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素质教育目标模式改革学校管理体制_知识经济论文

遵循素质教育目标模式改革学校管理体制_知识经济论文

遵循素质教育目标模式改革学校管理体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质教育论文,管理体制论文,目标论文,模式论文,学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育的功能目标、模式形态和管理体制是一个相互作用的链式结构。不同的教育目标,需要有不同的教育模式,需要有不同的教育管理体制加以规范并发挥保障作用。要实现素质教育的功能目标,必须遵循素质教育的模式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制。研究面向21世纪的、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学校管理体制,必须从时代所赋予的教育目标模式中寻求内在依据,据此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在这方面,我们有这样几点认识和探索。

一、素质教育要注入知识经济的时代内涵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面向21世纪,人类即将进入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其经济、社会内涵具有一系列新的特质,对于应当超前与之相适应的教育事业提出了一系列新课题,要求对传统教育模式作出重大更新。实现教育目标和模式的转换,关键是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这是一个以目标为导向,以模式为遵循,以体制为保障的系统工程。

(一)知识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将知识经济定义为: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该组织认为,知识经济是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用以指当今世界上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是人类社会进入计算机信息时代出现的一种经济形态。从有关研究中已经看到,知识经济与以往经济形态具有一些显著差异,从中可透射出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第一,知识经济强调知识和信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如果从资源配置角度来划分经济,农业经济社会的经济可以称作劳力经济,在当时使用的是落后的生产工具,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劳力的多寡成为制约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工业经济社会可以称作资源经济,资源的多寡、资源成本的高低便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那么在工业社会之后的经济可以称为知识经济,影响这种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变成了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创新性的知识和及时适用的信息。

第二,知识经济强调人力资源的开发,特别是人力资源创造力的开发在经济发展中的价值。在劳力经济和资源经济中,人的创造性的发挥固然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知识经济中,由于高科技产业构成了这种经济的支柱,高科技产业本身对高素质人力资源,尤其是对人力资源的创造性提出特殊要求,故而创造性的人力资源成为知识经济中企业之间、国家之间竞争和争夺的焦点。

第三,知识经济中的产业结构不同于资源经济,高科技产业及智业将成为这种经济中的主导或支柱。在劳力经济中,其产业主要是农业或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资源经济中,资本、资源密集型产业如钢铁、汽车、电力、机械制造、石油化工等等占有较大的比重;在知识经济中,高科技产业以及以信息咨询业和管理为主的服务业(智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将大幅度提高,以致占有较大的比重,成为带动整个经济发展的先导和支撑整个经济的支柱产业。

由此看到,知识经济与传统的劳力经济、资源经济相比较,具有以下特征:它是一种信息化经济,是一种网络化经济,是一种创新型经济,是一种智力支撑型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经济。

(二)教育将是知识经济的中心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指出,在正在出现的信息社会里,一大批占有比例不断上升的劳动力正在掌握信息,而与更有形的生产要素相反。计算机文化和进入网络设备越来越变得比传统意义上的文化更重要。教育将是知识经济的中心,是个人和机构进步的工具。许多有识之士提出,要把教育推上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最前沿。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杨福家发出呼吁:“有人说,‘知识经济对中国还早呢,当前面临的是下岗问题,谈什么知识经济’。假如我们还抱着这种想法,那将痛失历史赋予的机遇。下岗不仅是中国的问题,而是整个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一个经济转型时期已经来临,这个机遇对中国是再也不能错过了。300年前,工业经济代替农业经济的时候, 许多国家的农业水平还很低,有的国家可能还不及中国。但是,由于这些国家抓住了这个机会,很快赶超上去。如果我们也能抓住知识经济这个机遇,迎头赶上,我们与发达国家间的距离会大大缩短。抓住这一机遇的关键是教育”(《人民日报》1998年8月3日第15版)。

(三)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将发生历史性变革

有研究表明,21世纪所需要的人的基本素质构成有如下新特点:在“德”方面,必须有高度的政治思想觉悟,高尚的情操,坚定的信念,健全的人格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必须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在“知”方面,必须掌握现代科学知识;要是通才,具有宽厚的综合知识基础;既重视理论知识,又重视应用知识,尤其工具性知识如外语与计算机知识。在“能”方面,要有创造能力,必须具有立足于本职工作基础上的创造思维与创造力;有学习能力,能及时地高质量地吸取掌握一切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有合作能力,在未来的社会里,不具备较强的合作能力,没有良好的国际关系、人际关系,无论是社会或者个人的发展都会受到损害;有竞争和抗挫折能力,必须有坚强的意志、拼搏的精神与顽强的生存发展能力,必须有良好稳固的心理素质;有消费能力,一个人只能创造不能消费,不是一个完整的社会人,创造美好的未来,不仅是为社会,为他人,也包括为自己,未来的人应是工具价值与主体价值的和谐有机统一。为此,在教育形式上,自有近代学堂以来靠一张嘴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在课堂上“包打天下”的状况将根本改变,随着文化载体由传统媒介向电子媒介的结构性转换和信息网络的发展,课堂与电教室、微机室、图书室以及远距离教育系统的联系,学校与科研机构、企业、社区组织的联系,本区域教育与外地区教育的联系将更为紧密,它们将形成多维开放的新型教育环境;将会有一些强有力的新工具和新知识应用到教育中,以产生出更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学的媒体将趋于信息化,将使得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变为以教师为辅、学生运用各种信息手段获取各种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教育合作将会通过电子信息网络变得更加紧密;教育对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专家系统的教学和科研人才的依赖和需求将会大大增强;教育管理将更趋信息化、科学化。

二、按照知识经济赋予的素质教育要求转换教育的模式形态

(一)教育模式转换的基本要素

以创造性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我们也称创造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劳动者为目标,以系统、动态的评价制度综合评价教学效果,以启发性教育方式为主的教育模式。具体内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创造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造欲和创造能力的劳动者。创造能力固然要在工作中培养,但在学校期间创造能力的训练、培养不可忽视。美国有一项研究表明,在学校接受过创造能力培养与训练的学生,与没有接受过这种培养与训练的学生相比,在接受需要创造能力才能完成的工作时,前者的成功率比后者高3倍。

第二,创造教育的评价制度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的评价体系。一是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在创造教育模式下,对教学效果或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不单指对学生所学知识的记忆多寡和解题方法熟练程度,更主要是对学生所有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进行考核。对知识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核不能误解为是单纯的解题,而是应用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其动手、动脑的能力;二是评价过程的动态性。对教学效果和学习成绩的考核应注意其提高的速度和幅度。动态评价不能简单横向比较。三是评价的方式多样性。改变单一的应试考核制,采取考试方式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采用实验或实际的操作方式考核学生的创造能力,最后作出综合评价。

第三,教育方式的启发性和多样性。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以往灌输性的教育方式,随时诱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及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教师应大度和有涵养,不能对不同意见横加指责,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育方式多样性,可以讨论,可以辩论,可以教师谈,可以学生讲,给学生思索、创造提供一个宽裕的环境和更多的机会。为了使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就形成创造的观点,必须给其自由的环境,避免压抑幻想、强迫依从、嘲笑讽刺和教育中的“家长制作风”。

第四,对知识的消化理解性。在应试教育模式中,由于苛求知识的完备性、准确性和熟练性,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使得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仅限于表象;在创造性教育中,由于评价制度的变革,记忆已不再处于主导地位,创造才是目标。因此,学生对知识必须深刻理解,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否则就会丧失创造的基础。

第五,教育结构的合理化。教育结构是否合理与国家和地方对不同教育(基础教育与应用教育,社会科学教育与自然科学教育,初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投资量)的政策倾向有关,同时也与学校培养目标下的课程设计有关。创造性教育模式要达到两个基本目标:一是对于单独的个人,应接受足够的基础教育,并根据其爱好接受相应的应用教育。其中基础教育包括必要的社会科学教育、自然科学教育、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应用教育包括能够从事社会工作的必要知识、技能,且具有创造欲和相应的创造能力。二是对于整个社会劳动者而言,在人才素质、技能、创造能力上所形成的劳动者结构能与产业结构相适应,并具备随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和高度化而升级换代并高度化。

第六,教育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预算约束的硬化。教育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与我国经济的所有制结构相适应,而且与未来的混合产权制相对应。现在,我国经济成分的多元化从根本上动摇了政府包揽包办、集中管理教育的基础,客观上要求突破单一国家办教育的模式,鼓励社会各主体(包括政府、企业、民间组织、个人)投资办学、集资办学、合作办学,形成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渠道多样化,管理方式多样化,以国家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办学的投资模式,以解决教育经费不足、“脑体倒挂”、教师流失的问题,并相应建立教育基金,解决被迫性辍学、失学的问题。同时,教育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意味着教育产权结构的合理化,各主体对投入资金的使用方向、效益必然加强监督,预算约束的硬化也成为必然。在硬预算约束下,学校的兴衰以其向社会提供的劳动者素质为尺度;教师任聘、解聘以其培养的学生的质量为标准。另外,企业投资办学,更能促进劳动力的需求者与供应者以资本为纽带的直接接触,互换信息,也更能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劳动者。教育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同时也是解决教育投资中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的重要方法。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是市场机制的要求,教育的投资者、经营管理者,都应该以市场规律(竞争规律、供求规律、价值规律等)作出决策,以求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效益的最大化。

(二)教育模式转换的理性思考

第一,把教育建立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使教育面向市场,适应市场要求。教育是以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劳动者为目标的部门,应该与市场紧密结合,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其一,以市场对劳动者需求的变动,调整教育的方针、内容;其二,用市场来配置教育资源,调整、集中、重组现有的教育资源,增加新的教育资源投入;其三,调整教师与社会其他职业工资的对比关系和教育部门内部的工资结构,依靠市场机制提高教师队伍质量。

第二,促进产学结合。产学结合是教育面向市场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增加教育收入,吸引向教育投资的重要力量。目前,产学结合有四种模式:第一类是产学一体化模式。产学一体化通过向社会筹集资金,把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如北大方正、清华同方等。这种产学结合模式十分严谨,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快、环节少、成本费用低;第二类,产学同组化模式。产学同组化指某一产业的某一企业和某一学校共同组建科研机构,研究解决产业发展或现实中存在的技术障碍、管理方面的问题或开发新产品,为企业的生存发展开路。这种结合方式具有稳定性、长期性的特点,问题发现及时,解决快捷,减少了企业与学校相互寻找、谈判等一系列交易成本费用;第三类,委托模式。即企业委托学校进行某一项目的科研。这种结合方式比较松散,具有偶然性和不稳定性,同时企业与学校间的要素市场化,增加了交易的成本费用;第四类,市场化模式。即企业与学校相互脱节,二者都以市场提供的信息为行动的基础,科研成果的转移要通过科技成果市场来实现。这种结合是以市场为纽带的结合,其特点不仅表现在已有科研成果转移的交易成本费用较高,而且还表现在已有科研成果无市场与企业需要研究的问题无人承担并存的矛盾。鉴于以上分析,应大力提倡产学结合的稳定性、长期性的模式,使产学双方互惠互利,从而降低科研成果生产、转化的成本费用。

第三,改革教育行政管理模式。裁减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改变目前教育行政管理机关对学校事务管理过多、过于琐碎的弊病,着眼于宏观规划、立法建设、环境创造等方面的工作,将具体管理交由学校完成。

第四,建立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具有动态性的教育效果评价制度。评价的内容包括:一是知识掌握的考核,包括知识量和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二是创造力的考核。同时,合理确定知识考核与创造力考核所占的比例,以体现素质是基础,创造是目的基本指导思想。评价的方式应多样化,知识考核可采用应试方式,创造力的考核可采用试验的方式、设计的方式或调研的方式等。坚持评价制度的动态性,随时间的变化对评价制度作出相应调整。评价教育效果时,既要纵向比较,也要横向比较。

第五,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转换观念,敢于面对自我,勇于自我否定,由灌输式教育转向启发式教育,创造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教学气氛。在教育行政管理中,鼓励教师进行教育方式的改革,培育一种有利于把课堂教学的权力真正交给老师和学生,有利于课堂教学气氛活跃,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发挥的宽松环境。

三、遵循创新教育模式重建学校管理体制

从对滨州地区教育实践的总体评估来看,尽管在中小学管理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但学校管理体制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和制约仍然存在,教育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被动、封闭状态尚未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的诸多特点在这里仍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滨州地区教育要想尽快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必须从教育模式和管理体制上作出更加彻底的转型,由总体上被动、封闭型向主动、开放型转变。

(一)基础教育学校管理体制的构建

针对现行普通中小学“应试教育”的弊端及其根深蒂固的体制根源,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配套改革:

第一,建立教育内容随时代发展而更新的动态管理机制。教育内容是实现教育功能的载体,内容陈旧是教育落后的根源。我国建国之初建立了全新的课程体系,70年代小平同志强调教材内容必须现代化,对课程进行了一次大的改革,从那时到目前教育内容的更新一直滞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更难以适度超前于时代。教育要成为符合“三个面向”的主动、开放的系统,首先要使教育内容具有主动、开放性。从一个发展中国家到一个欠发达地区,要搭上知识经济的快车,发挥出“后发”优势,跟上人类知识加速更新的周期,就必须以加倍的努力来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优秀文明成果,并加以改造创新。这就特别需要从着眼于未来的战略高度,加快中小学乃至幼儿教育统编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改革周期并形成制度。

第二,建立完整科学的现代中小学教育体系。滨州地区与全国绝大多数地区一样,中小学教育体系是在借鉴了工业化国家的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建立的,与当代新技术革命的要求相比,不仅这种教育模式已经落后,而且我们还存在着先天不足,就是对职业技能教育的重视不够。这不仅是一个历史问题,而且在当前已经主要是一个政策导向的偏差问题。其一,把中小学教育仍然习惯地界定为是普通中小学教育,把各类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排除在中小学教育之外,这就异化了中小学教育科学合理的结构。其二,把在普通中小学实施职业技术教育界定为是“渗透”,当作是额外的教育而不是中小学教育的应有之意。其三,职业技术教育从一产生就把它放在低于普通教育的二流地位,而且一直没有改变。尽管我国中等教育结构单一的情况已经改变,但是高等教育结构单一的状况却依然如故,普通高等教育一统天下,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升学无路,在许多地区升普通高中的落榜生才上职业高中。在研究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时又有人提出,对一些办学条件差、教育质量不高的普通高校,可引导其向高职教育发展。对职业教育的轻视于此可见一斑。中小学教育应该是做合格公民的教育,也是为他们将来成为高效率的从业者做好准备,即包括了认知的准备、操作能力的准备及情感的准备,从而使受教育者不但具有进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的基础,又能具备就业的基础。因此,有必要按照初、高中教育的特点,把学习学科的知识和掌握从业的基本能力结合起来,重新设置课程计划,学用结合,遵循教育规律渐进。

第三,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与就业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恢复高考制度并配以相应的就业制度确实为建立正常的教育秩序和促进人才培养、人才利用发挥了关键作用,由此也充分证明,人才选拔与人才就业制度是引导一切教育行为的根本动力。但是问题在于,长期不变的以掌握相同文化知识的能力作为人才选拔的标准和全国“一刀切”的高考选拔方式,与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结构尤其是全面和谐发展和创造能力的要求以及各地丰富多采的人才需求已经发生了越来越深刻的矛盾,人才选择标准的单一性必然抹杀人才素质结构的丰富多样性,这对矛盾是导致当前我们所指的“应试教育”诸多弊端的总根源。各地为解决“应试教育”的弊端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改革,但都只能绕开这个矛盾来进行,因而其效果也总是非常有限。这个根本矛盾不解决,由此派生的弊端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甚至会使许多地方在解决这些弊端时又走进新的误区,甚至导致教条主义的滋生,使教育事业受到更大损失。解决这个矛盾的主动权掌握在国家手中,因此必须从调整国家的相关政策着手来解决。本研究认为,人才选拔标准的单一性与人才素质发展的多样性永远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这对矛盾在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更是十分突出,而国家对统招人才的选拔并不是对“成品”的选拔,而是对人才的再培养,因此这种选拔的功能更多地体现为对中小学教育的导向,而且这个导向是影响中小学一切教育行为的根本动力。那么,我们就应该还这个根本动力以应有的作用,把国家的统招指标下放到一定的行政区划范围,用一定行政区划内全面实施中小学素质教育的评价结果作为下达统招指标数额的依据,把高考的指挥棒转到引导各地和各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上来,以此来引导教育结构的调整,解决普教与职教“一腿长一腿短”的问题,实现教育与当地发展的有机结合,使全体学生的发展各得其所,达到素质教育的真正目标。

第四,建立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的现代学校教育。传统学校教育,与外界相封闭,以知识为中心,与现代科技革命和新世纪人才培养目标产生了两大矛盾:一是相对稳定的教材与不断更新的知识之间的矛盾;二是知识传授的单一性与能力开发的多样性之间的矛盾。培养新世纪需要的以创造性为核心的高素质人才,必须改变传统的学校教学模式。在原有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学校与当地经济社会和自然发展的联系,开辟合作教育和实践教学的新领域,加强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同时充分开发和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加速建立教育信息网络,建设具有广泛扩展性和主动开放性的大课程体系,创建与过去被动、封闭性的学校教育具有显著不同的新世纪学校。这种现代学校教育,将逐步改变千百年来以教师讲授、课堂灌输为基础的,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传统教学模式,实现教育中的人力、物力资源的多层次开发与合理配置,解放教育的生产力和教师、学生的创造力,以充分的准备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这需要在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责任制度的基础上,切实落实学校的法人地位,使学校有充分的自主权来实施学校内部的管理。

(二)专业教育学校管理体制的构建

专业教育主要指专门人才的培养及成人教育,它们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相对直接性和现实针对性,是推动滨州地区经济、社会跨跃式发展的直接动力,因此我们研究提出这类教育的管理体制形态是,分级实行教育、经济一体化。

所谓分级实行教育、经济一体化,是指在滨州地区,地直学校与地直企业和规模农业(专业化生产达到一定规模的统一农业经济体)之间、县市直学校与县市直企业和规模农业之间、乡镇学校与乡镇企业和规模农业之间,建立相互依托、共同生存发展的关系,形成统一体制、统一利益主体。学校全心全意地为企业和规模农业的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服务,不断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企业和规模农业向学校提出明确任务,提供必要条件,充分依靠学校向集约化发展。这时所说的学校主要是指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以就业教育为主的综合高中,这些学校要进行相应的职能更新。之所以提出地县乡三级教育都有面向农业的任务,是因为滨州地区是一个农业地区,各级教育都有责任推动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迈进。之所以强调规模农业,是因为家庭分散经营的农业是以自给自足为主的产品农业,对科技进步没有必然的需求,不可能与教育一体化,农业要向集约化发展,必须首先形成规模农业,通过规模农业与教育一体化,加快农业向集约化发展。强调分级实行,是为了适应经济分级负责、教育分级办学的体制,有利于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明确责任,抓好落实,有利于各企业、各规模农业与各学校之间增强针对性。为此,针对现行教育与当地经济和现代科技存在的滞后、脱节状况,建议实施以下几方面的配套改革:

第一,针对滨州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大力改造和重建地方专业教育。滨州地区的专业教育目前主要是普通大中专、中等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由于长期以来受国家统一计划体制的影响,这些学校当前都存在功能结构上的严重障碍。普通大中专教育同全国各地一样,其学校设置、专业设置、招生育人、分配就业等全是国家、部门的条条计划,在前三项仍实行计划体制的情况下,仅把分配就业改革为供需就业情同虚设,甚至会带来社会不稳定等负面影响,这些现行政策所规范的大中专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没有直接关系。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体制改革入手,即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配套改革中,把教育主体和经济主体依据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变成统一体制、统一利益主体,实现当地教育、经济、现代科技一体化发展。这首先需要对地方专业教育进行大规模的、彻底的改造。

一是将大中专学校尽可能地方化。根据滨州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瞄准滨州地区“九五”到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所确立的“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转变”、“工业兴区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提出的一系列人才期望要求,调整组合现有大中专学校,重新确立骨干专业,切实增强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针对性。

二是大力增强专业学校的科技功能。组织各级各类专业学校,针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现代科技、尤其是高科技的需求,实行广泛的开放式教育,与国内外、省内外有关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公司集团等建立联系,引进科技,转化科技,开发科技,承担起并不断增强对当地科技进步的先导功能。

三是把专业学校建设成为地区创新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国家创新机制的构想,结合滨州地区实际,集中财力和优秀人才,依托高等学校,将其办成全区发展战略研究、科技引进创新、经济开发先导、高级人才培养、信息网络集成的中心和基地,同时积极开拓网络教育,加快建设教育信息通讯设施,扩大利用优秀教育资源,沟通国内外,辐射县乡村,为全区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插上翅膀。

第二,按照市场经济机制,分级建立教育、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运行实体。按照规模农业和企业与学校分级对接的原则,在政府引导下主要依靠市场机制,使每个规模农业、每个企业分别与学校建立共生关系。双方之间可以是一对一的联系,也可以是多头交叉的联系,都以发展利益为纽带结成发展实体,双方签订合同,取得法律效力,共同履行以下制度:

一是领导制度。企业和规模农业与学校双方以法人代表为主体建立共同的领导机构,实行董事会制度,及时解决共同发展遇到的问题。这样就可以打破企业、农业与学校之间长期以来缺乏沟通的局面。

二是责任制度。学校要履行企业和规模农业所要求的科技咨询、人才培养等各项任务,企业和规模农业要为学校提供相应的办学经费和实习设施等各方面条件。这样使学校能够真正实现主要依靠企业、行业和社会团体办学,使企业和规模农业与学校成为目标一致、利益一致、休戚相关的共同体。

三是师资建设制度。每所学校都要有两类教师,一类是专职教师,他们是以教育为职业的人员;一类是兼职教师,他们是与企业和规模农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科技开发人员、技术能手和管理行家。两类教师可以在学校与企业和规模农业之间有计划地交换流动,以保持教育行为与经济行为的高度统一。这样就可以在不增加学校人员编制的情况下解决学校专业师资严重不足的问题,使学校真正具备为企业和规模农业发展服务的能力。

四是学生培训制度。学生除了继续升学的之外,都是学校所服务的企业或规模农业的在职或新增劳动者,不存在招生与就业的脱节问题,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委培教育。此外,学校可以上挂下联横辐射,为其他学校或经济单位代培。企业和规模农业根据科技进步的需要可以随时派员工和农民到学校进行培训,在经营转换中出现的富余人员也可以随时到学校学习新技术,以便从事新工种、新产业;学生实行在校学习与在企业和规模农业实习“双元制”,实习时间不低于总学时的1/3,分别进行学习成绩和实习成绩考核。这样,一方面企业和规模农业在不增设培训设施的条件下就可拥有高水平的职工学校和农民学校;一方面学校在不增加设施的条件下就可扩大1/3的培养规模,并且能够最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增强人才培养的实际、实用和实效性。

五是信息交流制度。企业和规模农业与学校都建立相应的科技、教育信息中心,把国际国内与本企业、本规模农业发展和本学校办学有关的信息都纳入信息库,并积极创造条件实现与外界联网。企业和规模农业与学校通过信息交流,不断优化发展战略,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更新企业和农业功能,并能及时联系解决本企业、本规模农业和本学校自身不能解决的问题,使双方在相互依托、相互促进中发展,形成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机能。

标签:;  ;  ;  ;  ;  ;  ;  ;  ;  ;  

遵循素质教育目标模式改革学校管理体制_知识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