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翻译意识形态对翻译实践的操纵作用论文

论翻译意识形态对翻译实践的操纵作用论文

论翻译意识形态对翻译实践的操纵作用

沈珂羽 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 翻译的意识形态难题主要在于作者和译者的意识形态差别,即译者个人意识形态倾向与目的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倾向二者的差别,所以不同译者的处理方式不同,因此翻译研究也无法回避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意识形态;翻译研究

“意识形态”最早由哲学家特拉西(Antoine Destutt de Tracy)在《意识形态的要素》提出,后渐发展成复杂概念且渗透到思想文化活动中。意识形态与权力维护或颠覆也有密切关系,翻译作为跨语言,跨文化的行为,其实践必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同时对某权力作用下的意识形态起维护或冲击作用,从而影响现存权力关系。翻译作为打开新大门,开辟新通道的行为,其中既有主动积极的因素,还有被动或不情愿成分,译者不仅要把控源语作者所体现意识形态的传达,还要考虑对读者产生的影响及这种影响对其背后权力坚持的意识形态发起的挑战。

一、意识形态与翻译

除特拉西对意识形态的阐述外,马克思主义学说认为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和文化的产物。因此意识形态是受多方面影响的,其形式是多样的,其作用和反作用是不可预测的,哪怕在同样的意识形态影响下,对不同阶级和人的体现是不同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翻译的小说时能明显感觉到那个时代特有的意识形态影响下的文化表现。荣如德于1973年翻译的埃里奇•西格尔(Erich Segal)的《爱情故事》译文中就明显带有中国文革时期阶级斗争为中心的意识形态特征,如“挨处分、犯错误”。社会意识形态作为隐形的操作者,他不仅在翻译实践中对译者和译文产生影响,且这种基于一定社会意识形态之上的作品必然会对读者脑海中的社会意识形态产生巩固或冲击。

3)拆除后架体的稳定性不被破坏,如附墙杆被拆除前,应加设临时支撑防止变形,拆除各标准节时,应防止失稳。

二、意识形态影响下的翻译与权力的关系

社会都有其独特的意识形态体系,隐性或显性的意识形态边界。而在此意识形态体系影响下的成员都在潜意识里知道这个界限,且大多数人都会自觉地在这个边界之内活动,而译者无疑是人群中最大胆的,他们拿着不同源语意识形态影响下的译文在边界上危险徘徊,既要小心该界限的临界值,又要在允许的限度内进行翻译。译者一旦越过这个处于权力无形管束下的界限,其译文必然给译入语读者带来冲击,进而对该权利意识形态进行反驳或挑战,对权力统治系统产生影响和威胁。一些基础薄弱的权力统治下的意识形态在外来冲击前比较脆弱,而稳固且强硬的权力系统会运用自己的话语权进行化解,但一味抵抗文化交流,故步自封的意识形态最终只会与时代脱节而腐朽落后,走向灭亡。历史上不同文化间交流的序章往往是意识形态的交锋,且多以对抗开始,成功的交流往往是从对抗走向妥协,再由妥协走向繁荣,如西汉佛教的传入极大的推动了中国文化的繁荣。所以,积极迎合时代潮流和故步自封盲目抵抗是不同的意识形态影响下的选择,只有用理性批判的思维去面对文化冲击,进行反省,更新不合理的落后的成分,吸收积极的合理的精髓为己所用,才能不断赋予权力体系新的生命力和活力。

三、意识形态与译者

译者作为需要直面意识形态冲突的人,他的判断和选择十分重要,在此基础上可将译者分为两大类;倾向于认同目的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即为“迎合妥协型”译者,另一类“独立反叛型”译者则不在意权力体系的管控,其翻译实践也多包含批判或反叛目的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倾向。我国新文化运动时期就涌现了许多大胆积极的译者,他们勇于改变文言文的撰写形式,促进了中文的变革。因此,不同的译者在相同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下,面对相同的译文也会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他们对待权力体系态度的不同从而促生了个人意识形态的多样,而该种个人意识在与源语文本中意识形态结合的基础上,通过译文影响读者,对人们固有的意识形态产生影响,最终作用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从而推动权力变更。

四、意识形态与翻译研究

意识形态之所以未能引起国内译者的重视,归根到底在于意识形态的个体差异性和多样性、普遍性。但在某些历史时期,意识形态对翻译研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翻译从文本选择到翻译过程,甚至后期的翻译评价都是千篇一律,因为在当时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在错综复杂的管控下,译者要慎重表达。所以任何翻译评论家都是一定社会历史环境的产物,他们的话语或论述所传递的思想内涵也必然为该社会历史环境中意识形态所影响,并反映着所代表的社会阶层或利益权力集团的思想倾向或思维方式。因此无论什么时候,学术话语与意识形态始终保持着紧密联系。我们要用理性批判的思维方式面对每一阶段的翻译活动,不能割裂文本与其历史文化的有机联系,我们既要从中看到过去的不足,也要从中看到未来的方向,总的来说,在翻译过程中我们既要有敏感的嗅觉来探查界限,也要有敏锐的双眼发现缺陷和过人的胆识开创新篇,最重要的是一颗清醒且善于反思的头脑。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色彩真真实实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的色彩对学生进行刺激,据此培养学生的色彩认知能力。例如,穿着粉色系裙子的女生,能够给人温暖、温馨的感受,和女生安静、自然的性格十分符合。通过教师这样的讲解,学生能够感受到不同的色彩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刺激学生对色彩的认知。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服装创作,自己设计服装,并进行色彩搭配,之后说一说这样搭配的理由。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发现色彩就在我们的身边,使学生能够主动从生活中去寻找色彩,并用色彩装扮自己、装扮生活。

参考文献:

[1]汤君.翻译语境中的意识形态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8(4).

[2]王东风.一支看不见的手—论意识形态对翻译的操控[J].中国翻译,2003(5)

[3]许宝强,袁伟.语言与翻译的政治[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沈珂羽(1998-),女,汉族,河南洛阳人,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6级翻译专业在读本科生。

标签:;  ;  ;  

论翻译意识形态对翻译实践的操纵作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