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转型时期的短缺问题对策研究

我国高等教育转型时期的短缺问题对策研究

王建香[1]2003年在《我国高等教育转型时期的短缺问题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高等教育虽在二十年前就开始了改革,并取得重大成果,但教育本身仍存在种种问题,诸多方面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在中国,优质的教育资源和优秀的高层次人才都是短缺的。本文将此问题描述为教育短缺。简言之,教育短缺是指教育资源的短缺。 高等教育短缺既有总量性短缺,也有结构性短缺,同时还存在有效供应不足之问题。高等教育短缺的表现,主要是指叁个不能满足和四个不平衡。高等教育短缺已给我国教育及其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后果,如果不及时解决,将会导致教育竞争力的丧失,进而可能导致国家竞争力的丧失。 本文从观念、管理体制和技术操作等层面分析了造成教育短缺的原因。如何解决高等教育短缺问题是本文的工作重点,作者从扩大资金来源渠道、提高现有资源利用率两方面提出问题解决的基本途径,并作了较深入的分析。解决教育短缺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高等教育必须进行一系列改革。本文从宏观大局审视高等教育短缺问题,从政策制定的角度提出了解决教育短缺问题的五条对策建议。基本观点是:体制改革是先导;对大学合理分类,优化架构是关键;下放权力,让高校自主办学是最终途径;此外还需要开辟多方财源,寻求企业合作;同时应抓住重点,加强部分有条件高校的科研、教学,集中有限资源办大事。

李拉[2]2015年在《对新中国特殊师范教育制度建设的考察》文中研究说明在世界越来越追求社会公正与教育公平的今天,特殊教育发展水平日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与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而特殊教育的发展又依赖于大量优质师资的养成。近些年来,国家对特殊教育日益重视,“发展特教,师资先行”的理念已逐渐演化成为具体的政策导向与教育实践。在这样的背景下,大批高等院校陆续涉足特殊师范教育,截止到2014年全国已有60余所高等院校开设特殊教育专业实施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与培训,我国特殊师范教育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但从目前的实践来看,特殊师范教育还远不能满足我国特殊教育快速发展对师资数量与质量的需求,特殊师范教育在发展中还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困惑与问题。这些困惑与问题的出现与我国现有特殊师范教育制度的不完善是紧密相关的。然而,目前关于我国特殊师范教育制度的相关研究却非常薄弱,系统的特殊师范教育制度研究在我国更为缺乏。特殊师范教育发展的实践需求与现有制度的不完善构成了显着的矛盾,凸显出对我国特殊师范教育制度进行深入研究的意义所在。本文从叁个层面对我国特殊师范教育制度建设进行研究。第一个层面是对新中国特殊师范教育制度史的研究。首先使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与个案研究法,归纳新中国成立后特殊师范教育制度化的过程,力求形成我国特殊师范教育制度发展的清晰脉络。对我国特殊师范教育制度史的研究又划分为叁个具体的历史阶段或时期,一个阶段是我国特殊师范教育制度化之前的时期,这一时期从清末、民国一直延伸到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之前。这一时期,虽然已经有了特殊师范教育,但总体来看还没有实现制度化,更多地表现为自发性。从20世纪80年代初一直到90年代末期,是我国特殊师范教育制度化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开启了特殊师范教育制度建设的历程,中等与高等特殊师范教育机构开始出现,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训体系也逐渐建立。新世纪之后,在教师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特殊师范教育制度又迎来了一轮新的变革。无论是特殊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层次与培养机构抑或特殊教育教师培训制度,与特殊师范教育制度化的初期相比,都有明显变化,这种变化从制度变迁理论来看,是一次特殊师范教育的制度变迁。以上叁个阶段构成了我国特殊师范教育制度完整的历史发展脉络,也是本文的前叁章。在回溯我国特殊师范教育制度演变历程的同时,本文还借鉴新制度主义理论,通过新制度主义的制度化、制度变迁等概念或理论视角对我国特殊师范教育制度建设历程进行更深层面的梳理与分析。对制度演变历程的回顾,其核心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反思当前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制度问题不仅是制度研究的主要内容,而且也是进一步促进对现有特殊师范教育制度进行反思与完善的必要前提。这构成了本文第二个层面的研究内容,也是本文的第四章,对我国目前特殊师范教育制度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分析。在对特殊师范教育制度问题进行分析时,本文将特殊师范教育制度问题分成四个层面的分析维度,分别是特殊师范教育的政策、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制度、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训制度以及特殊师范教育的制度效果。特殊师范教育制度建设目前走到了一个亟待重新思考发展路径的重要时刻。基于对我国特殊师范教育制度自身存在问题的认识,结合我国特殊师范教育制度发展面临的时代背景,本文提出了构建“现代特殊师范教育制度”的概念与设想。这是本文第叁个层面的研究内容,也是本文的第五章。笔者看来,现代特殊师范教育制度是对教育现代化、教师专业化、全纳教育等背景与理念的回应与贯彻,它表达着一种制度突破或制度创新,是一整套有革新意义的顶层设计与制度规则,具有专业性、实践性、标准化等特征。现代特殊师范教育制度的构建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背景与要求,结合自身发展中的“问题性”,并部分程度上吸收教育发达国家特殊教育教师养成的经验与做法。它既需要立足当下,解决当前特殊师范教育发展中面临的困惑与难题,又需要放眼未来,思考特殊师范教育制度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依据这些目标与预设,本文从当代教师教育理论出发,提出了五条构建现代特殊师范教育制度的策略与建议。一是建立特殊师范教育机构发展的制度规范;二是调整特殊师范教育的招生制度;叁是改革特殊教育专业,探索特殊师范教育大学化的培养模式;四是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的特殊师范教育制度;五是加强以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为基础的特殊教育教师标准体系建设。

王帆宇[3]2016年在《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范围内生态环境正面临持续恶化大背景下,我国的生态状况也不容乐观。我国的环境问题是伴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加速推进逐步呈现的,并且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浪潮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凸显。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急速的社会转型时期,其广度、深度和难度前所未有。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生态文明不是游离于经济社会之外的外生变量,而是贯穿于经济社会建设全过程的内生变量。所以,从社会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中考察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并在社会转型进程中探讨这一问题的破解之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正是从这一视角出发来探讨我国环境问题的。本文坚持以教育学、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公共管理)、经济学和法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从规范和实证相统一的维度,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逻辑,详尽诠释了我国新时期社会转型与生态文明的本质关系,并在这一基础上提出了相关问题的破解之道。本文着重围绕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的生态文明问题展开系统论述,共包括以下几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涉及到该论文的研究缘由及其研究意义,综述了社会转型进程中国内外对生态文明研究现状与述评,交代了论文的研究方法、结构框架、可能的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等。第二部分从辨析生态文明的基本概念入手,对生态文明的内涵、特征等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演进过程,最后得出结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演进的必然结果,人类要摆脱工业文明时代的生态危机,必须实现文明观的生态转型,走可持续性的发展道路。第叁部分首先对社会转型及其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些基础性理论进行了阐述,然后从系统论的视角分析了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与生态文明的一般关系。通过对此关系理论的阐述,为整个文本的研究铺垫了理论基础。第四部分主要围绕新时期我国社会转型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困顿展开。这些成就主要包括:节能减排初见成效;双边与多边生态国际合作不断迈出新步伐;绿色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不断取得新突破;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巨大进展。同时,文章也对新时期社会转型进程中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顿进行了归纳,包括资源短缺日趋严重,环境污染日益加剧,自然生态破坏日益加剧等。此外,本文还在遵循辩证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对诱发新时期社会转型进程中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总结。这些因素不仅有其自然原因,亦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而更多地表现为社会因素,而社会原因既表现为制度上的缺失,也表现为人类观念认识上的局限等。第五部分主要对新时期中国经济转型的基本理论进行阐释,包括新时期中国经济转型的初始背景、目标指向、进程与特征等。在此基础上,分别从高效率的价值取向、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不断完善的市场法律法规等叁个角度阐述了经济的市场化转型对生态文明带来的正面效应。与此同时,文章也从市场失灵所引发的环境外部性、“经济人”的有限理性与机会主义倾向,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参与全球化竞争等几个方面就经济市场化转型给生态文明带来的负面效益进行了把握。第六部分侧重于从新时期中国政治转型对我国的生态文明的建设带来影响的角度展开论述。在这一部分中,笔者首先对政治转型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然后从国家与社会关系嬗变、“全能型”政府裂变、从免责行政到责任行政转变等叁个视角进行切入,比较详尽地论述了新时期中国政治转型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不同影响。第七部分通过回顾中国文化转型的历程,概括出了新时期中国文化转型的实质及其在当代中国的表征,并具体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文化转型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影响。笔者对这种影响的阐述主要围绕消费主义文化的兴起、自我文化意识的提升、法律至上理念的逐渐生成、契约文化精神的生成等四点展开。第八部分主要是在阐述生态文明建设之主体和原则等理论维度基础上,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四个层面就社会转型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入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

孙翔[4]2011年在《转型时期广西高师院校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方高师院校是实施师范教育的载体和平台。多年来,我国各地方高师院校为基础教育培养了大量师资,为整个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它们的改革和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整体教育改革和发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伴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当前我国地方高师院校也处于由单一的培养师资为主,向有目的、有计划向多科性或综合性院校的转型时期。在这个时期我国的高师院校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教师供求矛盾逐渐由数量矛盾转移到质量矛盾,必须注重对中小学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二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实施以来,使得高师院校在校生和毕业生人数急剧增长,这为大幅度提高教师学历要求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基础等等。但地方高师院校也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是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渐深入到高师院校中,对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相对封闭的教师培养体制、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了极大冲击;二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使得以满足教师数量需求为主要人才培养目标的地方高师院校无法承担培养高质量师资人才的发展要求;叁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深入以及教师资格准入制度的改革,更多的高水平、高学历、高质量的人才加入到与地方高师院校毕业生竞争的队伍中,就业压力空前加大;四是地方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地方高师院校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由于职能的单一性使得地方高师院校无法充分满足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面对机遇与挑战,地方高师院校能否把握住机遇,确定自己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对未来的发展做出合理的战略选择,将直接关系到高师院校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广西而言,由于特殊的地理区位条件,加之政治、经济、文化与教育发展的特殊性,使得广西地方高师院校的发展速度、水平、结构与模式有着自身的发展特点。在这种情况下,对广西高师院校而言,必须了解自身发展的内部和外部条件的优势和缺陷,从而总结出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才能有效的适应这种区域发展现状。本文通过相关理论研究寻求支撑研究的理论体系,对“转型”以及“发展战略”等相关概念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解释。同时通过对广西地方高师院校在转型过程中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找到了问题产生的症结所在。同时利用相关分析方法对广西高师院校发展内外部环境和核心竞争力进行战略分析,找到适合广西地方高师院校发展的战略定位,提出了适应区域人才需求转变的综合办学方式、提升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教师教育核心竞争力、走地方化和教师教育的特色化之路、加强广西地方高师院校的专业建设的战略对策。最后总结回顾和梳理了全文的基本脉络和论证关系,以及对广西高师院校发展进行展望。

王朝明[5]2003年在《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配合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中国的扶贫计划,已经推进了 10 多个年头,其成就是举世公认的,主要体现在农村反贫困行动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贫困人口由 20世纪 80 年代初的 2 亿多人,锐减到目前的 3000 万人左右。虽然如此,中国反贫困的任务仍是十分艰巨的。当前,贫困现象不仅表现在农村,而且随着体制转轨,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的重新组合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不可避免,企业下岗职工人数和城市失业者数量都在逐年增加,城市就业压力不轻,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尚有相当困难,以贫困职工和城市长期下岗失业者以及部分农村流动人口为主体的城镇新贫困人群正在形成,原来不为人们关注的城镇贫困问题,正快速地凸显起来。政府、社会各界均已意识到城镇贫困问题的治理已迫在眉睫,中国扶贫事业面临新的情况和挑战。对此,我们必须对中国的贫困问题和反贫战略进行重新的反思和定位。本论文的研究正是基于中国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双重转型”的背景,对骤然而起的城镇贫困问题进行经济、社会、人文、历史等多视角的深入考察和系统研究,即主要是从基本概念,贫困测度,致贫因素,反贫对策,目标和趋势以及国际比较上对城镇贫困问题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调查研究和认识分析。并力求通过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城镇反贫困战略体系,冀望能有助于缓解当前城镇贫困的蔓延,以便在继续推动改革深化的同时,统筹兼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尤其是切实维护好贫困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使他们能够分享到改革与发展的利益和成果,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论文共分 7 章,主要内容及观点如下:第一章,作为全论文的引论部分,开宗明义地提出了贯穿城镇贫困与反贫困研究思路的理论主线是人文关怀的精神,由此点明了本论文的研究主题和意义,并为后面各章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注入了灵魂和精髓。而全论文这个研究内核的提炼:一方面,是基于对经济学研究贫困的历史梳理,从而发现从古典经济学到现代经济学关于人的研究和人文关怀精神已经逐步地丢失。这样,对涉及到人的贫困问题及其治理,主流经济学建树不多。相反,始终以社会生产方式及其社会制度作为研究对象,以人类解放作为奋斗目标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科学地分析和深刻地洞见了自工业化以来资本主义社会贫困存在的根源,提出了解决资本主义社会贫困的制度变革方式,在这方面留下了宝贵的理论财富。这也正是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着力对当前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与反贫困研究进行理论创新和制度建设的根本所在。因此,笔者在引论中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论断与邓小平共同富裕的思想为指针,重新诠释现代人文关怀精神,从而铸造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与反贫困研究的理论内核。另一方面,是基于对工业化社会以来反贫困的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要突破过去仅仅将贫困视为一种低经济收入和物质匮乏现象(当然这是贫困最基本的现象,但贫困的表现不止于此)的理解,扭转将反贫困囿 1<WP=5>于临时性、施舍性的给钱送物的简单做法,提高扶贫的效果和效率,促使反贫困行动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人文化的轨道,必须张扬人文精神的旗帜(这也是当前一些国际机构将物质贫困上升为人类贫困来治理的理由所在)。这样,才能从经济、社会、人文等方面构建中国城镇反贫困的战略框架、政策体系和组织结构;这也为我们在后面各章的研究中提供了一个跨学科边缘交叉分析的理论框架。此外,引论部分还界定了众说纷纭的贫困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反贫困的要义,提出了关于贫困类型的划分,给出了测量贫困程度的指标体系;同时从文献的角度,重点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贫困学说和社会主义国家及其转型过程的贫困与反贫困理论,以及经济学、社会学中关于贫困研究的代表性理论,并且确立了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即框架结构。这一切为下文的分析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前提和学术准备。第二章,从现实客观的角度描述了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存在的状况。由于当前城镇贫困问题的突显,直接反映在城镇贫困人口构成的变化上。而说明这个变迁,我们运用了社会学关于社会分层的理论,分析了伴随着转型,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一些享有资源占有的阶层出现了分化,中国社会分层呈现多元化的格局。在社会分层加剧的条件下,城镇贫困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为了识别这个变化的规模,探讨了尚无法统一的中国城镇贫困线标准,以及按照不同贫困线标准测算的城镇贫困人口规模,其中包括笔者提出的应把从农村进城的流动贫困人口估算在内的规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城镇贫困人口的分布情况和生存状况,运用英国学者汤森关于“贫困叁分法”的理论,将当前城镇贫困归结为界于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之间的“基本贫困”状态。最后,归纳出转型期城镇贫困的基本特征和社会影响。第叁章,基于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双重转型背景,全面探讨了 20 世纪 90 年

储诚炜[6]2010年在《新中国农民教育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农民是社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特定群体,弱质性农业特点和历史传承积淀下来的身份定位,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向相比较,其滞后性显现无疑,也正因为如此,对其进行教育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从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目标指向而言,其教育的正当性毋庸置疑,而时处“叁农”问题破解和社会改革发展的关键节点,在“人的发展才是社会根本发展”命题的逻辑框架下,其教育的迫切性又理所当然。古人云“叁十年仁政乃成”,也就是说,治理国家者施行仁政,解决民生问题,叁十年是一个可以显示出效果的时间区段。而中国传统的“六十花甲子”更是一个标志成熟的时间,所以在改革开放叁十周年和建国六十周年纪念之际,回顾新中国六十年农民教育发展历史,系统整理和分析农民教育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和积累的经验,总结其教训,揭示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和演进路径,从理论角度对之加以深入研究,这对如何持续发展农民教育,推进农村改革步伐,具有重要指导和借鉴意义。本文遵循纵向梳理的历史范式,以新中国农民教育发展的衍进为线索,在对史料的分解和综合之中,提取农民教育事件中的教育因素和显着特征,并努力通过对具有标志性事件的对比,划分新中国农民教育发展的阶段性和总结阶段性特征,形成前后一致且自成逻辑的农民教育发展历史。试图立足于客观立场以思辨性方式评价各阶段农民教育得失,且在系统分析梳理的基础上对新中国六十年农民教育发展的基本特点、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做理性分析。本研究分为八章。第一章: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立题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综述了国内外农民教育研究状况,说明了论文研究的难点和可能的创新之处,并界定农民教育相关概念。开宗明义,表达研究的基本思路。第二章立足于近代社会奠定的农民教育基础以及农民教育概念的初步形成。中国古代农民教育体现在职业教育方面所占比例不高,而在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方面则更多的是在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实行道德教化。20世纪30年代,受西方农民教育思潮兴起的影响,在中国农村大地上掀起一场以改良农村、建设农村为宗旨的乡村建设运动。作为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代表的乡村建设派,他们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从致力于农民现代化和农村社会民主化的角度从事农民教育培训,开展乡村建设运动。第叁章:农民文化扫盲教育和思想改造运动。以扫盲识字运动为切入点,分析该运动中的农民教育成效;立足于社会主义叁大改造的历史背景,从“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农民”的论断中分析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历史渊源和内在价值,力求探讨在大的社会变革之中社会改造、人的改造与农民教育的相互关系,并在农民利益、土地制度变迁与文化逻辑视野下去研究农民心理和农民教育。第四章分析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时期的农民政治教育。在人民公社组织体制下农民教育面临着教育与被教育、理想追寻与现实困境的冲突,农民教育经历了“毛泽东思想”学习运动、“四清运动”、知识青年下乡运动等历史阶段;“农业学大寨”时期大寨精神中蕴含着集体主义的理想寄托,科技要素、农民力量和合作逻辑是其明显的特点;这一时期农民教育的制度惯性和教育困境是探索过程中的深层次考量要素。第五章涉及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民技能培训教育和职业教育。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为历史起点,在社会转型的历史背景之下,农民教育工作在改革初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从农民技能培训的各种类型入手,着重分析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系统在农民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功能和作用,对电视媒体在农民教育工作中的作用进行重新评估和审视。立足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历史背景之下,分析计划经济、市场导向和农民利益诱致之间的关系,阐述市场导向下农民经营管理素质培育的历史必然性;与此同时,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客观状况也敦促在理论上必须对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教育、职业转换和身份更替的关系做出回答。在借鉴国外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基础上上,对目前农民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做系统的概括。第六章论述新时期农民素质教育新的发展。“叁农问题”是个由来已久的历史问题,有着极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因素,农民教育无疑是解决其现实困境的有效方法之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背景下,论证剩余劳动力转移、新型农民培育和农民市民化的内在逻辑关系,并探讨新型农民的“现代性”价值取向和农民素质结构的内在要素;从社会和谐角度出发,讨论农民教育与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公民社会视野中的农民教育更多的是一个在民生问题有效解决基础上的文化问题,农民民生问题、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民教育叁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第七章在前六章的基础上,系统回顾新中国的农民教育发展历程,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对比和总结中试图总结新中国农民教育发展的基本特点、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基本特点是教育内容不断变化,教育理念循序衍进,教育手段趋向多样,教育对象范围扩大。从国民特性视角、发展路径视角和教育本质视角分别总结农民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新中国六十年农民教育发展规律的总结主要从四个角度进行:从职业教育、全面教育到国民教育是一个目标递进的演化过程;农民教育是在“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命题博弈中施教主体的角色调整和定位的历史,农民教育的过程就是各种施教主体参与、赋权与退出的博弈过程;立足于利益逻辑的角度,着重探讨农民教育历史中内在诉求、外部推动和历史契机叁者之间的关系;从比较视野中分析后发劣势、后发优势和农民教育发展的路径选择。第八章分析目前农民教育过程中的体制性障碍和结构性问题,并从现实角度分析了农民教育工作目前存在的挑战,并从层次、模式、内容和方法四个维度分析农民教育的创新路径。立足于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和改革历史的角度,从现代化路径、改革模式的角度来认识“叁农”问题和农民教育问题,进行农民教育体制改革和综合治理,健全合理的农民教育制度,从根本上确保农民教育改革顺利推进。

倪晓娜[7]2012年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教育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发展中也显露出了很多矛盾和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高等教育资源的相关配置。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地区性差异比较大、高等教育资源的构成比较不合理,以及高等教育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和使用效率低下,除此之外,还导致了一系列问题,比如高等教育条件不均衡、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等。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直接影响到微观教育活动的效率和宏观教育格局的平衡,还间接影响到其他社会子系统的协调发展。本文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政府、市场和高校叁个主体要素的视角,提出若干资源配置的优化建议,明确了政府、市场和高校的权力边界。并且通过对美国和日本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现状的了解借鉴其经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合理化,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在结语部分,本文进一步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秉持“发展是第一要义”的原则,在“又好又快”的方针指引下,加强对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的研究,以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提高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李娣[8]2011年在《职业型高等教育混合提供研究》文中指出近十年,我国的高等教育实现了超常规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国家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转变。然而,我们必须正视的现实是一方面是按传统学术型高等教育培养的大学生就业变得越来越困难,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对执行型人才的需求却出现了“一将难求”的局面;我们的人力资源总量庞大,而质量却不容乐观。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承袭传统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造成了高等教育机构向社会输送的“决策型人才”远多于社会所需,而以培养执行型人才为主的职业型高等教育的发展又因多种原因滞后于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应该是:少数研究型大学、科研院所承担着“精英教育”的任务,重点培养决策型人才;而大量高等院校应承担着大众化的职业型高等教育的任务,重点培养大量满足社会需要的执行型人才发展大众化的职业型高等教育必然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但我国的教育投入机制一直停留在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资金不参与或者参与的程度很低,经费投入不足必然制约职业型高等教育的发展。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在公共财政资金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出路只有两条:一条是职业型高校通过优化资金结构与提高资金管理效率,节约运营成本,保持在低成本运营基础上提供更多优质的教育产品;另一条则是高校广开财路,获得多种资金来源。显然前者涉及的是职业型高校的管理问题,但不能直接解决职业型高等教育的经费短缺问题;后者则是如何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问题。这都离不开去探讨职业型高等教育混合提供与其提供方式,以及一套职业型高等教育混合提供下与职业型高校运行相适应的,能保证现阶段职业型高等教育有效供给组织治理结构。校董制是西方发达国家高校治理的基本结构,是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借鉴美国高等教育混合提供的校董制运营模式,构筑以政府,企业以及其他社会力量为各出资人的职业型高等教育混合提供方式,各出资人所有者通过董事会制度共同参与职业型高等教育机构决策、管理和资会的筹集,发挥其对职业型高等教育咨询和监督的作用。以期通过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职业型高等教育投资,扩充职业型高校办学经费,为职业型高等教育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新的办学路径,实现职业型高等教育的良性、健康发展,使职业型高等教育成为社会发展的支撑力量。因此,本文以教育供给与人才需求之间矛盾纠缠与矛盾调整为线索,以建国以来中国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人才需求结构变化之间的矛盾为切入点,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职业型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束缚因素展开分析;并围绕着构筑职业型高等教育混合提供的方式,把教育经济学、财政学、教育学、管理学、产权理论等多学科揉合到财政学理论中,分析职业型高等教育的产品属性、外部性以及有效提供方式及其对治理结构的要求等问题,以此丰富、完善财政学理论;在对美国高等教育混合提供方式、校董制治理结构等的研究借鉴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职业型高等教育混合提供方式创新的必要性,进而构筑以政府、企业与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职业型高等教育混合提供方式,并初步探讨了我国职业型高等教育混合提供方式的校董制模式;分析了社会力量参与职业型高等教育混合提供的博弈过程,并认为职业型高校应该“主动出击”,加强与社会力量的联系与重复协商以及通过资产所有权的转化激励等方式来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办学;通过分析政府在职业型高等教育混合提供中的角色定位以及对政府的所有者与公共管理者职能等的探讨,提出了推动职业型高等教育混合提供的政策建议;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职业型高等教育混合提供与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总之,对职业型高等教育混合提供的分析论述,其目的是力求解决职业型高等教育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转变职业性高等院校的经营理念,实现职业型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促进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关于职业型高等教育混合提供方式问题的研究。首先是基于其发展所需的财政资源配置的研究,因此,是一个关于财政学范畴的问题。但同时,在我们这样的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里,职业型高校的绝大部分资产都是由政府长期投入与运营所积累起来的,政府是职业性高校的出资人之一,是高校剩余风险的最终承担者,因此,职业型高等教育混合提供方式又是一个国有资产管理的问题。在两者之间探寻问题的共同点,并一并解决就成了本文的创新点。基于职业型高等教育混合提供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解决职业型高等教育的经费来源问题。因此,本文更多地侧重于发挥政府的所有者与公共事务管理者职能,主要包括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配置、引导、规划、监督等职能,以及制定利好政策与创造良好的环境来推动职业型高等教育混合提供的公共事务管理者职能,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办学,进而实现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因此,对相对微观的国有资产的管理问题涉及较少。总之,本文通过采用对比分析、案例分析以及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了职业型高等教育混合提供的理论依据,剖析了美国高等教育混合提供方式——校董制模式,进而提出我国职业型高等教育应该是以政府、企业、社会力量等为出资人的共同提供方式,并在探讨这种提供方式中企业、社会力量的激励机制,政府的角色与职能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动职业型高等教育混合提供的政策建议,分析了职业型高等教育混合提供与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为我国现阶段职业型高等教育经费筹集方式改革,政府在职业型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政府职能的转变等方面做出了有实际意义的研究。

马晓哲[9]2015年在《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的政府供给研究》文中指出近几年,国家对于农村教育扶持的力度逐渐加大,农村教育状况得到逐步改善,农村孩子上学难的问题基本上得到缓解。但是,不可否认,农村与城市教育水平的差距依旧很大,农村教育资源的占有以及利用情况远远落后于城市。加上2001年开始的撤点并校措施的实施,农村教育面临着新的问题。农村教育的发展情况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的发展,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农村教育资源属于公共品的范畴,理应由政府作为主要的供给主体。本文从公共产品理论出发,分析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的产品属性;从政府在农村学校教育资源供给中履行的职能入手,分析政府当下所履行的职能,包括其形式、内容、存在的问题等;借鉴国外经验,从教育资源包含的类别入手探索政府改进教育资源供给的措施;切实了解农村师生学习中所希望能够享有的教育资源;希望能够改善农村教育资源的供给状况,能够真正为农村区域学生及家长解决上学问题。

朱沙[10]2009年在《政府保障高等教育公平的财政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等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其规模的扩大为更多的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是,高等教育公平问题并没有因高等教育大众化量的目标的实现而得到有效的解决,而且还有不断凸现的趋势,引起社会民众对这一问题异常关注,高等教育公平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基于此,研究政府财政政策如何保障高等教育公平,是当前社会现实提出的迫切要求。这样做不仅能为解决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重要的实践方式,推动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而且还对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以保障高等教育公平的政府财政政策为焦点,研究政府在保障高等教育公平中的主体作用,在分析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公平中的财政政策的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与揭示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公平中的政府财政政策体制的表层原因与深层原因,主张政府应通过完善高等教育公共财政体系,以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本文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全文共分7章,第1章为导论,2-3章侧重于理论分析,4-7章是基于现实的思考,主要内容及观点如下:第一章:导论。这一章的主要任务是提出政府保障高等教育公平的财政政策这个命题。首先阐述本文研究的缘起及其意义和文章价值,在分析了大量已有研究文献基础上,明确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然后,阐明分析问题的逻辑框架、文章的研究思路及研究的方法。最后提出了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高等教育公平的界定与辨析。通过对公平、教育公平及高等教育公平的概念辨析及其理论发展的探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高等教育公平评判标准的不同层次,同时认为当前实现中主要需要研究的是如何解决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机会分配的不公平这一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于是以此立据,为论文的下一步分析及对策研究提供可行的理论基础。第叁章:政府保障高等教育公平的理论分析。首先通过高等教育的正外部性、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高等教育与收入分配、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论述对政府投资高等教育做了经济学分析。然后从维护和促进高等教育公平是现代政府的重要职责和高等教育公平是一种特殊的“公共品”方面对现代政府保障高等教育公平进行了理论分析。文章分析了市场机制、非营利组织所面临的问题,论证了非政府力量无法真正保障高等教育公平。同时,具体阐释了财政政策与高等教育公平的关系。第四章:中国政府高等教育财政制度与高等教育公平的历史回顾。文章按照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与学生资助制度的变迁轨迹,分阶段分析了中国高等教育公平中政府财政政策保障的历史,指出了不同时期所采取的不同的高等教育财政政策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影响。在本章里,主要是对历史上的高等教育免费制度和人民助学金制度进行了回顾,分析了这些财政政策对当时的高等教育公平产生了何种影响。第五章:中国政府高等教育财政制度与高等教育公平的现实考察。本章主要就中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时期主要的财政政策演变进行了梳理,并采用实证的方法就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学生资助制度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以审视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政策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改革之后,其公平性的状况到底如何。在研究过程中,文章指出了我国政府在保障高等教育公平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认为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还存在相当的不公平现象,而且这种不公平正在出现加剧的趋势。第六章:中国高等教育公平缺失的成因分析——基于财政学的视角。文章从财政学的视角,首先分析了造成当前高等教育不公平的高等教育财政政策中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与学生资助制度的缺陷。然后,本文进一步认为之所以出现这个问题,其背后的更为深层次原因是在我国转型时期,市场经济改革对高等教育公平产生的直接冲击,这集中表现为政府有关部门的高等教育公平责任的淡化,公共财政体系的不完善以及高等教育改革过度市场化的偏差。第七章:完善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公共财政政策。维护社会和谐是公共财政的核心任务,政府要保障高等教育公平也必须建立与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公共财政体系。文章从政府职责中公平理念的重构、完善高等教育财政经费的投入机制、建立符合科学公平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健全学生资助制度等多个维度探讨高等教育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以推行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中国政府保障高等教育公平的财政政策研究所涉及的内容是如此庞杂,加上可参阅的资料不多,系统地研究财政政策与高等教育公平问题,其难度之大超过笔者预想。尽管如此,本文仍然在下述几个方面进行了创新研究:第一,选题具有新意。本文着重研究的是中国政府保障高等教育公平的财政政策问题。在选题之初,国内对此问题的研究基本上缺乏从政府财政政策角度进行系统的研究。既有的研究也主要是从教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探讨高等教育的公平问题。而从财政学的角度来进行的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一些学术期刊上发表的相关文章,很少有综合了财政学和教育学两大学科的专着研究。至于从跨学科的视角入手,进行理论分析、现状分析、提出对策,如此系统地研究此问题的几乎没有。因此,将研究高等教育财政政策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实现作为选题本身就具有新意。第二,研究视角的突破。高等教育公平问题远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单纯从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高等教育公平,或者仅仅满足于对高等教育公平的经济学分析,其分析不足以抓住公平问题的全貌。本文从教育学、行政管理学、政治学、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多学科知识在公平领域的交织点来透视其内在实质。本文将多方面的学科知识融入到问题的研究中去,建立了一个开放的知识体系,为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理论平台。第叁,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含义进行了拓展。高等教育公平概念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本文对“公平”、“教育公平”、“高等教育公平”概念做了比较深入的分析,以有别于现有的教育财政研究领域中只将“高等教育公平”概念的理解限定于“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在综述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对高等教育公平涵义作了扩张性解释,提出了将是否能够促进每个社会成员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高等教育公平的最高判定标准,并将这一标准分成为当前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终极目标等四个不同的层次。同时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公平的现实情况,认为促进高等教育机会分配的公平是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从而提出了我国目前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叁个具体内容:进入高等教育系统机会的均等、获取不同质量特征高等教育机会的均等、享受公共教育资源受益机会的均等,并以此作为对我国当下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的公平现实考察的标准。第四,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和学生资助制度的演变以及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全面、详尽的回顾和考察。在历史阶段的划分上,选择了与高等教育公平关系最为紧密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为依据,将高等教育的历史分为实施成本分担制度之前的免费制度时期(1949-1984年)和实施成本分担制度之后的收费制度时期(1985年以后至今)两大发展阶段进行探讨。选择了与受教育者这一微观主体关系最为直接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和学生资助制度作为研究内容,对免费时期和收费时期的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的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影响作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第五,对我国现实的高等教育不公平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分析我国高等教育不公平的原因时,本文从政府财政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影响高等教育公平的两个不同层面的原因:一方面是高等教育财政政策中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与学生资助制度存在制度性缺陷这一表层的原因。另一方面更深层次原因是在我国转型时期,市场经济改革对高等教育公平产生的直接冲击,这集中表现为政府有关部门的高等教育公平责任的淡化,公共财政体系的不完善以及高等教育改革过度市场化的偏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高等教育公共财政体系以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实现的建议。于是本文有别于一般的关于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的研究,跳出了“就高等教育财政论高等教育财政”的传统研究的桎梏,深入到对高等教育财政背后的政府行为进行思考。第六,对如何完善保障高等教育公平的财政政策提出了有益的建议。本文提出政府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选择路径在于完善高等教育公共财政体系。而完善高等教育公共财政体系首先要重构政府公平理念,然后从高等教育财政经费的投入机制、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学生资助制度入手不断完善高等教育公共财政体系,为构建保障高等教育公平的财政政策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我国高等教育转型时期的短缺问题对策研究[D]. 王建香. 浙江大学. 2003

[2]. 对新中国特殊师范教育制度建设的考察[D]. 李拉. 南京师范大学. 2015

[3]. 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 王帆宇. 苏州大学. 2016

[4]. 转型时期广西高师院校发展战略研究[D]. 孙翔. 广西师范学院. 2011

[5]. 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D]. 王朝明. 西南财经大学. 2003

[6]. 新中国农民教育发展研究[D]. 储诚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7].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倪晓娜. 南京师范大学. 2012

[8]. 职业型高等教育混合提供研究[D]. 李娣.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1

[9]. 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的政府供给研究[D]. 马晓哲. 北京理工大学. 2015

[10]. 政府保障高等教育公平的财政政策研究[D]. 朱沙. 西南财经大学. 2009

标签:;  ;  ;  ;  ;  ;  ;  ;  ;  

我国高等教育转型时期的短缺问题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