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肛周湿疹临床观察论文_惠慧, 陆金根

1.张家港市中医医院肛肠科 江苏张家港 215600;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200032

【摘 要】目的 探讨应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肛周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我院门诊的100例患有肛周湿疹的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以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其进行分组。给予对照组派瑞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一个疗程治疗,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仅为72.0%,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则为94.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在停药后半年之内观察组有1例出现复发,而对照组复发者有5例,对照组的复发率显著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龙胆泻肝汤应用于治疗肛肠湿疹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复发率低,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和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龙胆泻肝汤;肛周湿疹;疗效

肛周湿疹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病因十分复杂。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丘疹、痛痒,严重者皮肤甚至会出现糜烂、渗出等情况,容易反复发作,给患者生理及心理带来巨大痛苦[1]。肛周湿疹在祖国传统医学文献中亦称为“浸淫症”、“风湿疡”,在《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这一著作中早有记载。中医学认为肛周湿疹与患者体内湿热有关,主要是由于患者出现风、湿、热或是饮食不节导致内蕴湿热,最终导致瘀血浊气终注入肛门而形成的。表明肛周湿疹与患者体内湿热有关。目前,临床上主要是采用口服抗组胺类药物及外涂皮质内固醇类膏剂进行治疗[2],但效果欠佳,且长期使用会出现明显的毒副作用,因此寻求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迫在眉睫。本研究对观察组50例患者采用派瑞松联合龙胆泻肝汤进行治疗,通过对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进行观察,总体认为该方式的治疗效果令人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100例患有肛周湿疹的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以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其进行分组。其中男性患者有68例,女性患者有32例;患者年龄在22-65岁之间,平均年龄(52.7±3.5)岁;病程最短30天,最长5年。患者主诉:患病初期肛周皮肤有潮红、发热症状,随着时间的推移渐逐渐出现散在或密集丘疹。严重者皮肤破损后渗出液较多且散发异味,患处瘙痒难耐,肛门处有灼热感。大便干结,小便赤短。两组患者的各项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需戒烟酒、饮食禁辛辣并保持良好的个人清洁卫生,均未滥用止痒药物及相关刺激性外用药物。

对照组:采用派瑞松(生产厂家: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454)进行治疗,药物用法用量参照说明书。

观察组:在派瑞松的用药基础上加用龙胆泻肝汤进行治疗,龙胆泻肝汤主要包括:龙胆草6g,柴胡15g,生山栀12g,黄芩12g,当归30g,车前子15g,泽泻30g,土茯苓30g,白鲜皮15g,苦参15g,地肤子15g,生甘草15g。临床用药再据病情加减,渗出液较多可酌加黄柏;对于合并感染者可添加金银花、生大黄;对于脾虚患者可酌加生薏苡仁、淮山药等。1剂每日,分早晚2次煎服。

连续治疗15d为1疗程,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期临床效果。

1.3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局部糜烂、渗出全部消失,皮疹全部消退无瘙痒感;随访半年无复发;有效:局部皮肤光滑,皮疹部分消退瘙痒感明显减轻;随访半年偶有复发但病情较轻;无效:上述指标无任何改善。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取得的相关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15.0进行分析处理,组间对比采用卡方加以检验,计量资料则采用百分比来表示,以P<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后效果比较

经一个疗程治疗,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仅为72.0%,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则为94.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比较 [n(%)]

2.2两组治疗后复发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在停药后半年之内观察组有1例出现复发,而对照组复发者有5例,对照组的复发率显著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现代医学目前对于肛周湿疹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但学者普遍认为与变态反应、病灶感染等密切相关[3]。肛周湿疹并不具备传染性,但存在过敏性,且属于慢性难治炎症性的皮肤病。中医在《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这一著作中对该病早有记载,认为肛周湿疹主要是由于患者出现风、湿、热或是饮食不节导致内蕴湿热,最终导致瘀血浊气终注入肛门而形成的[4]。表明肛周湿疹与患者体内湿热有关,因此,对于肛周湿疹的治疗原则应为清利湿热,故本研究在外用西药派瑞松治疗基础上选用龙胆泻肝汤进行治疗。

派瑞松又被称为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属于抗真菌类药物,对皮肤癣菌、霉菌和酵母菌属(如念珠菌)等有抗菌活性,具有较好的抗炎、止痒及抗过敏作用[5]。对于治疗伴有真菌感染或有真菌感染倾向的皮炎、湿疹的临床效果也较为显著。龙胆泻肝汤加减方中所含龙胆草性苦、寒,主除湿热;柴胡疏肝理气,而黄芩、栀子等则具备除三焦之热之功效;当归活血止痛,养血祛风;车前子、泽泻利湿通淋,土茯苓、地肤子、苦参、白鲜皮清热利湿止痒祛风[6]。总体来说,此药方清中有养、泻中有补,泻火而又不伤脾胃,去邪而又不伤正气,诸药合用对于该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故外用西药与龙胆泻肝汤两种药物联合使用使得治疗肛周湿疹的效果更佳。

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龙胆泻肝汤应用于治疗肛肠湿疹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复发率低,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和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亮;张尚华.加味龙胆泻肝汤联合复方黄柏液治疗急性、亚急性肛周湿疹38例总结[J].湖南中医杂志,2016,5(28)209-210.

[2]李小军.龙胆泻肝汤加减并局部外用药治疗肛肠病临床观察[J].黑龙江医学,2013,3(12):184-185.

[3]王涛,吴威,蒋亮,等.中医外治法治疗肛周湿疹临床疗效分析[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37(04):64-65.

[4]王东剑.龙胆泻肝汤的临床应用近况[J].山西中医,2011,2(03):87-98.

[5]刘剑,邬海鹏,郑军,等.祛湿散治疗老年湿热型肛周湿疹55例临床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2):2312-2313.

[6]邓泽潭,赵海艳.加味龙胆泻肝汤治疗肛肠病800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0,7(5):53.

作者简介:

惠慧(1986-),女,江苏张家港人,大学本科,主治中医师,研究方向:肛肠疾病的诊断与中医治疗。

论文作者:惠慧, 陆金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5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9

标签:;  ;  ;  ;  ;  ;  ;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肛周湿疹临床观察论文_惠慧, 陆金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