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电子党务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党务论文,对策论文,电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积极将自己的党务党建工作信息化、网络化,已经是各国政党的普遍共识,并形成一种世界性趋势。中国共产党顺应知识信息化、业务数字化、办公网络化、运转一体化的时代潮流,着力推进电子党务的建设。
一、电子政务到电子党务:理论与实践的展开
到上世纪90年代初,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开始运用于党委机关;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信息化进入了一个全面、大规模的加速推进阶段,机关信息化开始被正式提上党和国家的重要日程。随着“电子政务”概念的提出及在实践中的发展,“电子党务”的发展也由自发走向自觉,学术界也开始对电子党务进行研究。对“电子党务”理论的探索,首先应当从电子党务的概念入手。
在我国,“电子党务”这一概念尚未有一个统一的公认的阐述。笔者通过对各学者观点的思考和对电子党务在各国的运用情况的研究,认为电子党务,或称党务信息化,是指政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将业务和党建工作通过网络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形成行为规范、运行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党务工作体制。
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政党制度具有中国特色;因此,我国的“电子党务”一方面适用于电子党务的一般理论,另一方面又有自己的内涵。中国共产党的“电子党务”,是指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顺应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潮流,充分运用先进的高科技手段和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现有信息平台和信息网络等手段,有效处理党内各级组织之间、党组织与同级政府(包括人大、政协)及各人民团体之间、党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党更加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更加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能够更好地承担起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职责。
不同国家的党政关系从根本上决定了该国“电子党务”和“电子政务”的关系。我国的党政关系体制决定了我们的“电子党务”和“电子政务”的关系具有中国特色。电子党务和电子政务的共同点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电子党务和电子政务都是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依托。不论是电子党务还是电子政务,都是顺应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潮流,充分运用先进的高科技手段和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现有信息平台和信息网络等手段,将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进行优化重组。另一方面,电子党务和电子政务构建的内容基本相同。以面向的对象为划分标准,电子党务和电子政务都可以分为内网和外网。内网主要面向办公,外网主要面向服务。依据工作内容的不同,电子党务和电子政务都可以分为资源共享、数据处理、信息传输等基本功能。
电子党务和电子政务也有不同。首先,两者的内涵不同。党务和政务是有区别的,这就决定了电子党务和电子政务的内涵不同。电子党务,是指政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将自身业务和党建工作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形成行为规范,运行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党务工作体制。电子政务,则是指公共管理部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将管理和服务的一项项具体业务信息化,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管理和服务。
其次,两者的发展程度不同。20世纪70年代,在第三次信息革命的影响下,电子政务在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直至20世纪末期,各国的电子党务才逐步建立。在我国,电子政务的构建相对较早,并且已经初具规模;而电子党务则刚刚起步,比较落后。
最后,两者的地位不同。不同国家的党政关系从根本上决定了“电子党务”和“电子政务”在该国的政治地位的不同。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从某种程度上讲,党务可以算作政务;但是,从严格意义上讲,两者具有相对独立性,党务高于政务。电子党务处于主导地位,搞好电子党务,是推进党务改革的重要手段,是今后党建创新的必然趋势;电子政务为电子党务提供技术上的借鉴,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手段,是今后行政工作创新的必然趋势。电子党务与电子政务,在地位上具有主次不同。
因此,在处理两者的关系上,电子党务应当先行,从思想上指导电子政务建设,而电子政务又从技术上推进电子党务建设,两者相互配合、彼此促进、共同推动国家信息化进程,从而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一中心。
二、认识偏颇与体制束缚:我国电子党务存在的问题
面对信息化建设的新形势以及对党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中央办公厅抓住机遇,把统筹规划电子党务建设提上了重要的工作日程。经过充分的酝酿和准备,2004年4月2日,中央办公厅向科技部发函,建议将“电子党务试点示范工程”列入国家“十五”科技计划。4月28日,科技部复函表示同意,“电子党务试点规范工程”(简称“428工程”)开始启动。近几年来,上海、福建、四川、云南等省市纷纷推进电子党务的建设,我国电子党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
1、对电子党务的认识存在偏颇。在推进电子党务建设的过程中,一些地方领导消极缓慢甚至不作为。一方面,他们认为,党务管理不同于政务,具有其特殊性和保密性,不宜向社会公开。另一方面,有的干部由于不懂网络信息技术,认为党务信息化有和没有一个样。传统的关于电子党务建设的认识存在着偏颇,极大地阻碍了我国电子党务建设的推进。
2、发展电子党务的领导体制有待改进。电子党务的建设和推进,需要一个专门、统一的领导部门,也需要一定的资金、技术、人员投入。在我国,国务院成立的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通过制定加快我国电子政务的宏观政策,使具体的资金、技术、人员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在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相对而言,我国电子党务中这样的机构仍然是空白;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小组由于属于政府系列,无法对党务信息化工作进行有效领导。因此,我国的电子党务工作缺乏统一的宏观的系统的领导,致使党务部门的信息化工作在许多地方尚游离于电子政务之外,处于独立建网、独立运行的分散境地。
3、各地电子党务建设力度不够。这主要表现为党政分别建设部门各自为政,技术系统不统一,导致本可以成规模的大网变成了几个甚至几十个分离的小网,这不仅大大增加了投资成本,而且大大降低了系统的价值。在宣传方面,网上对党的方针、政策、路线的宣传力度不够,一些地方党委网站信息更新慢,在“党的历史”“党的理论”这些方面只有网页,没有内容,网站的点击率低。在监督方面,电子党务网上开展对各级党委部门的监管不多,党委部门与社会及公众的沟通、联系不够,交互式信息还没有真正得以开展。
4、发展电子党务的政策法规仍需完善。虽然全国性的电子政务法规已经在逐渐制定中,尤其是2003年出台了《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电子政务工程技术指南》等有关文件,但是,“我国电子政务和电子党务的法律空白还是很多”。我国仍然没有一部统一的信息公开立法,它已经成为当今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发展失衡的重要原因,也直接制约了电子党务的发展。同时,由于法律上不能提供一个正常的网上互动的合法规范,致使一些网上政务活动的有效性受到限制,也降低了人们网上参与政治活动的积极性。
三、完善我国电子党务的思考
推进电子党务建设,是我们国家在新世纪的一项伟大工程。我们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总结实践经验,科学合理、循序渐进地加强我国电子党务的建设。
1、加快成立党务信息化中央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全国电子党务建设。针对我国电子党务分散、独立等不足,我们应当成立党务信息化中央领导小组。通过制定专门的科学的政策,积极调动人力、财力、技术等资源,使我国电子党务建设从上到下落到实处;同时,根据信息化建设规律,党务信息化中央领导小组加强同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人大、政协信息化机构的联系和协作,建设统一的网络平台和应用系统,资源共享,信息共建。由此,以电子党务为主导,电子政务为主体,电子党务网络能够实现与人大、政府、政协和人民团体电子网络的无缝连接;从而极大减少投资的成本,实现信息资源的全面性,提高党务网络系统的价值。
2、重视培养一支精通信息技术的党务干部队伍。电子党务的建设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因此,需要一批精通此技能的高素质人才。目前,党员干部特别是在基层党员干部仍有一部分并不懂得计算机技术,这对电子党务的推进是不利的。因此,要加强培养党员干部队伍的技能,这种技能主要包括计算机和现代网络技术、交流和处理信息能力、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能力等。党组织可以通过和高校沟通,对党员干部进行专门计算机培训以及在提拔任用党员从事电子党务方面工作时,以其掌握的计算机等级水平作为考核标准等方式提高党员干部的信息技能和业务素质。
3、制定全国统一的信息技术法律规范。针对目前各级机关信息技术不规范的现象,我们要抓紧制定全国统一的信息技术法律规范。为了加快我国信息公开制度建设步伐,我们要制定一部统一的《信息公开法》,并从组织上落实党务信息公开的工作;为了保障正常的网上互动,加强群众上网监督党政干部,提高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应当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了确保信息安全,防止黑客、敌对分子盗取破坏重要网络信息,应当制定相关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
4、统筹规划、全面重点地构建电子党务系统。电子党务的建设,基础在网络,核心在软件,关键在安全,目的在应用。因此,电子党务系统工程应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建立网络子系统。网络子系统是“数字省份”或“数字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同步构建网络硬件基础设施和系统软件平台,并使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一系统具有开放性、交互性、高效性、共享性等特点。
(2)建立信息业务子系统。信息业务子系统是电子党务建设的重要载体,处于核心地位,它是党务部门进行网上业务工作的子系统。具体而言,这一子系统又可分为五个小系统。其一,决策信息支持系统。这一系统主要是及时、全面、准确地搜集、分析、整合信息,为各级领导进行科学民主决策提供服务。其二,内部办公公共应用。主要包括:各级党委部门之间的公文运转系统(包括公文交换、公文处理、公文归档、公文查询),内部信息、督察、新房的网上采集、编辑、刊发一体化,党委机关内部的日程安排、会议管理、机关事务管理等;统一的内部电子邮件系统;各级党政机关间的多媒体信息运用平台,如视频会议、音乐视频点播、多媒体数据交换等。其三,党委部门业务运用系统。包括党的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管理、宣传教育、统战、党史党建等。其四,党委部门重要数据库建设。主要包括:党纪党规、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教育管理、各级党委历次代表大会、党委工作大事记等。其五,党组织面向社会的信息服务。前面主要侧重于党委内部网络系统构建,这里则强调党组织与社会之间的双向互动。各党组织应本着“为民、便民、利民”的原则,建立面向社会的各类信访、建设、反馈的数据收集和统计系统,及时向社会发布各种公告通知、活动新闻;提供党史党建、政策法规等基本信息。
(3)建立安全子系统。电子党务系统所承载的数据非常重要,有些信息甚至关系到党内机密、国计民生,具有严格的保密性,因此,对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极高。拥有长期、稳定、专业的技术服务和维护是网络安全最根本的保证。在电子党务的构建中,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和技术建立安全子系统,主要包括安全设施、安全技术保障和安全维护等要素。
5、循序渐进,按部就班地推进电子党务建设。电子党务是一个新事物,其建设不可能一步到位,应从战略高度认真研究、系统规划、分步实施、上下联动,以全党的力量共同推进这一具有时代意义的新战略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