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文化发展困境及路径选择论文_周辉

乡村振兴的文化发展困境及路径选择论文_周辉

摘要:当前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多集中在乡村经济振兴、乡村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对于如何振兴乡村文化鲜有涉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满足农民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如何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文化生活,提高乡村文明程度,就显得特别重要。乡村文化的振兴必须担当起历史赋予的重任,为乡村的全面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在这一前提下,本文从当前的乡村现状入手,探讨乡村文化振兴的意义以及面临的问题,寻找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以期为乡村的全面振兴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文化振兴;困境;路径选择

一、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困境

1.照搬城市文化建设模式,乡村文化同质化现象严重

在现代文明背景下,乡村文化往往被贴上落后的标签。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忽视其存在和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忽略几千年来形成的文化传统,武断地用城市文化代替乡村文化,致使乡村文化同质化严重,丢失了乡村中最宝贵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内涵。在乡村风貌规划方面,简单照搬城市规划。一些乡村为了美观,片面追求现代建筑效果,把古香古色的民宅建成整齐划一、豪华气派的别墅洋房,与乡村地域特色、风韵风马牛不相及,“中国传统建筑样式所承载的审美文化情趣、古民居门楣楹联所寄寓的人文艺术志趣都消失殆尽”。特别在乡村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方面,没有考虑当地自然地理条件、人文精神和文化传统,简单照搬城市文化建设模式,对古村落、文化景观等进行不合理改造,致使历史文脉断裂,乡村特有的风貌遭到破坏。在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方面,重复性建设严重。部分乡村文化产业缺乏创意,文化产品和服务同质化,比如,乡村旅游盲目模仿一些成功模式,依然停留在“食农家菜,住农舍,享农家乐”上,形式单一,缺乏本土特色,很难满足游客多元需求。

2.农民传统价值观念日益滑坡

农民的价值观深植于乡村文化的沃土之中,是引领乡村文化振兴的基石和指路明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农耕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了特有的价值观念,如人心向善的道德观、诚实守信的人格观、重义轻利的义利观、勤俭节约的消费观等,这些传统价值观构成了乡村的主流价值体系,滋润着农民的心灵。当前,乡村文化在与城市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明显处于劣势地位,“原来的文化并不能有效地带来生活上的满足时”,农民的价值观就会逐渐发生改变。如,重义轻利被利益至上、见利忘义取代,集体观念被个人利己主义取代,艰苦奋斗的敦厚民风被物质享乐主义替代,“原有被视为不对的现在被人追捧,原来被认为神圣的现在却遭到遗弃,天理良心、礼义廉耻等价值观念不再受人信奉”。人们不再以是非、荣辱和善恶为判断标准,原本值得珍视的道德评价体系受到冲击。纵观农民价值观的现状,从表面上看是农民价值观念日益淡薄,但究其深层原因,是农民对自身生活方式与农民身份的否定,是对乡村文化自信的丧失。

3.乡风民俗生存空间萎缩,乡村传统文化日渐式微

当前,乡风民俗、民间艺术等传统的文化形态不仅受到西方文化、城市文化、网络文化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也受到乡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的内在因素影响,生存空间萎缩并日渐式微。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乡村传统文化认同方面。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推动下,我国乡村原有的传统社会结构和运行机制发生重大改变,乡村文化“在经验层面、话语层面和规范层面几乎同步发生不可逆转的激变”,很难坚守自己的文化立场,在乡村渐失优势,呈现出认同危机。农民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也日趋薄弱,农民对本地语言、历史传统、文化习俗的认同已经难以维系,对原有的乡村价值与自我身份失去自信。二是在乡村传统文化保护方面。在工业化的冲击和挟裹下,乡村文化遗产特别是一些文化景观遭到破坏。土地污染日益严重,尤其是城市周边的乡村逐渐成为土地开发和工业生产的蔓延地,许多具有历史感与民俗价值的建筑风貌、器物形态遭到损毁甚至人为破坏,乡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日渐边缘化。如我乡高峡子村体现古代巴人文化的“蛮子洞”,现亟待修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距今有100年历史具有近代川东大户住宅独特风貌的“黎家四合院”,现已房危四伏、蚀迹斑斑。

二、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选择

1.精准定位乡村文化,打造乡村文化产业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必须强化以乡村为本位,准确定位乡村文化。我国农村地域辽阔,乡村文化差异迥然,呈现出“各美其美”的多姿形态。为了避免在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出现趋同现象,应摈弃“一刀切”思维,充分挖掘多姿多彩的乡村地域文化资源,对其进行精准定位,并与市场结合形成蓬勃发展的乡村文化产业。乡村文化产业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主要内容和必由之路,它主要围绕乡村民间文化传统和独特文化资源,利用现代经济理念和产业经营模式,发展相应的文化产业。乡村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可以引导农民文明就业,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主体力量和经济动力。

2.积极开展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

在新时代,加强文明乡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工程,也是凸显乡村文化自信的动力源泉。建设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当务之急。一是急需破除乡村中的陈旧思想和传统陋习,如薄养厚葬、铺张浪费、红白喜事大肆操办等。要借用现代教育加强对农民的引导,推动形成淳厚、平和、进取的良好乡风。二是传承优良的家风家教家训。构建以修身齐家、孝悌忠恕等为内容的优秀家风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五好家庭”“好家风、好家训”的评比活动,推动形成夫妻和睦、敬老爱幼、爱家爱国的家庭文明新风尚,并以良好家风汇聚成社会新风气。三是加强移风易俗的宣传。要依托乡村民间庆典、传统节日、文艺作品等淳风化俗的作用,让文明新风融入农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努力把乡村建成风清气正的一方净土。四是强化组织引领力度,完善相关长效机制。各级政府要加强对乡风文明的宣传引导力度、考核奖惩力度、监督惩处力度,要与每个公民签订《文明公约》和目标责任,实行定期考核奖励,让每个人的文明风习成为社会风尚。

3.创新工作措施和方法,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首先,坚持以自治为主体。农民自治是乡村社会治理的基础,将优秀传统治理理念与现代治理思想相结合,培养农民的主体意识和自治意识,养成自治习惯,进而提升整个乡村的自治能力和水平。其次,坚持以法治为保障。法治是规范各类行为的固本清源之道,培养农民的法治意识、法治理念,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最后,坚持以德治为基础。德治方式是通过传统道德来约束农民行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起到教化民众、引导乡风的作用,实现对农民的柔性治理。德治是乡村治理的灵魂,它能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有力支撑。自治、法治、德治三者相辅相成、融为一体,“以自治增活力、以法治强保障、以德治扬正气”,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讲话精神,“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善治之路,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4.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农民思想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支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积极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弘扬真善美,抵制假丑恶,推动人们形成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高尚道德信念,形成向善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

结束语: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宏大文章,乡村振兴必先提振乡村文化,通过乡村文化来为乡村振兴提供创新源泉并注入持久动力。可以说,乡村文化振兴决定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成效,进而决定着全面小康建设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参考文献:

[1]李宇佳、刘笑冰、江晶、魏东雄:《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展望》《农业展望》2018年第7期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2页

论文作者:周辉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卷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9

标签:;  ;  ;  ;  ;  ;  ;  ;  

乡村振兴的文化发展困境及路径选择论文_周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