:
【1】DZ/T0286-2015.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S].北京,地质出版社,2009年
作者简介:
1.刘琦(1986-)男,汉族,陕西西安人,信息产业部电子综合勘察研究院,工程师,从事岩土工程相关工作。
2.郭夏涛(1985-),男,汉族,陕西西安人,信息产业部电子综合勘察研究院,工程师,从事岩土工程相关工作。
论文作者:刘琦1,郭夏涛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7
标签:地质灾害论文; 危险性论文; 滑坡论文; 公路论文; 地质论文; 延安市论文; 地貌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