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基于技术进步的视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技术进步论文,视角论文,主导产业论文,现代服务业论文,西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依靠产业结构的升级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和表现,主导产业是区域产业的核心,其更替和发展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途径,是实现区域整体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区域主导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和核心,其发展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不仅能够带动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并且能够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向更高层次演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驱动轮。
关于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国际上比较典型的有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提出的“筱原标准”,其认为应该把高收入弹性和高生产率作为衡量主导产业的标准[1]。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曾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产业关联基准”,其认为必须选择对较多产业产生带动和推动作用的,有着较强向前、向后及向侧关联的产业作为政府优先选择的主导产业[2]。在国内,也有很多学者对主导产业的选择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包括宋德勇、李金滟(2006)引进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的最新发展,认为区域优势产业包括外生优势产业和内生优势产业两种层次[3]。徐仕政(2007)从区域功能、资源优势、市场等综合角度定义区域优势产业,认为优势产业是依托区域内所拥有的现实或潜在比较优势,在市场机制和政府引导共同作用下,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在产业链中有决定性影响的产业群[4]。蒋晓岚、孔令刚(2011)通过对安徽主导产业演进进行实证分析,指出产业关联机制和资源再配置机制是影响主导产业成长的关键因素[5]。卓玉国、刘军(2012)基于区位熵和SSM的方法,对河北省主导产业进行了定量分析和选择[6]。刘飞仁、栾贵勤(2012)等通过对2000~2010年间上海六大主导产业的研究发现,战略新型主导产业是构建战略性新型产业的关键[7]。王春燕、蔡敬梅(2013)等通过构建资源约束下主导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指出资源禀赋、技术创新、产业政策等因素是制约主导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8]。菅青、吴骏等(2013)以皖江示范区为例,采用综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芜湖市主导产业进行选择[9]。可以看出,国内外对于主导产业的选择研究比较成熟,主要集中在从产业关联度基准角度、收入弹性基准角度、比较优势基准角度、钱纳里—鲁宾逊—塞尔奎因基准等角度等进行了研究,并主要集中在对第二产业的研究。
作为第三产业的服务业与第二产业特点明显不同,且数据的详略和跨度也不一样,不能按照工业主导产业选择的方法和指标来选择服务业主导产业。技术进步是衡量一个产业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技术进步率越高,该产业的产量上升越快,同时成本下降也快,因而可以获得更强的竞争力[10]。现代服务业的本质即是实现服务业的现代化,其是以信息技术、现代经营方式、现代管理理念和现代组织形式为支撑的服务业形式。因此,技术进步是衡量现代服务业发展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在服务业技术进步研究和测度方面,程大中(2003)采用1978~2000年时间序列数据和新古典框架的索洛余值法分析了中国服务业增长和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11]。杨向阳和徐翔(2006)采用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将中国1990~2003年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并发现在此期间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均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12]。吴建新(2010)运用非参数生产前沿方法将我国1978~2007年服务业劳均产出增长分解为效率变化、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的贡献三个部分,采用核密度分布方法分析了上述三个部分对地区服务业发展的影响[13]。刘洪玉、刘小琴(2011)运用DEA方法测度了辽宁省技术进步、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及Malmquist生产率指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14]。张中元、赵国庆(2012)运用中国2000~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FDI技术溢出以及环境规制因素对工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并对如何促进各地区工业技术进步提出对策建议[15]。逯宇铎、孙博宇(2012)在引入交互项方法的基础上,考察了技术进步和效率改进对不同制造业行业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机制[16]。徐涛(2013)在计算江苏省制造业区位指数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产业集聚对技术进步的影响[17]。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西部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对该区域现代服务业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产业选择进行研究。在对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上,本文将作为服务业增长机制和动力源泉的技术进步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考虑在内。在对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率进行测度时,各行业的资本存量作为一种重要的投入要素,必须加以考虑。但目前国内统计年鉴及资料中缺乏对区域服务业各细分行业资本存量数据的统计,需要进行估算。因此,本文首先估算出西部地区服务业各细分行业的资本存量,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计算出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率,并由此建立起区域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通过综合多个指标因素,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各指标体系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对我国西部地区现代服务行业主导产业进行选择,以期对我国西部地区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制定有所启迪。
二、技术进步的测度
(一)研究对象的确定
在现代服务业细分行业的划分方面,我国以2003年为界,对第三产业进行了重大调整。2003年以前,第三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业、地质勘查和水利管理业、交通运输及仓储和邮电通信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卫生及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及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国家和政党机关及社会团体、其他行业共计12个细分行业。2003年以后,第三产业再次细分为交通运输及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及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及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及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业、卫生及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及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共计14个细分行业。由于在对指标体系进行测度时,需要对一些指标进行估算,例如对技术进步中资本存量的估算,这需要以2003年以前的统计数据为基准进行计算。为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本文先按照2003年以前对第三产业的划分为标准,对新的细分行业进行合并归类并分析,之后对分析结果根据2003年以后对服务业各行业新的划分方式作进一步细化和分析。由于从2003年起,农林牧渔业被划入第一产业,并且取消了“其他服务”这一项。因此,本文在以旧细分行业作为研究对象时,对这两项不予考虑。
(二)计算方法
在现代服务业技术进步基准的衡量方面,本文考虑:①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要实现快速的经济增长,需要借助于产业的高效率,即具有较高的全要素生产率。因此,技术需要很强的创新性,从而带来技术进步。②技术进步速度越快,技术水平高,越能保证产业结构不断保持技术领先,从而在分工市场上获得较高的比较利益[18]。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即生产率上升状况,能够反映出技术进步的速度和程度。③技术进步的最终成果在于对产值的贡献度,技术能够快速转化成产值,不仅能使产业本身得到很好发展,并且能够推动和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因此,本文采用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速度、技术进步贡献率三项指标作为测度技术进步状况的标准。
对于全要素生产率(TFP)及技术进步的测度,涉及索罗剩余,需要对资本存量进行估算,从而计算出全要素生产率。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很好地描述了经济的增长状况,本文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计算我国西部地区服务业各细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率。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表示为,其中,K是资本存量,L是劳动投入,α是资本产出弹性,β是劳动产出弹性,α+β=1。
在数据的获取方面,需要有现代服务业各细分行业资本存量数据、劳动投入数据以及产出数据。由于我国现代服务业的相关数据较少,获取较为困难,为了保持数据的可获得性和统一性,对于劳动投入的数据,本文用工资收入来表示。该数据可以从《中国统计年鉴》中直接获取。由于无法从统计年鉴或统计资料中直接获取西部地区服务业各细分行业资本存量的数据,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估计。本文借鉴干春晖、郑若谷(2009)以及闫星宇、张月友(2010)对资本存量的估算方法[19-20],对西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各细分行业的资本存量进行估算。整个估算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从统计年鉴获得1990年现代服务业各细分行业资本存量作为估算基础。这是由于我国统计年鉴从1990年开始对现代服务业各细分行业产值进行统计,因此对于1990年以后的现代服务业各细分行业资本存量的估计要以1990年作为基础进行计算。
第二,对于1990年我国服务业资本存量数值的获得,需要一个相对统一的估计值,本文采用干春晖、郑若谷(2009)以1978年为不变价格,计算出的我国服务业1990年资本存量数值作为基期数据。在获得1990年我国现代服务业资本存量之后,需将其细分到现代服务业的各个行业。方法是先算出现代服务业各细分行业新增固定资产占全社会服务业新增固定资产比重,然后用该比重乘以1990年现代服务业的资本存量,即可得出1990年我国现代服务业各细分行业的资本存量值。
第三,计算1990年西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各细分行业资本存量:先算出西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各细分行业新增固定资产占我国现代服务业各细分行业新增固定资产的比重,再用该比重乘以我国现代服务业各细分行业的资本存量,即可得出1990年西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各细分行业的资本存量。
第四,计算1990年以后西部服务业各细分行业资本存量:以各年服务业资本形成总额作为当年的资本增量,各年服务业的资本形成总额用各年服务业新增固定资产占全社会新增固定资产的比重乘以当年全社会的资本形成总额。对获得的数据采用步骤二中的方法算出我国现代服务业当年各细分行业的资本形成总额,之后再用步骤三中的方法算出该年西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各细分行业资本形成总额。
第五,将西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各细分行业资本存量的增量与上一年的资本存量相加,获得西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各细分行业当年的资本存量值。用此方法可以估算出我国西部地区1990~2012年现代服务业各细分行业的资本存量值。
第六,利用固定资产价格指数,以1990年作为基期,对西部地区服务业各行业的资本存量进行平减,以获得不变价格计算的资本存量数据。
表1显示了年我国西部地区1990~2012年间现代服务业各细分行业的资本存量。
结合以上数据和劳动力数据,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借助Eviews6.0计算出我国西部地区服务业各细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率和技术进步贡献率,见表2所列。
由表2可知,目前我国西部地区服务业各细分行业中,全要素生产率排在前五位的是:地质勘查和水利管理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及仓储和邮电通信业、社会服务业。技术进步速度排序则为:卫生及体育和社会福利业、社会服务业、教育及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地质勘查和水利管理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在技术贡献率方面,排在前五位的是卫生及体育和社会福利业、社会服务业、教育及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及仓储和邮电通信业。
索罗剩余值反映的是除劳动、资本投入要素以外的部分。除了技术因素以外,其他因素也影响着产值,例如,制度、环境等因素也是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方面。
三、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指标体系的选取方面,要遵循客观性、科学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这几个原则。即指标的选取要能够客观地反映我国西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各细分行业的发展状况,对调查研究对象所选取的指标内涵要科学、合理,层次要鲜明,条理要清楚,并且所选取的指标来源要清晰可靠,能够确保数据的质量。本文从指标体系选取的原则出发,在综合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根据现代服务业特征、主导产业特征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经过几轮的对比筛选,认为在建立西部地区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指标体系过程中,除了以技术进步作为一条重要的衡量基准以外,还应遵循下述几条基准:
(1)产业市场规模基准。产业市场规模是衡量一个产业发展能力和重要性的关键因素之一。一个产业要保持高速、稳定的增长,需要广阔的市场需求。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在第三产业内部乃至整个经济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其发展具有一定的市场规模,才能发挥其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产业市场规模包括产业产值贡献率和现代服务业各细分行业占第三产业总产值比重两个方面。
(2)产业成长能力基准。一个产业在所处的环境中,受到各种综合因素的影响,在各种因素的刺激下,其成长能力反映出该产业能否充分运用自然资源、社会资源推动自身发展,能否与技术、知识、制度紧密联系,能否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创造出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为经济增长做贡献,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产业成长能力的衡量指标包括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产业就业人数增长速度、产业投资增长速度及产业税收增长速度。
(3)产业发展潜力基准。产业结构的变动是由社会需求引起的,它的演进往往随着社会需求变化而兴起,逐步发展成熟,然后随着边际效用递减而趋于衰落。因此,一个产业的发展潜力取决于产业的需求收入弹性。有着高需求收入弹性的产业,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需求幅度扩大,迅速扩张的市场需求会带动产业的快速增长,带来广阔的市场前景[21]。另外,固定资产规模也是衡量产业发展潜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具有一定规模固定资产的产业才能发挥主导、带头和促进作用。固定资产规模的衡量用西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各细分行业新增固定资产占全社会新增固定资产的比重来测度。
(4)产业社会效应基准。主导产业的发展,不仅仅着眼于对于经济效益的片面追求,还要能够创造社会效益。作为一个主导产业,不仅要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还要能够拓宽就业空间,吸收广大的剩余劳动力,促进劳动力充分就业。对于产业所带来的社会效应,本文采用就业规模和劳动报酬系数来作为衡量标准。
表3显示了在现代服务业各细分行业主导产业选择基准下的所有指标测度体系。
四、实证分析
对多指标体系进行评价的方法很多,包括综合指数法、打分综合法、功效系数法、层次分析法(AHP)以及因子分析法等,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是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是通过整理和综合人们的主观判断,建立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并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定量化决策的分析方法。因子分析法是在尽可能多地考虑各种评价指标的前提下,用指标贡献率的计算进行数据处理后,用少数几个新的指标来代表包含所有信息的原有所有指标,其能够客观地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避免主观随意性。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指标体系来进行评价。
(一)数据标准化处理
本文选取西部地区现代服务业中10个细分行业以及上述13个评价指标组成一个10*13的矩阵,并将原始数据输入SPSS17.0统计软件中,本文所有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以及西部地区各省市和自治区地方统计年鉴。由于各原始数据在量纲上存在差异,因此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首先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量纲和数量级上的差别,为因子分析提供良好数据。在数据标准化处理上,本文选取Z标准化,即Z=(x-μ)/σ,然后用SPSS软件进行各项指标标准化计算,计算得出的结果见表4、表5所列。
(二)因子分析及结果输出
在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之后,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标准化数据进行分析,分别得到各主成分特征值、方差贡献率以及累积贡献率,见表6所列。
根据选取主成分的基本原则,当特征值大于1或者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85%时,可以采用因子分析法。由表6可知,前5个主因子的特征值(total)分别是4.602、3.414、1.904、1.158和1.035。这5个主因子共同解释了变量标准化方差的93.173%,足以代表原始指标的所有信息。因此,我们将前5个主因子作为评价西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各细分行业发展情况的评价变量。
在原始的因子载荷中,未旋转前,各原始变量系数没有明显差别,各因子典型代表量并不突出,主因子含义比较模糊。因此,有必要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本文选取方差最大的正交旋转法,建立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旋转前和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分别见表7和表8所列。
由表7和表8可知,旋转后,原始变量系数更向0和1两极分化。从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来看,第一个主成分在技术进步速度()、技术进步贡献率()、产业税收增长速度()和需求收入弹性()这4个指标上有较大的载荷。这4个指标分别反映区域现代服务业各细分行业技术进步状况、产业成长能力和产业发展潜力,说明技术进步速度快、技术进步贡献率高的产业能够带来较高税收增长数度和较高的需求收入弹性。因此,可以将第一主成份定义为技术优势因子。第二主成分在总产值比重()、产值贡献度()和全要素生产率()这3个指标上有较大的载荷。这些主要是反映各细分行业产业市场规模方面的指标,说明市场规模大的产业能带来较高的社会经济效应。因此,可将第二主成分定义为规模优势因子。第三主成分在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产业投资增长速度()和固定资产规模()这3个指标上有较大的载荷。这3个指标主要反映产业成长能力和产业发展潜力两个方面,说明较高的固定资产投入和产业投资速度能够带来较高的产业增长速度,故而成长能力强的产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可将第三主成分定义为产业投入优势因子。第四主成分在产业就业人数增长速度()上有较大的载荷。该指标主要反映产业发展所创造的社会就业状况,即反映对社会的贡献度。因此,可将第四主成分定义为社会贡献因子。第五主成分在就业规模()和劳动报酬系数()这2个指标上有较大的载荷,这2个指标主要反映产业发展所创造的社会效应,可定义为社会效应因子。在主成分分析之后,本文运用回归法计算出主成分的因子得分,再根据因子得分矩阵将5个公因子表示为13个指标的线性表达式,再以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计算出各细分行业的综合得分。因子得分矩阵见表9所列。
根据表9因子得分矩阵。可以得到各主成分的得分方程,将第一成分至第五成分分别记为,则因子得分函数如下所示:
以每个主成分对应的特征值占所提取主成分特征值之和的比例作为权重,可得主成分综合得分公式如下:
由此可得:
由表4、表5标准化数据和上述因子得分函数及主成分综合得分公式,最终可得西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各细分行业的各个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见表10所列。综合得分越高的行业综合实力越强,反之越弱。
(三)结果分析
由表10可知,我国西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各细分行业综合排名前五名的分别是卫生及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交通运输及仓储和邮电通信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这五个行业的综合得分都大于0.1。因而,可将这五个行业确定为西部地区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对此进一步分析如下:
(1)卫生及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排在第一的关键主成分是技术优势,得分为2.41。近年来,我国信息网络技术发展迅速,精神娱乐消费需求增加,从而使得高新技术行业在这个领域发展迅速,带动西部地区在卫生及体育和社会福利业领域的技术进步,使其有较快的发展速度。
(2)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综合排名第二的关键主成分是规模优势,得分为2.06,并且第五成分社会效应因子得分较高,为0.72。这说明相较于西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其他行业而言,该行业发展具有较高的产值贡献度和生产率增长,并且能够带来较大的就业规模,获得较大的创利。
(3)排名第三的交通运输及仓储和邮电通信业,该领域在规模优势方面的因子得分相对而言也具有较大优势,得分为2.41,说明其发展同样具有较高的产值贡献度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能够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4)房地产业排名第四的关键因素是产业投入优势,得分为2.16,表明西部地区房地产业具有较高的固定资产投入和较快的产业投资速度,继而使其发展具有较高的产业增长速度。
(5)综合排名第五的社会服务业,其关键因素在于技术优势,得分为0.68,说明西部地区在该领域技术进步速度较快,技术进步贡献率较高。
(四)进一步讨论
由于本文对西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各细分行业的分析是根据旧的分类目录来进行研究的,其中卫生及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房地产业、地质勘查和水利管理业能够与新细分行业之间的内容相互对应。但旧细分行业中的社会服务业对应着新细分行业中的信息传输及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住宿餐饮业(扣除餐饮部分)、水利及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扣除水利管理业部分)、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娱乐业共6个细分行业。为了进一步明确社会服务业的主导产业地位,基于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本文从产值规模、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就业规模的视角出发,对新分类中社会服务业各细分行业在2004~2012年间的发展状况进行进一步分析和比较。
2004~2012年间,西部地区社会服务业各细分行业产值规模、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及就业规模的状况如图1~图3所示。
图1 产值规模变化
根据图1,信息传输及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产值规模在2004~2007年间呈上升趋势,并于2006~2007年间增长迅速,从2007~2009年,其产值规模快速下降,而在2009~2012年间,其产值规模再次快速上升。根据图2,信息传输及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在2004~2007年间保持平稳,在2007~2008年间,其投资规模有所下降,从2008年开始,投资规模又有小幅度上升。由此可以看出,信息传输及计算机服务和软件行业对资本的拉动力很敏感,小幅度投资规模的上升便能够带动的较高的产值增长,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水利及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行业的产值规模变化不大,基本保持平稳,但结合图2可以看出,该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是逐年递增的,且固定资产规模具有强劲的上升趋势,说明该领域较大的固定资产投资并未带来相应的高速产值增长。
图2 新增固定资产规模变化
住宿餐饮业以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产值规模变化整体呈均上升趋势。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则变化不大,平稳中略有上升。由此可以看出,这两大领域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对资本依赖程度较高,如果该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大幅度上升的话,其产值将呈现强劲的上升趋势,有很大发展潜力。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的产值规模变化波动较大,整体增长势头较小,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变化在2004~2008年间较为平缓,在2008~2012年间有略微的上升趋势,而其产值规模在2008年呈现一定上升趋势之后,从2009年开始逐渐下降,由此可见,该行业对于资本拉动的敏感度较弱。文化及体育和娱乐业的产值规模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变化相类似,都基本保持平稳。
图3 就业规模变化
由图3可知,在2004~2012年间,水利及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住宿及餐饮业、信息传输及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这几大行业的就业规模都呈现上升趋势,其中住宿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及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就业规模上升趋势较大。因此,就吸纳就业的角度而言,住宿餐饮业、信息传输及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优于其他几个行业。
综上所述,根据产值规模、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及就业规模三大因素在2004~2012年间的发展状况,西部地区社会服务业方面各细分行业的主导产业可认定为信息传输及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住宿餐饮业三大行业。
五、结论
本文在对我国西部地区服务业各细分行业进行资本存量估算的基础上,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和测度了服务业各细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技术进步率和技术进步贡献率,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产业市场规模、产业成长能力、产业发展潜力以及产业社会效应几大指标衡量基准,建立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的选择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法对各指标体系进行实证分析。基于分析结果,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1)近年来,高新技术行业的发展迅速,推动西部地区在精神、娱乐等消费需求领域的技术进步,使得卫生及体育和社会福利业、社会服务业具有较高的技术优势。
(2)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交通运输及仓储和邮电通信业具有较大的规模优势,具有较高的产值贡献度和生产率增长,能够带来较大的就业规模。
(3)房地产业具有较高的投入优势,由于较高的固定资产投入和较快的产业投资速度,带动了西部地区房地产业较高的产业增长速度。
(4)通过进一步分析和比较新分类中社会服务业各细分行业在2004~2012年间的发展状况,可知西部地区社会服务业方面各细分行业的主导产业为信息传输及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住宿餐饮业三大行业。
因此,西部地区应以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及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及仓储和邮政业、卫生及体育和社会福利业为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相结合,积极拓展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构筑比较完善的现代服务支撑体系,深化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实现服务业网络共建、资源共享和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式发展,以技术创新、竞争开放为发展思路,构建创新性服务体系。
标签:全要素生产率论文; 现代服务业论文; 资本存量论文; 经济增长贡献率论文; 因子分析论文; 因子载荷论文; 优势资本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