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地理学习兴趣的激发论文_段芳

谈初中地理学习兴趣的激发论文_段芳

段芳 四川省汉源县白鹤荆州学校 625300

【摘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第一老师,对于学生在快乐中的学习,兴趣显得至关重要。初一学生刚由小学升入初中,为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8)03-148-01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得知识的动力。”教学艺术的精髓就在一个趣字。凡是学习感兴趣的事物,学生必然力求去认识它、掌握它。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前,由于升学考试导向和学生评价机制的缺陷,初中地理学科几乎被边缘化,许多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简单照本宣科,让学生死记硬背,整个课堂枯燥无味,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因此,如何激发地理学习兴趣,把“死”课本变成“活”课堂,将地理课变成学生喜爱的学科,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了一定探索。

一、精心备好每一堂课,形成学生激趣动力源

备课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为完成教学任务、形成教学能力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备好课才能上好课,只有精心组织备好每一堂课,上好每一堂课,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使其爱上地理课。

1. 精心创设激趣课堂情境

备课中可通过创设课前、课中、课后情境,激起想象、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唤起学生对学习新知的兴趣,感受学习过程的快乐,留下继续探索的欲望。例如,讲“长江”时用歌曲《长江之歌》引入,用舒展的旋律形象地描绘长江波澜壮阔、曲折回转的情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又如,讲“中东”第一课时结尾处,通过设置问题“这里除了因战略位置和石油资源而战外,还有其它原因吗?”为学生留下悬念,让他们带着问题去思考、去期待,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2. 注重体现学情教学方法

初中学生活泼好动、好表现,但是抽象思维较差。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教学方法,备课时认真思考,适当运用诗歌、歌曲、顺口溜、谜语、谚语等趣味语言,使课堂妙趣横生、满堂生辉。例如,讲解“西北地区”,可引用谚语“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形象逼真地描绘当地气温日较差大的特点。

3.突出浓郁地理学科味

人地关系、空间概念和地图教学,是地理课堂教学体现地理味的三个突出表现,其中地图教学是关键。建立正确的空间概念,使学生灵活自如地运用地图,准确分析和说明地理问题,是地理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备课时除了运用现成的图像(课本插图、地图册)外,还应多积累一些好的素材,运用现代技术制作相应的动画地图,或者通过指导学生自制教具、绘图等活动进行教学。

二、营造和谐课堂氛围,坚守学生激趣主阵地

师生关系是创设课堂氛围的关键。心理学研究表明,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能使学生以愉快的心境学习、思考并获取知识,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多样方法步骤,可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动中有节、乱中有序地参与学习,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

1.让微笑洋溢课堂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一个带着微笑的教师,容易让学生亲近。要善于运用微笑,展示教师个人教学魅力,促进师生情感共鸣。要及时通过微笑,激发学生内在潜能,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增强学习自觉和自信,培养学生健康情感。每当教师带着微笑走上讲台,学生总是学得非常认真,课堂上充满欢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宜转变教师角色

新课标强调,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为促进者,由学习管理者转为引导者。须摒弃师道尊严观念,设身处地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建立接纳性和宽容性的课堂,形成师生互教互学的共同体。

三、充分应用现代手段,拓展学生激趣新途径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地理课堂,不仅能为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而且能够极大提升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教师应该针对学生实际和教学需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1.善用多种媒体辅助教学

地理学科应充分运用幻灯片、投影、计算机软件、音频录像等多媒体交互式教学,把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准确、鲜明地表达出来。例如,地理教材中地球的公转运动,地球仪和经纬网的讲解,尽管教材用文字结合图片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是对于初一学生来说,空间思维还未形成,理解非常困难。如果运用微课进行动态演示和解说,通过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可极大满足学生的感官需求,将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地进行展示,从而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书面文字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活生生的画面,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巧用现代技术拓展新知

现在的学生大多对计算机和互联网比较熟悉,要积极引导学生善于运用互联网平台,围绕教学目标广泛涉猎地理知识,以把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夯实教学基点。

四、地理课堂融入生活,开发学生激趣活教材

地理源于生活,生活是学生学习地理的最好老师,也是学生学习地理的活教材。地理新课堂要求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学习对学生生活和学习有用的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紧密结合教材,密切联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经历和体验,尽量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恰如其分地整合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愉悦的生活重现与体验中学习地理,从中体会地理的奇妙与快乐,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基于生活丰富地理课堂

地理环境与大家生活息息相关,地理知识就在大家身边,人们的衣食住行、旅游观光等都离不开地理知识。作为一名地理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地理知识,事件中蕴含的地理信息。按照新课标“学习生活有用的地理”要求,积极创设联系实际生活的问题情境,以及激发适宜教学的生活化课堂语言,及时将其融入地理教学,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

2.基于热点焦点延伸教学

例如,中东为何战争不断?他们究竟在争什么?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为什么还放开二胎政策?中国南海问题为什么争端不断等,这些时事热点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可学生感受到地理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地理,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结语

地理教学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作为一名中学地理教师,对学生进行地理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巩固和提高, 更需要长久的投入,也唯有倾注满腔热情投入其中,不断丰富自身知识,努力探索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方法,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真正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易继勤.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J].课程教育研究,2016(22):165.

[2] 张全新.中学语文教学中现代化教学手段之运用[J].西北师大学,1997(09):97.

论文作者:段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4/9

标签:;  ;  ;  ;  ;  ;  ;  ;  

谈初中地理学习兴趣的激发论文_段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