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设在国企重组中的作用论文_苗建峰

企业文化建设在国企重组中的作用论文_苗建峰

(国家能源集团国神河曲电厂 山西河曲 036500)

摘要:近年来,企业文化建设在国企重组中的作用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国企企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多个角度与方面就国企重组中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施问题展开了研究,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与认识,望有助于相关工作的实践。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国企重组;作用;策略

1前言

作为国企重组中的一项重要方面,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探讨占据着极为关键的地位。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对企业文化建设问题的分析与掌控力度,从而通过合理化的措施与途径,进一步优化国企重组相关工作的最终整体效果。

2概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企业更多的融入世界经济大潮,这就要求我国企业在追赶全球一体化新经济时代前进的脚步时有更大的竞争力,这样才能在世界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为了应对这一形势,我国顺时应势把一些企业进行合并重组,组建一些大型企业集团,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国外管理学家提出:“企业文化在下一个十年内很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企业文化以最大限度地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力量,为企业总目标服务,因此企业文化也作为核心竞争力和企业管理主要内容而备受瞩目。

把一个行业的几个企业合并重组成一个企业集团,由于每个企业的历史、企业理念、价值观、作风和行为规范都不一样,所以要使合并企业变成一加一大于二的企业,就必须使他们真正的融合在一起,这就需要重塑企业文化,进行企业文化创新,使新企业对企业成员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这对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设一个创新企业文化可以扩大企业的辐射面,使新企业比较容易得到社会及人民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从而促进企业发展;它能使绝大多数企业员工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易于对企业各项重大决策取得共识,激发使命感和责任感;它能使管理模式向现代化管理模式转变,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融合成员企业;它能重新塑造企业品牌,拴心留才、精心育才、吸引贤才、吸引客户,并博得社会的认可。在新的世纪,哪家企业拥有文化优势,哪家企业就更拥有竞争优势;它更是企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替代了过去那种以扩大企业规模和增加设备投入来促进经济效益的增长的增长模式。企业文化建设创新提供了一个新的企业增长模式,对于重组企业成功与否有重要意义。

3国企企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国有企业的效率,直接影响着国有企业改革进程。我国的很多国企还停留在相对较为落后的管理模式,还没有系统、科学的管理模式,管理的不规范导致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不高。有的企业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效率低下,起不到较好的管理作用。粗放型的管理降低了企业的效率和资源的利用水平,形成了很多的资源浪费的情况。有的国企引进国内外企业管理的优秀模式,仅仅就是对照先进的企业照抄照搬,造成了管理体制和管理的主体不相互匹配,由此反倒降低了这些企业的效率。有的企业过于注重对短期利益的追求,忽视了企业的长远发展,长时间注重短期利益将公司推到了一种目光短浅的境地,导致市场不正当竞争等情况的发生。

很多的国有企业都在沿用传统管理模式,不能和现在的市场经济相结合,造成效率低下、决策欠科学等情况的发生,给企业的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困扰。企业员工的效率较低,限制了企业自身的发展,也限制了员工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传统的管理模式在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的管理上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对于财务管理的不重视导致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素质偏低,不能为企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而在人力资源发展的角度,传统的管理模式存在着极为普遍的“平均”思想,这种思想使得国有企业的员工缺乏工作的主观能动性,极大限制了员工的创新思维的开展,对于国有企业常常处于“干得越多,错得越多”的思维逻辑之中,严重限制了国有企业效率提高。

企业的管理需要更高素质的人员充实到管理队伍当中。我国国有企业或者说我国的大多数企业更加重视对销售和技术等岗位人才的引进,而管理人员则多为各个阶层领导提拔而产生的,多为管理的门外汉,对于管理缺乏系统的学习,能将基本的管理工作完成的很好,但是缺乏相应的创新。相关数据显示,企业的管理人才的引进数量较少,有的公司甚至缺少专业的管理人员,管理工作直接由各个部门的领导执行。想要更加的符合当下的经济情况,企业获得长时间的发展,就要构建完备的各个组织体系,管理体系是长远发展企业的必要组成部分,想要实现国有企业的持续发展,就要加强国有企业管理水平的逐渐提升,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

4国企重组中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施探讨

企业文化建设首先要以人为中心,企业文化中的人不仅仅是指企业家、管理者,应该包括企业的全体职工。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强调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和信任人。企业团体意识的形成,首先是企业的全体成员有共同的价值观念,有一致的奋斗目标,才能形成向心力,才能成为一个具有战斗力的整体。其次建设企业文化必须首先从职工的思想观念入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哲学思想,在此基础上形成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防止搞形式主义,言行不一。形式主义不仅不能建设好企业文化,而且是对企业文化概念的歪曲。三要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经营特点,企业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企业有了自己的特色,而且被顾客所公认,才能在企业之林中独树一帜,才有竞争的优势。最后企业文化必须为企业的经济活动服务,要有利于提高企业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企业文化一定要与传统文化相符合,这样才能更快、更好地建立起成功的企业文化。

重组后的企业集团要建立起企业文化,第一要培育共同的价值观念,通过教育、倡导和模范人物的宣传感召等方式,使企业职工扬弃传统落后的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有利于企业生存发展的价值观念,并形成共识,成为全体职工思想和行为的准则。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企业价值观念是由多个要素构成的价值体系,因此在培育中要注意多元要素的组合,即既要考虑国家、企业价值目标的实现,又要照顾职工需求的满足。但首先考虑的还应是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我国老一代企业家卢作学(民生轮船公司创始人)倡导的“民生精神”,就是基于“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发产业,富裕国家”这一为国为民的价值观念;第二是重塑企业精神,在企业领导者的倡导下,根据企业的特点、任务和发展走向,使建立在企业价值观念基础上的内在的信念和追求,通过企业群体行为和外部表象而外化,形成企业的精神状态。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共同构成了企业文化的核心;第三是树立正确的经营哲学,确立企业哲学,需要经营者对本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特点进行全面的调查,运用某些哲学观念分析研究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实现途径,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经营理念,并将其深透到员工的思想深处,变成员工处理经营问题的共同思维方式。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在国企重组中应用的研究分析,对于其良好实践效果的取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国企重组工作过程中,应该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关键环节与重点要素的重视程度,并注重其具体实施措施与方法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刘平.解析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新模式[J].东方企业文化.2017(11):60-62.

[2]宿洪涛.国企重组中文化冲突整合理论与实证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7(01):115-116.

[3]于波.简析现代化企业管理新模式在国企单位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6(21):88-89.

论文作者:苗建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1

标签:;  ;  ;  ;  ;  ;  ;  ;  

企业文化建设在国企重组中的作用论文_苗建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