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立足绿色新发展理念,结合我国能源储备、国外供热发展的历程和企业实际,并考虑一定的普遍意义,研究热电联产企业在热源开发、市场开发和系统建设过程中的思路和策略,为热电联产企业供热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供热;发展;绿色;思路
1 背景
1.1 总书记思想中新发展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做出重要指示。他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是“人民生活的增长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他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不能越雷池一步”,“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这些形象生动、字字珠玑,坚定有力、感人至深的话语,体现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的领袖、人民的核心,对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的高度关注、极端重视,也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民生情怀和强烈的使命担当。
1.2 目前供热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散煤消费分布广、数量多。当前散煤在我国城镇特别是北方中小城镇居民生活、工业燃煤小锅炉等领域均有大规模耗用。2015年,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约36.5亿吨,散煤消费量达7亿吨,占煤炭消费总量的20%,其中京津冀及周边消费量就达2亿吨;另据环保部统计,每年冬季5个月全国采暖用煤量会达到4.2亿吨。
二是散煤燃烧效率低、污染重。散煤多是灰分、硫分高的劣质煤,往往通过低效率的小锅炉或小窑炉燃烧,且缺乏脱硫、脱硝和除尘处理,热效率只有20%-50%,这些煤炭燃烧排放烟尘占全国排放总量的44.8%,排放的二氧化硫占全国排放总量的36.7%,约占全部煤炭消费总量的20%的散烧煤,目前实际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占比超过40%,真正成为了我国环保保护的“心肺之患“。
三是大中型城市散煤治理方式难以在其他城镇快速复制和大范围推广。近年来,北方大中型城市大力推进“气代煤”、“电代煤”治理散煤,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效果,但受天然气供应、用户承受力、地方财力等因素影响,在很多城市发展已受到不同程度制约,难以为继,无法普遍推广。
1.3 热电联产企业存在的经营、发展困境
一是由于近年国内较多的大容量机组纷纷投产,企业机组利用小时不断下降,交易电量减少,收入降低直接造成利润降低。
二是企业入炉标煤单价受市场影响持续走高,企业经营成本升高,压缩热电联产企业利润空间,虽然发电企业通过降本增效、节能改造等降低机组能耗,通过配煤掺烧、绩效管理等办法降低燃料成本,但是无法从根本上缓解煤电价格倒挂造成的经营亏损。原因一是体制障碍,能源价格政策有待于进一步理顺,市场煤、计划电、计划热而引起的发电供热企业效益较差,面临着严峻的生存问题。供热体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仍然在按面积征收热费,未按照热量收费,集中供热的优越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并且影响了建筑节能工作开展。
2 国内外供热发展历史及现状
2.1 国外供热发展历史和现状
一是各国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采暖方式,其中环保节能舒适是发达国家所追求的采暖方式,加拿大水电资源丰富,主要采用电采暖方式;美国南部主要采用空调采暖,北部大部分地区则用燃油或者天然气采暖,中部地区主要是以电采暖为主。北欧国家的丹麦、芬兰、瑞典等采暖方式世界领先,主要以热电联采暖为主。以丹麦为例几十年来致力于热电联产,其天然气、再生能源及热电联产满足全国四分之三的采暖需求。西欧国家法国采用电采暖,英国主要采取集中供热。南欧的意大利、葡萄牙全年气候温暖,通常采用空调采暖,东欧国家俄罗斯冬季严寒,通常采用集中供暖方式。亚洲的日本和韩国与我国气候相似,通常采用地板辐射热方式采暖。
二是以各国为例阐述不同采暖方式的优劣。德国通常采用独立供暖,一户或几户共同使用一个锅炉,只有较少部分采用远距离供热、用电、燃煤等方式。苏兰以热电联产集中供暖为主,节省能源降低污染,绝大多数城镇和人口密集地区普遍都采用了集中供暖的方式,主要方式为热电联产。瑞典是全方位的供暖系统,以区域供热为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大部分住宅区以及办公楼普遍都采用区域供暖。另一部分独栋住宅或别墅供暖则是通过家中自烧锅炉解决。
2.2 我国供热发展现状及趋势、国内能源发展趋势分析
清洁燃煤供暖方面:截止2016年底,北方地区清洁燃煤集中供热面积35亿平方米,均为热电联产,主要受存量分散燃煤替代(贡献率约75%)和供热需求自然增长(贡献率约25%)双重因素驱动,到2021年清洁燃煤供热面积将增长3倍,达110亿平方米,其中热电联产80亿平方米,超低排放大型锅炉30亿平方米,县城和城乡结合部成为重点。
天然气供暖方面:以“2+26”城市群为主的天然气供热,由2016年底的22亿平方米,接近倍增到2021年的40亿平方米。其中燃气热电联产新建/改造规模1100万千瓦,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增加120万千瓦,新建/改造燃气锅炉5万蒸吨。
同时根据目前情况分析,集中供热调整增长期不会持续太久,根据《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2021年后散煤存量替代阶段性任务基本完成,集中供热增长率将回落到略高于供热总量增长率的水平。
3 热电联产企业供热发展思路和策略
3.1 热电联产企业内部供热能力开发
当前热电联产企业加快发展热力业务,是助推存量煤电提质增效、参与市场竞争的必由之路,也是改善大气环境,助力美丽中国建设的实际行动。要想长远提升企业供热能力,就必须从“网源荷”(热网、热源、热负荷)三个方向全面发力。
其中包括“三个一”形态升级,随着集中供热快速发展、热力网规模不断增大,为实现安全节能,压减体制性成本,在地方政府推动下,热力系统加快从网源分离到“网源一体、直管到户”,发展网、源、站以及热用户前端一体化的经营管理模式,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供热成本。从多点孤网分散供热到“一市(区)一网、联网运行”例如河北省等多地要求加快城区热网互联互通,形成联网、环网运行,增强运行调节灵活性和故障互保能力。从单一热源到“一网多源、多源互补”,类似电力系统发展历程,为追求联网效益,在大型热力网中,作为基础热源的热电联产机组、作为调峰热源的燃煤(气)锅炉,以及补充热源的热泵等联网运行、优化调度。
3.2 热电联产企业外部热源点开发
我国的资源禀赋现状是“富煤贫油小气”,且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煤炭的能源供应主体地位不会动摇,而煤基分布式能源是以煤炭为基本原料,通过热、电、冷、热水等多联供方式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达到更高的综合能源利用率,在负荷中心就近实现能源供应的现代能源供应方式。煤基分布式能源是煤炭高效清洁利用的重要方式,在我国能源禀赋特殊国情下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具备“两集中”和“三不一去”特征,即集中制备与配送煤粉,集中远程智能控制,不见煤、不见烟、不见灰以及去工业化。
绿色发展理念在热电联产企业供热发展中的应用,要系统考虑源网蓄和用户各环节,实现“网源一体、多源互补”发展,统筹考虑当地资源禀赋条件、目标市场我和地方政府需要,科学预测负荷,合理匹配规模,因城制宜、大小兼顾、不拘一格的发展,避免投资超前和风险。充分考虑当地经济水平和居民承受能力,将工作重心由优质能源替代煤炭转为集中燃烧替代分散燃烧上来,宜煤则煤、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将发展燃煤热电多联供作为散煤替代关键抓手。要遵循“创新发展热力,大小兼顾、气煤并举、加强热力市场调研和布局,不拘一格抢占供热市场”,借鉴国内外著名企业化发展经验,探索特色创新发展模式。
3.3 热网及用户端建设中的绿色理念
在原有常规热网基础上,要结合多热源多能互补技术应用、物联网技术应用、移动终端维护、地理信息大数据应用,通过能源梯级利用、热网输送水力平衡、换热站自动调整、热计量供热等一系列节能降耗的技术措施,通过热源DCS系统、换热站联合调控和远程监控系统、二级网水力平衡调控系统、分户计量系统、管道测漏系统、热网GIS系统、热网在线模拟仿真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手段,构建适合热电联产的集成节能模式的运行调度管理系统,并将随着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必然会不断提高完善和更加智能。
4 结论
总之,大力发展供热,不拘一格抢占热力市场,千方百计打造供热优势,大势所趋,时不我待。我们要因地制宜做好项目规划选点、选型及开发建设工作,并以向用户提供多产品、多样化、高附加值的能源服务为落脚点,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履行中央企业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责任,践行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切实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价值创造力,为落实公司“十三五”发展战略及创新转型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论文作者:马贺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8
标签:热电论文; 能源论文; 采暖论文; 热源论文; 方式论文; 企业论文; 集中供热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