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患者的康复心理护理效果观察论文_周丽红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医院,河北,066000)

【摘要】目的:对神经内科患者的康复心理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3月到2014年3月在本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患者86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康复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康复率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康复率为88.4%,心理健康百分率为90.7%,护理满意度为97.7%,均高于对照组,且与对照组相比均有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神经内科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和康复心理护理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神经内科;康复心理护理;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康复护理是以康复医学和护理学理论为基础的,研究促进病、伤、残者生理、心理康复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的一门科学。当前,我国人口老年化的情况逐渐严重,神经科的患者也在逐年增加,而康复工作直接关系到住院患者预后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能力。在这种背景下,护理工作也从以前的单纯疾病护理开始转向系统的身心护理。本文为了观察神经内科患者的康复心理护理效果,主要选择2012年3月到2014年3月在本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患者43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康复心理护理效果较好,具体临床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86例2012年3月到2014年3月在本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40例,年龄40~60岁,平均年龄(51.2±4.6)岁。所有患者到医院来就诊时均为突然发病,不能继续参加社会工作和活动,生活不能自理,并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排除神志不清,有语言障碍的患者。其中经检查证实56例患者为脑梗死,30例患者为脑出血。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组成、年龄构成以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上,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患者分组采用随机的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神经系统疾病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康复心理护理,护理内容主要包括健康指导、护患关系、心理疏导等方面。所有患者在入院和出院时均采用SCL-90项症状清单进行心理测试。基于此,我们提出在常规疾病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康复心理护理,其主要护理内容包括:(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这是达到最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的必要条件。只有患者在内心接受这种信任关系,才有通过交流解除患者情感障碍的可能。同时这样才能更好的利于患者内心消极情绪的释放,提高治疗疾病的主动性,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倾听并发现病人的心理因素帮助病人探索自己的内心问题 ,重新认识到生存的价值和意义 [34]。以坦诚的态度与他们交谈,对他们表示同情和理解,详尽耐心地解释患者的疑问。声音要大而不急。语调要柔和,鼓励他们勇敢面对现实,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2)给予患者心理疏导。护士应掌握社会支持与心身健康的关系,并且要了解患者在不同的疾病阶段需要的社会支持的需要,同时协调如亲属、病友等多种社会力量,并根据患者情况给患者以支持。倾听患者的倾诉,对于有不良情绪的患者应给予及时的疏导和启发,尽可能的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医务人员还可以通过宣传页、书籍以及视频资料等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讲解,引导患者正确的认识疾病,这对于克服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心理具有重要意义[3]。同时还应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促进家属帮助患者做好生活护理以及肢体的功能锻炼,这能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3)中医心理护理方法:传统的中医学理论对心理护理也可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这一疗法核心是以认识与行为相结合,通过言语开导治疗,使病人端正态度,积极配合,解除顾虑,增强信心,改变行为[3];再如通过静坐、 静卧或静立等自我控制的方法达到以一念代万念, 从而减轻心理压力;也可以通过穴位按摩治疗,如取百会、四关、四花穴,以疏肝解郁,活血通络等等。

1.3患者有无心理障碍判断标准

根据SCL-90项症状清单测试结果以及中国常模结果[1],当测试总分≥160分,或阳性项目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时,该患者为有心理障碍;反之则没有。

1.4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的研究结果,我们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2.0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的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康复率及心理状态统计结果比较分析

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康复率及心理状态统计结果见表1,由表中数据可知,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康复率为88.4%,心理健康百分率为90.7%,而对照组康复率为48.8%,心理健康百分率为53.5%,两组相比均有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3结论

神经内科疾病的患者大多都是年龄比较大的患者,其病情较为严重,并且具有难治愈的特点,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危害,因此患者往往在身体承受病痛的折磨外,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比如焦虑、恐惧、抑郁、自卑、孤僻等,这非常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康复率为88.4%,心理健康百分率为90.7%,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在护理满意度调查中,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7.7%,比对照组提高了25.6%,由此可见在常规疾病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康复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强调以康复患者为中心,充分调动康复患者在康复治疗的主观能动性,指导患者积极参与,重视其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通过康复心理护理、 指导督促康复训练,从而达到加快患者早日康复之目的。

参考文献

[1].黎姣.心理护理对神经内科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03(08):1259-1260

[2].张艳艳,郭春梅.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病人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J].医疗装备. 2010(07):323-325

[3].宋利芬.浅谈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7):111-112

论文作者:周丽红

论文发表刊物:《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7

标签:;  ;  ;  ;  ;  ;  ;  ;  

神经内科患者的康复心理护理效果观察论文_周丽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