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述憧憬与讴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瞿秋白在1920年10月以北京《晨报》记者身份赴俄国访问,亲眼目睹了十月革命后俄国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回国后用诗一样的语言,饱蘸着炽热的情感,写下了这篇作品。这篇散文通篇采用象征性表现手法,讴歌十月革命后的俄国,希望中国走十月革命“大路”。
象征性手法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以表现某种相近或相似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它比一般比喻所概括的内容更为深广。阅读《那个城》,首先要明了作品中所写的象征物“那个城”和“小孩子”象征什么。这篇散文发表时,前面有该刊记者按:“这是象征派的小说。那个城就是俄国大革命大破坏后的光景,那个小孩即是中国。”明白了象征物和被象征物,这篇作品就好分析了。
这篇散文中,作者对“那个城”——十月革命后的俄国,倾注了满腔的热忱。他用象征性的诗一样的语言,描绘了那个城既有艰辛和困苦,也有成功和欢乐,既有鲜血和创痕,也有光照和希望,有旧的在挣扎和灭亡,也有新的在诞生和成长。作者满怀着激情,写道:“那个城呢——活着,热烈至于晕绝的希望着自己完成仙境,高入云霄,接近那光华的太阳。他渴望生活,美,善;而在他四围静默的农田里,奔流着潺湲的溪涧,垂复在他之上的苍穹又渐渐的映着紫……暗,红的新光。”深沉而热烈讴歌了十月革命后的俄国。
文章中作者又塑造了象征中国的“小孩子”这一形象,小孩子处的环境是“又悲哀又沉寂”的“无声的夜”,这个小孩子正“沿着大路”“定定心心的,勇勇敢敢的”走向那个城,而那个城“他们——等着呢……”。“小孩子”这一形象的塑造,充分地表现了作者对俄国十月革命的憧憬,表达了走十月革命道路,是中国的“必须的,人人所渴望的”,必由之路。
这篇文章像一首散文诗,感情浓郁,意境深远。读后能够唤起读者无限的遐想。
北京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