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工业化的三大问题_科技论文

中国新型工业化的三大问题_科技论文

中国新工业化的三个重大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重大问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工业化与中国的崛起

韩民青

(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2)

[摘要]正在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并不是某一领域的变革,而是物质生产方式的全面革命即新工业革命。面对工业危机和新工业革命,全球各国正在出现新的分化,中国必须不断探索和开拓现代化建设的新道路。事实表明,中国必须明确提出和实施新工业化发展战略,积极应对工业危机和紧紧抓住新工业化发展的历史机遇。中华民族将在新工业化建设中实现伟大复兴。

[关键词]工业危机/新工业化/中国崛起

自20世纪末以来,在我国和全球经济发展中,资源尤其是能源短缺的问题以意想不到的速度和规模凸显出来。这是工业危机的征兆。工业危机的实质是工业化生产方式的危机,主要表现为资源和环境危机。从全球范围讲,工业危机不可避免,人类只有积极应对工业危机。应对工业危机的根本出路就是进行新产业革命即新工业革命。由于资源和环境的限制,中国不可能建立发达的工业化,必须积极开拓和建设新工业化。中华民族只有在新工业化中才能实现伟大复兴。

一、全球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以及工业危机,必然导致新工业化,新工业化本质上是“深”工业化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人们就不断描绘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的兴起以及将带来的工业之后的新时代,先后提出了“原子能时代”、“太空时代”、“信息时代”、“生物工程时代”、“纳米时代”、“生态时代”、“知识时代”等若干不同的说法。对于这些不同的说法,人们普遍觉得说的都有一定道理,但又都不全面。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人们开始觉得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造成的新时代并不是这些说法中的某一种,这些不同的说法单独看来只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新时代,而新时代有可能正是这众多不同说法的综合和统一。

大量事实表明,正在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并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的单独变革,而是物质生产方式的全面革命。我们要切实关注当代社会生产领域中的新能源、新材料、新工具、新方法的一系列深刻转变,具体地说,信息科技、生物科技、纳米科技、新能源科技、新材料科技、生态科技、太空科技等一系列高新科技形成了一种整体的力量,推动并产生一场物质生产方式的新变革,从而形成一种崭新的物质生产力和生产方式。所以,经过长期的深入研究,我认为工业文明之后的更高级人类文明新形态应称之为“新工业文明”或“新工业时代”。需要讲明的是“新工业时代”有其特定的涵义,即指“人工创造和利用化学物质的时代”,这是从人类文明演进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线索上来确定的。

“新工业文明”或“新工业化”作为一种“人工创造和利用化学物质的文明”,是一种比工业化(“工业文明”或“工业化”本质上是一种“采掘和利用天然化学物质的文明”)更高级更深层次的物质生产力和物质生产方式。它具有七个方面的主要特征。(1)劳动对象(生产原材料)的微观元素化。新工业化生产是从小分子、原子乃至亚原子层次入手进行的生产,是人工创造和利用化学物质的生产。新工业化生产既可以从微观层次上把各种生产生活废弃物用于再生产,又可以人工设计、生产出自然界所不能提供的无比丰富的人工新材料,并进而加工制造出日益复杂的各类生产生活用品,甚至可以创造出各种难以想象的奇迹。也只有在这种科技和生产能力的条件下,才能最终实现人造生命。(2)主导能源的物理化。新工业化的主导能源从化学层面推进到物理层面,主要是核能、太阳能等,而开发热核聚变能、太阳能的最理想地是建立月球能源基地,这些能源几乎是无限的,既干净又不会枯竭。(3)生产手段的高度智能化。信息化发展到智能化,不论微观层次的生产还是太空中的生产,都不再是简单的直接的人工生产,而是依赖高度智能化手段进行的生产。(4)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循环化,包括深层循环分解和高层循环合成。在新工业化生产中,生产和生活中的废弃物品都可作为资源进入再生产,从而把工业化生产的“资源-产品-废物”的单向生产方式转变成“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深层次循环式生产方式。(5)生产和生活环境的生态化。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层循环化,必然消除环境污染实现环境的生态化,这也是真正的可持续生产和可持续发展。(6)生产和活动空间的太空化。人类活动不再局限在地球上,将在大尺度的太空中展开。(7)新工业化对工业化的替代化。这如同农牧业对采猎业具有替代作用是一样的,这是因为,采猎业和农牧业同属生物文明而农牧业又是其高级阶段,工业化和新工业化则同属化学文明而新工业化又是其高级阶段,所以,新工业化的兴起必然同时造成工业化的衰落。

显然,新工业化作为比工业化更高级的生产方式,其最根本的特点就在于它的“深层化”。新工业化是更深层次的物质生产力,它把人工生产向深层推进,不论是其物质生产原材料还是其主导能源都比工业化生产处于更深层次:

1.工业化生产——采掘和利用天然矿物资源的生产:

元素物质→自然生产→矿藏→采掘制造→工业制品→废弃物→环境污染

扩大采掘制造→矿物资源短缺

2.新工业化生产——人工创造和(深层循环)利用化学物质的生产:

元素物质→深层制造→人工材料及制品→废弃物→深层循环利用

扩大深层制造→元素物质丰富

由于新工业化生产开拓出更深层次的能源和原材料(包括深层循环利用),因而它的资源范围比工业化大大地扩展开来,地球上的所有物质乃至太空中的物质都可成为新工业化生产的资源。因此,新工业化生产是人类物质生产的更大发展空间和更高发展阶段。

此外,由于工业化的大力推进,资源短缺生态恶化问题日益严重,工业化生产方式已经显露危机。所以,在目前进行的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中,到处都可以看到它对工业危机的应战性。例如,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循环生产技术以及生态技术等,都是针对资源和环境问题而兴起的。这就是说,目前正在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在很大的程度上正是为应战工业化生产方式的危机而兴起的,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将在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中发生质的转变,从而形成新的生产方式即新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按文明演进的一般规律看,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工业危机必然出现,人类将迎接这种挑战并在应战中开拓出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文明形态。目前,全球范围内正在兴起的这场新科技革命和新产业革命,不同于工业化范畴内的前几次革命,而是一场突破工业化的新产业革命即新工业革命。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和正在投入这场新工业革命,例如,它们正在大力发展信息科技、生物科技和纳米科技,正在努力开发新能源、新材料,正在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循环型社会,等等。

尽管我国尚未完全实现工业化,但我国的新工业化进程也已经开启。这主要表现在如下诸方面。(1)我国信息科技、生物科技、纳米科技、新能源科技、新材料科技、太空科技等高新科技发展迅速,许多方面居于世界前列,为开拓和建设新工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尤其是某些属于新工业化范畴的产业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和发展。上世纪70到80年代的主导产业是轻纺工业和机械、建材工业;到90年代,家电、通讯设备、电力、公路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成为高增长的主导产业;进入本世纪初,信息产业、汽车、房地产、钢铁、水泥等产业又成为高速增长的主导产业;此外,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航空航天产业、环保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也迅速发展起来。(3)循环经济建设得到高度重视,已在企业、产业、区域各层次迅速展开。(4)新能源开发、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建设等新工业化建设的法规体系逐步建立起来,为新工业化的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这些事实表明,我国已具备了开拓和建设新工业化的较强实力。

二、面对工业危机和新工业革命,全球各国正在出现新的分化,中国必须不断开拓现代化建设的新道路

英国、欧洲大陆、美国、日本都是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崛起的,中国能不能也在工业化的发展中崛起为世界强国呢?经过严肃认真的研究,我们得出的结论很明确:由于工业危机的来临,中国已不可能在工业化的发展框架中崛起。

中国之所以不能在工业化的发展中成为世界强国,归根结底是因为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具有巨大的发展局限。从本质上讲,工业化生产是一种“采掘和利用天然化学物质资源(即矿物资源)的生产”。有资料显示:目前人类使用的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材料和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源都来自于矿产资源。工业化生产的这个本质进一步决定了工业化生产的两大历史局限性:其一,工业化生产所需要的矿物资源是有限的;其二,工业化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是严重的。工业化生产的这两大历史局限,决定了它必然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工业化生产的局限、矛盾和困境,经历了20世纪100多年的飞速发展已经完全暴露无遗。尽管20世纪70年代以来,工业化生产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特点,如信息化、服务化和知识化等特点,但这些特点并不能改变工业化的本质及其局限。例如,单纯依赖信息化,工业生产仍然是一种采掘和利用天然矿物资源的生产,由于信息化提高了工业生产率,实际上不是减少而是加大了资源消耗。再如,服务业的发展虽然提高了其在GDP中的比例,但是,服务业不可能单独存在和发展,它本质上是为消费物质产品服务的,它的发展更加促进了工业化生产而并未减少和改变工业化生产。事实证明,工业化生产在经历了能源革命、原材料革命和信息革命之后,在技术和产业形态上已经发展到它的顶峰。世界工业资源匮乏和生态恶化两大危机,在当前严重地困扰着全球工业化进程乃至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工业危机的来临只是工业化的衰落而并不意味着人类文明的衰落,目前,作为应对工业危机的新工业革命正在全球兴起。面对工业危机和新工业革命,全球各国由于发展道路的不同而正在发生新的大分化。

第一,全球发展中国家不可能普遍实现工业化,许多国家将继续处于前工业化状态。工业化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扩大采掘利用天然矿物资源的过程,工业化在全球范围内扩展,工业资源也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结果是占世界少数人口的西方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然而却是在占用了世界大比例的工业资源的条件下实现的。特别是二战以后,世界形成了“工业化-农业化”的“中心-边缘”两极结构的发展格局,处于中心主导地位的发达国家更是利用各种手段大量攫取落后国家的工业资源,以此为基础来大力发展本国的工业化,终于建立起发达乃至过度的工业化。从20世纪末,世界开始形成新的发展格局,这就是“新工业化-工业化”的新的“中心-边缘”的两极结构。某些发达国家开始进行新工业化探索,但还远未大规模地进行新工业革命,更未实现新工业化,仍处于高消耗的工业化顶峰。只是这种消耗不再局限于它们的国内,还转移到正在建设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因为正是后者为发达国家不断生产和供应着廉价的工业产品。所以,目前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有两个新的特点。其一,有限的工业资源已经被大量利用和占有,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不再具备充足的自然资源,工业化进程遇到了不可逾越的障碍。其二,目前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大都属于发达国家进行工业扩张和产业转移的结果,因此,与发达国家的工业结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也必然要受其制约,这是一种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工业化,今后不会再有独立进行工业化的国家。所以,全球工业化的发展状况必然会制约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由上述两个原因所决定,全球发展中国家不可能普遍实现工业化。

第二,正在建设工业化和追逐发达工业化的人口超大国家有陷入工业危机的较大危险。地球资源和环境条件的局限性决定了全球工业化发展的极限这已不言自明,但现在的问题是,难道在像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内建立发达工业化也有困难吗?我们必须看到,目前的中国工业化进程并不是孤立进行的,与中国一起奔向工业化和追逐发达工业化的国家还有许多。2003年,美国高盛公司提出了“BRICs”的概念,它指的是由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组成的阵营,这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阵营。高盛公司的研究报告认为,用不了几十年的时间,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将占据今天由7国集团组成的富国集团中的主宾位置。我们知道,这几个国家都是人口大国,几十年后,这几个国家的人口总和将达30亿以上。这就是说,目前建设工业化和追逐发达工业化的人口至少有30多亿。这么大的人口总量在同时建设工业化和追逐发达的工业化,能够实现吗?换句话说,全球工业资源还能允许10个美国同时崛起同时进行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吗?显然不行。更可能发生的事情是,这些建设工业化和追逐发达工业化的人口大国以及其他一些人口大国将最有可能首先陷入工业危机。这是因为,由于经济全球化和产业分工国际化,这些人口大国的工业化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选择,也是世界工业化进程包括工业产业转移的结果,然而又正是这个原因,发达国家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也同时转移到这些国家来了,本来属于全球性的资源环境问题,现在汇集成这些大国自身的严重的经济社会发展瓶颈。这必然加重这些人口大国的资源环境压力,极大地阻碍它们的工业化进程,一方面使它们难以建立起发达的工业化,另一方面即使建立起来也不可能持续,甚至必然陷入工业危机,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的停滞和衰退。

第三,正在进行工业化建设的人口超大国家也有积极应对工业危机而率先进行新工业革命的希望。这是因为,正在进行工业化建设的大国所面临的工业危机的挑战远比其他国家(不论是远未建成工业化的落后国家还是已经建成发达工业化的先进国家)都更为严峻。在当今时代,它们或者在工业危机中再次衰落下去,或者在新工业化中真正崛起,已没有第三条道路。因此,如果这些大国能够清醒认识当前工业危机的紧迫性和严重性,自觉选择避免陷入工业危机和进行新工业革命的发展道路,它们就有可能在新工业革命中走在时代前列,成为新时代的先进国家。当然,如果不能自觉放弃追逐发达工业化和进行新工业革命,陷入工业危机就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就当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讲,正在进行工业化建设的人口超大国家既面临严峻的挑战又面临重大的机遇。显然,中国就是这样一个处于发展高风险和发展高机遇的国家。

第四,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将出现新的分化。主要有三种趋势:其一,有的发达国家将陷入工业危机而使经济社会发展衰落下去,成为新的落后国家;其二,有的发达国家积极应对工业危机而主动进行新工业革命,从而在新工业化发展中获得新的飞跃和进步,成为新型先进国家;其三,还有一些国家由于工业资源禀赋独特而经受了工业危机的冲击,但未能积极参与新工业革命,仍将长期据守于工业化经济之中,从而也成为新时代的落伍者。

总体上讲,中国面临的发展形势就是上文所说的第二、第三种趋势,既有陷入工业危机的较大危险,又有避免工业危机而率先进行新工业革命的希望。现在,事实已经很清楚:在追逐建设高度发达工业化的过程中,资源的匮乏和生态的恶化将会加大我们陷入工业危机的危险性,弄不好会造成经济的停滞和衰退,进而形成严重的政治社会安全问题。我们必须严肃对待这个问题,必须避免陷入工业危机。但是,防止工业危机不能采取被动战略,必须采取主动战略,而主动战略本质上又是发展战略。从宏观发展战略上看,中国的现状是未完成的工业化与正在兴起的新工业化,中国在21世纪的现代化建设目标是既要完成工业化又必须实现新工业化。这就形成了中国21世纪的工业化和新工业化相统一的复合型分阶段总体发展战略。

第一,初级发展战略:适度工业化战略。由于资源匮乏和环境污染严重,工业化生产方式已走向困境,又由于中国是一个后发展的人口超级大国,中国不可能建设发达的工业化,同时,新工业革命的兴起又为中国的发展展现了一条新的更加宽广的道路,因此中国也不再需要建设发达的工业化,在未开拓出新工业化道路之前,中国应选择建设“适度工业化”的发展战略。“适度工业化”就是比较发展而不过度的工业化,它主要包括:适度的工业化开发、适度的工业化生产、适度的工业化消费等。总之,是工业化经济的有控制的适度发展,是能够持续较长时期的发展,以免陷入工业危机,以便顺利地进行新工业革命。

第二,高级发展战略:新工业化战略。建设“适度工业化”并不足以实现现代化,中国必须在建设和实现“适度工业化”的同时积极开拓和建设新工业化。从全球范围看,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正在兴起,工业生产方式的危机与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的开拓正在形成一种必然的选择,即建立新工业化的物质生产力和物质生产方式。中国要想跟上21世纪的时代潮流就必须走这样一条新工业化道路,否则就会重新落伍。中国的现代化发展不能再简单地看作工业化,新工业化已经不再游离于人们的视野之外,没有新工业化中国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就不可能真正崛起为世界强国。

在21世纪的现代化发展历程中,我们的新工业化建设主要包括七大发展战略。(1)新工业化科技发展战略,主要包括信息科技、生物科技、纳米科技、新能源科技、新材料科技、生态科技、太空科技等新科技的发展,它们作为一个完整的科技体系而成为新工业化的科技支撑。(2)新工业化产业发展战略,主要包括信息产业、生物产业、纳米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生态产业、太空产业等新工业产业的开拓和发展,这些新工业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最终将取代传统的工业部门。(3)新工业化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新工业化经济是一种深层循环生产和循环经济,只有把工业化的单向生产经济体系完全转变为深层循环生产经济体系才能彻底摆脱工业危机和进入新工业化社会。(4)新工业化水资源发展战略,从传统的工业化水资源开发和使用方式转变为新工业化水资源开发和使用方式,即从单纯利用天然淡水向“人工制造淡水”转变,主要包括水的深层循环利用、海水淡化以及海水淡化后的东水西调、再造西部秀美山川的生态建设,彻底解决生活、生产、生态的淡水匮乏问题。(5)新工业化能源发展战略,主要是物理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核能尤其是热核聚变能等物理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最终是月球能源基地的建立,彻底克服能源危机问题。(6)新工业化材料发展战略,其核心是原材料的深层开发,实现材料元素化,从而大大开拓原材料的范围和使各种物质材料都可进入循环利用,彻底解决原材料资源匮乏问题,并开发生产出众多性能优异的人工新材料,进而制造出丰富奇特的新产品。(7)新工业化太空开发战略,主要是对月球和太阳系的行星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和开发,包括资源开发利用以及生态化改造。只要认真积极地实施这七大发展战略,就能够从根本上保障实现从工业化向新工业化的转变。

三、中国必须明确提出和实施新工业化发展战略,积极应对工业危机和紧紧抓住新工业化发展的历史机遇

21世纪前20年,对于我国的现代化是一个关键时期。关于21世纪前20年的发展,国家已制定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现在,我们需要从建设“适度工业化”和“新工业化”这样两套长远发展战略的宏观视角去进一步诠释21世纪前20年的发展。这一时期是实施21世纪长远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即工业化实现期与新工业化开拓期。这一阶段的任务很明确:第一,实现适度工业化;第二,重点开拓新工业化,这是一个统一的发展战略的两个方面。当然,这一时期的最重要任务是明确提出新工业化发展战略,积极应对工业危机和紧紧抓住新工业化发展的历史机遇,为新工业化在我国的顺利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21世纪的前20年,我们要努力建设并实现工业化。当然,这个工业化是“适度工业化”,即发展水平较高而又不是最发达,同时又是可以避免工业危机并能较长时期持续发展的工业化。实现适度工业化的目标主要是:国民经济有大幅度提高,经济结构大大优化;不仅农业比重要下降和工业比重、服务业比重要提高,而且要注重提高工业化质量,提高科技含量,尤其是要努力实现工业的信息化;提高城镇人口比重,尤其是要使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到工业和服务业中来。实现适度工业化的措施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普及高中教育并大幅度提高高等教育,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施调控发展(即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生态战略,大力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控制人口规模;大力发展生活服务业等等。

在21世纪的前20年,我们还必须大力开拓和建设新工业化。国家已确定的21世纪前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应理解为“全面实现适度工业化”和“重点开拓新工业化”这样两个部分。所以,“基本实现工业化”虽然主要指实现适度工业化,但也必须包含开拓新工业化。我们已清楚地看到,国家要实现的工业化是“新型工业化”,其特点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这是传统工业化所能包含的吗?显然不能。之所以不能,就是因为其中增加了“新工业化”的因素,已不再是纯粹的传统工业化。所以,21世纪前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尤其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措施,已经明确地蕴含和提出了开拓新工业化的任务。此外,近几年,国家在制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同时还积极制定各方面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尤其是积极制定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产业和能源方面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从其具体内容看,都包含了越来越多的新工业化因素。

当然,在21世纪前20年,新工业化还不可能全面深入的展开,这是新工业化发展战略的确立和开拓时期。我们的任务和举措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要充分认识确立和实施新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必要性、紧迫性与可能性。(1)认清新工业化与工业化的根本区别,准确把握当代社会发展的根本趋势。(2)充分认识工业化的本质、局限及其潜在的严重危机,尤其是要清楚地认识到中国难以建立发达的工业化、在21世纪的前几十年就可能遇到日益严重的发展障碍乃至危机,要积极制定新工业化的宏观发展战略,协调好推进工业化与开拓新工业化的关系。(3)清晰认识新工业化在全球的兴起,增强时不我待的忧患意识。在许多发达国家,新工业化进程已经比较深入,这将加速全球发展的不平衡,我们要防止囿于工业化之中而在新工业革命中再度落伍,中国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抓住新工业革命这个当代历史新契机。(4)必须充分认识到中国的现代化事业不仅需要进行新工业化建设,而且完全有条件实施新工业化发展战略,不论在科技条件、经济条件还是社会条件上,我国都已具备较强的发展实力。

第二,建立必要的研究机制,深入全面地研究中国新工业化发展战略,制定出富有远见、严密细致、可操作的中国新工业化发展战略。新工业化发展战略是一个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课题,需要集中力量、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加以研究,应由有关科研机构、管理机构和社会力量组成新工业化发展战略研究组织,集中人力、时间和精力进行研究。还应倡导建立跨学科、跨机构的新工业化研究,展开积极活跃的学术活动。要深入系统地开展研究活动,包括课题研究、学术交流、决策咨询等,尤其要形成关于新工业化的系统理论认识,以便为制定新工业化发展战略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遵循完整、深刻、细致、可操作的原则制定中国新工业化发展战略。虽然是制定新工业化发展战略,但必须统筹工业化和新工业化的发展,要按“适度工业化”和“新工业化”这两个层次和短期(21世纪前20年)、中期(21世纪前50年)、长期(21世纪后50年)三个时期来制定,尤其要细致具体地做好21世纪前20年的规划。

第三,有条不紊地实施新工业化发展战略。总的讲来,21世纪前20年实施新工业化发展战略的主要任务是开拓新工业化。开拓新工业化的主要举措是:(1)明确地制定、提出和实施新工业化发展战略,以新工业化发展理念丰富和深化现代化建设理论。(2)集中力量进行新工业化关键科技的攻关。力争在新工业化的关键科技领域居于世界前列,这主要包括信息智能科技、纳米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科技、新材料科技、生态科技、太空科技、先进制造科技等,只有在这些关键科技领域获得领先水平的成就,才能保证开拓新工业化的顺利进行。(3)积极建设“循环社会”尤其是“循环经济”。努力运用高新科技成果,按深层循环化原则积极改造传统产业尤其是传统工业,努力使工业生产“产业链”转变成“产业环”,使传统工业发生“减量化、再利用、再资源化”转变。(4)努力开拓新工业化产业,并努力使传统工业向新工业化转型。在这期间,要实施重点突破战略,不要求全面展开,但必须在关键的科技和产业方面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在宏观战略上要明确提出建设“新工业化社会”,在科技发展战略上要鲜明地提出“信息兴国”、“纳米兴国”、“生物工程兴国”、“生态兴国”、“物理能源兴国”、“航天兴国”。(5)大力倡导“创造为本”和“以(人)类为本”价值观,努力建设“学习创造型社会”。(6)广泛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和新工业化合作。在与东南亚地区加强经济合作的同时,要在东北亚地区加强新工业技术与产业化合作,要在发展新工业化的平台上积极建立东北亚高级经济合作区。(7)政府推动与市场拉动相结合。政府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为:倡导新工业化发展理念,加强宏观调控,推动社会经济的新工业化,加大对建设新工业化的投入尤其是科研投入,推动新工业化关键科技的研发与产业化,以及建立和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健全激励机制,改革经济核算体系,为新工业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在发挥政府推动作用的同时要积极发挥市场的拉动作用,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进新工业化生产的产业化和市场化,通过提高经济效益来拉动新工业化经济。(8)积极发挥新工业产业园区的示范作用。建设新工业产业园区(如生态工业园区)是研发推广新工业生产技术、建设新工业生产体系的有效模式,要大力建设新工业产业园区,充分发挥它的示范作用。新工业产业园区的产业内容、具体运行模式应该多样化,要积极开拓新的建设思路和实践,扎扎实实地推进新工业化建设。

21世纪前20年还有三个五年规划的时间,实施新工业化发展战略可按三个五年规划来进行。(1)“十一五”期间,应重点研究中国新工业化发展战略,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及“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概念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新工业革命”和“新工业化”的概念,并在一些关键领域如新能源、新材料、水资源等领域运用新工业化的理念制定发展规划,并为在下一个五年规划明确提出新工业化发展战略奠定基础;(2)“十二五”期间,要在国家层次上提出和实施“中国新工业化发展战略”,使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战略从21世纪中叶延伸到21世纪末,把建立比工业化更高级的新工业化作为中华民族实现跨越式发展和伟大复兴的根本目标;(3)“十三五”期间,要基本实现适度工业化,在开拓新工业化方面取得关键性成果,并为2021年后逐步把建设新工业化作为主要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新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就是要解决“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建设现代化”的问题,提出新工业化发展理念和战略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运用新工业化发展理念统筹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要坚持唯物史观关于人类文明是循着对自然物质层次由浅入深地认识与改造的方向而不断向前演进,不同时代的文明归根结底是不同层次的物质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基本观点。要深刻认识工业文明本质上是“采掘和利用天然化学物质的文明”,新工业文明本质上是“人工创造和利用化学物质的文明”,新工业文明从根本上讲是比工业文明更高级更深层次的物质生产力和生产方式。要努力增强新工业革命意识,充分认识只有通过新工业革命才能解决工业危机,坚持走新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全面推进包括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新体制革命、新观念革命在内的新工业革命。要坚持从新工业化生产的智能化、微观元素化、深层循环化、能源物理化、生态化、太空化等基本特点出发,去认识和处理社会发展中的科技、产业、经济、资源、环境、人口等问题,努力探索新工业化的科技体系、产业战略、经济模式、资源道路、环境关系和人口规模等。要按新工业化原则调整变革传统工业化,把工业化的数量增长型发展转变为新工业化的质量提升型发展。要正确处理工业化与新工业化的关系,把实现工业化与开拓发展新工业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工业化促进新工业化,以新工业化带动、变革并最终取代工业化,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新工业化与马克思主义

韩民青

(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2)

[摘要]新工业化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在其精神实质上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完全一致的。在唯物史观、社会主义理论和人类解放学说等许多方面,新工业化理论既坚持又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原有认识。

[关键词] 新工业化/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社会主义/人类解放

关于新工业化的研究,涉及到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学、文化学、未来学以及诸多自然科学技术部门等广泛的知识领域,具有很大的综合性。但是,新工业化研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在其精神实质上是完全一致的。在唯物史观、社会主义理论和人类解放学说等许多方面,新工业化理论既坚持又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原有认识。

一、新工业化与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石,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活动和发展的具体研究都是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展开的。这是由唯物史观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地位所决定的。新工业化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致性,首先就表现在它与唯物史观的深刻联系上。

(一)唯物史观的根本精神和基本原理。

唯物史观的根本精神是唯物主义精神,它把对自然界的唯物主义认识进一步贯彻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中,其集中表现就是把人类历史看成一个有着内在规律的客观发展过程。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我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1] (P12)恩格斯也说过:“在这里也完全像在自然领域里一样,应该发现现实的联系,从而清除这种臆造的人为的联系;这一任务,归根结底,就是要发现那些作为支配规律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为自己开辟道路的一般运动规律。”“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但是,不管这个差别对历史研究,尤其是对个别时代和个别事变的历史研究如何重要,它丝毫不能改变这样一个事实: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2] (P247)把人类历史看成一个受内在规律支配的客观过程,是历史观上的一场伟大变革,它是唯物史观与其他历史观的最根本区别。

正是在坚持把人类历史看成一个客观发展过程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才进一步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这就形成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关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作过系统而又精彩的论述。他说:“我所得到的、并且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可以简要地表述如下: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形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3] (P32~33)在这里,马克思深刻阐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等社会矛盾的相互关系和辩证运动,揭示了社会形态演进的一般规律。同时,马克思还对社会形态的演进历史时代作了划分。

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的思想以及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深刻揭示,最关键之处就在于把物质生产力和物质生产方式的演进看成社会发展的本质和动力。对此,列宁曾作过深刻的分析。他说:“显而易见,马克思关于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的基本思想,是在根本上摧毁这种妄想以社会学自命的幼稚道德的。马克思究竟怎样得出这个基本思想呢?他所用的方法就是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来,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来,并把它当做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他还进一步指出:“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4] (P6、8~9)所以,唯物史观的全部秘密就在于以物质生产力和物质生产方式的发展来解释社会的发展。只有把握住这一点,才算把握住了唯物史观的根本;只有坚持了这一点,才算从根本上坚持了唯物史观。

(二)新工业化理论的历史观背景:文明演进论。

新工业文明或新工业时代是工业文明之后的更高级人类新文明,新工业化理论就是关于建设新工业文明的理论。新工业化理论对新工业文明的历史定位,需要一个坚实的历史观背景,这个历史观背景就是文明演进论。顾名思义,文明演进论就是关于人类文明形态发展的理论。文明演进论的思想主要包括以下两项内容。

第一,人类是大自然物质形态进化所形成的产物。大自然物质形态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步进化形成了由低到高的四个层次,即物理物质、化学物质、生命物质和人类,人类是生存在其他物质层次之上的最高级物质形态。

第二,人类文明是认识和改造自然物质的产物,人类文明是循着由浅入深地认识和改造自然物质层次而向前发展的,不同的人类文明归根结底是不同层次的物质生产力和物质生产方式。由自然物质的层次所决定,人类文明的发展将经历三个大的历史阶段,这就是:对生命物质的认识与改造阶段→对化学物质的认识与改造阶段→对物理物质的认识与改造阶段。可以把它们简称为人类发展的生物文明阶段、化学文明阶段和物理文明阶段。每个阶段又可分为初级与高级两个小阶段:在初级阶段,人类活动主要是对天然存在的某类物质形态(层次)的采集和利用;而在高级阶段,人类则能够生产该类物质,这时人类活动主要是人工生产和利用该类物质形态。这样一来,三个大阶段又可分为六个小阶段或小时代,具体地说就是:天然生物时代与人工生物时代、天然化学时代与人工化学时代、天然物理时代与人工物理时代。当我们把上述文明演进线索与通常讲的采猎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相对照时,就可发现:采猎时代实际上就是天然生物时代(采集渔猎天然存在的动植物),农业时代实际上就是人工生物时代(人工种植植物和养殖动物),工业文明则实际上就是天然化学时代(采掘和利用天然化学物质)。工业文明之后的新文明就是“人工化学时代”即“人工创造和利用化学物质的时代”,它与工业文明都属于“化学文明”,与工业文明相对应又可以称它为“新工业文明”或“新工业时代”。

(三)新工业化理论完全是以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历史观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事实表明,文明演进论和唯物史观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第一,文明演进论和唯物史观一样都坚持了唯物主义。例如,文明演进论关于大自然物质形态进化的观点、关于人类文明演进方向的观点以及人类文明演进的物质生产力本质的观点,都贯穿了唯物主义精神。第二,文明演进论和唯物史观是重合的,这主要表现在它们都把物质生产力的发展看做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和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文明演进论也是唯物主义历史观。不同的只是,文明演进论着眼于文明形态或生产力形态,唯物史观则着眼于生产关系,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不可分割的,所以只是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没有本质的区别。由此可见,文明演进论和唯物史观完全是一致的,以文明演进论为历史观背景的新工业化理论完全是沿着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建立起来的。

二、新工业化与社会主义

从本质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一种社会主义理论即科学社会主义。当然,社会主义不仅是一种理论,而且是一种运动,一种社会形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定义,作为社会形态的社会主义是一种比资本主义社会处在更高历史阶段的社会形态。马克思主义者都是以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在这里社会主义包括共产主义)为其奋斗目标的。我们要探讨新工业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就不能不深入考察新工业化与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作为一种比资本主义社会更高级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社会具有自身的基本特征,这主要表现在生产力的发展形态和经济政治制度这两个层面上。为了清楚地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我们需要从资本主义社会开始考察。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过:“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现代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工业中的百万富翁,整批整批产业军的统领,现代资产者,代替了工业的中间等级。”“资产阶级赖以形成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是在封建社会里造成的。在这些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封建社会的生产和交换在其中进行的关系,封建的农业和工业组织,一句话,封建的所有制关系,就不再适应已经发展的生产力了。这种关系已经在阻碍生产而不是促进生产了。它变成了束缚生产的桎梏。它必须被打破。而且果然被打破了。”“起而代之的是自由竞争以及与自由竞争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资产阶级的经济统治和政治统治。”[5] (P273、277)显然,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是:(1)以大工业化生产为其生产力形态,这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社会属于工业文明;(2)以资产阶级的经济和政治统治为其基本制度,即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所有制和政治上的资产阶级专政;(3)资本主义制度极大地促进了工业化生产力的发展。但是,随着生产力的新飞跃和新发展,“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相反,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而它一着手克服这种障碍,就使整个资产阶级社会陷入混乱,就使资产阶级所有制的存在受到威胁。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6] (P278)资本主义社会的这个矛盾,被概括为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于是,变革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主义革命就开始了。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把资本变为社会全体成员的公共财产,这并不是把个人财产变为社会财产。这里所改变的只是财产的社会性质。它将失掉它的阶级性质。”[7] (P286、287)随着资产阶级所有制的改变,资产阶级的经济政治统治地位都将失去,随之建立起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即无产阶级专政。所以,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1)比资本主义社会更高级的生产力,这是最重要的特征;(2)社会主义所有制的经济体制和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体制;(3)社会主义制度将更有力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认识,一直在不断发展中。从理论上讲,被认为已经认识清楚的主要是制度层面的内容。例如,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人民民主专政(无产阶级专政)一直是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而被确立的。但是,生产力层面的特征一直未被认识清楚。马克思恩格斯当年阐述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时,只是谈到了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不再适应已社会化了的生产力的发展,但“社会化”只是生产活动的组织特征,而不是技术如劳动对象(包括原材料和主导能源等)、劳动工具、劳动产品等生产力的特殊特征,这就无法把握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形态。说得更明白一点,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没有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从形态上区别开来,似乎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在生产力形态上没有质的区别。这等于说,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在生产力的发展形态上都属于工业文明。

(二)新工业化:比工业化更高级的文明形态。

新工业化作为一种“人工创造和利用化学物质的文明”,是比工业文明更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从物质生产的角度看,新工业化是一种比工业化更高级更深层次的物质生产力和生产方式:(1)劳动对象(生产原材料)的微观元素化;(2)主导能源的物理化;(3)生产手段的高度智能化;(4)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循环化;(5)生产和生活环境的生态化;(6)生产和活动空间的太空化;(7)新工业化对工业化的替代化。

除了生产力形态的特征之外,新工业文明还有经济政治体制以及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诸多特征。

在经济体制方面,主要的变化有三个。其一,经济全球化,形成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市场与计划从来并不矛盾,只是要依赖于生产和经济的发展水平而处于经济体的不同位置来发挥作用。例如,对现代企业而言,计划在企业内部发生作用而市场在企业外部发生作用,如果企业内部没有计划而是运用市场机制,企业就会马上瓦解。计划的本质是社会有机体内部的统一性组合,而市场的本质则是不同有机体的群体组合,是尚未走向统一的以不同经济主体为单位的外部联系,具有自发性、分散性、竞争性、无序性。在新工业化中,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得到空前加强,计划性的作用将逐步突出出来。所以,社会经济体制更需要坚持市场与计划的有机统一。其二,社会经济体制的分层制。这不再是城乡、工业农业的二元分割,而是生活经济与科教经济的分层。新工业化将推动经济从生活主导型向科教主导型转变,但还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因此,生活型经济与科教型经济会有一个分化和并列的较长时期。应该积极推动科教活动的产业化经济化,以利于它们逐渐演进成社会的主导活动,但同时仍需保持生活型经济(以物质生活的享受为目的的经济)的发展。最终,要形成生活型经济有限、科教型经济无限的双层经济结构,人类文明离开动物式生活更远了一步。其三,生产资料占有制的变化。占有制的生成,缘由在于占有制对象的稀缺性。占有制在动物划分生存活动区域的行为中已开始孕育了,这也是因为生存空间及其食物的稀缺。新工业化把生产的触角延伸到了原子层次和地外太空的范围,使巨大范围的物质都可成为人类生产生活的资源,这使生产生活资源的稀缺性大大降低,同时这也将大大淡化物质占有制度。尤其是创造为本价值观对生活享受至上价值观的逐步取代,更会淡化人们的占有观念。此外,新工业化的生产将更注重共享性财富的创造,这也会削弱占有制的力量。占有制的衰退也可理解为占有制的社会化在加强。所以,新工业文明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文明。

在政治体制方面,主要的变化有两个。其一,高度的民主化。但民主化程序将由于信息技术手段的发展而得以更佳地集中统一,形成更有力的统一意志。所以,分层的代议制的民主会转变为网络化的民主,因而也是高度发达的民主。民主自身更加手段化而不是目的化,它将是形成社会统一意志、最佳决策的路径,更有利于形成社会意志、类意志而不是孤守个体意志,这也是个体意志与社会意志的一体化。其二,高度的全球化。政治从国家社会层面走向国际社会层面并最终走向全球社会层面,建立全球政府是迟早的事。新工业文明从地球向太空的开拓,使全球人类走向融合,政治必须是整合全球人类意志的进步力量。

在思想文化方面,形成“创造为本、以(人)类为本”的观念体系。社会思想观念领域,包括宗教、哲学、科学、道德、艺术等,它们体现为宇宙观、人类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等。宇宙观、人类观是基础,而价值观是核心。新工业文明的科学更加深入地揭示了宇宙的秘密,使人类更加认清了自身的本质、历史地位与作用,因而形成了日益凸显的创造为本、以类为本价值观和包含人类进化在内的大自然(宇宙)演化观。可以说,新工业文明的思想观念更加重视宇宙演化与人类作用的类价值观,从个人的狭隘观念中走出来,从人类生活的小圈子走出来,走向更深层的物质探索与生产,走向“再生产整个自然界”(马克思语)。

(三)新工业文明与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第一,新工业化生产力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按唯物史观的理解,社会主义社会应该具有比资本主义社会更高级的生产力,这不是工业化生产力的量的发展,而应是比工业化生产力更高级形态的生产力,这就是新工业化生产力。在马克思生活的19世纪,还不可能描绘新工业化生产力,所以,马克思只是原则性地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更高级生产力的产物,但尚未对这种更高级生产力做出具体论述。从这个原因也可看出,经济政治体制高度社会化的社会主义社会迟早会在全球普及。

第二,真正的社会主义体制(如计划和市场相统一的全球化经济体制),就是新工业化时代的社会体制。新工业化时代的物质生产是利用物理能源和化学元素材料进行的深层次物质生产,因而是物质极大丰富的生产,这使人类不再为物质财富稀缺而欠缺经济利益的公正,共同拥有社会财富的高度社会化的经济体制才能彻底建立起来。所以,真正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是全人类的共同所有制,而不是国家所有制。新工业化生产也是太空化生产,广阔的太空成为人类活动的新背景,地球成为人类的太空船,国家将逐步被全球化组织所代替,地球社会成为一个统一体,这就是全球化即最大社会化的人类群体,亦即社会主义社会的最充分形态。

由此可见,建设新工业文明在社会体制上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在生产力层面上就是开拓和发展新工业化生产力。

三、新工业化与人类解放

(一)马克思主义对人类解放的追求。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学说,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寻求人类解放的理论。马克思作为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其艰难困苦的一生都是为了寻求人类的解放。“人类的解放”,在马克思的学说中有着深邃的内涵。

在西方,“解放”和“自由”具有同样的含义,寻求人类的解放也就是寻求人类的自由。在马克思看来,自由自觉的活动正是人类的类特征。他说:“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动地、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8] (P54)劳动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对象化”具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人的活动总是指向一个对象如自然界,人在对自然的改造活动中,使之变成自己所需要的产品。其二,是指人所创造的事物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本身,所以,人的对象化活动的终点,不是创造外部对象而是创造自己。但是,正由于人的劳动具有对象化的特征,这就使人的活动进一步具有了不自由的特征。人类就是在这种自由与不自由的斗争中发展着变化着。人生活在两重关系中,一是生活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二是生活在人与自然的物质关系中。因此,人的自由和解放也就必须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寻求。但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处于关键或中介的位置。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说来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9] (P78~79)所以,在马克思看来,人的自由和人类的解放的关键环节是在人的社会关系中。

然而,人的社会关系并不尽如人意,在人类历史上人的自由受到了社会关系的严重制约,马克思提出异化劳动理论来描述社会关系对人的自由的这种制约。所谓异化劳动,指的是这样一个事实:“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就是同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10] (P48)异化劳动进一步造成了一系列异化结果:“异化劳动,由于(1)使自然界,(2)使人本身,他自己的活动机能,他的生命活动同人相异化,也就使类同人相异化;它使人把类生活变成维持个人生活的手段。”“异化劳动造成了下面这一结果:(3)人的类本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类能力——变成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个人生存的手段。”“(4)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这一事实所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11] (P52~55)人和人相异化,就是人与人的分离、对立和斗争,就是人与人分裂为等级、阶层、阶级。由于是异化劳动使人失去了人的类本质,失去了作为人所应有的自由,显然,人的类本质的重新回归,人的自由的获得,也只有等到人从异化劳动中获得解放。所以,马克思就把人类解放的理想放在了克服异化劳动上。而异化劳动本身与私有制之间互为因果,所以,克服异化劳动的途径也就是推翻私有制的途径。马克思说:“人怎么使他的劳动外化、异化?这种异化又怎么以人的发展的本质为依据?我们把私有财产的起源问题变为异化劳动同人类发展进程的关系问题,也就为解决这一任务得到了许多东西。”[12] (P59)问题的原因找到了,问题的解决办法也就找到了。于是,马克思就把消除异化劳动、解放人类的使命确定为推翻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财产私有制:“从异化劳动同私有财产的关系可以进一步得出这样的结论:社会从私有财产等等的解放、从奴役制的解放,是通过工人解放这种政治形式表现出来,而且这里不仅涉及工人的解放,因为工人的解放包含人类的解放”。[13] (P58)在马克思这里,人类解放与共产主义也获得了同样的含义。他说:“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使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14] (P77)

显然,马克思把人类解放的着重点放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把社会变革作为寻求人类解放的关键途径。当然,马克思并未忽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只是未有展开探讨。在下面关于新工业化的论述中,我们会更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

(二)建立新工业化是实现人类解放的不可逾越的途径。

为了全面准确认识新工业化对于人类解放的重要性,我们仍然要深入研究马克思关于人类解放的思想。

人类的解放与人类的类本质有着深刻的联系。关于人类的类本质,马克思作过详尽的论述。他说:“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也就是说,他自己的生活对他是对象。仅仅由于这一点,他的活动才是自由的活动。”显然,自由自觉的活动就是人的类本质和类特性。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又是一种创造性的生产活动。马克思进一步指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诚然,动物也生产。它也为自己营造巢穴或住所,如蜜蜂、海狸、蚂蚁等。但是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而人则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15] (P53~54)对象化的世界虽然是人的创造物,但它同时具有异己的性质。尤其是当物质生产力发展处于较低的水平时,对象化的创造物给人的自由是有限的。直到工业化生产阶段,这种对象化或异化的性质还很突出。这正如马克思所说:“在通常的、物质的工业中……,人的对象化的本质力量以感性的、异己的、有用的对象的形式,以异化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16] (P84)所以,在工业化的生产力形态中,或者说在工业化时代,还难以克服异化劳动而实现人类的解放。仅仅具有社会关系的变革,人类的解放还不可能完全实现,其实,没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社会关系的变革和发展也不可能充分实现人类内部的自由和平等。人类的解放不仅是社会关系中的事情,也是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事情。甚至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对于人类的解放处于更加基础的地位。

新工业化生产具有两个突出特点。第一,由于新工业化是“人工创造和利用化学物质的文明”,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原则上不再存在物质贫乏现象,物质财富的差异在人与人之间不再具有意义。所以,在社会关系中,人的物质产物不再表现为人的异己力量。这正如恩格斯早就说过的那样:“当社会总劳动所提供的产品除了满足社会成员最起码的生活需要以外只有少量剩余,因而劳动还占去社会大多数成员的全部或几乎全部时间的时候,这个社会就必然划分为阶级。……所以,社会阶级的消灭是以生产的高度发展阶段为前提的”。[17] (P756)第二,物质产物的有用性满足人的需要之后,人的物质创造物不再主要表现为“有用物”(在采猎时代和农业时代,人的创造物主要是生命活动的“衣食物”),而是人的“欣赏物”。“衣食物”和“有用物”都是经由人的改造活动从环境自然向社会财富转变而来的,而“欣赏物”虽然也要经由人的改造活动而产生,但它不再从环境自然向社会财富转变,而是作为环境自然或人工自然独立存在着,人对它具有控制和改造作用,但不再作为物质消费品,人与环境创造物的关系成为一种审美关系。人类从物质生活中解放出来,亦即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解放出来。在审美关系中,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形成一种一体化关系,在人与自然之间不再存在异己关系,人实现了彻底的自由和解放。所以,新工业化生产是真正消除异化的同化性生产。

由此可见,马克思所说的克服异化劳动的共产主义,从社会关系上看它是人与人之间高度平等的时代,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看它则是生产力高度发达亦即新工业化的时代。生产力从工业化发展到新工业化,是实现人类解放的不可逾越的物质基础。

标签:;  ;  ;  ;  ;  ;  ;  ;  ;  ;  ;  ;  ;  

中国新型工业化的三大问题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