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艳 陈婉真(福建省泉州市妇幼保健院 362000)
【摘要】目的 通过检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与鳞状细胞癌组织中Id1和Id3的表达,探究Id1和Id3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和宫颈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调节作用以及相互关系。方法 本文采用回顾分析法对应用EnVision免疫组化技术进行检测的宫颈上皮内瘤样变与鳞状细胞癌组织中Id1和Id3的表达水平予以研究,同时观察Ki-67抗染色计数增至指数与CD34染色计数微血管密度变化。结果 Id1与Id3在免疫组化染色中呈现状态不同,且Id1与Id3的表达随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增加而增加。FIGO分期越低、年龄越小的宫颈癌患者Id1表达明显要高,而伴有淋巴结转移的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Id3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观察宫颈上皮内瘤变进展,Id1表达与Ki-67异形细胞标记指数成正相关。结论 在宫颈上皮内瘤变、鳞状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均能够见到Id1和Id3的表达,其关联着宫颈上皮内瘤变以及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因此在基因治疗中可作为候选的靶基因位点。
【关键词】Id1 Id3 宫颈癌前病变 表达
【中图分类号】R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2-0251-01
引言
在妇科疾病中,宫颈癌为具有巨大危害性的常见性疾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疾病病死率逐渐升高,其中Id1与Id3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和宫颈鳞状细胞癌表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关系着肿瘤的侵袭转移,因此本文通过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Id1以及Id3宫颈上皮内瘤样变与鳞状细胞癌组织中Id1和Id3的表达水平予以研究,从而找到临床及早发现、诊断以及预后的依据,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材料选择
选取自1998年~2005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存档的蜡块进行研究。本研究中选取的病例在术前均未经过化疗、放疗以及免疫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获得方式为经子宫颈锥切、宫颈活检、广泛性子宫切除术以及子宫全切获得。
从中选取67例子宫颈鳞状细胞浸润癌以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按照FIGO分期标准进行分期。
宫颈癌患者年龄在5随~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5岁,有40里病患大于40岁,其余患者均小于等于40岁。对鳞状细胞浸润癌患者进行组织学分级,其中1级患者有33例,二级患者有34例。
1.2试剂
选择1:50稀释的兔抗人多克隆抗体Id1(C-22)、1:100稀释的鼠抗人Ki-67单克隆抗体、1:100稀释的鼠抗人CD34单克隆抗体、1:50稀释的鼠抗人克隆抗体Laminin、选择EnVision免疫组化试剂盒以及1:50稀释的兔抗人多克隆抗体Id3(C-22)。
1.3 免疫组化染色
采用EnVision二步法对本实验对象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染色步骤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1.4 统计学分析
首先进行数据分析,选用的软件为SPSS17.0。其次采用假设检验方法即卡方检验进行计数资料的对比应用。再次应用Student t检测方法进行计量资料的对比应用。最后检测P值,如果P值<0.05,那么数据之间存在差异性,说明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Id1与Id3在免疫组化染色中呈现状态不同,Id1阳性染色定位于宫颈CIN中异形细胞和宫颈鳞状细胞癌胞浆中,呈棕黄色颗粒沉着,Id3阳性染色绝大部分为胞浆染色,仅有个别病例伴有小片区域胞核染色。
2.2 Id1与Id3的表达随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增加而增加。FIGO分期越低、年龄越小的宫颈癌患者Id1表达明显要高,而伴有淋巴结转移的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Id3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2.3 观察宫颈上皮内瘤变进展,Id1表达与Ki-67异形细胞标记指数成正相关。具体表现为Id1的表达与Ki-67异形细胞标记指数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74;而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Id1和Id3的表达与宫颈癌微血管密度(MVD)及增殖指数(PI)未见明显相关。
3 讨论
Id1在癌细胞胞浆中呈现为阳性表达,且随着异形增生程度的增加以及脉管的浸润,Id1蛋白的表达也呈现为升高状态,因此在临床研究中将Id1蛋白表达阻断便可以防止病变细胞持续增殖,进而阻断了肿瘤增生的进程。而Id3表达体现在人表皮增生的角化细胞中,其随着分化成熟而不断下降调节,通过资料推测,Id3在促进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鳞状细胞浸润癌增值方面不具有关键性作用。
Id1表达和Id3表达随着宫颈鳞状上皮异型增生程度增加而不断升高,虽然二者之间相关性并不明显,但是二者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进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相对独立的影响因素。其存在于在宫颈上皮内瘤变、鳞状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因此在基因治疗中可作为候选的靶基因位点。
参考文献
[1]刘豫瑞,庄则豪,李有炳等. ID-1、Ki-67及Bcl 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5,10(22):327~330.
[2]甘继尧瑶,张声等.Id1和Id3在原发性胃癌的表达.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6,40(5):327~330.
[3]徐俊,秦治明. Id1与Id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0,35(2):327~330.
论文作者:陈艳艳,陈婉真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3年11月第3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3
标签:宫颈论文; 细胞论文; 宫颈癌论文; 免疫论文; 患者论文; 淋巴结论文; 子宫颈论文; 《医药前沿》2013年11月第3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