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教”的诗歌该如何教?论文_王晴

“不能教”的诗歌该如何教?论文_王晴

王晴 内蒙古包头市一机一中 014000

摘要:英国著名诗人T.S.艾略特说过,诗歌代表着一个民族最精细的感受与智慧。诗歌是诗人某一时段或者某一刻思想的集中体现,是最具审美趣味的主观创造。与小说散文相比,诗歌的主要内容不是描写社会现象、人生经历,而是情绪和情感的个性抒发。诗歌因为较少细节的描述、价值观念的束缚、个人恩怨的羁绊,几乎纯粹是情绪化的喷发,因而比其他样式的文学作品更能超越时代的局限,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但是如果没有了写作时的情与景,或许就连诗人自身都无法解读出一首诗歌的内涵意蕴。而且,我们也很难不夹杂任何个人情感去阅读一首诗,个体生命体验会指引着我们不自觉地将诗歌这种主观产物加工地更加主观。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一线工作了几年,每每讲到古今中外的诗歌,我始终都在思考一个问题——诗歌的“可教性”。

关键词:诗歌;教学;《海》;阅读

中图分类号:G6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8)12-067-01

我们教学生诗歌,到底要教学生什么?就拿废名的《海》为例,我们是要让学生知道它的主题?还是要让学生了解它的作者?抑或是当下诗歌教学的“终极目的”——背诵全诗?就教学过程而言,作为教师,我们按照教学大纲,尽职尽责,从诗人简介、创作背景、诗歌主题、写作技巧等方面对诗歌进行剖析,美其名曰“鉴赏”,在我所工作的学校,语文教研组甚至还编写出了各类主题诗歌的答题模板,学生学得有板有眼,并且在考试中总是可以拿到可观的分数。我的学生虽然答题答得头头是道,然而在某一次月考要求创作一首小诗的语言文字运用题目里,却写不出一首像样的诗来。那时候我忽然明白,在某种程度上自己的诗歌阅读教学是失败的。那么问题出在哪里?看似科学的教学方法并没有教会学生如何读诗吗?以读促写是语文教学的要义所在,可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读诗和写诗为什么并无关联呢?那么诗歌真的可教读却不可教写吗?

诗歌是抒情的,而我们却冷静地将诗歌套路化,就像一把锋利无情的解剖刀,将诗歌剖析得一览无余。托尔斯泰在《谈艺术》当中说,区分真艺术与伪艺术,有一个肯定无疑的标志,即艺术的感染力。 诗歌作为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无疑也是最具感染力的文学样式。我们首先要让学生体悟到诗歌的感染力。人大附中的王艳老师就给我们提供了极好的诗歌教学范例,她的诗歌教学活动丰富多彩,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诗歌阅读与写作成为了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引信。

其次要践行“情境探疑”与“知人论世”有机结合的诗歌阅读教学课堂。如果说一定要生成一种诗歌教学模式,我比较欣赏的是郑国民老师曾有一次以废名的《海》为例所示范的教法。在不给任何说明的前提下创造情境阅读诗歌,单纯地反复阅读文本,获得最纯粹直观的体验之后,随着教师引导,个人对于诗歌生成的体悟不断加深,在得到作者个人与写作背景等相关信息之后,知人论世,回顾自己的理解,最终完整而丰富地理解好诗歌意蕴。但是要注意的是情境创设要符合诗歌意境,以及要处理好“知人论世”环节的具体安排,要安排的恰到好处,不能随意放置,否则就达不到让学生“恍然大悟”的教学效果了。

第三,要让学生学会诗歌间的对比阅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拿废名的《海》为例,一读这首诗,我立刻想到的是郭沫若的那首《夕暮》:

白色的绵羊

团团睡在天上

四周苍老的荒山

好像瘦狮一样

仰头望着天

我替羊儿危险

牧羊的人呦

你为什么看不见

废名对同时期的郭沫若推崇备至,更是将这首《夕暮》称为“新诗的杰作”。 “诗人天性三分佛”,《海》的禅宗意味十分明显,其中“池岸”、“荷花”、“善男子”等意向的隐喻我们也不难理解。而郭沫若“对宗教文化放射性的、多方位的吸取中,又有一个内在的坚实的依托,这就是对民族苦难的沉重思考和为民族利益而献身的牺牲精神。” 废名所产生共鸣的也就是他与郭沫若相似的、通融的宗教情结,只不过就隐喻意味而言,废名更侧重集中了儒、道、佛三家思想的个人生存理想的外化,而充分理解佛、道及基督教教义精髓的郭沫若则将国家、民族及大众的苦难十字架背负在自己肩上。托尔斯泰认为任何一种艺术,本身都具有把人联合起来的特性。 所以诗歌中的对比阅读有助于学生对于诗人自身及诗歌文本本身的理解,可以帮助我们多角度地考察诗歌作品之间的相似与差异。

最后,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在感悟后书写。上世纪30年代, 叶圣陶先生提到:“读与写关系密切。善读必易于达到善写,善写亦有裨于善读。二者皆运用思考之事,皆有关学科知识与生活经验之事,故而相同。” 不只是诗歌学习,任何一种文学题材的学习最后如果要呈现,最直观的就是说与写,诵读和感悟都是必由之路。无论是郑老师的诗歌阅读课还是王艳老师的诗歌阅读课,都有大量的诵读环节,最后生成的感悟要落在纸上,可以写仿写诗歌,也可以改写成现代文,具体形式因作品而定。

诗歌是抒情的,诗人的感情是独特的,并不是全人类都能通识体会的。我们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去学习或者模仿一些完全合乎世界性艺术的要求的作品。所以诗歌阅读教学绝对不是固定的、有套路可言的固定模式,而是灵活多变的、要因诗歌而异的、时刻适应学生的最能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语文课堂。读写结合依然是我坚持的语文教育方式,经过阅读的熏陶,最终落在纸上才完成了整个诗歌的接受过程。既然整个世界都是不稳定的战场,对于看似不可教的诗歌,唯有时刻调整的、“不稳定”的学习方式,才是通向诗歌艺术殿堂的唯一途径!

注释

①列夫•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文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

②废名. 论新诗及其他[M]. 辽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③刘勇.中国现代作家的宗教文化情结[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④列夫•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文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

⑤叶圣陶.叶圣陶集[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

论文作者:王晴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12月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  ;  ;  ;  ;  ;  ;  ;  

“不能教”的诗歌该如何教?论文_王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