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钢铁(集团)总医院 辽宁本溪 117000
摘要:目的 分析并研究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总结有效的针对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本研究所有的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4年6月 到2016年6月收治的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共计纳入本研究66例,将其作为本研究的观察组,同时选择我院在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收治的66例单纯肺心病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进行分析,比较探讨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方法。结果 慢性肺心病患者如果存在有其他症状或异常临床表现,比如心界向左或者向左下扩大,或者是患者存在心脏左束支传导阻滞、存在有持续缺血的ST-T段改变等情况,而且排除存在其他少见的相关病症,那么可以考虑患者出现了合并冠心病的可能。结论 慢性肺心病患者如果存在有其他症状或异常临床表现,那么医生需要考虑患者是否存在冠心病,并且应该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慢性肺心病;冠心病;临床特点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当中并不少见,因为冠心病患者比较隐匿,而且患者发病的特征也不明显,所以经常会导致主治医生存在惯性的诊断思维,在诊断过程中只重视对患者肺心病的诊断,却忽略患者是否可能同时存在有冠心病的情况[1]。近些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在不断加深,导致被诊断出的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老年患者的例数也在逐年增多。所以本研究针对于此分析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结果取得满意成效,现将主要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有的研究对象均选自2014年6月到2016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患者,纳入本研究患者132例。其中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66例,并且设为本研究的观察组,单纯慢性肺心病患者66例,设为本研究的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32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74岁,最小年龄为36岁,平均年龄为(56.5±12.4)岁;对照组患者当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33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76岁,最小年龄为41岁,平均年龄为(62.1±10.6)岁。
1.2方法
对本研究所有患者的发病因素和临床表现以及心电图情况、x线胸片、心脏彩超等资料进行对比,并作出系统的分析和观察。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患者是否存在心绞痛、是否出现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和心源性休克,并准确的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死亡率。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IBM SPSS23.0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发病原因
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在长时间抽烟、体重超重和患有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的比例方面比单纯肺心病患者要高出很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临床表现
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心律失常比例进行比较,两组患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比较研究当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重度右心衰竭的人数要比对照组少很多.其他方面比如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心绞痛、恶性心律失常等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要高出很多。
2.3心电图情况
对两组患者的心电图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左束支传导阻滞、持续ST-T段缺血性改变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有明显的差异,P<0.05。
2.4漏诊误诊情况
当前我国对于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诊断并没有达成统一标准,在临床的诊断过程中,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漏诊和误诊。本研究的132例患者当中,对照组患者当中不存在有漏诊和误诊的情况,而观察组患者当中漏诊15例,误诊16例,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
3.讨论
肺心病并发冠心病在现实生活中开始越来越多。临床患有肺心病的患者往往会因为呼吸不畅等导致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进而导致患者冠状动脉痉挛、血小板出现聚集。因为患有肺心病,患者往往会因为心肌肥厚等问题,而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除此之外,反复的感染和长时间的慢性缺氧以及高碳酸血症,也会对患者的心肌产生较大的危害 [2]。
从该疾病的角度来看,因为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使得医生在误诊和漏诊方面具有较高的概率。本研究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诊断和比较能够看出这种疾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方法,必须强化患者的治疗疗效,减少患者的病程。通常情况下从患者的临床诊断当中就能够看出,心绞痛是对患者是否存在有冠心病进行判断的重要因素。而从肺心病的诊断当中也可以看出,这个方法实际上并不十分适用,这主要是因为肺心病患者的心肌长时间存在缺氧状态,导致其对缺血的耐受性相对较强[3]。如果患者存在肺心病,经过诊断和治疗以后,其他症状方面都取得明显的好转,唯独胸闷的问题依然存在、夜间患者存在有阵发性呼吸不畅等情况、两肺的湿罗音没有减弱或者反而明显增多,临床医生应该注意,患者可能已经出现了两病同时发作的情况。
在诊断肺心病患者是否同时合并有冠心病时,心电图的诊断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如果在对患者进行心电图诊断时,出现了电轴重度左偏,而排除患者存在高血压的情况;出现了心肌劳损,而排除高血压或者左心室肥厚的情况;患者存在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左前分支、完全性左束支或者双束支存在有传导阻滞;或者患者出现了急性心肌梗死图形,同时排除肺心病酷似心肌梗死图形的情况,那么应该确定患者发生了合并冠心病的情况。
综上所述,慢性肺心病患者如果存在有其他症状或异常临床表现,医生需要考虑患者是否存在合并冠心病的情况,并且应该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韩枫.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在临床上的特点及诊治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04(12):41-42.
[2]苏建明.青年人慢性肺心病56例分析[J].江苏临床医学杂志,2016,07(02):58-59.
[3]蒋栓儒.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治疗[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1(06):134-135.
论文作者:师宁宁,徐俊华,卜敏锐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2
标签:患者论文; 肺心病论文; 冠心病论文; 情况论文; 对照组论文; 心电图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