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供应链管理的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_图书馆论文

基于知识供应链管理的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核心竞争力论文,供应链管理论文,图书馆论文,策略论文,知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图书馆生存空间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众多搜索引擎公司及信息服务业的兴起,使得传统图书馆作为社会知识信息中心的核心地位和竞争力逐步丧失,原有的用户群正在流失,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如2004年Google推出的数字图书馆计划、2005年欧洲的数字图书馆声明等对现有的图书馆已造成了强烈的冲击[1]。在这样的生存压力和时代背景下,图书馆如何发挥竞争优势,扬长避短,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并使之保持强劲的生命力,已是业内人士长期思考并力求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基于知识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对如何提升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作一探讨,以期对促进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1 图书馆核心竞争力与知识供应链

1.1 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定位

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是组织的一种积累性学识,是组织所特有的、其他组织难以模仿的、能为组织带来竞争优势的综合能力[2]。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是从企业核心竞争力引申而来的,纵观我国学者对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大致形成了以下四种观点:(1)能力观,界定为图书馆的能力。(2)资源观,界定为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3)协同观,认为是由能力、资源或其他因素协调而成的特殊关系。(4)要素观,认为是对图书馆发展起重要作用的某种要素[3]。综合上述观点,笔者认为“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是指一所图书馆长期形成的得以使图书馆在与其他信息机构的竞争中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是建立在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基础之上的获取、开发和整合知识资源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服务能力,且这种能力是其他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

1.2 图书馆核心竞争力与知识供应链的契合

知识供应链(Knowledge Supply Chain,KSC)是指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为导向,通过知识流的活动即知识创新,将知识的供应者、知识的创新者和知识的使用者联系起来的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4]。知识供应链管理强调的是知识供应链中不同组成部分的集成,其重点在于对整个知识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控制和优化。知识供应链管理思想应用于图书馆,将有利于图书馆的资源配置,提升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首先,从KSC的产生来看,KSC是从供应链移植过来的。供应链产生和存在的本质是为了增强和发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样,KSC产生和存在的本质也是为了增强和发挥知识密集型机构的核心竞争力。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模式已无法快速响应用户需求和维持在信息市场的竞争优势。因此,图书馆要在激烈的信息市场竞争中立足,必须与其他图书馆或资源供应商建立一种战略伙伴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并且在一种跨馆的集成管理模式下,发挥各图书馆的核心作用,实现优势互补,达到各馆的统一协调,这就使得知识供应链体系的建立和知识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成为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其次,从KSC和核心竞争力的特征来看,二者也具有很强的黏合性。知识供应链管理本身就属于核心竞争力的一个构成要素。知识供应链管理是目前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它是建立在KSC中各成员具有共同的战略目标——满足用户需求基础之上的,注重的是核心竞争力,强调根据自身的特点,将主要精力放在关键业务上,将非关键业务转由KSC上其他节点组织完成,充分发挥各自竞争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强调人、技术、管理三者的有效集成,知识供应链管理的实践将进一步证明这种集成的必要性。可见,将知识供应链思想应用于图书馆,不仅能使图书馆各业务环节的信息孤岛连接在一起,也使得图书馆的各种业务和信息资源能够实现集成和共享,将有利于图书馆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得图书馆在面对用户个性化需求时做出快速的反应,及时地为用户提供良好的知识服务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实现知识的创新和增值,从而形成突出的核心竞争力。由上可知,知识供应链与图书馆构建核心竞争力的目标和宗旨是一致的。因此,将知识供应链的思想引入图书馆的管理中,必将有助于图书馆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2 知识供应链管理促进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2.1 形成知识供应链联盟,促进知识共享

图书馆联盟是以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为目的而组织起来的,受共同认可的协议和合同制约的图书馆联合体[5]。知识供应链思想融入图书馆联盟中,就形成图书馆知识供应链联盟。它是指由知识供应链上一些图书馆联盟成员(包括知识源供应商和图书情报机构)为实现某一共同目标而形成的联盟的联盟,每个合作实体将各自的核心竞争力进行有机集成,通过知识传递、知识共享和知识集成等多维互动的过程,实现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从而促进图书馆知识的流动和知识创新的动态过程。将KSC思想融入图书馆联盟,它不仅仅是一个合作的过程,还是一个群体学习过程,它通过各图书馆、多领域知识和经验的交流,不仅能促进知识共享,还能更新本馆知识,产生协同放大效应,从而提高图书馆的应变能力,更好地满足读者个性化的需求;通过交流,形成突破性思维,有利于图书馆研发工作的开展,加速知识再造,从而有利于强化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随着未来图书馆联盟的发展,图书馆知识供应链联盟将会成为联盟合作的主流趋势,成为提升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2.2 深化知识服务,创新服务理念

知识供应链通过知识创新将知识服务中的知识提供者和最终知识用户有机结合起来,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为导向,通过知识流的活动,可以有效地缩短知识提供者和知识用户之间的信息距离,从而为用户提供知识和问题的解决方案[6]。这与知识服务的宗旨是一致的,因此,图书馆通过引入知识供应链管理思想,才能真正地做到以用户需求为驱动,按用户行为过程来组织图书馆业务活动,从而将知识服务从文献单元深化到知识单元,将信息资源的无序配置向以用户需求为驱动的个性化服务深化,创新服务理念。而知识服务又是构建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因此知识服务的深化将会促使图书馆在信息市场竞争中获得长远、高效发展的竞争优势,从而促进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2.3 推进多方合作,实现“多赢”格局

知识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思想,它强调核心节点如何凝造自己的核心能力去和其他节点组织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而每一个节点组织都集中精力去巩固和发展自己的核心能力和核心业务,而把非核心业务通过KSC上其他节点外包出去,并进行业务流程重组,从而将自己的优势资源用于自身能创造特殊价值的、比竞争对手更擅长的关键业务,这就是知识供应链合作模式的最终目的——“多赢”。

3 图书馆知识供应链管理实施对策

根据图书馆知识供应链的概念,我们可以知道图书馆知识供应链的内容包括:知识源供应商、图书馆和其他图书情报机构及最终知识用户。由于各图书馆在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实施具体的知识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要因馆而异,但都必须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基本前提。通过对知识供应链管理中相关活动的分析,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图书馆知识供应链集成网络模型,如图1所示,并认为图书馆要建立完善的知识供应链管理体系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始实施。

3.1 确定知识供应链核心节点

知识供应链管理就是将核心节点与知识供应链上其他成员联结起来,在整个知识供应链范围内建立起有共同利益的战略伙伴关系,因此知识供应链核心节点的确定是构建知识供应链极其关键的一部分,如图1所示,知识源供应商、其他图书情报机构等都可以选定为核心节点,但作为核心节点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1)具有信息优势,主要表现在接收、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上。信息优势能凸现出创新的作用,但一旦整个知识供应链信息优势降低,就会动摇和破坏知识供应链节点之间的合作基础,因此要极力消除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合作壁垒,实现节点之间广泛的信息交流与沟通。(2)具有经济优势,主要是指经济实力和社会影响。对于知识源供应商来说,其资金是否雄厚,直接关系到它能否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满意的知识资源;对于图书馆来说,是否有来自政府和.上级机构稳定的、丰厚的资金支持,是确定其能否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和资源开展服务的先决条件。(3)具有环节优势,主要是指分布在知识供应链上的节点组织应该具有不同的作用和影响力,如知识源供应商应具有根据用户需求采集、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图书馆应具有整合内外资源为用户提供满意的知识服务的能力。

图1 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图书馆知识供应链集成网络模型

3.2 构建成功的知识供应链战略伙伴关系

供应链战略伙伴关系是指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之间在一定时间内达成的承诺或协议[7]。由此可知,知识供应链战略伙伴关系(Knowledge Supply Chain Strategic Partnership,KSCSP)主要是指发生在知识源供应商与图书馆或其他图书情报机构与图书馆之间(如图1所示),在一定时期内的共享知识、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高度协调关系。KSCSP的构建是KSC管理的核心内容,因此KSCSP的构建是图书馆实施KSC管理的前提和基础,直接关系到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而在KSCSP构建的过程中,合作伙伴的选择是其最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图书馆在选择战略伙伴时要注意:(1)要具有共同的愿景,即在适当的时间将适当的知识传递给适当的用户,从而提高知识的利用率,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2)要相互信任、相互协作。知识源供应商和图书馆之间应以诚相待,互相促进、互相协作,在工作和服务理念上保持一致。(3)要充分共享知识与利益。良好的战略伙伴关系是建立在充分共享知识的基础之上的,通过利益共享机制,并在知识流的驱动下有效地协调知识源供应商和图书馆或其他图书情报机构和图书馆之间的行为活动,从而实现整个知识供应链利益的最大化,达到提升整个KSC核心竞争力的目标。

3.3 实施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

知识供应链管理是一种系统化、集成化的管理模式,它使得图书馆传统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面临新的挑战,这就使图书馆必须对自身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再思考和彻底性再设计,才能使知识供应链管理的优势发挥出来,也就是业务流程重组[8]。BPR强调图书馆应从“流程”视角去重新规划本馆的运营体系,使图书馆在KSC节点处发挥最大作用,从而使知识在KSC链上达到合理利用和最佳配置。BPR的核心就是要追求用户的最大满意度(Customer Satisfaction,CS),提高图书馆在信息社会的适应性和竞争力。因此,图书馆实施BPR时要以“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以人为本、资源共享”为主导思想,从管理理念到组织结构、从业务内容到人员配备、从服务内容到服务方式等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重组,即要将人力、物力和必要的财力从传统的业务中解放出来,投入到更富挑战性和更具吸引力的服务中,从而开发出满足用户需求的服务项目。以服务赢得用户、赢得市场,维护图书馆生存的社会基础,从而在本质上提升图书馆的竞争优势。

在进行BPR过程中,要考虑整个KSC管理的要求,如果某一个节点的内部流程不能与整个KSC效率相匹配,不仅会影响到整个KSC的运行效率,节点自身的价值更是无从实现。因此,图书馆在实施BPR的过程中要注意:(1)首先,要分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诊断自身在KSC上所处的节点位置,确定好发展方向;(2)其次,要制定长远的战略目标,以核心能力为中心,重组业务流程;(3)再次,要以用户需求为驱动进行BPR,通过用户价值的增值来实现图书馆社会价值,从而提升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3.4 推行集成化管理

要实现知识供应链战略伙伴之间的知识共享,就要实现知识供应链的集成化管理。所谓集成化的知识供应链管理,就是指知识供应链上的节点组织摒弃传统的管理思想和观念,通过信息技术将知识供应链上所有节点的业务进行整合,并看成一个整体的功能过程而开发的知识供应链管理功能[9]。目前图书馆Intranet往往建有多个服务器,如OPAC、图书馆数字化文献服务器、自建特色数据库系统、图书馆虚拟馆藏网站,它们功能各异,但数据库中的信息往往有交叉现象,如OPAC中既有文献的使用情况,又有读者的情况,图书馆虚拟馆藏网站中也含有文献和读者信息。而这些服务器往往由于系统结构、网络通信协议、文件标准等环节的不统一而呈现分离的局面。因此,要推行知识供应链集成化管理,就要建立一个开放的知识供应链平台。首先,要建立KSC的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将各成员的知识源通过网络联系起来,实现知识共享。并通过Internet的“标准化”技术,使Intranet将以更便捷、更低成本的方式来集成各类信息系统,达到数据库的无缝连接,使图书馆内外信息环境集成为一个统一的KSC平台。其次,让KSC上所有节点图书馆都能把自己新的知识添加到知识平台中去,从而丰富整个KSC的知识,同时还必须及时跟踪、吸收和利用整个KSC以外的知识。由此,图书馆知识供应链系统就形成了一个基于Intranet/Intranet的集成网络模型,如图1所示。

3.5 制定合理的业务外包策略

业务外包(Outsourcing)是供应链管理思想的精髓之一,同样也适用于知识供应链管理。基于知识供应链管理的业务外包模式,是指图书馆根据自身的特点,把主要精力专注于核心业务上,而将非核心的业务外包或独立分离出去,交由KSC上其他专业性组织完成,利用他们的专长和优势来提升图书馆整体的竞争力,弥补自身的不足。从本质上来说,外包是图书馆整合利用KSC外部优秀的社会资源的一种经营策略,也是提升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业务外包,图书馆能将有限资源用于真正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核心业务中,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用,加速图书馆对外部环境的反应能力,从而增强特定的竞争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

业务外包可以让图书馆注重核心业务,专注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也是外包最根本的原因。然而,图书馆要确保业务外包的成功,就要制定合理的业务外包策略:首先,要确定业务外包的范围。其次,要选择合适的外包服务提供者。选择时不要把目光仅停留在IT企业上,数字化业务开展得较好的图书馆及相关组织也是可供选择的对象之一。第三,要注意不同类型的外包之间的关联,即要把各类外包业务协调起来,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业务流程,这也是业务外包策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6 构建特色数据库,开展特色数字资源服务

特色数据库作为图书馆知识供应链中Intranet的组成部分,是图书馆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特色数据库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满足特定用户对特定知识和服务的需求,因此图书馆在实施KSC管理的过程中,应根据自身功能的定位选择一个主导方向,以某一种特色服务或特定用户为服务对象,重点发展特色数字资源、提供特色数字资源服务,才能在KSC上资源共享中体现自身的价值和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特色数据库的构建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以重点学科为依托,集中搜集具有某种优势的信息资源;第二,对所搜集的文献信息进行深加工,形成一批高质量的二、三次文献;第三,根据特色学科和重点专业、重点课题,对国内外该研究领域的新观点、新思潮、新动向进行跟踪,提供定性和定量的专题服务。如福州大学图书馆的特色数据库——“催化化学特色数据库”,就是以福州大学化学化工这个重点学科为依托、在CALLS参与的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CADLIS)项目实施的大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同时作为福建省高校特色数据资源共享网络的组成部分,该库按照CALLS提供的标准和福建省高校特色数据库的统一规范进行构建,因此,一方面满足了我校化学化工专业师生对科研知识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更好地实现了与CALLS和福建省高校的资源共享。

3.7 加强虚拟馆藏建设,提高资源整合能力

所谓虚拟馆藏,就是指借助计算机网络搜集,经组织、加工和整理可供本馆读者利用的本馆以外网络信息资源的总和。虚拟馆藏建设的宗旨就是要将分散于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数字化、有序化,通过网络提供给用户检索利用,从而实现知识共享。虚拟馆藏体现了“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打破了传统图书馆及其藏书的疆界,从而使图书馆成为能在网络上灵活方便地搜索和链接信息资源的动态信息系统。虚拟馆藏作为图书馆知识供应链管理中Intranet的一部分,也是图书馆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因此图书馆虚拟馆藏的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1)选择性,即图书馆要有选择地搜集网络信息资源。如高校图书馆要根据本校的重点学科设置,选取有学术价值,能反映本学科发展前沿和发展动态的网络学术资源作为虚拟馆藏,并作为特色虚拟馆藏挂在图书馆主页上,供校内外用户共享。(2)时效性,即搜集时应考虑网络资源动态性、随机性等特点,要及时地更新和维护虚拟馆藏,保证虚拟馆藏的生命力和活力,为资源共享创造前提条件。(3)确保虚拟馆藏质量。由于虚拟馆藏的内容大都是经过人工录入的,难免会留下人工的痕迹,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web2.0技术,如BBS、博客(Blog)、E-mail等为用户提供反馈的便利条件,听取用户的意见、了解用户的需求,及时修正错误,从而增强互动性,取得用户的长期信赖。如福州大学图书馆主页上的学科导航,就是充分利用了RSS等Web2.0关键技术,建立了化学化工等6个重点学科的学科导航,让重点学科领域的师生能及时地了解到本领域的科技前沿、研究动向和发展趋势,同时还提供了专题信息定制服务和个性化推送服务,满足了我校特色学科师生对学科文献信息的整体需求。

收稿日期:2009-02-13

标签:;  ;  ;  ;  ;  

基于知识供应链管理的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