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乳山市人民医院 264500
【摘要】目的:探析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找到对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65例产后精神障碍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调查其抑郁程度,分析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给予相应的护理。结果:导致产妇出现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主要有遗传因素、社会因素、分娩因素与心理因素。通过相应的护理,65例产妇的心理障碍得到改善,心理状态明显好于护理前。结论:医护人员应及时评估产妇的心理健康状况,积极给予护理措施,解决其心理问题。
【关键词】产妇 心理障碍 产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产妇分娩后出现的产后抑郁症与产后沮丧就是临床上所说的产后心理障碍。存在产后心理障碍者除了会对母婴关系与家庭的和睦造成影响,还可能使母婴安全受到威胁。[1]心理护理,指在护理过程中医务工作者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巧,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以达到较理想的护理目的。本文对我院2014年9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65例产后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65例产后精神障碍患者,均接受产后检查,年龄20~38 岁,平均(26.8±1.2)岁;分娩女婴34例,男婴31例;分娩方式:胎头吸引器助产8 例,产钳助产12 例,顺产30例,剖宫产5例。所有产妇均不存在精神障碍和语言障碍,文化程度在小学以上,能够配合调查,且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2 调查方法
向患者发放抑郁自评量表,了解其抑郁程度,主要症状包括便秘感、兴趣丧失感、无价值感、生活空虚感、易激惹、不安全感、易倦感、心悸感等,若产妇的评分>40 分,则由临床医师与其面对面交流,认真倾听声调、语气,观察表情和神态,判断是否存在产后心理障碍,并分析引起心理障碍的原因,及时给予护理,在护理一周后观察患者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 表格统计产妇临床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 处理得到的数据,采用(x±s)的方式表示计量数据。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前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40 分的有18 例产妇,达到27.6%的发生率,产后抑郁出现的时间在产后1~37 d,平均(7.3±1.2)d,大部分出现于产后第1~10天。这18 例产妇的平均抑郁自评量表评分:(61.3±3.4)分。经过统计和分析,导致产妇出现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主要有分娩方式、社会因素、心理因素、遗传因素。
3 原因分析
3.1分娩方式
产时并发症、产钳助产、对分娩疼痛的恐惧心理均与产后心理障碍的发生有关。不良分娩结局,如死产、畸形儿及产妇家庭对婴儿性别的反感等是产后心理障碍的诱发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社会因素
产妇孕期发生的不良生活事件越多,患产后心理障碍的可能性就越大,如失业、夫妻分离、亲人病丧、家庭不和睦、家庭经济条件差、居住环境低劣、缺少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与帮助,特别是来自丈夫与长辈的帮助,均是产后心理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2]
3.3 心理因素
不良的处世表现,情绪控制力差,对分娩准备不足是发生产后心理障碍的高危因素。部分产妇对母亲角色认同缺如,无法克服母育带来的压力而产生心理障碍。另外,神经质、敏感、偏执、内向、社会能力不良、成熟度不足的产妇更易发生产后心理障碍。
3.4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是产后心理障碍的潜在因素,有精神病家族史特别是有家族抑郁症病史的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发病率较高。
4 护理对策探讨
4.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高危产妇对护理的要求比正常产妇高,护士要多关怀产妇,增进沟通交流,使产妇有安全感。应劝说产妇家属尽力配合以减少产妇的顾虑,使其安心接受治疗和护理。[3]对产妇提出的合理要求尽量给予满足,从生活、环境、治疗等各个方面给予支持。密切观察产妇的心理变化,及时开导、安慰、鼓励产妇,倾听其意见,洞察其心理,让她们及时将不愉快的情绪宣泄出来,帮助其做好角色的转换,尽快适应角色功能。
4.2 做好解释与安慰工作
做好操作前的解释工作,特别是对于多疑的产妇,应详细地说明各项检查、治疗操作的目的和必要性,让产妇同意后再进行。否则会增加产妇的不良情绪。[4]另外,产妇多为年轻女性,进行需暴露其隐私部位的护理操作时,应请无关人员回避,并给予恰当遮挡。相关操作最好由女护士执行,避免由于产妇对男护士的抵触情绪而引起不适。对并发症较为严重者,减少实习生、进修生操作的次数。
4.3 帮助角色转换
护理人员应帮助产妇认同母亲角色,做好母乳喂养的宣教,主动与产妇交流,教会护理婴儿的一般知识和技能,发挥哺乳母亲间的相互交流和鼓励的效应,使产妇及早进入母亲角色。在护理工作中,积极开展产后14 天、28 天随访,对可疑病例增加随访次数,减轻产妇的焦虑情绪。此外,应尽可能多地让产妇接触新生儿,减少产妇对新生儿健康状况的担心。
5 结论
产后抑郁发病率逐年上升,对母婴危害极大,已起广泛关注。产后抑郁情绪也必然会影响产妇的生活质量,延缓产后恢复的时间,进而导致夫妻以及家人之间出现摩擦,影响家庭和睦通过采取以上护理措施后,大部分产妇的心理问题得以解决,得到了较为满意的产后结局。[5]对产妇产后负面情绪的护理,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语言方面的安慰,而应该从负面情绪产生的原因出发,采取多种措施,对相关原因给予针对性干预,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产妇负面情绪,促进产妇顺利康复。
参考文献
[1] 张燕. 有关患者的心理障碍及心理护理[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01)
[2] 孙芳,吕云霞. 护理干预在产妇产后心理障碍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 2015(09)
[3] 王建敏. 心理护理对临产妇产程、分娩和产后出血的影响分析[J]. 中国伤残医学. 2013(12)
[4] 李黎,张卫萍. 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体会[J]. 实用护理杂志. 2002(11)
[5] 孙晓慧. 产科优质护理服务对产妇焦虑和抑郁心理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72)
论文作者:姜爱玲, 崔艳宁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6
标签:产妇论文; 产后论文; 心理障碍论文; 因素论文; 抑郁论文; 原因论文; 心理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