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教学模式下会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探究论文_覃秋月

研究性教学模式下会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探究论文_覃秋月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崇左 532200)

摘要:研究性教学是教育部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目标,致力于为企业培养出大量的创新型人才。会计专业人才是当前社会中需求量较大的一类人才,通过对高校的会计人才培养情况来看,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进而影响人才培养效果。因此,在进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时,应严格秉承研究性教学模式要求,加强会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以便能够为社会输送大量专业的会计人才。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模式;会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

前言:

创新型人才作为当前社会中一类需求量较大的人才,要求人才自身应具备较强的创造能力,对待事物能够展现出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人才的自我探索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均有着较高的要求。会计专业在进行人才培养时,需要对原有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进行改良,为学生构建更多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及主动实践的机会,以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知识应用及知识吸收能力,促进学生各方面专业素质的提升,培养出大量的创新型人才。

一、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过度重视专业能力培养

当前,大多数高校的会计专业目标设定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由于会计属于职业类型中的一种,工作过程中涉及到的范围较广,且学生在毕业后面临的工作环境具有开放性及多元化等特征。其次,高校过度重视对学生基础专业知识及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与当前市场中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学生自身素质及专业能力的缺乏成为导致学生无法高质量完成工作的最大阻碍。个人综合能力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为社会做出的贡献,应加强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能力培养。

(二)教学形式单一化

会计作为企业中的重要部门,为了确保企业资金管理的合理性,保证企业的高效运转,对会计专业人员的知识、素养及能力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高校会计专业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未能结合当前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及时对学科的结构进行有效的调整,将教学精力全部放在专业会计知识的传授上,导致会计学科无法与其他学科之间实现交叉融合,学生所掌握的会计知识面较窄,增加了学生的就业难度。另外,还受学校不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直接关系,缺乏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学生所掌握的专业能力与会计岗位需求不相适应,无法满足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用人需求,对学生职业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1]。

(三)教学方法创新度不够

当前,大多数高校的会计教学思想均较为落后,教师未能及时更新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较少,未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观察,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无法得到肯定,增加了学生的厌学心理,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另外,由于学生的实践能力较为薄弱,解决问题、分析问题能力均较差,对学生就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且高校的会计专业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培养工作流于形式,教学方法创新度不够,增加了会计实践人才的培养难度[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研究性教学模式下会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

(一)在教学准备阶段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在教学准备阶段实施及开展,该阶段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阶段:第一,课程调节阶段,将论文写作、信息检索和实训设立在低年级阶段。第二,向教师或企业负责人征集,以完成对教学项目载体的确定。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及开展,向学生进行宣传主要是通过讲座及书面通知的形式进行,有助于强化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内容的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参与教学项目时,通过教师推荐及主动申请形式进行参与,为论文写作、信息检索和实训的实施及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在教学阶段通过“问题”训练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在研究性教学模式下,教学阶段处于最核心的阶段,教学工作的实施及开展应紧紧围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方案设计、问题解决及提出结论等几个步骤来开展教学工作。将“问题”作为教学工作的核心,但是“问题”的应用方法应合理,不仅仅是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提问,而是要求教师应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提问,作为“问题”的启发者、组织者、设计者及引导者角色。教学工作在实施及开展前,为了提升教学内容的可操作性及吸引力,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项目载体进行合理的选择,并做好教学过程的优化设计,结合教学情境,合理设置教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另外,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问题讨论中来,学生之间通过相互合作及小组讨论等形式,共同来解决问题。另外,为了能够充分了解学生在一阶段的学习情况,教师应采用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的形式,以便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指导,培养出大量的创新型人才[3]。

(三)后教学阶段巩固学生的创新精神

后教学阶段主要是指教学的最后阶段,该阶段包括展示教学内容及评价教学成果两个阶段。在研究教学模式下,后教学阶段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与教学准备阶段及教学阶段的铺垫分不开。通常在对教学成果进行展示时,主要以论文汇报和PPT汇报为主,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时,坚持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及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原则。在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可增加平时成绩的比重,为了确保对学生评价的客观性,还可增加实践操作、自主授课及案例讨论等评价内容。为会计专业学生营造活跃及宽松的教学氛围,赋予学生自主学习权。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还可采用撰写论文、参与课题、参与社会调查及科研项目等形式,在培养方案设置中增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内容,以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4]。

结论:

会计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研究性教学模式下,教师应坚持因材施教,不断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在教学准备阶段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在教学阶段通过“问题”训练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后教学阶段巩固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取得良好的会计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出大量的会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春梅.新形势下管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对策探究[J].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9(01):198-199.

[2]周秋华.论大数据下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J].中国商论,2018(34):185-186.

[3]陈琴,张德容.研究性教学模式下会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探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8(36):76-77.

[4]田光大.大数据时代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北方经贸,2018(12):148-149.

作者简介:覃秋月(1986.11-),女,广西崇左人,本科,辅导员,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财会、学生管理。

论文作者:覃秋月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上《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9/3/5

标签:;  ;  ;  ;  ;  ;  ;  ;  

研究性教学模式下会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探究论文_覃秋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