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围堰施工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确保围堰施工技术的规范,能够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提升,进而满足社会需求。本文在阐述围堰工程建设要求的同时,就其结构形式选择、高程设置和导流施工的要点展开分析。期望有利于围堰施工质量的提升,进而推动水利工程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围堰施工;技术要点
水利工程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其建设质量的提升,不仅有助于区域生态系统的完善与优化,更对对清洁能源和人们生活质量提升具有深刻影响。水利施工中,围堰修筑是其建设的重要环节。传统施工中,受围堰施工技术应用粗糙等因素的影响,水土渗漏及冲击现象较为明显,这对水利工程的高效应用造成较大影响。基于此,实现围堰技术的标准化、规范化应用已成为当前水利工程建设的重点所在。
一、围堰工程建设要求要求
作为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围堰施工必须确保水利工程职能应用的发挥,确保工程建设与区域生态的和谐。现阶段,在围堰工程项目建设中,施工人员应注重以下建设要求的满足。
1、强化新技术的应用
新时期,确保水利工程与社会长期发展需求的满足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关键所在[1]。对此,在实际施工中,就必须强化新技术、新工艺的规范应用。一方面,针对目前围堰技术的缺陷内容进行优化和创新,确保围堰建设形态和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注重当前成熟工艺的进一步改造,实现诸多建设要素的合理统筹,确保围堰施工与水利工程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的匹配。
2、进行工程布局优化
现阶段,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其施工环境也日趋复杂,这对于围堰工程结构的应用形式造成较大难度。新时期,实现围堰水利职能的发挥,就必须在施工技术和设备的升级的基础上,进行工程结构布局的优化。譬如,就施工管理布局而言,施工人员应注重信息技术的深层次应用,确保整个工程运行情况的动态化、信息化管理;实现围堰建设内容的智能化升级。
3、注重建设方案设计
水利工程建设中,专业性、技术性、复杂性是围堰施工技术应用的重要特征[2]。为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提升,防止围堰渗漏、冲击和垮堤等现象的发生,在工程建设前期就必须制定科学、完善的施工计划,确保围堰施工内容的高效完成。需要注意的是,为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在施工方案编制前期,应注重水利施工环境的实际测量,从而为具体技术的应用提供有效依据,确保围堰工程项目建设的效率化、质量化。
二、水利工程围堰技术应用要点
新时期,要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围堰技术应用的规范程度,就必须对围堰结构形式选择、高程设置和导流施工进行全面规范。
1、规范围堰结构形式选择
不过水围堰、过水土石围堰和混凝土围堰是当前围堰施工建设的三种基本形态。就不过水围堰而言,其是水利工程建设中围堰施工最常见的应用形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建设过程应注重以下要点把控:其一,进行围堰施工材料的合理选择,确保堰体填筑土石方与周围环境的吻合,确保堰体结构的稳定性。其二,实现深水、动水、河床等地区建设的规范,避免堰身变形、渗漏等现象的发生。而在过水围堰施工中,施工人员应对围堰下游坡面以及堰脚部位进行加固保护,确保堰脚整体支撑能力的良好。现阶段,钢筋石笼护面、加筋护面、混凝土板护面等都是过水土石围堰加固保护的主要手段。此外,混凝土围堰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逐渐普遍,其包含了重力式混凝土围堰和拱形混凝土围堰两种应用形态,重力式混凝土围堰应用中,围堰的两侧都可以进行河道水流的疏堵,并成为水利工程基础结构的重要部分,而在拱形混凝土围堰应严重中,受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高等因素的影响,施工人员应对其抗压强度、断面大小、建设成本等因素进行全面把控,确保导流应用的科学合理。
2、实现围堰堰顶高程把控
围堰施工中,堰顶高程设计是工程设计的重要内容。通常情况下,导流设计和围堰实际工作环境是堰顶高程设计的主要依据。就下流围堰而言,其堰顶高程设计需进行下游水位、波浪爬高和围堰安全超高的全面统筹;而在上流围堰高程设计中,施工人员不仅要进行水位、爬高、围堰安全超高等要素的统筹,还应实现上下游水位差的全面管理,确保高程把控的合理。需要注意的是,围堰高程设计中,一旦围堰拦截水流,则堰顶高程应注重调洪过程的计算。同时对于纵向围堰设计,应确保其顶面呈阶梯分布,实现上下游围堰顶高设置的规范。
3、注重围堰防渗防冲设计
围堰防渗施工中,应注重斜墙、水平铺盖和垂直防渗墙的结合应用,确保围堰防渗需求满足。而在围堰放冲施工中,一旦平面布置不合理,就会加剧水流对围堰平面的冲刷程度,因此,针对具体的放冲应用,施工人员不仅要注重护底材料和尺寸的明确规定,还应在抛石护底、柴排护底方式应用的同时,进行导流墙等结构的设置,确保束窄河道的水流的有效稳定。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为确保围堰防渗、防冲质量的提升,应注重围堰接头部位的合理把控,通常情况下,可采用刺墙的形式实现绕流渗径的增加,在避免集中渗漏对堰体危害的同时,提升围堰接头部位的稳定性。
4、强化围堰工程导流设计
分段导流和全段围堰导流是水利工程围堰导流的两种基本形式[3]。就分段导流而言,其在围堰工程结构建设下,将水利工程的建筑物进行分段保护。工程建设中,若进行纵向围堰分段导流的设计,应加强河心洲、小岛等地理位置的应用,确保导流设计的合理。现阶段,分段导流在混凝土坝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全段围堰导流中,河水会在排水通道或者永久排水建筑的作用下进行下泄。就排水通道而言,其包含了隧洞导流、明渠导流、涵管导流三种应用形式。实践过程中,只有实现这些导流方式的合理把控,才能避免水流为围堰的进一步影响,确保围堰结构的稳定性,提升水利工程建设质量。
结论
围堰施工技术应用对于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提升具有深刻影响。实践过程中,水利施工人员只有充分认识到围堰施工的必要性,并在工程建设要求把控的基础上,进行结构形式选择、高程设置和导流施工等要点的把控,才能确保围堰施工技术应用的合理,进而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洪.浅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的应用[J].水能经济,2017(9):292-292.
[2]陈亮.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中围堰技术的应用浅析[J].价值工程,2018,37(14):198-199.
[3]段文杰.浅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7(7):68-69.
论文作者:刘春洁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围堰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高程论文; 水利论文; 结构论文; 混凝土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