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工作的挑战与应对论文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工作的挑战与应对论文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工作的挑战与应对

朱 琳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215004)

[摘 要] 对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的新变化,与网络的普及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挑战进行分析,认为“互联网+”时代充分运用科技发展的优势,实现“互联网+”心理教育体系建设、心理咨询中心机制创新、心理教师队伍建设以及“互联网+”反馈与干预平台建设。

[关 键 词] 心理健康教育;高职院校;“互联网+”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在我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近10 年高等职业院校已经为我国培养了近8000万名毕业生,已经成为中高级技术人才的主要来源。重视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工作,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健康的心理观,依托互联网平台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互联网+”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的新变化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科技的不断发展,围绕网络社会的崛起,传统高职院校教育模式也不断受到冲击。最主要的表现是网络带来了新的观念、新的组织方式和新的社会环境,这些成为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的主要机制。

(一)社会化过程的改变

社会化是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过程,从人的出生开始就受到家庭、同辈群体的社会化影响,学校一直以来是主要的社会化发生场域。但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普遍侵入,社会化过程伴随着强烈的虚拟化、网络化取向,这形成了新一代高职学生社会化过程的主要特点。网络的发展改变了以往正面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学校社会化环节,各种不知来源的价值观和教育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影响高职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二)亚文化的侵入

与网络化相伴随的往往是亚文化的深刻影响。亚文化并非完全是劣性文化,但却往往表现出非主流、非正面的基本特性。亚文化的侵袭往往以挑战传统正面教育为基础,尤其对高职院校学生而言,在文化课相对薄弱的情况下,更容易对亚文化难以识别。往往在亚文化的作用下形成强烈的叛逆,这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患者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心电图(ECG)、血压(BP)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开放上肢静脉通路输注乳酸钠林格液。麻醉方法:两组均于L1~2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确认穿刺针置入硬膜外腔隙后,将穿刺针缺口朝向尾侧,注入试验量2%利多卡因4~5 mL,然后朝头侧置入硬膜外导管3.5 cm,确认无误后选用0.596%罗哌卡因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待麻醉起效满意(平面控制在T8~S范围)后,D组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1 μg/kg 5~10 min使患者进入浅睡眠状态,随后予0.5 μg/(kg·h)速率泵注至术毕;C组持续泵注等容量生理盐水。

3.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工作的形式单一。高职院校学生往往因求学或就业压力存在相应的心理问题,需要心理工作能够主动且个性化地开展。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工作教师队伍结构薄弱,并且师生比例不合理,心理辅导工作难以有效开展。高职院校的学生心理辅导还主要是学生主动申请而进行的心理咨询。并且部分高职院校存在心理健康教育形式过于单一的现象,仅采用大班授课的教育形式,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2.从事学生心理工作的队伍存在专业性不足的问题。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工作教师队伍主要是由院校行政教师队伍或辅导员组成,并且大多心理教师为兼职,并不在高职院校专门从事心理辅导工作,这使高职院校心理工作教师难以保障细致和周到的专业化工作。并且受制于高职院校师资学历水平和年龄结构,具备心理学与教育学相关专业背景的全日制高水平本科教育的教师比例仍然极低,难以保证高职院校心理工作的专业化水平。更重要的是,面向高职院校心理工作教师的业务技能培训仍然较少,心理学理论与学生心理辅导实践难以有效对接,这些成为进一步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工作发展的障碍。

(三)自组织偏好

互联网增强了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的隐蔽性。网络的基本特性就是虚拟性,网络交往常常存在基于信息安全考虑的隐瞒和欺骗,因此高职院校学生的网络活动大多会以隐蔽的方式进行,学校很难也不能够完全掌握学生的网络社交复杂情况。另外,网络交往代替现实交往的重要原因,就是在隐蔽身份的前提下,能够释放内心压力与个性,所以网络交往从源头上就可能带有刻意回避现实的性质。因此学生在网络交往中的复杂行为最能够直接表现出学生的心理特性,而这也成为高职院校最难了解的环节。

二、“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工作的挑战

(一)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工作的现状

“互联网+”是新时代高职院校工作开展的重要现实背景,虽然网络的兴起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工作带来巨大挑战,但是也为进一步优化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工作提供了新的契机。心理健康教育在国内各所高职院校中都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传统教育模式无法消除的问题,比如,系统集成性不良、信息延时等。现阶段,应把握互联网发展规律,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工作的质量。

1.学生心理辅导机构普遍设立,但工作开展相对不足。近年来,随着学生心理问题导致的恶性事件频发,各地有关教育部门先后出台相关政策条例督促高职院校重视学生心理工作。各高职院校普遍开设了学生心理辅导室,并配备了一定数量的心理教师。学生心理辅导室一般具有相对成熟的硬件设施,能够达到有关部门的基本要求。不过从调研结果来看,高职院校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往往还存在形式化、应付检查的现象,常态化的学生心理辅导与干预并没有实现。心理辅导机构的工作与高职院校学生工作没有形成嵌套,游离于学生日常的教学管理之外。

推力气缸提供的驱动力施加在滚轮轴承上的力矩M’=F·r,其中 F=2100N,滚轮半径 r=40mm,M’=F·r=84 N.m。

从上述流程中可以看出,渣锁斗阀关闭时起到隔离上下游高、低压系统的作用,而开启时则串联了上下游等压系统。XV-0218和XV-0219设置在冲洗水罐与渣锁斗之间的管线上,定时依次开启冲洗渣锁斗,防止渣锁斗堵塞。

“互联网+”使高职院校学生群体的社会交往进一步复杂化。“互联网+”是在信息技术发不断发展情况下,对相关领域的发生发展与变化过程提供主要的动力。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极大地改变了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交往方式和社会交往频度。高职院校学生通过手机等移动客户端将现实生活交往网络化,不断扩大网络交往的频度和时间,这使得既有基于地缘的交际圈进一步扩大。由此,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交往开展在更为开放和活跃的互联网空间,一方面互联网法律监管的不健全,各种虚假信息、不良信息涌现,高职院校学生容易被亚文化和虚假信息引诱;另一方面,网络平台使相对隔离的社会生活状态扁平化,使关于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文化教育的差异直接显现,也加剧了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

(二)“互联网+”对高职院校心理工作的冲击

梨花再次感到前所未有的寒冷,她双手环抱着身体,慢慢地出了谷村,走到两村交界的大寨河边时,她扶着桥头热火火的石柱蹲下身来;桥下的流水清澈见底,水草摇曳,穿行在草丛间的小鱼忽闪忽闪地折射出太阳的光芒;不少红蜻蜓、白蜻蜓……贴着河面来来回回地飞翔。梨花望着流水,想问什么,却又想不起来自己要问什么。梨花慢慢地直起身来,拐到桥下,沿大寨河缓缓西行,就像一个有东西丢失在河里的寻觅者。

自组织是协同学的主要概念,自组织往往是人们自发、自愿组织起来的,并且是非正式的社会交往。自组织主要挑战的是以行政班级为单元的高职院校的组织体系。学生通过兴趣爱好、业缘地缘等方式自发集结成兴趣小组、各类网络虚拟社群,并且以较高积极性通过非正式渠道进行联结,对既有的以班级为单位的心理辅导与干预带来严重的挑战。学生以网络为载体参与更具有弥散性和扩展性的网络松散群体,会导致学生减少对既有高校心理教师队伍和朋辈辅导的信任,从而消解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工作的正面引导。

三、新时代优化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学生心理工作一直以来是高职院校实现教书育人现代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然而受制于我国高职院校的整体办学条件以及社会层面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较低,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工作整体上仍发展不充分,有较多亟待提升之处。

第一,优化升级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特色产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立足当地自然环境条件、交通条件和特色农业,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发展路线,走产业化和集约化发展之路。第二,当地政府要对农民进行科学技术培训学习,提高农民的科学技术素养,鼓励农民在家创业就业[2]。因此,要改变传统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实现农民就近就业和收入稳步增长。

(一)“互联网+”心理教育体系建设

互联网时代使得原本需要面对面进行的学习、辅导工作,不再受到物理场域限制。并且各院校提供的学生心理咨询辅导也能够相互补充与合作。大力推进“互联网+”心理教育体系建设,首先要将丰富的互联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由高职院校联合创建学生网上心理健康教育网站与服务平台,实现可以突破时空的心理教育,以此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增强个性化与定制化的效果。另外,要建设心理教育网站、与传统的心理教育形成互补,增加能够顺应时代发展和学生需要的心理辅导内容,并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及时更新网站推送的主要内容。具备条件的院校可以通过建设微信公众平台,或与学生工作APP进行绑定,从而实现心理工作的矩阵化教育体系建设。

(二)心理咨询中心机制创新

传统的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主要表现为“门诊式”服务特征,即学生感觉到有心理问题并愿意主动接受心理辅导时,可以选择到院校心理咨询中心或相关机构进行辅导。实际上,大多数学生心理问题并不能被本人深刻认知,并且学生对自身心理问题的逃避也是常态,因此“问诊式”服务的心理工作室已经不能顺应时代需要。实现基于互联网的心理咨询中心机制创新,必须变“问诊式”服务为“体验式”服务,邀请学生参与心理中心的活动与讲座,通过组织定期的学生活动增强学生对心理问题的自我认知,选择健康理性的方式改善心理健康。

(三)心理教师队伍建设

“互联网+”时代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打破时空界限,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相对较弱的情况,可以选择建设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联合协作体,通过院校之间的网络连接,使优质的心理服务资源可以共享,并且避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服务设施和资源的重复建设。另外应加强区域内高职院校心理工作与专业的医疗结构合作,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与干预的专业化水平。

(四)“互联网+”反馈与干预平台建设

“互联网+”时代的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充分利用互联网全流程、高覆盖率的优势,更为人性化、精细化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各院校必须安装网络心理评估系统,学生入学期间进行心理测试,并周期性地开展年度心理测试。心理评估系统要选择科学性强的方案,避免简单化的心理测试。其次,要依据学生心理测试结果建立健全网络心理档案,对心理测试中表现出部分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常态化的跟踪与心理干预。最后,全面开展网络心理咨询,尤其是开展可以匿名进行的学生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发现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也可以尝试构建整合性三级教育网络,一级网络是由各系学生干部或心理朋辈员组成,二级网络主要由各院系辅导员构成,三级网络主要由专业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组成,从而形成整合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

参考文献:

[1]郭淑芬.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J].西部素质教育,2019,5(4):91-92.

[2]谷振伟,李红平.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59.

[3]熊惟蓉.“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才智,2019(3):36.

[4]贾玉慧.基于高职学生工作的家庭影响背景下学生心理干预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47):371-372.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6-0022-02

①本文系苏州市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工作研究课题“网络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研究”(SGZXB201804)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朱琳(1979—),女,汉族,黑龙江大庆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

◎编辑 张 慧

标签:;  ;  ;  ;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工作的挑战与应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