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后劳动阶段的道德延伸_道德论文

论后劳动阶段的道德延伸_道德论文

论劳动后阶段的道德延伸,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道德论文,阶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化贯穿人的一生。道德社会化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领域。劳动后阶段的道德延伸就是指退休后继续进行道德社会化,将高尚的品德融入社会中,作为醇化社会风尚的一部分的活动。每个人都是“时间的移民”,在时间的长河中迁移而达到生命的彼岸。因此,研究劳动后阶段的道德延伸,虽是着眼于为老年人提供一种充满伦理芳香的生活方式,但实际上是为人的继续社会化提供一些可操作的伦理社会程序。

一、角色转移的心理调适

人的生命是一个角色序列的扮演过程,也是一个动态的活剧表现过程,是不断学习新的社会角色,掌握新的行为模式,以适应新的生活的过程。角色转换就是从一种行为模式转变到另一种行为模式的活动。如果说青年踏上社会的首次登台表演揭开了人生序幕、奏响了生命乐章的话,那么,退休后的角色转换则是人生最后阶段新角色的又一次彩排,是晚年生活的启幕。

所谓退休,是指达到规定年龄而退出职业劳动岗位进行休养的行为。它标志着老年阶段的开始。退休首先使劳动角色转换为养老角色。劳动角色到养老角色的转换是生产角色到消费角色、创造角色到享受角色的转换。这种转换造成经济收入的骤落,使老年人由自谋生路的经济独立型角色变为受人供养的经济依附型角色,由原来家庭的主要经济收入者变为次要经济收入者,因而他们会感到原来稳固的家庭经济地位发生了动摇,而忧心忡忡,滋生“经济危机感”。

老年人摆脱“经济危机感”的疗方有两付:一是培养“安得”的心理承受力。安得,即心安理得地受养。养老不是“白吃”。而是对老年人过去劳动成果和社会奠基工作的延期支付;同时,也是对他们过去抚养年轻一代的一种“偿还”。这种隔代之间双向的财富流转和情感付出便是代际交换。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每一代人相互依存、相互养活,不存在一代人对另一代人无代价的供养问题。因而,老年人获取社会产品和报酬,安然养老,是他们的一项基本权力。二是力所能及地操持一些家务。一方面,老年人从子女的事业和进步中看到自己家务劳动的作用,感到尚能为晚辈干点力所能及的事,有利于减缓“经济危机感”及由此滋生的“吃闲饭感”。另一方面,晚辈不仅从传统和道义上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而且会从老年人的家务劳动中体会其辛劳与作用,从而从心理上欣然接受对老年人的赡养。家务劳动是“经济危机感”的缓冲剂。

退休也使职业角色转换为家庭角色。职业是指社会对人的劳动角色安排。它是人的社会地位的标志,也是人的自我实现的途径。做一个合乎社会要求的职业角色,就是在对某行为模式的遵循中及对与之相应的社会地位的追求中实现自我。这个过程给人以充实感、满足感,尤其是取得成绩时,更令人欢欣不已。所谓家庭角色是指以家务为主要活动内容的老年行为模式。它与职业角色的区别在于:职业角色具有社会性,是规定性角色;家庭角色由于失去了职业规定而使血缘亲亲性替代了社会性,是开放性角色。从职业角色到家庭角色的转换是社会地位的改变,是从有所托走向无所托,职业的失却常会使老年人若有所失,因而它会给老年人带来失落感。

正确理解角色退出是消除失落感的第一步。人们对职业角色的担负就像演员出演一样,对演员来说,令人满意的戏不是自始至终全都参加了演出的戏,只要在某些场次中扮演过角色,就会得到公众认可。职业角色的扮演在最上镜的中青年时期亮出最动人的一幕就是最精彩的。一味留恋旧角色实际上是为新角色的建设设置心理障碍。

扶正闲趣则是老年人走出“失落天堂”的通途。闲趣即闲暇时从事的趣味活动。退休阶段是人的一生中闲暇最多的时期。所谓闲暇,是指人们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可以自主地选择对自己有益的生活方式,且没有社会责任的自由时间。由于脱下了职业角色外套,摘下了社会身份面具,显现的是没有责任后的自取,因而可以在退休闲暇中将闲趣立为正事,尽情编织美好的生活。耕耘养牧、读写书画、对奕打球、游泳垂钓、漫步登山、种花喂鸟、茗茶聊天、集邮收藏、小制小作,有心者、有兴者,事事皆趣。在闲趣中充实自我是老年人闲暇品味的最高层。把家庭建成“闲趣居”,以闲趣度闲暇,老年人就会从闲得无味、闲得无聊、闲得无赖走向闲中之趣、感受闲中之意、品味闲中之兴,从而走出“失落天堂”。

退休还使集体角色转换为群体角色。集体是执行有益的社会职能的高度发展的社会群体。整体性是集体的本质特征。群体是由个体组成的具有多种联合方式和不同秩序的集合。它具有松散性、非正式性等特点。家庭就是最初的、基本的社会群体。

退休后老年人从工作集体转入家庭群体,从集体角色转换到群体角色,也就是从正式群体角色向非正式群体角色转化,隐含的是政治地位的改变。因为他们由昔日集体的主人翁变成了集体的“闲人”。这种转换会给老年生活带来如下变化:一是人际关系的范围大大缩小;二是交往的内容从社会多样性变为家庭单一化,缺乏丰富性与新颖性。由于以上变化,老年人会悄然滋生孤独感。

老年人走出孤独的途径有两条。一是编织家庭网。家庭网是以朋友关系、亲戚关系、邻里关系为基础形成的几个家庭的“聚集”,是以家庭为模型组建的一种扩大的初级社会群体,是现代化过程中协调传统家庭和现代家庭相互冲突的产物。它是“拟集体”。在家庭网中,与亲朋老友、老上级、老部下、老街坊等的交往构成老年生活的重要内容。在交往中,老人们不仅互传互受信息,还可调节自身的活动,实现活动的相互推动和校正。家庭网中邻朋相助的脉脉温情、老友聚会的欢谈畅叙、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无不是老年人排谴孤独的伙伴。二是建立趣友活动中心。趣友是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不论文友、棋友、邮友,也不论牌友、球友、游友,自筹资金,自备趣具,三人一群,五人一聚,或公园一角,或空地一处,或余室一间,或各家轮流作站,就成中心。如果说老年人走出“失落天堂”只须以闲趣为依托的话,那么,走出“孤独屋”却要在此基础上建立趣友的“联盟”,因为一人可以为趣,但不能成友。

角色失调与角色适应是角色转换的两个方面。一个社会人就是一个角色丛。对于老年人而言,劳动角色同时是职业角色与集体角色,养老角色也同时是家庭角色与群体角色。研究道德延伸须要以揭示这种角色转换的实质并为之开出心理调适的秘方为基础。

二、道德延伸的我向内场

道德的自律性决定了主体在进行道德修养时具有鲜明的我向性,即主体总是从要求自我出发,责己严,咎己厚,亦即“从我做起”,对自我的思想与行为应然与实然作出评审,以期合乎社会道德规范,提高自我道德水平。以生养心、“为”的拓展、爱的还原或再生构成道德延伸的三大我向内场。

生,乃生活。心,指道德精神。以生养心就是在生活中怡养道德精神,在道德内化中求长寿的活动。

道德社会化作为精神活动的主干,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领域。它贯穿人的一生。少儿期、青年期的道德社会化促进了个体道德个性的形成,塑造了人的基本德型。中、老年期的继续道德社会化则是充实先前业已建成的道德大厦,并对之进行“修缮”,以使之成为金碧辉煌的道德圣殿。

老年继续道德社会化不仅是人格完善所需,也是长寿要求所使。道德是心灵的净化剂。道德内化是一剂神奇的长寿心药。真、善、美如同清泉,长久的 道德细流象山间清溪润心无声,激发人向善、求真、求美的情感。一个不断追求道德境界的人往往胸怀豁达,平和安宁。这既是修身之道,也是养生之道、长寿之方。

道德反思是以生养心的要义之一。老年阶段是生命的总结阶段,是反省的存在阶段。主体通过反思应学会怎样在结束此生时比投入此生时更有道德。老年道德反思是对心灵的测试,是对生的清算。它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审视自己行为的得与失;然后是内心对话;第三步是结案。主体通过反思,一方面用已确立的价值目标和已被内化了的社会道德规范对自我的道德行为进行“咀嚼”或“反刍”,另一方面对以往正确的道德行为予以自我肯定,并继续付诸实践。

怡养“虚”、“淡”的心境是以生养心的要义之二。“虚”作为道德心境,首先是指胸怀豁朗。《庄子·人间世》曰:“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室喻心,心能空虚则纯白独生。“虚”也指无私的心地。《吕氏春秋·知度》说:“去爱恶之心,用虚无为本。”“虚”还指谦逊的处世态度。水能淡性为吾友,竹解虚心是我师。“虚”又是一种道德认知方法。《荀子·解蔽》云:“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淡”即恬淡,指不热衷于名利。它不是无欲无知、不知荣辱,而是内省“除杂”、自我品修,是在静养中瞑思、在起伏的名利场中抛却纷争、在默默无闻中心存洁志。

学习是以生养心的活性剂。从文化的连续性看,社会化是个体接受文化熏陶、适应文化的过程。君子之学,死而后已。“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是我国人民的俗语。

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发现,坚持学习和身心健康之间有一种神秘的联系。因为学习的过程和它的辅助运动能使人生活得更健康。老年期学习包括正规的学校教育和非正规的家庭自学。学习作为积极的思维运动,是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味精”。

退而不休、老有所为是谓“为”的拓展。老年人拓展“为”的动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精神寄托的需要,二是增加经济收入的需要。老有所为不仅有利于老年人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俗话说:树老半空,人老百通。老年与经验携手并进。少儿期、青年期是知识吸收期,中年期、老年期是知识释放期。随着人口寿命的延长,人的知识释放期亦相应延长。因此,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活动从宏观上看,就是整个人口群的知识库在不断扩展,是整个人口群的知识水平在提高。

人有三种年龄:年代年龄、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年代年龄不可改变,但人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推迟生理年龄与心理年龄的增长。老有所为就是对策之一。京、沪、鄂、吉、辽老年人口1‰抽样调查。资料表明:我国老年人口中绝大多数是低龄和中龄老人,且大多身体较健康,能从事一定的社会工作和生产劳动。因而拓展“为”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老有所为的形式很多,续“言”、续“业”、续“功”就是其要点,而终则是“立德”、“续德”。

爱的还原借指家庭过程中终老阶段爱的特征,即重温爱、升华爱。家庭过程是两个异性结为夫妻直到终老的过程。它由相恋、结婚、养育、终老四个阶段构成。如果说相恋阶段是以真诚之心选择爱,结婚阶段是以专一之行巩固爱,养育阶段是以合作之法分配爱,那么,终老阶段就是以互慰之剂还原爱。

夫妻进入老年,由于生理条件和家庭环境的变化,同时由于子女相继离开自己,家庭逐步变成“空巢”,爱情的投资对象减少,这时,精心浇灌生命黄昏的爱之花对于幸福地度过晚年就十分重要。俗话说“少是夫妻老是伴”。“伴”的意义在于相互依存,一方是另一方生命的支柱。互慰就是使双方互相成为对方的归属,彼此勉慰,置换心理,携手走过生命的最后旅程。

夫妻共度晚年是幸福的,但男女自然寿命的性别差异使家庭的最终结果都将是缺损家庭。社会心理学认为,成双性是人类现象中的普遍现象。一个健全的人一直本能地寻找组成一对的另一半。丧偶使晚年生活蒙上了阴影。据日本厚生省调查,中老年丧偶者比家庭美满者的寿命短,其中男性短12岁,女性短5岁。美国的统计资料表明,丧妻的老人有5%在半年内死去,比未丧妻的同龄者的死亡率高40%。事实表明: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和爱情的力量是不用药的最佳疗方。

由于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中国的婚姻领地上,自由的旗帜并未真正插上老年人的王国。老年再婚障碍主要来自以下三方面:首先来自子女的反对,其次来自社会舆论的压力,最后来自老年人自身的思想束缚。

对丧偶引起的老年缺损婚姻进行弥补,是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老年人的正当权利。

三、道德延伸的辐射外场

道德延伸不仅取决于主体对自身内场的“设置”与“修造”,也有赖于社会为道德延伸创设的环境,即社会为老年人提供的社会经济保障与精神氛围的总和。它是道德延伸的外在条件。

养老保险是指对老年人的社会经济保障。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各国普遍由过去的家庭养老逐步过渡到社会养老。尽管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养老保险使老年人能得到经济独立,但它却也日益显现出其弊端。其一,它使国家财政背上了沉重的负担。由于人口老化的加剧及高龄老人的增加,养老金的支出大幅度上升。其二,家庭功能受到破坏。社会养老保险鼓励了子女放弃对父母的责任,许多人都把赡养老年人的责任推给社会和政府。老年人享受不到与亲人交流感情的幸福。一些人就凄凉地在孤寂中衰老、死亡。

我国历来有爱老、养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新中国建立以来,又发展成为一套国家、社会和家庭相结合而又以家庭为主的养老模式。它把爱老、养老、敬老与抚幼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构成天伦之乐的天然氛围,把精神慰藉与生活服务融为一体,形成愉快的养老环境,使吃、穿、住、医、娱、葬等设施小型化,免去了国家集中建设大型社会保障设施的负担,因而引起一些发达国家的浓厚兴趣。但是,我国实行的三种养老方式即国家养老、集体养老和家庭养老已面临许多困难。我国近1亿老年人口中,实行养老保险的人数很少,老有所养至今仍是一个较严重的社会问题。

概览中西养老保险可知,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养老保险须以爱老、养老、敬老之风作精神养料;作为中国目前主要养老方式的家庭养老,又须探拓一条逐步走向养老社会化的新路。这就是“养”、“为”结合的中国老模式。

“养”即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所有制形式及经营方式都是多层次的,因而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加速养老社会化的基本途径。

第一,国家养老保险。国家每月向年满30岁且有收入的劳动者征收养老费,纳入国家财政预算范畴,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专款专用。该基金的建立将解决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所有公民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问题。发放养老金的数额视交纳养老保险费的年限及数额而定。

第二,企业补充保险。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在缴纳国家统一征收的利税之外,还可以从企业留利中提取一部分用作本企业职工的补充养老费用,以提高本企业职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

第三,个人投保保险。即职工或个人在劳动期间将自己收入的一部分向保险公司投保。

由于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尚处于探索阶段,我国仍有相当数量的老年人经济生活保障不够甚至没有保障。这就使得许多老年人纷纷加入再就业的行列。

“为”即再就业,其途径很多。不论城乡,有各种专长者,可在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从事技术开发、人才培训,可受聘到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经营管理、业务咨询。在农村,有能力者可以房前屋后发展养鸡、养猪、植树、种菜等小型庭院经济,还可发展第三产业。

总之,社会养老保险与爱老、敬老、养老之风相结合,道德延伸的辐射外场才会散发出不尽的温馨与暖意。

四、圆满的道德句号

死亡是人类生命的幽门。道德化的人生旅程尽头应打上圆满的句号。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的迅速衰竭及疾病的侵扰,比其他人更多地与死亡联系在一起,因而老年人实际上进入了接受其垂死和死亡的社会化过程。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伊丽莎白·库布勒-罗斯经过研究认为,垂死的人在死亡前大体经历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否定阶段。患者被告知可能会死,他们十分震惊,极力否认自己真的要死去。拒绝相信死亡的态度导致有一部分人寻求其他医生的观点,甚至寻找替代的消息来源。第二,愤怒阶段。这时,医护人员往往成为垂死者消怒的对象。第三,讨价还价阶段。垂死者对无法避免的死亡事实感到无可奈何,而终于妥协,同时,为寻求境况的好转而主动地与医生讨价还价,积极配合治疗。第四,压抑阶段。垂死者觉得前一阶段的努力纯属徒劳,加之病情恶化或疾病并发,返回到心情沮丧状态。第五,接受阶段。即默认死亡命运,等待死神来临。一些身患不治之症和久病不愈的老年人常受着临终时的痛苦折磨,他们只能靠医疗手段才能维持生命,因而只是在生物意义上活着,生命的社会意义已不复存在,这时,实施“优死”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优死”即安乐死。安乐死从医疗手段来分,可分为积极安乐死和消极安乐死。积极安乐死又称主动安乐死,是指医务人员采取某种措施加速病人死亡。消极安乐死又称被动安乐死,是指中止维持病人生命的措施,任其自行死亡。安乐死从病人有无表示可分为自愿安乐死与非自愿安乐死。前者指有行为能力的病人自己提出要求实行的安乐死。后者指无行为能力者即昏迷不可逆或脑死亡的病人,由其家属或监护人提出要求实施的安乐死。

有人反对任何形式的安乐死,理由是:不实行安乐死,病人的死亡也许要晚些到来。但是能够因为这一点而在道德上否定安乐死吧?不能。

首先,安乐死的对象是身患绝症、痛苦不堪或不可逆昏迷及脑死亡的病人。他们只是作为自然人存在着,生命已无社会价值,延长其自然生命实际上只是延长死亡与痛苦。安乐死则是用死亡解除痛苦、换取自由。第二,安乐死有利于病人家属。家属对病人负有照料的义务,但当病人已无生命意义时,为一个无意义的生命耗费人力、财力、物力及精神,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实施安乐死则可把家属从经济与感情的双重重压下解脱出来。第三,安乐死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因为安乐死可终止不必要的救治、减少医疗开支,将有限的资源合理应用于急需之处,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为了防止在安乐死的名义下进行实际上的阴谋杀害,有必要对安乐死的实施进行道德“立法”,以使安乐死的构成符合社会伦理要求。(1)病人所患疾病是现代医学技术条件下的不治之症,且濒临死亡。(2)有行为能力者须由本人明确提出安乐死要求,无行为能力者由其家属或监护人提出要求。(3)执行安乐死的时间与因病自然死亡的时间相距一般以几周为限。(4)安乐死的执行者应是医生。(5)致死的方法须符合人道主义要求。目前一般采用注射一定剂量致死药或让病人服用过量安眠药两种方法。

生命的历程终有尽头。丧葬是生者为死者“送行”所举行的一系列悼念活动的总称。由于“厚葬”、“久丧”等传统文化心理的长期积淀,厚葬之风及迷信活动在现代中国的丧葬活动中仍随处可见,与文明时代形成强烈反差,是道德生活、社会风尚中极不和谐的变种,有阻社会进步和活人的利益。

其一、造成严重浪费。有耗资几千者,有消费上万者。东家如此,西家这般。一些收入低的丧户为不失面子,把有限的钱财花在建墓造碑、请客吃喝上,甚至为像样地办丧事而负债累累。仅1992年,我国城乡丧葬耗资就上百亿元。其二、污染社会环境。哭丧婆、巫婆、神汉、风水先生等丧葬服务的一条青龙为死人服务可谓周到至极。有印纸钱卖的,据说是阴间钞;有售纸屋的,还是楼房,是为死者阴间居处;有唱道的,据说可超度亡灵。种种迷信活动使社会风气遭受污染与侵害。其三、薄养厚葬危害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使那些虐待老人的子女借厚葬之形式得以逃避社会舆论谴责,为其薄养老人之行寻找庇护。

鉴于此,以节葬之风取代厚葬之奢是道德的要求。

节葬首先是对遗体的从俭处理。在西方,火化率虽不高,但对骨灰的处理却多种多样。有寄放在骨灰塔内的,有撒在纪念圈、草地里的,还有的撒在死者出生或工作过的地方,这些无疑都值得我国借鉴。有人建议以林代墓,建立森林墓地。北京太子峪陵园已建成全国第一座骨灰纪念林。建林之初,就有200多位死者的骨灰掩埋在绿树丛中。1993年,天津市郊区开辟了一座寝园专供市民葬骨灰用。亲人们为逝者举行葬礼后,只需将逝者的骨灰撒入树坑,再栽上树苗,以后即可按统一编号定期前来松土、锄草,代之对亲人的祭祀。此举简便、经济、卫生,既照顾了“入土为安”的民俗,又能满足后人祭祀的要求,同时体现了“化作尘泥更护花”的奉献精神,还美化了环境,体现了人类源于自然归于自然的法则。从土葬到火葬是一个革命,从保留骨灰到不保留骨灰又是一个革命。

节葬还表现为丧事从简,仪式从简。仪式是寄托衰思的形式。因为是形式,所以绝不是固定不变的。寄托衰思,继往开来,让逝者的风范光照后人,这才是目的,也是内容。形式服从内容,内容决定形式。让活着的人生活得更好,这才是符合道德的,也是最能告慰逝者并使之安息的举措。

标签:;  ;  ;  ;  ;  ;  

论后劳动阶段的道德延伸_道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