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的价值追求与语文教学的转型_语文课程标准论文

新课程的价值追求与语文教学的转型_语文课程标准论文

新课程的价值追求与语文教学的转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课程论文,语文教学论文,价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纪之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无论是反思本国教育弊端,还是对教育发展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往往都着眼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过改革基础教育课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并作为增强国力、积蓄未来国际竞争实力的战略措施加以推行。2003年10月在中国上海举行的第一届世界课程大会就云集了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法国、以色列、印度等二十几个国家的一百多名专家学者,以“全球视野中的课程研究与课程改革”为主题,从课程及后现代理论、各国课程改革、课程实施、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科课程与教学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研讨,加强了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课程交流,分享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近几年来在我国,教育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课程改革时代。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改变以往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死记硬背以及课程内容的繁、难、偏、旧和严重的“分科主义”倾向,“建构一种对话、合作与探究的课程文化,努力把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程奉献给新世纪的中国儿童。”(注:国家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在第一届世界课程大会上的主题发言.走向未来:转型中的中国基础教育课程)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部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于2001年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贯穿《纲要》的基本精神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注:张华.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价值转型与目标重建.语文建设)。这意味着把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内在需要,着眼于学生整体发展和为学生人生发展奠定基础作为新课程的根本价值追求;意味着21世纪的中国课程必须顺应时代潮流,追求下列课程理念:

1.教育民主 九年义务是每一个人必须接受的教育,是每一个人的基本权利。而现实中的教育多少反映出追求“知识精英”的倾向,依据学生是否取得政府所规定的学历来决定社会地位,获得财富。过去所谓的“成功教育”就是让学生掌握考试所需的知识技能,适应现有的考试体制,追求的是考试机会的平等,而不是学生成功的平等。因此,在应试教育视野中,课程是使学生在中考、高考中获得成功的手段,至于课程对人的发展价值则被漠视或未能得到应有的体现。而新课程的价值就在于以帮助学生人生的成功为宗旨,谋求所有适龄儿童平等享受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华东师范大学课程研究所所长钟启泉教授就曾积极呼吁取消“重点中学”。

2.国际理解 新课程不再把知识技能视为凝固、封闭起来的供人掌握和存储的东西,它合理地承认了知识技能的不确定性,认为知识技能的本质在于人们通过对多元文化的学习与交流而进行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并由此构建出新的意义。基于这种新的知识观,新的课程体系追求多样文化的教育价值,追求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内在统一。即通过课程教育公民尊重所属文化体系,使公民产生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通过课程教育公民面对其他文化,尊重不同人、不同民族和文化的尊严和差异,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所属文化体系相对化,发展尊重自由的能力和应对挑战的技能;通过课程教育公民在相互理解、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以完全平等的地位与他人、他民族、他文化展开持续而深入的交往,发展同他人进行交流、分享和合作的能力。当然,追求多样文化,并不是意味着牺牲原则和真理,更不意味着成为“自觉的殖民地”。恰恰相反,它把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下识别那些能被普遍认可的价值观念视为交往的共同基础,把发展每个人的普遍价值观和各种行为方式并最终建立和平文化视为教育的终极目的。

3.回归生活 新课程确立起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连续性,从而使新课程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新课程认为,课程不再是孤立于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而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课程不是把学生与其生活割裂开来的屏障,而是使学生与其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的基本途径。所以,回归生活世界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帮助学生反思、体验、享受生活并提升、完善生活是新课程的基本追求。

4.关爱自然 新课程把关爱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的价值追求。这种价值观一反传统课程体系中的人类中心主义观,改变了人与自然二元对立、人控制和主宰自然的思维方式,运用整体主义的视野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人是自然的人,自然由于人而使自身的意义得以显示和丰富,人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看护者,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统一。这种价值观成为变革现行课程体系特别是科学课程的重要精神力量。

5.个性发展 新课程确立了新的学生观,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发展成为课程的根本目标。新课程认为,学生不是容器、白板,不是在权威下的被动学习者,不是被人塑造和控制、供人驱使和利用的工具,而是有其内在价值的独特存在。新课程从三大关系上理解学生个性发展目标,即:学生与自我、学生与他人、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即要求学生“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等。这就是用一种整体的观点来全面把握学生的个性发展并将其视为新课程的根本目标,也使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有了新起点。

上述理念都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一课程价值观的具体化,新课程只有在追求教育民主、国际理解、回归生活、关爱自然和个性发展等课程理念的基础上,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才能走出过去目标单一、过程僵化、方式机械的“生产模式”,实现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转型。具体表现在:

一、语文新课程的教学,必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新课程强调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教育部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基(【2001】17号)),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因此,在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首先加强了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重要维度。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习惯、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比如,“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等(注:教育部文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其次,从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出发,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将“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贯穿于总目标和各个阶段目标之中,体现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第四条要求是:“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再次,从现代语文对未来公民素质的要求出发,对语文的“知识与能力”这一维度有了新的理解:信息的多样性和信息传播的多渠道是当今信息化时代的显著特点,人际交往不仅普遍,而且日益显得重要,对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现代公民所应具备的语文能力就不仅仅局限于过去所理解的相对狭隘的听说读写能力,而有了新的含义。如:“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等。

从以上可以看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既要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具备适应现代化社会需要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诸方面的能力;也要重视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提高,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淡化“语文知识”,反对机械训练与条分缕析,突出言语实践活动

1.新课程新的语文基础知识教学观

其基本指导思想是:学习语文知识是为了运用,应该促使知识向能力方面转化。因此在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中关于语文知识是尽可能将知识要求转换成能力要求来表述。具体的内容是:

关于标点符号,与过去大纲笼统地提“认识常用的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这样的认知性目标是有区别的。在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提出“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第二学段提法是“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第三学段是“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用法”。关于理解词句,注重不脱离语境,在各学段目标中分别提出了“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等。而阅读教学的直接任务是把握作者的思想进程,捕捉作品的主题。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对词汇的解释则往往需要根据课文理解词的多义性。比如教学《一件珍贵的衬衫》,理解“珍贵”一词,从字典上可知它是“宝贵、价值大”的意思,但在该文中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意思。“随文释词”成为理解词句的一条重要原则。关于表达方面,从第三学段开始,提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第四学段要求“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将有关知识与阅读过程的展开和阅读能力的培养紧紧联系起来。对于语法修辞知识和文学知识,课程标准不主张系统地讲授,所以在各学段都未提出具体的目标要求,这与过去的大纲相比有很大的差异。在第四学段(7-9年级),提出了一条总括性的目标:“了解基本的语法常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由此可见,关于语文知识教学的要求仅限于帮助解读课文,这也就是新课程标准的第三部分《教学实施建议》中所强调的:“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与此意图相配套,标准在《评价建议》中特意规定:“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同时在标准的附录部分给出“语法修辞知识要点”,确定一个适当的范围。

2.新课标的“阅读分析”观

过去的阅读教学把分段、概括段意和中心思想作为阅读的终极目的。“段落”训练曾把我们引向条分缕析的桎梏中,它追求的是标准、结论、答案的统一,而忽视阅读中的情感体验,压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违背了阅读的规律。在新课标中,对于段落及其概念,并没有完全回避,而是把分段、概括段意作为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一种手段来对待。因此在课标的第三学段提出的阅读要求是“揣摩文章阅读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把体验情感、领悟内容作为文章学习的主要任务,要求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鼓励求异创新,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对于过去阅读的重头戏“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在新课标中没有再提及。与之相应的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之所以把过去的“概括”改为“体会”,因为“概括”需要理性地判断,一般要求能够比较确切地“言传”,它注重的是结果,对“概括”的要求往往强调规范统一,难以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而“体会”则可通过各种动作或表情来展示,它注重的是过程,对“体会”的要求,重在自主感悟,鼓励自由表达,能关照到每一个学生。新课标之所以把过去大纲表述的“中心思想”改为“思想感情”,因为“思想感情”比其外延大。“中心思想”只能固定在“统帅全文”这个层面上,而且只能被认为是惟一的;“思想感情”则可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去阐释。

一篇文章本身是纷繁复杂的,它展现的是五光十色的现实世界和作者的内心世界,读者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解读,得出不同的结论。例如:鲁迅的小说《药》,对它的主题的理解,有人认为正题旨是亲子之爱,副题旨是革命者的悲哀;有人认为是怀念革命先烈,赞扬革命先驱,告诫人们不要让革命烈士的鲜血白流;也有人认为是歌颂辛亥革命时期的一个革命者,揭露封建势力的腐朽,指出当时人们落后状态。这些不同的理解,都有其合理性,因为小说本身就是多侧面地层现了那个畸形的社会。

由此可见,阅读主体对一篇文章的阅读有很大的自主性,正如课标教学实施建议所提出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允许学生对一篇文章有不同于教师和教参的理解,尊重并认可学生阅读理解的自主性,进而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3.新课程确立了新的作文教学观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写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但在阶段目标部分则是由“写话”到“习作”再到“写作”。之所以这样表述,第一,是为了降低义务教育阶段写作的难度,即在低年级不必过于强调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的差异,应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消解写作的神秘感,让学生保持一种放松的心态,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我手写我心”。第二,新课程在低年级用“写话”来淡化作文意识,在中高年级用“习作”来初步体现作文意识,到初中阶段才用“写作”,就是为了“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把重点放在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上,让学生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因此,在第一学段提出“对写话有兴趣”,在第二学段的表述是“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到第三学段才过渡到要求具有初步的写作意识“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第四学段则要求“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具有比较自觉的写作目的。同时,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作为一种内驱力,还来源于在写作的合作和交流中所产生的成就感,而这一点也是过去语文教学大纲所忽略的,新课程标准对此有意作了强化,在不同学段分别提出“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等要求。

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新课程关于作文教学十分强调学生作文要写自己想说的话,要感情真挚,并把它作为学生学习做真人的一种历练;同时指出了学生作文的关键是有个性,有创意。要改变过去作文中充塞着的伪善化的情感、功利化的思想和成人化的语言状况,教师必须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解除对学生写作的束缚,注重联想和想象,“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表达。提倡自主拟题,少写或不写命题作文。

4.新课程的口语交际教学观

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对口语交际问题是这样表述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这一目标包含了两个要义:第一要义是“交际”,即必须重视口语交际的人际交往功能。口语交际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它是一个听方与说方双向互动的过程,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要求“有表达的自信心”“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第二学段要求“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第三学段要求“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第四学段要求“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都体现了在情感态度方面的导向。第二个要义是重在实践和参与,在交际中学会交际。标准中强调以贴近生活的话题或情境来展开口语交际活动,重视日常生活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传授口语交际知识。新课程在小学阶段关于听人讲话、听故事、复述、讲述、转述等要求,初中阶段关于即席讲话和主题演讲、课堂讨论、应对能力等要求,都是重在交际过程中的实践能力培养。言语实践还强调参与,第一学段目标中有“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第三学段目标“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第四学段“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就分别体现了这样的要求。只有在以上这些前提之下,课程标准关于口语交际的技能要求,如“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第二学段),“听他人说话能抓住要点”“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第三学段),“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说话“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讨论发言“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第四学段)等,才能真正做到交际双方在应对中表现出良好的语言修养和文明的态度。

三、语文新课程的教学要面向未来,增强现代意识,加强信息技术的运用

现代信息技术引发语文课程五大“质变”:教学环境、教与学的方式、教学过程、教学媒体以及师生角色的变化。

1.教学环境的变化

传统的教学环境是“由学校建筑、课堂、图书馆、实验室、操场以及家庭中的学习区域所组成的学习场所”。这显然是一种静态的教学环境论。现代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构建了一个多媒体、网络和智能有机结合的个别化、交互式、开放性的动态教学环境,它不只局限于“场所”,而包括了学习资源、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学习氛围、人际关系等要素,它与教学活动共存共生,随着教学活动进程的展开,教学环境中的情况和条件也不断发生变化。

2.教学方式的转变

在多媒体、网络的教学环境下,教学方式由传统的以“教”为中心逐渐向以“学”为中心转变。新课程积极倡导师生对话式的教学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过去单一的班级授课制转变为个别化教学、小组教学、班级授课、协作学习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也由原来单纯的基于归纳或演绎的讲解转变为基于“情景创设”“主动探索”“协作学习”“会话商讨”和“意义建构”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同时,十分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倡导研究性学习。

3.教学过程的转变

传统教学过程是教师按教学计划忠实而有序地传递知识。教学内容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设的。在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环境中,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实实在在体验到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师通过情景创设、问题探究、协商学习、意义领悟,让学生在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自我建构的基础上获得知识、形成能力,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意义不断拓展提升的过程。

4.教学媒体的转变

传统教学媒体基本形态是“教科书+黑板+视听媒体”,但视听媒体缺少互动功能,只能单向传输。教育的现代化首先是教学媒体的现代化:“教科书+多媒体+网络”,即:教学媒体由传统的作为教师讲解和演示用的辅助工具转变为指导学生学习和交流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教学媒体不只是传递教学内容的载体,更重要的是为教师创设情景、延伸自己潜能以及增进学生学习效果,扩充学习资源,激发师生的互动、协作而达到理想教学效果创造条件。

5.师生角色的转变

教师角色由“传授型”向“研究型”“师生互动型”转变。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协调者、设计者、开发者、社会文化的诠释者、教育的研究者和学生的合作伙伴;教师的任务不再只是讲授,而要对学生的多种学习活动进行指导、计划、组织、协调,促进学习网络的形成,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角色从被动接受的知识容器和知识受体转变为主动建构的知识主宰、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学生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以平等、开放的心态与教师互动、交往,在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语:所谓“改革”,就是观念与体制的同步变革。变革未必带来进步,但是进步终究需要变革。语文教学只有走出以往模式化、机械化的误区,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大胆创新,才能实现课程的真正变革。

标签:;  ;  ;  ;  

新课程的价值追求与语文教学的转型_语文课程标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