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型智库高质量发展的“四大体系”建设论文

论新型智库高质量发展的“四大体系”建设

魏登才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武汉 430077

摘要: [目的/意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行经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和主题。随着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智力支撑体系,随之而来的必然要求新型智库的高质量发展。[方法/过程]本文以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在现有相关研究文献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总结近年来智库发展实践经验,形成了推进新型智库高质量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结果/结论]论文提出要实现新型智库建设的高质量发展,亟需抓好标准体系、评价体系、激励体系、保障体系等“四大体系”建设。

关键词: 新型智库 高质量发展 四大体系建设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智库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从中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高质量发展是新型智库建设题中应有之义,建设高质量智库是新型智库建设的价值追求。早在2012年底中央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健全决策咨询机制,按照服务决策、适度超前原则,建设高质量智库”[1]。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再次指出“智库建设要把重点放在提高研究质量、推动内容创新上”[2]。从习近平总书记上述重要论述中可以看出,智库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寄予新型智库的时代期盼,必须将高质量发展理念贯穿于新型智库建设的全过程。要实现新型智库建设的高质量发展,需搞好顶层设计,统筹谋划,稳步推进。就当前来讲,亟需抓好新型智库标准体系、评价体系、激励体系、保障体系建设。

1 加强标准体系建设:促进智库高质量发展的前提

要实现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高质量发展,其前提是要弄清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内涵,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标准体系建设,始终坚持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根本方向。

本研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本身存在潜在的偏倚;其次,本研究为单中心、鼻咽癌好发地区收集的病例,这可能影响模型的广泛适用性,因此需要进一步多中心、多地区数据收集验证。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21世纪我国智库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是党中央对我国智库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新定位和新方向,标志着我国智库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将智库建设工作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2014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作了基本内涵的界定,指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以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研究咨询机构,应当具备八个方面的基本标准[3]。根据《意见》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我们要科学理解、准确把握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内涵和使命。

所谓中国特色,就是要坚持党管智库,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根植中国土壤,立足中国国情,树“中国形象”,发“中国声音”,推“中国文化”,传“中国价值观”,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所谓新型智库,是指新时代的智库与我国以往的决策咨询机构、传统社科院等研究机构相比,在体制机制上有所突破,开展了研究模式、运营模式、传播模式等全新探索,展示出新的形象、新的影响、新的作用[4]。具体来讲,一是新定位。新型智库是以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研究咨询机构。二是新机制。要创新体制机制,改变传统的研究理念和研究方法,走协同发展之路。三是新模式。以学为基,以用立业,问题导向,创新求实。智库研究要建立在治学的基础上,以服务党政决策、开展应用对策研究为主业。加强数据分析、案例分析和模型分析,提出决策层信得过、用得上的政策建议。四是新使命。要发挥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智力支撑作用,发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作用,发挥公共外交和文化互鉴的智力服务作用,真正成为政策理念提供者、政策方案设计者、公共政策评估者、社会舆论引导者、中国文化传播者。五是新影响。新型智库要追求政策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媒体影响力、国际传播力。

根据对我国智库“中国特色”与“新型”的内涵分析,要确保新型智库高质量发展,在标准化建设方面,应重点规范以下几点。

第一,必须是依照法规设立的实体性研究机构。要有固定的研究人员,经过长期培育形成的专门研究方向,形成了一批在同行业令人称道的代表性成果。注重研究队伍建设,形成了梯次结构合理、具有永续发展基础的一批有影响的专家学者。智库机构的核心要素是:学科、人才、产品。第二,有体现“四个自信”的科研核心价值观。坚持党管智库,坚持马克思主义对智库研究的指导地位,坚持为人民做学问的价值观,坚持把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智力支撑作为智库机构和人员的价值追求。第三,在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等方面,其成果要呈现出阶梯式增长趋势。

2 加强评价体系建设:促进智库高质量发展的推手

2.1 确立智库评价工作的基本原则

坚持全球通用与中国国情的统一。站在中国的立场上,有选择地接受来自西方的评价,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智库评价理论、辩证法和技术;坚持智库行业共性与特色个性的统一。在评价中准确把握各类智库的独有风格、形式、优势、专长和是否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专业特色、地域特色,为打造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立评价导向;坚持引导性与规避性的统一。遵循智库发展规律,评价方法要科学,评价结果要准确,引导智库着力提高政策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学术影响力和成果转化力,以评价促进智库功能的发挥;坚持核心要素与保障要素的统一[5]。特色成果、领军人才等核心要素,人员规模、专业结构、课题数量、经费多少等保障要素,两者都对智库评价具有重要影响,都应在智库评价中充分考虑;坚持总量评价与人均评价的统一[5]。智库评价一方面要重视各类指标的总量和规模大小,另一方面要重视人均指标的评价;坚持间接评价与直接评价的统一[5]。要在优化完善间接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积极推广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实地调研等直接评价方法,提高智库评价的规范性和精准性。

2.2 培育智库评价主体

新型智库能否为党和政府提供创新性、前瞻性、客观性、中立性的政策建议,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不仅取决于新型智库的自身建设,而且取决于智库发展是否具有优良的政治生态[14]。政治生态强调的是从新型智库与其环境的互动关系中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并在新型智库内部诸组成部分的互动及与外部环境的沟通中实现协同进化。决定与影响新型智库发展的政治生态大致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对新型智库发展起刚性约束作用的政治制度生态;二是对新型智库发展具有软约束作用的政治文化生态。当前亟需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指导作用,行使好以下职责[15]

强化用户的主体评价功能。作为智库产品的直接消费者,就我国来讲,主要是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媒体,此类评价主体甚少公开发表对有关智库及智库产品(研究咨询报告等)的评价性意见。对于用户类评价主体,他们对产品的使用行为、评价态度及其向智库单位的信息反馈,对智库单位的声誉影响和自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强化用户主体对智库的评价工作,支持和引导政府官员参与智库评价打分工作,发挥各级党校、干部学院的学员优势,为打分提供组织帮助。

规范业内评价的行业自觉。强化行业认知,引导各类智库机构人员,将职业发展方向定位为智库专家,努力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完善行业标准,科学实施行业评价。近年来,中国社科院、上海社科院、南京大学、光明日报社、四川社科院等单位,分别按照自己的评价标准推出了不同的排行榜。这些排行榜有利于帮助大众了解各家智库,催生了诸多智库行业领导人物和机构,为智库评价体系建设做出了积极探索。但是,这些体系各有利弊,社会公认度和公信力还不高,急需加以完善;要加强行业管理。当前亟需形成一套完善的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形成行业共识和行业底线;加强行业监督。行业规范需要有效监督才能得到落实。智库行业的监督主体可以是管理者,也可以是第三方机构。

政府信息发布者。当前,大多数智库缺乏政府内部的“隐性知识”和完备的即时数据,没有获得“有效行动的空间和能力”,导致智库专家的政策建议通常流于形式或“无的放矢”,进而导致政府对智库专家能力的不信任。因而,必须实行政府信息的开放性。要真正贯彻落实国家政府信息公开的有关规定,坚持“信息公开是常态、不公开是例外”的原则。建立政府信息共建共享数据平台,实现跨部门、跨领域、跨智库的信息互通、成果共享[17]

突出智库评价的实证导向。智库研究成果的质量评价标准,既要看是否具有理论创新性,更要看是否具有现实针对性,关键要看能否有效地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只有突出实证导向,才能够更好地发挥评价体系的规范作用,推动各级各类智库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调查研究,真正为党和政府发挥好智库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咨政作用。

智库主管机构要正确引导智库评价工作。就各级政府来讲,要大力支持评价机构工作,由政府主导成立智库评价行业协会,制定完善的评估标准和体系以及科学的评估流程和原则。支持评价机构建立公开、透明、标准化的信息获取渠道,搭建互联互通的智库信息共享平台。支持智库评价机构积极参与长期以来被西方发达国家垄断的国际评价,掌握“中国评价权”。

2.3 完善智库评价标准

智库评价标准,实质上就是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目前,我国国内智库研究专家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五指标评价法。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盛明科教授等人,提出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评价指标“冰山模型”[6]。二是主体指标评价法。南京大学信息学院陈雅教授等人,运用“社会结构”概念中的“结构—功能”分析范式,从智库在运作机制及具有的功能入手,探索智库评价体系中的隐含结构形式,构建出一个主体综合评价体系[7]。三是运用社会结构范式构建评价体系。上海社科院智库研究中心经过多年的研究并经多年的智库评价实践检验,形成了“四力”评价体系[8]。对比上述3种评价方法,本人比较赞同以上海社科院的“四力”评价体系为框架结构,同时吸收南京大学综合立体评价体系中的有关细化指标,开展智库评价工作。

结合湖北省社科院近年来的探索,我认为对地方社科院智库的评价,可从以下6个方面进行考量。(1)学术影响力:着重看其年度出版著作的销量,发表文章被国内学术同行公认的重要文献资料的转载情况。(2)决策咨询力:着重看其年度决策咨询成果和咨询建议的采用率、批示率和转化率的高低。(3)政策宣讲力:着重看其年度理论宣讲的场次、单场报告听讲人数,为地方党政首脑机关做理论辅导报告的次数等。(4)理论普及力:着重看其年度编写出版通俗理论读物的种类、销量,知识产品被媒体、网络采用情况等。(5)媒体影响力。着重看其年度研究成果被媒体宣传的次数、接受媒体采访、担任栏目嘉宾的人次等。(6)国际影响力。着重看其年度专家学者出访人次、参加国际学术讨论会人次、学术观点被国(境)外学者及媒体采用的情况等。

2.4 改进智库评价方法

探索智库评价内在规律。要处理好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排序法评价和其他评价、问卷调查法和其他调查方法、官方评价和社会评价的关系。

再次,不要简单地把培训证书的多少和阿姨的等级、工资直接对应,要淡化阿姨对证书的关注。阿姨参加了某些培训,只是说明她有过相关学习经历,并不代表她的服务水平。而在实际工作中,雇主的体验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阿姨参加了多少培训,取得了多少证书。所以,不能简单地规定阿姨取得多少证书就能够评上什么级别,就能取得多高的工资。这样简单的对应,会让阿姨忽略了对雇主的服务体验而一味追求和吹嘘自己的培训证书有多少。

科学合理地设置智库评价指标。尽量遵循全面性、可操作性、精练性和客观公正的原则,尽可能兼顾不同层面的智库,将客观数据和主观因素结合起来,在借鉴国外学者制定的指标的同时,充分考虑中国国情。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项定性和定量指标,应尽量便于获取数据和数量计算。

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坚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前提,以项目实施为载体,以合理解决科研间接成本支出和智力报偿为调节杠杆,以用人制度改革、科研评价体系改革和经费制度改革为重点,逐步推动智库内部各项体制机制改革,从而调动广大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形成出成果、出人才、出影响力的新型智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现实中,并非所有农户都乐意将自己承包地流转出去,因为有些农户家里有充足的劳动力,且年龄较大不愿再外出找事做,他们自己耕种自家承包地,虽然收入与流转价格差不多,但在家有些事做对自己来说也是好事。由于土地流转需要村里集中统一流转,所以即便有农户想保留承包地自己耕种也很困难,他们的承包权只能屈从流转优先权。

实施智库差别化评价[9]。针对不同类型智库确立不同的主体功能定位,加强不同类型智库主体功能的可比性评价。将智库评价主要聚焦于主体人员完成的科研任务、学术成果、课题经费、学术活动等重要事项,提高智库评价的精准性和可比性。明确不同类型智库的差别化评价重点,为不同类型智库选取差别化评价指标。

加强智库网络资源指标的考评工作。这些评价因素主要包括:智库的网络资源指标、智库网络传播能力指标和智库网络交流能力指标等。

3 加强激励体系建设:促进智库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3.1 建立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

早在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已联合印发了《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现在关键是要抓好贯彻落实,尽快促进中央政策在地方、行业、单位的落地见效,真正在全社会形成知识创造价值、价值制造者得到合理回报的良性循环,构建体现增加知识价值的收入分配机制,使科研人员收入与其创造的科学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紧密联系[10]

3.2 深化经费管理制度改革

科学合理编制和评估经费预算,规范直接费用支出管理,合规合理使用间接费用,发挥绩效支出的激励作用[3]。各级政府要研究制定和落实支持智库发展的财政、金融政策,健全竞争性经费和稳定支持经费相协调的投入机制。落实公益捐赠制度,鼓励企业、社会组织、个人捐赠资助智库建设[3]

3.3 拓展智库成果转化渠道和平台

建立思想市场[11]。智库思想市场,是指从事公共政策思想生产的知识分子与其需求方,通过各种媒介进行的思想产品交换活动。新型智库建设,必须打造良性运行的思想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思想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12]。深化咨询服务业等外包领域的改革,完善政府咨询服务外包制度。

不断拓展和创新智库平台。如湖北省社科院着重抓了“四大平台”:筹建湖北智库联盟,创办湖北智库网,编印《智库成果要报》内参,不定期举办湖北智库论坛。加强智库成果传播载体建设。如编辑出版蓝皮书,举办经济形势报告会,开展社区科普活动等[12]。建立完善多层次的信息传播机制。智库的市场营销不仅要着眼于本国,还要着眼于世界,充分认识到网络媒体的国际传播意义和价值[12]

3.4 不断创新智库内部治理体系

在该实验中,算法使用RBF核函数,其中C=120,gamma=0.02。用10组真实数据交叉验证得到经验误差为x=0.012, y=0.009;真实误差值为ΔE= 1.21。

改革科研组织方式。打破传统的以研究所、研究室为单位的科研组织方式,建立跨所、跨单位、跨行业的协同研究中心。当今,决策议题的多元性、复杂性和综合性,客观上需要更加多元化的社会主体参与观察、分析并提出各自独特且互补的观点。这些观点之间的互动、竞争与交流不是以体制、行政级别、规模大小乃至国界来区分的,而是以推动现实问题的研究与解决来进行整合的。在不同的决策环境下,应形成不同类型的决策研究协同中心或决策联盟,加强互动、合作与交流,达到开发和集聚智慧、共同服务决策的目的。

建立科研全过程的动态管理机制[13]。通过外部环境预测、内部数据分析,对科研投入、科研成果生成的各环节,多资源、多要素、多层次地实行动态控制,并随时对科研计划、资源配置和管理手段进行适时调整和补充。形成竞争导向的科研评估机制,对智库成果进行独立性、权威性、科学性的评估。在做好决策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问题导向和趋势导向相结合的原则,规划年度重点研究课题。建立研究成果分类送审和质量把关机制,建立体现研究绩效的课题评审机制,提高课题评估和业绩考核的透明度。坚持定性与定量、数量与质量、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考核原则。建立灵活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实行按技能付酬、按劳付酬和按绩效付酬相结合的薪酬体制。

4 加强保障体系建设:促进智库高质量发展的依托

4.1 优化智库高质量发展的政治生态

目前,我国较为通行的智库评价主体主要是4类:一是用户评价,即由智库产品的直接消费者进行评价;二是同行评价,即由智库业内相互进行评价;三是社会评价,即由第三方评估机构评价;四是智库业务主管单位评价。上述4类主体,均缺乏强烈的智库评价意识,急需加强主体意识的培育。

读者朋友们,“故事”讲完了!可历史并不会“完”!我们在奥地利的时候,正好是11月11日……当我在大巴车上,把微信里巴黎凯旋门前11月11日纪念一战结束一百周年的视频转发给这位老兄之后,引得他老泪纵横……他听到、看到了一位清丽的华裔女孩用汉语,缓缓地读出了一名中国劳工在1918年11月11日当天写的日记:“忽闻教堂钟声,工厂汽笛声,以及厂外欢呼声,与歌唱声同时并作,余辈惊问何故,始知敌人业已签订休战条约,战争从此可以终止矣……”

舆论环境营造者。要建立宽松的话语表达机制,真正把话语权交给智库,并大力鼓励和倡导智库间开展思想和观点的理性交锋[16]

制度供给者。着力完善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需求侧制度体系。主要是进一步完善政府重大决策的专家咨询制度、听证制度。大力推动现代化决策体制改革,加强智库的“谋”与政府的“断”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拓展政府决策过程与智库咨政服务的联系。

相似话语的重复,强化了句子的整体情感表达,使小说在阅读过程中更加富有节奏感,情感也更加跌宕起伏,对读者产生了很强烈的情感冲击,使读者更能体会主人公的内心感受。

人才基础建设者。各级党委政府要为智库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政策保障和组织保障。着力建设中国的人才资源互通机制,探索建立鼓励政府公务员向智库交流的机制,吸收优秀智库研究人才进入政府部门工作。

2.4 BALF和血清中TNF-α浓度 结果(表1)表明:损伤后4 h、12 h,治疗组BALF和血清中TNF-α浓度均较对照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培育一批第三方评价机构。就评价机构自身来讲,要加强评价学学科体系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专业的人才研究团队,加强评价学的知识储备,弄清评价工作的基本规律,确保评价团队拥有开展评价的教育背景、能力、技术和经验。借鉴国外研究方法,融入我国各地智库建设的生动实践之中,不断生产出有专业水准的智库评价成果,逐步彰显在智库界的行业地位和公信力。要建立完善的智库评价体系,形成并发布的评价结果要让被评价的智库、智库界和社会各界认可。要网罗一批智库专家,建立智库普查数据体系。

活动平台搭建者。各级政府应着力搭建特色新型智库的活动平台,从制度上保障智库参与政府决策和政治协商的权利,从程序上强化智库参与的强制性和规范性;实施智库“走出去”战略,努力提升国内智库在国际上的地位和权威。

4.2 精准做好智库人才队伍建设

建设高质量的智库,关键在于拥有一批优秀的研究型、咨政型的高素质人才。

报应观主张是刑罚存在的正当性根据。实施刑罚一方面可以平复被害人及其家属的气愤心理,另外一方面可以满足社会群众的公愤心理,最终满足整个社会的报应诉求。报应诉求不仅是一种情感上的需求,更是一种安全需求与公正需求。对于民众而言,当杀人者被处以死刑时,不仅意味着民众的气愤心理得以抒发,也意味着社会上少了一颗“毒瘤”。通过剥夺他人的生命使其不复存在,从而永久地保障社会秩序的稳定;通过死刑的执行,也使得公正得到最切实的贯彻。

要有合理的人才队伍结构。一个智库里,既要有领导人才、专业研究人才,更要有多学科、多领域复合型研究人才;既要有专职研究人才,也要有兼职研究人才;既要有研究型专业人才,也要有管理型人才、辅助型人才;既要有中青年人才,也要有具备经验的老年人才。智库人才结构既要学科多门,各有专长,又要博采众长,优势互补。

要有良好的知识储备和丰富阅历的领军人才[18]。要具有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扎实功底,熟知中国国情、世情、党情、社情、民情、舆情,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熟悉多学科知识,掌握多学科技能;善于进行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制度创新,对古今中外的知识和信息,擅长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有在研究机构、党政机关、社会相关领域多岗位工作的经历,有较丰富的人脉资源;具有国际视野,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有丰富的国外学习、生活、研究经历,熟悉本国国情,也熟悉世情,既能立足本国,有中国思维、中国智慧,又能放眼世界,具有较高深的学术视野和国际视野;有良好的语言能力、演讲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要有灵活的选人用人机制。不拘一格,广纳良才。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在吸纳人才方面,提高门槛和标准,将专业背景深厚、研究视野宽阔、话语权和影响力强大的学者纳入麾下,形成成熟的人才结构。在培养人才方面,重点培养支撑发展的基础型人才、擅长咨政的工程型人才、精于设计的战略型人才、善于表达的传播型人才、热心公益的管理型人才、熟谙谋略的外交型人才。在使用人才方面,要适应智库的对策和应用研究的特殊性,改变原有的偏重单一学术背景、论资排辈的模式,大胆启用不同年龄、学术背景各异的复合型人才[19]

4.3 创新智库建设体制机制

建立智库宏观管理体制。目前我国智库管理体制不够统一,国家层面是中宣部牵头抓总,省级层面有党委宣传部门分管的,也有政策研究室分管的,还有党委办公厅(室)分管的。迫切需要理顺管理体制,推进制度设计,搞好行业规划,加强业务指导。要着力强化智库联盟平台,加大统筹统管力度,强化协同创新共享机制,减少智库的行政化、等级化和部门化色彩。

建筑行业是一种高耗能的生产领域,年均能耗达到了全世界产业总能耗的40%左右,2012年,我国财政部和住建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应在建筑行业中大范围的使用建筑保温材料等绿色环保材料,通过这一举措,将会为高分子材料在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会。

尽快完善各类工作机制。建立智库公共竞争机制[16]。积极发展多类型、多层次不同智库,建立国家重大课题选题确定和发布机制[20]。建立开放竞争的智库人才管理运行机制。智库具有资金密集和人才密集两个特点,要高度重视建立适合智库运行规律的人才管理机制,建立有利于发挥智库人才积极性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

建立国家智库发展经费支持机制[20]。应考虑设立政府财政智库预算科目,体现政府购买智库服务的要求。建立不同层级不同类别的智库发展基金,基金会实行董事会管理。同时,鼓励和建立多种形式的智库扶持机制,出台国家层面关于智库发展经费管理办法等制度。

ATB—25粗集料应选用碱性石料,不宜直接使用酸性石料;应使用锤式反击破碎机加工碎石,以减少石料针片状含量;所采用粗集料应干燥、洁净、表面粗糙、形状接近立方体,并且其规格与级配应较为稳定,本文选用的粗集料技术指标如表1所示。

拓展国家层面和国际层面工作平台[20]。建立全国智库成果交流和传播的平台机制。合理评价智库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多元化的新型智库成果评价体系和奖励制度。要创造条件,为非官方智库提供沟通平台和渠道,便于民间智库参与决策咨询。建立参与国际智库合作交流机制[21]。支持智库设立海外分支机构,定期举办智库国际论坛,简化智库学者出国、学术访问、交流审批程序。通过合作交流,推动培育和建设若干世界一流智库、顶尖智库。

4.4 加强技术支撑建设

当代智库建设必须具备和掌握大数据的思维和技术、建立智库大数据平台、优化智库大数据环境,建立数据驱动、数据挖掘、数据共享、数据管理、数据采购、数据评价等一系列的机制设计。作为数据支撑的新型智库,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制度安排[22]:一是创新智库大数据思维;二是建立智库大数据平台;三是提升智库大数据能力;四是培育智库大数据人才;五是优化智库大数据环境。

在小山坡的山腰僻静处,范峥峥转身偎依到贾鹏飞的怀里,两人紧紧地搂抱在一起。日夜的思念,今天居然在山野团圆,真的,说农民工建设了城市,可是这小城却没有我们夫妻的一张床啊。喘着粗气的贾鹏飞边说边转过范峥峥的身子,让她抱住一棵大树,然后从后面褪下范峥峥的百褶裙子……

参考文献:

[1] 柏晶伟, 吕红星. 中国需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智库: 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N]. 中国经济时报, 2013-5-31(A01).

[2] 习近平.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6: 27.

[3] 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5: 6, 11, 16.

[4] 曾培炎. 探索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N]. 光明日报, 2014-12-25(15).

[5] 高国力. 智库评价须体现差别化原则[N]. 光明日报, 2017-2-9(11).

[6] 盛明科, 黄华伟.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与评价研究[M]. 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 2017: 44.

[7] 陆红如, 陈雅, 梁颖. 国内外智库研究热点定量分析语境下的我国智库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 图书馆, 2017(1): 9-16.

[8] 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 中国智库报告影响力评价与政策建议(2013-2017)[M].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8: 5.

[9] 宋鹭, 胡唯哲. 不断完善特色新型智库的发展机制[N].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7-04-06(002).

[10]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EB/OL]. [2018-11-07]. http://www.gov.cn/zhengce/2016-11/07/content_5129805.htm.

[11] 王莉丽. 中国智库思想市场的培育与规制[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4(2): 83-87.

[12] 张忠家. 新型智库建设视域下地方社科院智库体制机制改革的探讨[J]. 湖北社会科学, 2016(4): 10-11.

[13] 李雪. 关于构建地方社科院智库内部治理体系的探索: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张忠家访谈录[J]. 经济师, 2017(2): 5.

[14] 余敏江. 优化新型智库发展的政治生态[N].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5-11-05(002).

[15] 颜佳华, 刘华超. 强化智库建设中的政府职责[N].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7-5-04(2).

[16] 胡锐军, 宝成关. 创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完善智库建设七项机制[J]. 人民论坛, 2013(12): 25-27.

[17] 余敏江. 建设“质量型”智库急需体制革新[N].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5-12-24(002).

[18] 夏宇, 马岩, 沈进建. 新型智库领军人才的队伍建设问题及建议[J].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17, 2(2): 57-63.

[19] 姜卫平. 智库建设要树立六种意识[J]. 理论参考, 2015(1): 20.

[20] 国强. 为国家治理提供高质量智力支持: 关于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调查与思考[N]. 光明日报, 2014-7-21 (11).

[21] 陈永杰. 八大措施促新型智库体系建设[J]. 党政视野, 2015(2): 15.

[22] 陈潭. 从大数据到大智库: 大数据时代的智库建设[J]. 中国行政管理, 2017(12): 43-44.

The Construction of “Four Major Systems” for th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New Type Think Tanks

Wei Dengcai
Hube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Wuhan 430077

Abstr act: [Pur pose/significance] Entering a new era, China's economy has shifted from a high-speed growth stage to a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stage,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ecome the core and theme of building a modern economic system. With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it must require a corresponding intellectual support system, and then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new think tanks in line with it. [Method/process] This paper is guided by the relevant theories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in the new era. Based on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and f ield research, it summarizes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think tanks’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and recommends several countermeasures of promoting a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new think tanks. [Result/conclusion] The paper proposes that, to achiev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new type think tanks’ construction, it is urgent to grasp the construction of “four major systems” such as standard system, evaluation system, incentive system and guarantee system.

Keywords: new type think tank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four major systems construction

分类号: C934

DOI: 10.19318/j.cnki.issn.2096-1634.2019.01.02

作者简介: 魏登才(ORCID:0000-0002-6674-1253),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秘书长,副研究员,E-mail: 3097240660@qq.com。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收稿日期: 2018-11-21 修回日期:2019-01-22

本文责任编辑:吕青

标签:;  ;  ;  ;  

论新型智库高质量发展的“四大体系”建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