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基础建设的速度加快,能源需求量的日益增长,作为中国主要能源之一的煤需求量也越来越多。因此,煤仓集中建设的趋势是越来越大,筒中筒结构煤仓亦越来越多,滑模施工技术是近些年来筒仓施工的主要方法,筒仓滑模具有速度快、混凝土连续性好、表面光滑、无施工缝、辅材消耗少、施工安全等特点. 本文通过以内蒙古红庆河煤矿块煤产品仓滑模施工为例,介绍了滑模施工在筒中筒煤筒仓滑膜施工中的方案、模具装置及特殊部位的处理,详细介绍了煤仓仓壁滑模施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的水平、垂直和防止扭转控制的具体措施和技术手段。
关键词:筒中筒结构 滑模方案设计 特殊部位处理 偏扭控制
1项目简介
内蒙古伊泰广联煤化红庆河矿井选煤厂块煤产品仓工程,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筒仓结构,由四个直径22m的单体筒仓组成,单仓储量为7500t。其中有一仓无内筒,其它三仓均有6m直径内筒到仓锥壳顶。标高9.5m米以上外筒仓壁厚350mm,内筒仓壁厚5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5。拟定从标高9.5m漏斗平台以上开始滑模直32.2m。(见图1)
图1 红庆河煤矿块煤产品仓平面图
2 施工策划
2.1 本工程仓体为筒中筒结构,按传统工艺,一般先滑完外仓,然后再施工内仓。但传统工艺施工周期长,类似工程施工经验极少,经过可行性分析,采用内外仓同时滑模施工。
2.2根据22m筒仓施工经验,可采用刚性滑模平台和柔性滑模平台两种方式,若内外仓均采用刚性平台,滑升期间由于内、外仓滑模阻力不同和滑模液压系统顶升不同时而产生应力,极易导致内仓仓壁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和滑模平台整体变形。若内外仓均采用柔性滑模工艺,煤仓极易发生偏斜、变形,施工难度大。考虑仓体后期锥客施工,避免因搭设满堂脚手架而增加施工成本,加之,存在内仓同时施工,需要的操作面较大,因此,采用“外钢内柔”结合的滑模工艺。
2.3考虑漏斗结构较为复杂,工序繁琐,因此,从标高9.5m漏斗平台以上采用滑模施工,滑至标高32.2m,滑模施工高度为22.7米。结合实际施工情况,拟先同时滑两个仓,再滑另外两个。
2.4内仓结构形式为环框柱及环框梁,仓壁分煤洞口较多,大小均为高5m,宽2.7m,洞口周边设计有护边角钢,加之,每个内仓内壁从下到上设预埋件,并成螺旋式布置。为此,优化滑模设计方案,细化施工方案,准确定位洞口及预埋件,护角位置。
3滑模施工
3.1滑模部分装置设计
3.3.1模板系统:
4个仓外仓提升架采用共布置176榀开字架;3个内仓共布置66榀开字架,并且均沿筒仓半径方向安装。内筒模板及外筒内模板主要采用200、100宽钢模板。外筒外模板主要-4mm厚花纹钢板。
3.3.2液压系统:
滑模采用千斤顶采用GYD—60滚珠式千斤顶261台,支承杆采用埋入式支承杆,采用ø48×3.5钢管,设墙壁中心处。液压控制台采用YHJ—80,供电方式采用三相五线制,电气控制系统应保证电动机、换向阀等按滑模千斤顶爬升的要求正常工作。
3.2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仓壁混凝土每次浇筑300mm高,浇筑量约21 m3,需求时间为60-75min,且每次施工先浇筑内仓,避免滑升时内仓仓壁洞口处因未达到强度而出现漏灰现象。垂直运输采取混凝土输送泵运输至滑模平台。
混凝土浇筑必须分层均匀交圈浇筑,每次浇灌层的混凝土表面应在同一水平面上,砼浇筑顺序为沿墙壁方向,下一层再相向反方向浇筑。混凝土出模后应及时进行修整和养护,养护期间混凝土表面应保持湿润,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7d。养护采用定时浇水养护,在内、外吊架的底部内侧安装喷淋管,定时开启水泵,对混凝土进行养护。
3.3钢筋施工
仓壁钢筋加工的长度:立筋为4m、水平筋为原料长,收尾部分根据实际情况增减。仓壁水平筋和立筋采用绑扎搭接连接,柱子纵筋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水平钢筋,必须随模板滑升,在模板上口、提升架下横梁以下空间同步进行施工,并应在已浇筑混凝土以上保留一道水平配筋,以此作为以上水平配筋位置的控制标志。
3.4特殊部位处理
内仓洞口数量多且尺寸较大,模板制作及后期分段加固会严重影响滑模进度,无法保证混凝土较好出模效果,故采用自制可拆除钢模板,并在滑模期间重复使用,保证洞口截面尺寸,减少洞口因模板安装不到位造成的尺寸偏差。见照片1自制的可拆卸模板。
照片1自制的可拆卸模板
4滑模平台纠偏措施
在滑模期间,经过一定时间的滑升,由于各种原因所致,操作平台可能产生倾斜,使建筑物产生垂直度偏差对于滑模工程,这时,我们需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偏调整。一般采取“防偏为主,纠偏为辅”的办法。采取如下预防措施:
①保证滑模装置安装完成后在同一水平面上,所有支撑杆均垂直;
②根据开字架位置,将千金顶均分为6组,在每组在相应位置处设一观测点,每800mm进行一次垂直扭转观测,根据观测记录进行对应偏扭调整;
③滑模期间,平台上禁止堆放过多物料,如需摆放,要均衡堆放,不要造成偏压。
5 完成效果
在筒中筒滑模施工中,严格按规范和方案施工,采用“防偏为主,纠偏为辅”原则,筒仓偏扭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在两次滑模施工完成后,筒仓最终最大垂直位移38 mm,最大扭转位移18mm,筒仓外观效果佳。(见照片2)。
照片2滑模效果图
6 结论
经过实践证明,筒中筒两仓同时滑升工艺效率较高,减轻了劳动强度,工效高,施工周期较短, 该工艺是筒中筒结构较理想的施工工艺,机械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工程质量有保证,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GB50113—200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论文作者:景伟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6
标签:筒仓论文; 混凝土论文; 模板论文; 洞口论文; 水平论文; 结构论文; 标高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