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外科术后护理中疼痛护理的临床价值观察论文_李君婷

李君婷 (安徽省儿童医院儿童泌尿二科;230051)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外科术后护理中疼痛护理的临床价值观察。方法 将 60 例我院收治的泌尿外科小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住院时间自 2017 年 4 月-2018 年 4 月,按照盲选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 30 例与观察组 3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疼痛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儿术后不同时间的疼 痛视觉模拟法(VAS)评分以及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在术后 12h、36h 以及 72h 的 VAS 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患 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 96.67%与对照组的满意度 80.00%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 在小儿外科术后护理中实施疼痛护理干预,有利于减轻患儿疼痛,提高家 长满意度,在临床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关键词】小儿;外科手术;疼痛护理;临床价值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1-0160-02

 目前小儿外科手术虽然能够有效去除病灶,但术后易出现术后疼痛等并发 症,不利于患儿的术后康复[1]。因此在小儿外科术后护理中实施有效的护理干 预,对缓解患儿疼痛,提高生命质量有重要意义[2]。本次研究对此进行深入探 讨,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 60 例我院收治的泌尿外科小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住院时间自 2017 年 4 月-2018 年 4 月,按照盲选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 30 例与观察组 30 例。对照 组 30 例中:男性 16 例,女性 14 例;年龄 2-14 岁,平均(7.97±1.52)岁;其 中尿道下裂 13 例,隐匿阴茎 12 例,膀胱输尿管返流 5 例;观察组 30 例中: 男性 15 例,女性 15 例;年龄 2-15 岁,平均(7.98±1.56)岁;其中尿道下裂 14 例,隐匿阴茎 12 例,膀胱输尿管返流 4 例。对比两组的基本指标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后续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外科常规护理,包括生活指导、给予镇痛药物等。在此基 础上观察组实施疼痛护理干预:①病房管理:术后保持病房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患儿提供舒适、安静的的休息环境,减少外界因素的刺激,保证良好的睡眠质 量,以提高舒适度,减轻疼痛感。②心理护理:术后患儿由于疼痛易出现烦躁 不安等不良情绪,常出现哭闹等行为,不能配合治疗及护理。护理人员应采用 亲切的态度和轻柔语气与患儿进行交流,尽量满足患儿的需求,使患儿保持良 好的心理状态以顺利度过术后恢复期。同时加强患儿家长的情绪管理,减轻其 焦虑情绪,取得其积极支持。③体位管理:术后护理人员及家长帮助患儿做好 舒适的体位摆放,让患儿放松身心,以减轻切口疼痛。同时帮助患儿进行局部 按摩与热敷,指导其进行床上活动,以减轻肌肉酸痛,提高术后舒适度。④专 业疼痛管理:①护理人员通过询问患儿及其家长、观察患儿的行为、表情等方 法,评估其疼痛程度,加强与患儿交谈,为其讲故事,与其谈论感兴趣的话题, 以转移患儿注意力,减轻疼痛感。②通过让患儿听音乐、看电视、观看动画片 以及与家长交谈等方法,转移患儿对疼痛的注意力,以缓解疼痛不适。③与年 龄较大的患儿进行小游戏以及让其掌握深呼吸方法,以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 感。④给予患儿放松训练,可每日进行 1 次抚摸,为患儿带来慰藉,提高其舒 适感和安全感,缓解疼痛与不适感。⑤此外对剧烈疼痛不耐受的患儿,可遵医 嘱给予镇痛药物。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术后不同时间的 VAS 评分以及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估,疼痛强度分为 0-10 级数字, 0 提示无痛,1-3 提示轻度疼痛,4-6 提示中度疼痛,7-10 提示重度疼痛;评 分越高,提示疼痛程度越明显。家长满意度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满意度问卷调 查表评估,总分 100 分;85 分以上提示满意,60~85 分提示一般满意,60 分 以下提示不满意。家长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例数/30×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3.0 处理数据,以 t 检验计量资料( x ? s),以 X2 检验计数资料 (%、n),P<0.05 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论文作者:李君婷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3

标签:;  ;  ;  ;  ;  ;  ;  ;  

小儿外科术后护理中疼痛护理的临床价值观察论文_李君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