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处理幼儿教育中的几个问题_幼儿教育论文

正确处理幼儿教育中的几个问题_幼儿教育论文

正确处理幼儿教育中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幼儿教育论文,几个问题论文,正确处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培养靠教育,而幼儿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所以,重视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已成为亿万人们注目的问题,牵动着亿万家长的心。那么,要想搞好幼儿教育就必须正确处理有关幼儿教育的几个重要关系。

一、正确处理学习知识与开发智力的关系

知识和智力是相辅相成的,一定的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而只有发展了智力,才能更好地学习知识。在这个意义上说,智力是第一位的。在幼儿教育中,应着重于发展儿童的智力,而不应片面地给儿童强行灌输知识。只有开发了孩子的智力,他们才可以更快更多地掌握知识,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所以,不应把掌握知识作为最终目的,而应把学习知识作为开发儿童智力的手段。

幼儿的智力发展,有一个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演变过程,在良好适宜环境的刺激下,儿童的智力潜能,会自然而然地充分地表现出来。所谓“适宜环境”就是说在相应的物质条件下,有计划地进行各方面的训练。但应该注意到的是,幼儿智力发展有着极大的可塑性,经过适当的训练后,他们的智力会明显地提高,可是由于受到生物规律的制约,他们的智力水平不可能无限制地提高。这就是说,强调训练,并不等于强制训练,而是要有计划、有限度地训练,应因势利导,循序渐进。那种急功近利,操之过分的“急行军”式的训练,加重儿童心身压力过大的做法,非但达不到预期目的,适得其反,会影响孩子们的正常成长,得不偿失。

二、正确处理发挥专长与全面打基础的关系

我们知道,婴儿时期,不同的孩子已表现出不同的智力倾向。我们应准确地把握住孩子对绘画、音乐、舞蹈、体育等方面的兴趣和特长,因人而异,因势利导,使孩子主攻一门学科,引导他们把这门学科学好,使之成为自己的专长。但必须注意的是,在发展专长的同时,绝不能放松对其他学科的教学,应统筹安排,说明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全面发展,打下比较完整的知识基础。这样,不但使其各种学科能力获得和谐的发展,而且也为培养学科专长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否则,如果单科独进,而放弃其他学科的学习,放弃其他学科能力的培养,必然导致孤陋寡闻,知识面狭窄,甚至畸形发展。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应始终重视孩子学科能力的均衡发展。试看古今中外的著名专家学者,大多数都是一专多能的。总之,对于具有特殊才能的儿童,在培养广阔的知识基础上,才能着重培养他的专长兴趣,使之将来成为既有专长又有全面知识的人才。

三、正确处理开发智力与培养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智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因素,简而言之,就是“悟性”。而非智力因素,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综合概念,凡智力以外的心理品质,诸如动机、情感、意志、性格和兴趣等,都可以统称为“非智力因素”。人类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两者缺一不可。有关研究材料表明,凡是学有所长的专家学者,并非都是小时候就智力过人的“神童”,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进取心、坚强的意志和远大的抱负。正是这些优秀的非智力因素,再加上较好的智力,才能取得超常的成就。因此,热烈的情感、浓厚的兴趣、强烈的进取心、坚强的意志和独立自主的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是我们培养幼儿品德的重要目标。在一定的条件下,幼儿的情感、兴趣和教师的期望等因素能转化为学习动机,成为刺激学习的内驱力。

在这里应该提到的一点是,在培养孩子们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方面,除教师的努力外,家长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家长要特别注意让孩子生活在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中,使孩子保持轻松、愉快、开朗、活泼,尽量避免紧张和各种压力,从焦虑、忧愁、恐惧中解脱出来。家长重视一般智力因素,但更重要的是要重视非智力因素,如勤奋好学的习惯,坚强勇敢、不怕苦、不怕难等精神品质的培养。使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辅相成。这是应该在婴幼儿早期教育中必须正确对待的问题。

四、正确处理德智体美劳的关系

家长对天资聪明的孩子,要全面培养。在关心他们智育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它方面的教育。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长,应警惕孩子容易产生骄气和娇气。家长应鼓励孩子参加体育锻炼,文娱活动和力所能及的有益劳动。因为,通过体育活动,不但能够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且亦增强其竞争意识;通过文娱活动,可以促进美育教育,并能培养审美能力,也给他们创造欢愉的条件;通过有益的劳动,培养他们尊重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美德。可是,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只重视智育教育,一个劲地督促孩子学习知识,却忽视其它方面的良性发育,以至拖垮孩子的身体。至于个性品质的教育、人生道德观的培养,根本不当一回事,对孩子在德育方面存在的不良苗头视而不见,甚至把坏苗头看作好兆头加以袒护。如有好心人提醒,他却说:“孩子还小呢,树大自己会长直的。”这样,不但使孩子的陋习难改,而且必然会造成不良后果,到时候后悔莫及。

五、正确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

为完成幼儿教师的各项任务,需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但仅有这一点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必须用真挚的感情去对待孩子们,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建立和保持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起码要做到:首先,要尊重幼儿。要客观地清楚地了解幼儿的认识特点、知识特点、个性特点以及每个幼儿各不相同的能力,这样才能使我们在教学中做到既有普遍性又有针对性。要善于观察幼儿的言行,耐心地倾听幼儿的谈话,从而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分析孩子为什么这样说、这样做,然后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切不能武断地评判和否定孩子的想法和做法,更不能简单粗暴地指责,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其次,要积极参与孩子们的活动。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平等、友好的关系,是在参与幼儿学习、游戏及日常生活的密切交往中建立起来的。教师的参与,会让孩子们觉得你是他们的伙伴;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教师及时给予帮助,又使孩子们觉得你是他们可以信赖的长者。在参与过程中,教师自然而坦诚地向孩子询问或“请教”,这有助于让他们感受到师生之间的平等友好关系,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第三,就是把满腔爱心奉献给孩子们。教师的态度亲切、和善,会使幼儿对教师产生依恋、热爱的情感。一声亲切的呼唤,一次亲切的拉手或抚摸等细微的举动,甚至给孩子的一个微笑,投去赞许的目光,都会使孩子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当幼儿有过失时,也应耐心诚恳地教育,决不可以随意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总之,在教师和幼儿之间保持平等友好的关系,教师的爱心是起主导作用的。

标签:;  ;  ;  ;  

正确处理幼儿教育中的几个问题_幼儿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