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 云南大理 671000
摘要:目的 探讨CT影像对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50例,均采用CT影像技术诊断术前分期,探讨其临床价值。结果 CT诊断直肠癌术前分期T1-2准确率为72.7%,T3准确率为75.0%,T4为85.7%,总准确度为82.0%。结论 CT影响诊断直肠癌术前分期价值较高,准确度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CT影像诊断;直肠癌;术前分期
直肠癌在消化系统中属于常见恶性肿瘤,对人们生命安全有着严重威胁。直肠癌诱因为直肠组织恶变,多在乙状结直肠交界处至齿状线范围内发生。近年来我国居民饮食结构与生活习惯不断变化,增加动物脂肪与蛋白质摄入量,减少新鲜蔬果摄入量,导致直肠癌患病人数不断增加。尽早诊断肿瘤,对肿瘤分期及侵犯范围予以了解,再结合诊断结果将手术治疗方案选定临床作用较大。国内外直肠癌指南提出直肠癌术前分期直接对治疗方案的选择产生影响,术前有越准确的分期,术后新辅助化疗效果越好,可降低恶性肿瘤分期,且将RO切除目标实现,改善预后。目前常见的诊断方法包括大肠潜血、钡剂检查及内镜检查等,有一定优势。CT影像学检查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诊断直肠癌,其优势在于可对直肠癌情况予以直观了解,同时观察肿瘤是否对膀胱与盆壁产生侵袭等,为术前常用诊断方法。为探讨CT影像对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现将患者50例纳入本研究,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50例,其中29例为男性,21例为女性,年龄为40~76岁,平均(52.7±6.3)岁。临床表现主要为里急后重、排便习惯变化、大便性状变化、肠梗阻、身体消瘦及贫血等。于检查7d内开展手术治疗。
1.2 治疗方法
检查前开展肠道准备,前48h食用流食,前24h后给予50%硫酸镁口服,2000ml为其饮水量,检查当日进食后用生理盐水行灌肠处理,检查前1h肌注山莨菪碱10mg。应用64排螺旋CT扫描仪,设定参数如下:120Kv为管电压,300mA为管电流,0.625mm为重建层厚与重建层间距。患者侧卧,常规扫描,扫描起点为膈顶,终点为耻骨联合下缘。用100ml欧乃派克对比剂,动脉期于30s内注射完毕,静脉期为60~80s,延迟期为240s,扫描后上传图像至工作站。
1.3 分期标准
参照直肠癌CT-TNM分期标准判定患者术前分期[1]:CT-T1-2期:肠壁增厚超过0.5cm,肿瘤在内层局限,强化明显,有光整外缘,且外周有清晰的脂肪,肠腔狭窄不明显;T3期:肠壁增厚超过0.5cm,肿瘤对外层产生侵犯,肠腔可存在狭窄现象,肠壁外缘不光滑,结节状突出至外边或凹凸不平;T4期:病灶从肠壁外层突破,肠壁变形增厚明显或肠腔狭窄,病变段肠管与周边脏器间无脂肪间隙。
2 结果
CT诊断术前分期与病理术前分期结果对比 CT诊断直肠癌术前分期T1-2准确率为72.7%,T3准确率为75.0%,T4为85.7%,总准确度为82.0%,见表1。
3 讨论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直肠癌高发人群为50~55岁,主要为男性,且病变部位多数在直肠中下段分布,受到直肠癌表现缺乏特异性与患者重视度不高等因素影响,患者确诊时多数为中晚期,有较差的预后。据统计[2],直肠癌III期、IV期5年生存率分别在40%、12%以下,为此术前需确保分期准备,并据此将个性化治疗方案制定出来,将手术效果提升,减少术后复发现象。以往研究常规CT与单层螺旋CT诊断直肠癌术前分期的准确率在41~64%范围内。CT扫描是临床判别直肠癌术前分期的主要依据,传统CT扫描有较慢的扫描速度,且结肠蠕动、呼吸等均会对图像产生影响;对比剂需分次口服,无法充分扩张肠壁,限制直肠CT图像质量。
随着CT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研发出多层螺旋CT,将腹部图像CT质量明显提升,且改进扫描方法,检查前清洁灌肠,注射低张剂及注入阴性对比剂等将结肠蠕动减少,充分扩张后将其CT图像质量明显提升,将正常直肠及其病变大小、位置、形态及与正常肠壁分界等清晰显示出来,进而明显提升直肠癌术前分期准确性。本研究显示CT诊断直肠癌术前分期T1-2准确率为72.7%,T3准确率为75.0%,T4为85.7%,总准确度为82.0%,与报道相近[3]。应用多层螺旋CT实现大范围薄层扫描,且与多平面重组图像技术与增强显示等技术结合运用,便于判断肿瘤局部浸润程度,但是CT影像在分辨软组织层次上存在局限性,故而无法准确区分T1与T2期。而CT影像在辨别T3时主要依据肠管与周边脂肪间隙的清晰度,而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难以准确判断,故而T3期准确度比T4期要低。
本组共9例误诊,原因可能为CT误诊肠系膜脂肪间隙小血管为周边侵犯,与门脉期相比增强扫描期肌层强化程度比黏膜面要低,误诊为肌层深处不存在侵犯现象。此外,CT影像诊断结果还密切关联于病理分期程度与CT医师专业水平。术前分期密切关联于临床治疗,美国NCCN于2007年提出直肠癌治疗指南,提出T3-4期患者条件允许时需在术前开展新辅助治疗,选择保肛手术需将T分期、肿瘤部位及大小等因素考虑在内[4]。
综上所述,CT影像技术诊断直肠癌术前分期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较高,可准确诊断术前分期,为肛肠外科医生提供参考依据以制定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案,并判断是否开展新辅助治疗与多学科协作诊治,甚至评估保肛手术的可能性,故而临床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任悠悠.CT影像诊断对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2):161-163.
[2]田博,杨得振,贾勇等.CT、MRI影像诊断对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价值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11):108-110,114.
[3]马立恒,孙灿辉,王春泉等.多层螺旋CT和MRI对直肠癌术前TN分期的比较研究[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14,(3):205-210.
[4]甘锐,余文毅.CT、MRI成像用于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价值对比研究[J].四川医学,2016,37(6):678-680.
作者简介:(1975年9月-)云南大理,白族,主治医师,本科,主要从事X线、CT诊断工作。
论文作者:李俊杰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7
标签:直肠癌论文; 术前论文; 影像论文; 准确论文; 价值论文; 直肠论文; 肿瘤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