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教育研究性学习案例解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究性学习论文,案例论文,环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某县某小学坐落在一个水库旁边,这个水库是下游某市居民最主要的饮用水源,几十年来某县一直把水源保护的教育作为首要工作来抓。
某小学在开展环境教育教学中一贯坚持充分利用周围环境来促进孩子们的发展。在一次小学高年级关于水的学习中,教师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与班团队活动时间,带领孩子们去水库边进行观察和调研,发现水库边上有一处距水库很近的大垃圾堆。对此孩子们产生了很多疑问,孩子们问老师:不是说这水库是下游某市的饮用水源吗,垃圾堆放在这里,不是把水库的水污染了吗?这个垃圾堆是什么人堆出来的,都是什么人往这里倒垃圾?他们知道自己这样做的后果吗?谁负责管理这件事?怎样解决这件事?
面对孩子们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及对该问题表现出来的兴趣,回到学校后,老师随即与孩子们决定一起仔细调查此事,通过调查,让孩子们学习更多的知识、技能,并在现实中受到教育。
教师引导孩子们将大家对垃圾堆现象产生的问题进行了分类,并根据这种分类将孩子们分作相应的调查组分头进行相关调查。一组负责查阅资料,了解下游城市在多大程度上依赖该水库;二组负责调查垃圾的来源;三组负责调查政府哪些部门对类似的问题负责。
经过第一轮的调查发现,下游的某市饮用水的70%以上是依靠该水库,所以水库里水的质量关乎着几十万人口的健康问题;经过一个星期的跟踪调查,发现垃圾堆是附近几个村子的生活垃圾;调查还发现县环保局、环卫局等单位负责管理该问题。
第二轮调查全班作为一组去调查为什么村民将垃圾堆放在水库边。经过访谈,孩子们了解到,过去这几个村子都是靠种地为生,产生的垃圾无非是粪便等,这些又多用于自家土地的施肥。过去烧柴,也没有煤渣之类的垃圾。现在不同了,靠种地收入无法养活家人和供孩子上学,多数村民都到县城或市区打工,如搞运输、做买卖等,收入增多了,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盖新房、装修、用煤炭取暖做饭、买粮食和蔬菜、不再自己种地等等,政府又没有给他们设定倒垃圾的地方,于是大家就随意地将垃圾倒在了这里,久而久之形成了这个大垃圾堆。
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教师与孩子们共同商议,就此事由学生写了一份完整的调查报告,并提出了相应的为当地居民解决垃圾问题的建议。之后在教师与环保局、环卫局的联络和预约下,学生分别走访了有关主管部门,反映了实情,提出了建设性建议,其中可行性建议被环保局和环卫局采纳。最后,学生、当地居民和环卫部门通过义务劳动,共同清除了这个垃圾堆,环卫局为当地居民设置了专门的垃圾设施,解决了当地群众倒垃圾的问题。
问题解决了,但这个教学过程引起教师和学生的思考还在继续。因为,在垃圾事件的调查过程中,师生们发现,近些年来,在商品经济的大潮冲击下,整个社会几乎都是以经济效益作为唯一指标来衡量一个地区的发展。某县因为长期以来无偿地保护水库水质以确保下游城市的饮用水质量,限制了几乎所有产业的发展:如农业不许使用化肥、农药,不许开办工厂,旅游业要限制发展等等,使得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和民众的经济收入自有水库以来的近几十年一直处于本地区倒数几位排行。面对市场大潮的冲击,面对民众的不满,面对政绩的低微,县政府通过多次与某市交涉,始终无功而返。于是,政府和民间均出现了对水库周边地区管理、责任松懈的问题。
继垃圾事件之后,师生们开始以水库地区为例,考虑水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地区间公平问题,这是教师和孩子们今后几年内有兴趣深入考察和调研的又一个环境教育课题。
[案例分析]
1.该小学在开展环境教育教学中注意利用周围环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发现问题、调查问题和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并让学生根据已掌握的资料来模仿决策的过程,提出最佳决策方案。利用周围已有环境作为孩子们学习的资源,这种教学所起到的作用是教科书无法提供的。
2.教师鼓励孩子们独立思考,根据自己所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
3.教师充分利用并引导孩子们的兴趣,使他们能够主动地、积极地去思考,并在教师引导下主动查阅资料,解除自己的疑惑。
4.教师与孩子们共同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而不是命令孩子们去做什么,只是提供一种支持性的、民主性的、大家畅所欲言的环境,以保持和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探究兴趣。
5.通过简单的知识背景的学习,让孩子们思考现象与问题背后更深刻的一些社会原因,使孩子们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关联性,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做准备,并真正实现对孩子们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培养了孩子们对环境的责任感。
[教育情景与训练思考]
如果您的学校附近的小河被严重污染,每天师生们上学、放学都要经过它,对此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想利用这一现象作为教学资源,您会怎么做?
[思考提示]
·您认为调查该问题应当从什么地方入手?例如,这条河流对本市的意义何在等等?
·您认为孩子们应当以什么身份参与到这一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对于调查结果您想怎样处理?
·如果想通过调查结果向市民进行环境行为的教育,您打算怎么做?其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分别是什么?
·市民们应当承担怎样的环境责任?采取什么行动才有助于今后问题的解决?人们在平时的行为上应当注意些什么?
·如何让学生知道这次行动是否成功?取得了哪些进展?存在什么问题?我们对此能做些什么?该事件引起我们哪些深入的思考?我们能为此在后续活动中开展哪些思考或工作等等。
标签:环境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