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调整及其效应分析_银行论文

利率调整及其效应分析_银行论文

对利率调整及其效应的评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利率论文,效应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去年5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全面调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这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一个大的举措,在社会上反响很大。本文仅就利率调整及其效应作一粗浅的评析。

一、现行利率调整的背景

1992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进入新的一轮快速增长,经济运行中通货膨胀问题重新出现,长时间的“负利率”状况导致资金供求的严重失衡。为稳定金融,加强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支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1993—1995年期间,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两次调高存款利率,四次调高贷款利率,较好地配合了国家各项改革措施的出台,对抑制过度的投资需求,控制通货膨胀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国家财政、信贷、投资不断紧缩的情况下,我国宏观经济调控取得了显著成效。1996年经济总量平衡状况继续改善,通货膨胀率不断下降,市场零售物价平稳回落,到第一季度末,零售物价已连续半年低于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需求膨胀也已得到了有效控制,并出现了过度降温的迹象。而在企业方面,由于经济效益欠佳,面临的困难日益严重;同时,货币流动性下降问题也成为我国宏观调控应解决的突出问题,迫切需要处理好控制广义货币增长量与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相互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民银行在综合考虑企业、金融机构、储户的利益后,作出了停办新的保值贴补储蓄,适当调低各项存、贷利率的决策。

二、现行利率调整的特点

这次利率调整具有三个明显特征:1.在降低存款利率的同时,也较大幅度地降低了贷款利率,各项贷款平均利率降低0.75%。这样就较大程度地减少了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利率支出,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促进企业发展;2.缩小了贷款利率上浮幅度,降低了罚息水平,从而大大减轻了企业的利息负担;3.短期利率下调幅度明显低于长期利率下调幅度,这对调整金融机构资产结构,引导资金合理流动,降低金融企业经营成本都有一定的好处,而存款利率的大幅度下降,以及定期、活期利率的调整,同样使银行减少了利息支付。

由此可见,这次利率调整后的利息再分配,从总体上看,体现了银行向企业让利的原则,但此次利率调整除有减轻企业负担、适度刺激需求的含义外,还有引导资金流向、调整资本结构的重要意义。

三、利率调整的效应分析

1.对居民储蓄行为的影响

在我国银行存款总额中,个人存款部分占65%以上。虽然从一般意义上讲,存款利率下调会弱化居民的储蓄行为,加剧银行现有存款的分流,引起储蓄额大幅度减少。但是,我国这两次利率下调来势平缓,每次降幅也不算太大,对储户利益不会带来很大的损害。而且从居民个人存款储蓄动机和行为来看,多数人到银行存款是为追求资金的安全性、稳定性、保值性。因此,银行在适当范围内降低利率,居民在心理上是能接受的,没有引发挤兑事件。

再从储蓄分流的可能性来分析。目前,储蓄分流的两条渠道——消费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分流能力有限。消费品市场目前尚无新的消费热点形成,而资本市场投资选择种类不多,而且风险性较高。因此,储蓄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仍是居民投资的主要渠道,利率的下调不会造成大规模的存款资金的转移。

2.利率下调对企业的生产和投资的影响

无论是信贷资产借入或自有资金积累,利率都构成投资的成本。利率与投资成本成正比,与投资量成反比。降低贷款利率减轻了利息负担,降低了投资成本,使投资量上升,企业生产和投资规模扩大,从外部环境上为企业扭亏增盈,促进企业增强技术改造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也会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可以说,工商企业应该是这次降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最直接的受益者。经初步测算,企业在这次利率调整中的得益有三个方面:一是大大减轻了企业利息负担;二是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渠道,因为利率下调后刺激了股票、债券市场的发展,有利于企业从证券市场上获得直接融资;三是因贷款利率降低,减轻了企业负担,经济效益相应得以提高,可以更进一步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增强企业的活力。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由于各类企业负债程度不一,对利率下调的反映也不相同。对于负债率高达95%以上的外资企业来讲,减息所带来的正面效应是非常之大的;而对身处困境的国有企业来讲,作用就不是那样明显了;与此同时,一些实力较强的大企业集团则对利率下调反映平淡,它们更关注市场环境的变化。

3.利率下调对金融机构的影响

利率下调对金融机构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对金融机构的改革与发展有影响。这方面有:其一,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下调后,使我国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进一步向国际金融市场利率靠拢,有利于我国金融业与国际金融业接轨;其二,利率的下调也有利于促进证券业的发展,分散银行经营风险,实现多渠道投资,符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其三,利率下调之后,企业还贷能力增强,银行收贷难度减少,资产质量可望提高。

另一方面是利率下调对金融机构经营效益有影响。在这方面,情况比较复杂。应当说,从理顺存、贷款利率的关系入手,通过利率下调,部分缓解国有专业银行的利息负担,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专业银行的经营性亏损问题,这无疑对银行经营是有利的。不过,从近期看,银行经营效益还有可能有所下降,这是因为:(1)贷款利率上浮幅度的下降,使银行这部分利差收入直接减少;(2)逾期贷款利率的下调,对逾期贷款量大的银行直接利差收入损失相当明显;(3)由于存贷款利率下调,在执行中表现为硬付息,软收息,即5月份以前的储备存款银行必须按高利率支付给存款人,而5月1日之后的贷款利息则按低利率收取,且并非能达到百分之百全部收回。这样,银行无形中就要有一部分利差收入损失。当然,从长远看,随着存贷利差和经营规模的扩大,银行的经营效益是会上升的。

4.利率下调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就这次利率调整对证券市场的总体影响来说,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利率下调后,由于可供居民选择的投资种类不多,居民储蓄存款可能有较多分流到证券市场,从而引发股市一时的狂涨,出现反常现象。但从发展趋势看,是有利于证券市场的发展,有利于改善我国的金融资产结构的;二是股票发行的溢价幅度可望加大,债息水平可望降低,有利于筹集更多的低成本资金;三是证券交易将变得更加活跃,成交量扩大,有利于资产重组和经济结构的改善。

5.利率下调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利率和通货膨胀的关系非常微妙。从可控性来看,利率可通过人为手段予以调节,而通货膨胀则需要采用各种经济手段进行综合治理才能把握和控制。利率的下调仅是控制通货膨胀的一个手段,它不能代替对通货膨胀的综合治理。

就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而言,这次利率下调是可以减缓通货膨胀的。首先,从1995年下半年以来,我国通货膨胀逐步从需求拉动为主转向成本推动为主。高利率政策作为需求管理的重要工具,在抑制1994—1995年通货膨胀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总需求膨胀的势头得到扭转后,高利率也就在相当程度上成为成本推动的因素。因此,从治理当前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看,降低利率是十分正确的选择。在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价格不能下降的情况下,降低利率也是唯一的选择;其次,贷款利率下降,可以激发人们贷款办企业的热情,扩大社会生产,增加社会财富,增加有效供给,用改变供求关系来平抑物价,对于通货膨胀的遏制有一定的作用;第三,贷款利率下降也会使企业经营成本降低,从而使成本上升势头趋缓;第四,无论什么原因引发的通货膨胀,最终都表现为过多的货币追逐相对较少的商品,而现阶段我国可以通过控制货币的投放量和严格信贷计划规模来防止货币供应量的过快增长,因此利率下调对货币需求扩张的刺激有限;第五,人们对利率下调后的人民币会有个合理预期,这个预期将受到良好的经济氛围和经济政策的影响,使人们在心理上减弱通货膨胀压力,从而也就不会在行为上采取对控制通货膨胀不利的逆向行为。

6.利率下调对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

首先,有利于改善财政增收节支。利率下调,企业经济效益提高,财政收入会相应增大。金融机构下调存款利率后,中央银行对邮政储蓄部门的存款付息减少,相应也增加了中央银行上缴财政的利润。同时,银行利率的下调,还会引致国债利率的下降,减少财政的利息支出负担。而财政状况的好转,又会减轻国债发行的压力。所以,这次利率下调,财政部门得到了增收节支的效果。

其次,有利于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近几年,由于我国与国外存款利差水平拉大,致使国际上以套息牟利为目的的投机资本大量涌入。国际投机资本的流入,使我国外汇储备虚增,干扰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存款利率下调,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国际游资的套息牟利行为,减少国际短期资金流入的数量,有利于我国国际收支的平衡。同时,对于外贸企业来说,由于外贸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程度非常高,降低利率无疑是个重要福音,有利于其结合调整结构增加出口,提高效益,从而也有利于我国国际收支的平衡。

再次,有利于我国房地产开发和公房出售改革。此次利率下调,对启动我国房地产市场开发,倡导公房出售也是一种有利因素。利率下调,为建筑业提供了条件优惠的贷款,降低了建筑业的成本,为降低房屋售价创造了条件。同时也满足了住宅的消费需求。过去人们有消费需求,但没有支付能力,无钱买房,如今利率下调预示着一个良好的趋势,居民个人可以获得低息的优惠抵押贷款用于买房,减轻了居民个人住房贷款的还贷压力。

最后,有利于增加就业和改善国民收入分配。这次利率的调整对就业和国民收入分配也有一定的正面效应。利率降低,有利于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开工率,隐性失业率将随之下降。另外,国民收入分配过多地向个人倾斜,是我国经济生活中已存在多年的老问题。更为严重的是,居民金融资产和利息所得在社会各阶层分布极不平衡,在利率水平高的情况下,社会财富的分配加速向少数人手中集中。而与此同时,财政负债累累,企业、银行负担过重。因此,在维护存款人利益的原则下,适当下调利率,对改善企业、财政、银行的处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社会财富向少数人手中集中的不合理格局,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

四、对利率调整趋势的看法

这次利率调整正值我国宏观调控取得显著成效之际,是中央银行近期继允许银行同业拆借,开展公开市场业务,取消保值贴补之后所采取的又一个强有力的举措。而且它侧重于企业,兼顾金融机构,缓解了诸多社会和经济矛盾,对现阶段的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所以,笔者认为,目前所采取的利率下调政策将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这样,它将有利于减轻企业的利息负担,引导和促进消费,推进股份制改革和住房制度改革,有利于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有利于金融业的改革,提高银行资产质量和提高服务质量。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利率的调整,无论是下调还是上调,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因此,对于利率的调整必须掌握一定的调整度,过度的调下或调上都会给经济带来不利的影响。如果利率长期大幅度下调可能造成投资过度膨胀,经济增长过快,货币供应量需求过大,从而导致高通货膨胀。反过来,如果利率长期大幅度上升,又将造成投资过度萎缩,生产停滞,经济萧条。由此得出结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立起同投资需求和资金供求相联系的动态利率机制已成为必然,只有这样才能针对不断变化的资金供求关系和货币经营成本,充分运用利率这一杠杆对经济进行动态的调节,增大其正面效应,减少其负面效应。我们如能掌握调整利率的动态调节度,也就真正掌握了利率调整的艺术。

标签:;  ;  ;  ;  ;  ;  ;  ;  ;  ;  ;  

利率调整及其效应分析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