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国有
(武威市凉州区黄羊镇中心卫生院 甘肃武威 733006)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腹股沟疝中采用疝环充填式疝修术和平片无张力疝修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是我院诊断为腹股沟疝的100例患者,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后,对照组进行疝环充填式疝修术,观察组进行平片无张力疝修术,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上无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医疗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有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0%,对照组为26.0%,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股沟疝治疗中采用平片无张力疝修术的效果突出,可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疝环充填式;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股沟疝
【中图分类号】R65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9-0327-01
腹股沟疝是男性常见疾病,男女患病比例为15:1,由于腹壁肌肉强度降低,腹内压力增高,加之老年人肌肉萎缩、腹部薄弱,咳喘,便秘,前列腺增生等原因,易发生腹股沟疝[1]。腹股沟疝易发生嵌顿,并发绞窄性肠梗阻[2],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患者疼痛感剧烈,对患者心理生理造成巨大折磨。发生腹股沟疝,需行外科手术,为了减少患者的痛苦,本文特选取我院诊断为腹股沟疝的100例患者进行研究,重点分析探讨腹股沟疝中采用疝环充填式疝修术和平片无张力疝修术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是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诊断为腹股沟疝的100例患者,纳入标准:经诊断均为腹股沟疝,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其他恶性疾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以及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中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在20~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5±3.1)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在21~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7±3.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无差异(P>0.05),有组间对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疝环充填式疝修术,给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从耻骨结节至内环口进行斜切口,逐层将皮肤、皮下脂肪切开,对腹膜外斜肌腱膜进行游离,疝囊游离至腹膜外脂肪层,将网塞置入疝内环口,四周固定,在精索后方放置平片并采用覆盖,缝合腹股沟韧带、耻骨梳韧带、补片、疝内上缘以及腹内斜肌腱,低腹股沟管后壁进行加强,均采用4号线进行缝合,术毕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观察组进行平片无张力疝修术,前期操作如对照组,疝囊横断后进行高位结扎,内翻后直接对疝囊进行缝合,对平片进行修剪后在上方剪出一个小缺口、下方为椭圆形,将其置于精索后方,使精索可以通过平片缺口,将腹股沟韧带、耻骨梳韧带、补片下缘、腹内肌腱、腹内斜肌以及疝内上缘进行缝合,对腹股沟管后壁进行加强,缝合均使用4号线,内侧缘需要在耻骨结节2cm以上,术毕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1.3 评价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医疗费用,观察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对所有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其中计量资料进行(x-±s)表示,给予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n,%)表示,给予χ2检验,若组间存在差异,则P<0.05。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结果比较
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上无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医疗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有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观察组出现切口感染1例、切口异物1例、尿潴留2例、阴囊积液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4.0%,对照组出现切口感染3例、切口异物2例、尿潴留3例、阴囊积液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6.0%,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腹股沟疝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特别是男性,对患者的生活影响较为明显[1]。临床上对腹股沟疝的治疗主要是对腹横筋膜进行修复、控制术后复发等,减轻患者的痛苦。疝环充填式疝修术会增强平片状网片,减少腹压以及受损度,但是该方法医疗费用较高,常不被患者所接受,同时使用的聚丙烯材料容易出现粘连,提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而平片无张力疝修术安全性相比于疝环充填式疝修术更高,具有手术费用较低,术后并发症较少等优点[2]。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上无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医疗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有差异性(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0%,对照组为26.0%,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平片无张力疝修术治疗腹股沟疝可节省患者的医疗费用,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身体的恢复。
综上所述,腹股沟疝治疗中采用平片无张力疝修术的效果突出,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预后情况,有助于患者切口的愈合,可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代群运.疝环填充式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36):78-79.
[2]吕传江,王晓红.平片式与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对比[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2):104.
[3]黄坤.疝环填充式与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1(09):112-114.
[4]孟德华.平片式与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对比[J].临床医学,2015,35(11):75-76.
[5]龚彬.对比平片式与疝环填充式两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14):123.
论文作者:孙国有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0
标签:腹股沟论文; 患者论文; 并发症论文; 术后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