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逐渐改善,我们社会对能源的需求量渐渐变多。电力能源在我们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已经成为了一个不能缺少的重要部分。因为电能的重要性,所以不得不提高对整个电力行业的管理要求。为了解决配电网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保证电力供应安全可靠,本文对电力配网运行管理进行了优化分析。
关键词:电力配网; 运行 ;自动化; 优化
在信息化时代,电能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能源,电力配网作为连接供电系统和用户的桥梁和纽带,其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的高低对确保用户用电质量和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在整个电力配网中实现自动化运行不仅能确保供电质量,还能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现阶段,随着科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和自动化电力设备的逐步广泛使用,国内配电网自动化运行技术快速发展,通过综合运用电力网络、智能化处理等即实现了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监视和自动控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国内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亟待相关人员对其不断完善,本文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1 配网自动化
配网自动化与配电管理系统密切相关,其总体结构主要包括变电站自动化、馈电线路自动化、负荷管理。首先,变电站自动化是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代替以往的人工监测操作,对变电站实行自动数据采集、计算、处理,自动监视,自动操作开关及闭锁,自动信息交换与通信等功能的自动化系统。其次,馈电线路自动化的主要功能在于对馈电线路的监控、故障隔离、网络重构等。再次,负荷管理是包括负荷控制、用电及发电管理等在内的供需双方共同参与的供用电管理,主要应用于大用户,提供充分将电网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考虑在内的负荷控制方案。
2 电力配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2.1 输电线路设计不合理
在设计电力配网中的输电线路时,从实际出发,不但要满足线路中负荷功能要求,还要满足线路安全问题,要坚持施工方便管理经济适用以及造价合理。在设计输电线路时,最关键的是对线路路径的仔细认真的勘察工作。选择路径时,要遵循经济、合理的原则。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确保线路设计的科学合理。但是,由于一些施工水平、工艺的限制,会有一些特殊的状况。例如,在山区或者偏远地区,经常会遇到不同配电网交叉跨越的状况。为了避开这种状况,需要抬高线路高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我们的施工难度增大。因此,在我们对输电线路设计勘察的时候,对线路经过的地区要仔细了解,做足够的准备,选择最适合、最好的方案。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线路避开障碍物。
2.2 供电区域不平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原始的电力配网已经难以满足需求,因此在不断的对电力配网进行改造和建设,然而由于受到资金和发展规模与速度难以估量的影响,现阶段多数区域的电力配网电源分布不合理,供电区域也不平衡。对于那些供电半径比较长的电源点来说,损坏的几率会更高一点,这对整个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的安全性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影响,也导致负载不平衡,严重降低了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的效率。
2.3 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设备管理制度不完善也是电力配网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由于设备管理制度不完善,人为的破坏对输电线路的伤害逐渐增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不法分子会盗窃电力设备出售,来获得大量的利益,近几年来,随着铜等线路以及设备中含量较高的金属的价格的上升,偷盗设备及线路的现象越来越多,这对我们的平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其次,大部分的设备还是旧的,在建立新站点时虽然有买进新的设备,但还是有一些设备年久失修,严重老化。
2.4 设备运行人员的业务水平较低
科技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电力配网自动化水平迅猛提高,对专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自动化技术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国内自动化发展时间相对较短,专业人才培养比较滞后,现阶段从业人员的专业和自动化技术能力都不高,这就导致虽然自动化运行的电力设备已经及时更新,但整个配网自动化运行的质量却难以得到明显提高。
3 电力配网运行优化的策略与建议
3.1 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
在实际电力配网设计时,保证输电线路安全可靠地前提下要尽量减少线路的迂回、倒送以及沉余容量。为了提高配网运行的效率,我们需要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需要从国外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我国的特点,形成属于自己的技术,建设配网自动化系统。在容易出问题的地方,要安装备用设备,尽量不要出现断电现象。
3.2 选择经济合适的配网模式
对于电力配网来说,不同的运行模式对于电力设备的影响是不同的,要确保整个电力配网自动化的稳定运行,尤其是对于那些供电区域不平衡的地方,必须优化配网运行管理,结合当前的实际状况选择最经济、最科学合理的运行模式。例如:在对整个电力配网的运行进行管理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引入合环操作,尽量减少在对其进行检修、负荷转移过程中不影响用户的正常用电。
3.3 完善相关制度
完善设备管理制度,首先是完善防止人为破坏的制度,适当采取防范措施,对人民群众进行电力配网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强保护意识。对于盗窃配网线路及设备者,法律或法规制度要加强对这些不法分子的整治。其次,要明确规定对于陈旧的、老化的线路设备定时检查,不合格的要及时更换,否则这个问题会直接影响到电网的安全运行。再次,由于缺乏管理,违章的、超高的建筑层出不穷,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电网的安全,对于这种情况要及时管理,限制周边树木的高度,规定树木要定期修剪,要保持电网与建筑的安全距离。最后,要加强配网的资料管理,完整完善齐备的数据内容能在出现问题时,帮助管理人员作出正确的决策。
3.4 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为了使电力配网自动化系统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除了对电力配网进行自动化改造外,即引进各种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还必须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以确保相关工作人员能够跟上配网发展的需要,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动化运行系统的功能和效益。要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必须对其进行不定期的培训,使其能够快速掌握和熟悉这些先进设备的使用方式和先进技术,避免在工作中出现各种问题。在培训完成后,为了检验培训结果,可采取多种形式对其进行考核,也可不定期的开展专业技能竞赛,从根本上提高工作人会的专业素质。
结束语
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配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日趋综合化和智能化。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上,配网运行管理的自动化使得配网运行更为科学,也使得管理更为高效,同时自动化系统的精确性、高效性也有助于降低配网运行过程中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加强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配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是电力系统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黎月琼.解决配网运行管理中的问题,确保配网用电可靠性[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5):84.
[2]梁荣波.浅析配网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确保配网用电可靠性[J].中华民居,2011,(8):377.
[3]李静,边晓鹏,刘华.强化配网运行管理的思考[J].科学时代,2012,(16):112-116.
[4]杜辉,李莉.基于信息技术的配网自动化系统[J].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09,12(12): 167-168.
[5]周泰富.浅析新形势下城市配网运行管理自动化系统[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10(07): 109-110.
论文作者:陈德辉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4
标签:电力论文; 线路论文; 设备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负荷论文; 对其论文; 技术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