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四医院 江西南昌 330002
【摘 要】目的:探讨危重病人非在科期间突发事件院级管理对策,降低院内风险,减少医疗纠纷。方法:成立突发事件预警小组,做好风险评估,提高全体医护人员应急能力,完善抢救设施,建立不良事件风险监察。结果:医院高度重视,梳理环节,规范管理,可有效降低此类病人医疗风险。
【关键词】突发事件;风险管理;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9-0915-01
非在科期间是指急诊入院途中或住院患者因检查或治疗等原因暂时离开病区的患者。国家新的侵权法即将出台,与患者有关的医疗安全事件均会对患者产生不良后果,甚至严重影响医院形象,而患者在院期间突发事件具有不确定性、不可预见性和复杂性等特点①,尤其危重病人因病情需要外出治疗、检查中,医护人员承担一定的工作风险,如观察病情不仔细,应急处理能力不足等,均可造成医疗护理风险,医院必须加强此类病人管理。
1 背景
我院一癌症患者在影像楼行泛影葡胺静脉造影过程中,因发生严重速发过敏样反应时抢救无效死亡,家属索赔;一高龄台胞病情需要转科治疗,经过前期准备工作接近中午转科,医护人员陪同,硝酸甘油途中维持,至转入科交接过程中患者突然心跳呼吸停止,抢救无效死亡,家属索赔······应对院内非在科突发事件管理目前尚无规范可参照,我院认为必须加强此类病人管理,并形成执行规范。
2 对策
2.1 成立预警小组,形成应急预案 预警小组由医务处、护理部抽组科室医护骨干共同组成,其主要工作是收集预警征兆信息,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在院内医护网站上发布警报信息和对策信息,把事故苗头控制在萌芽中,24小时值班,遇有紧急情况协调处理。建立“院内病人非在科期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非在科期间一旦发生紧急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实行就地就近抢救原则。
2.2 分析资料,做好风险评估 通过收集资料,病人转运及外出检查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可归纳为“六不够一忙乱,真空期交接”②,即医疗风险向家属交代不够,与对接科室沟通不够,路途时间估计不足,检查治疗风险预计不够,转运操作不够规范,辅临科室抢救设施及应急能力不够;病人转运离科前工作忙乱;“真空期交接”指在科室交接班时段这一医护力量相对薄弱期进行的病人转科交接。因此,危重病人离科前必须进行病人病情、接收科室医护力量等风险评估,确定可行性方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急诊入院患者需评估病情是否稳定,不稳定者先收入急诊ICU,确需转科或急诊手术者医护人员必须陪同,医疗风险向家属交代到位;住院患者如需外出检查与治疗,应首先评估患者年龄、病情是否允许,是否必须,是否适合,病情不稳定时主张由专业人员床边进行,确需外出者必须与家属沟通好,危险因素交代到位,必要时可签定协议③,医护人员全程陪同并做好急救准备;危重患者病情不稳定时原则上不转科,请专科医生到科会诊,根据会诊意见处理,确需转科时应选择合适时间、双方医护力量较强的时候,与对接科室充分沟通,医护人员全程陪同,交接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将风险系数降至最低。
2.3 规范管理,实施有效风险控制 避免在“真空期”即科室交接班时段转科,交接时医护人员均应到场,交接内容包括:生命体征、病情、静脉通路、皮肤情况等,交接时按照生命体征→病情→静脉通路→皮肤情况→其他情况的顺序进行,交接过程中必须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危重病人外出检查时医护人员应充分沟通并做好计划,提前与相关科室协调,专人护送,保证病人一到就能迅速就检,尽可能减少在外停留时间。相关辅临科室,如高压氧、介入室、腔镜室、CT室等设专业护理人员,业务管理与科室同步,归口于内科总护士长,要求各室均备急救车,急救药品与器材经护理部审核后配置齐全,处于随时启用状态,总护士长每周核查。辅临科室医护人员因长期不接触临床, 急救意识与技术生疏,定期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可计划进行,分批实施,先通过示教室模拟培训,后实地培训,一方面要使之能够熟练掌握气管切开、心肺复苏等急救技术,另一方面要熟练应急预案与具体抢救方案,一旦发生不良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从容应对,为抢救患者赢得宝贵时间。
2.4 完善机制,建立不良事件风险监察 院内预警小组定期或不定期监察医疗风险,包括经常督导医护工作与规章制度落实情况④,总护士长加强管辖片区质量督察。建立不良事件管理制度,鼓励科室上报,每月召开安全分析会议,深入查找导致医疗纠纷、意外事件的原因和现行风险管理制度的缺陷,除分析个人护理行为中的不安全因素外,重点分析管理制度或流程的缺陷,并连续对整改效果追踪,达到持续改进。
3 讨论
危重病人常因诊断与治疗需离开科室,途中及诊疗过程中容易发生病情变化,再加上受急救环境、药品、设备的限制,病人与家属的直接监督及情绪的影响,极易发生医疗纠纷⑤。综合分析,在运送患者途中(如急诊入院、转科等)、患者行高压氧治疗、CT室行碘增强造影、介入手术期间都有可能突发病情变化,均为高危因素。因此,医护人员对非在科病人承担较高的工作风险,医院应高度重视,梳理环节,规范管理,持续改进,必须对院内非在科风险情况进行充分评估,而后进行信息分析,确定对策,合理调度管理,方能将风险系数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赵巧丽等.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护理对策探讨[J]. 中国实用医药,2013,8(28): 257-259.
[2]韩清萍.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内危重病人安全转运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0,24(9):2411.
[3]吴亚. 重症病人安全转运干预的回顾分析[J]. 医药前沿,2013, 30: 367-367.
[4]蔡学联.护理实务风险管理[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5:9.
[5]马香玉,刘静,郭春. 危重病人外出检查意外紧急状态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J].健康必读,2012,02:345-345.
作者简介:
林欢(1986—),女,江西省萍乡市人,护师,本科,从事内科临床护理及护理管理工作。
论文作者:林欢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5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1
标签:科室论文; 病情论文; 风险论文; 患者论文; 病人论文; 医护人员论文; 院内论文; 《中医学报》2015年9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