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道路交通反光膜是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设施,然而我国现有政策法规对于反光膜的选择标准和设置要求不够明确,工程设计中对于反光膜的选用缺乏共识并存在误区。本文就此进行了认真探讨。
关键词:城市道路环境;交通标志;反光膜选用
1城市道路环境下交通标志分析
1.1标志设置原则及版面设计
1.1.1指路标志
指路标志是以不熟悉该项目周边路线的驾驶员为设计对象,地名信息以测绘部门确认的地图为依据选取。而体现出的地名信息应保持连续、一致的特性,预防道路信息突变或中断。本项目指路标志的版面采用藏文、中文两种文字。标志牌的支撑方式采用单柱式或单悬臂。标志的图形应符合国标GB5768-2009。
1.1.2禁令标志
禁令标志的版面规格根据公路的设计速度按《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2009)要求确定。本项目禁令标志主要为限速标志。本项目在部分急弯、连续弯路等路段增设警告标志,标志版面尺寸边长为700mm,采用Ⅲ类反光膜。
1.2标志结构设计
1.2.1标志板材料
标志板材料按规范《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23827-2009),即采用综合性能等于或优于牌号3003的铝合金板制作。铝龙骨采用综合性能等于或优于牌号2024的铝合金型材。所有标志板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23827-2009)的规定。
1.2.2标志立柱、构件材料
标志立柱用材主要采用热轧无缝钢管制作。所有钢构件如无特殊注明,均采用Q235普通碳素结构钢,所有钢构件均应先加工制作,后热浸镀锌,严禁镀锌后加工。
1.3生产和修筑要点
1.3.1版面生产
交通标志的生产必须要求按设计和相应的规范制作,任何情况都禁止修改标志的图案。标志板的生产应该满足《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23827-2009)的相关规定。标志版面的制作过程分为3道工序:1制作版面,2刻模3贴膜,其中最重要的是大板的贴膜,生产工艺为焊接、铆接等方式来制作大板,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把控大板的平整度,且保证工艺流程的质量,对于结构的接缝处,也应当严把质量关,对于铆钉等小型部件应该保证平滑。标志板的生产应当符合相应最新规范的有关规定。标志的外观、大小应符合图纸要求,外形尺寸误差小于0.5cm。在贴反光膜时底板应干净、无杂质、且保持版面平整。且工作空间应保证湿度、温度达到相应要求,以保证版面无凹凸、气泡等不合格现象产生。
1.3.2部分结构物生产
普通碳素结构的钢管,应注意焊接是否合格,并在打磨时注意满足要求,防止腐蚀处理应采用热浸镀锌后再浸塑处理。
1.3.3现场安装
所有标志及结构物在运输及安装过程中应当保证安全,不损伤外观和结构物的稳定性。在安装过程中应当熟悉图纸和规范,按正确顺序安装。在基础安装时应该先放样。当遇到特殊结构物要调整位置时,应与相关部门沟通。警告标志的颜色为黄底、黑边、黑图案;禁令标志的颜色,为白底,红圈,红杠,黑图案,图案压杠。指路、指示标志为蓝底、白图案,公路的指路标志均采用汉、藏两种文字。标志的安装:标志牌应与公路前进方向垂直或成一定角度。各种标志的安装应当严格参照规范,避免信息错误或信息模糊。交通标志必须按照设计图及规范制作,严禁更改大小和图示。基础预埋螺栓的时候,应当在精确校核后,才能浇灌水泥,这样才能保正立柱的正确位置及与地面垂直。立柱的长度应根据实际的基础的顶部和高程差值作出对应的调整,尤其要关注立柱是否超出标志面板的上方,如果超出应当责令整改。悬臂式的标志面版也应当和项目道路的中线相互垂直。路侧柱式标志在施工的时候,标志面版应当与项目道路的中线相互垂直或成一定的夹角:指路和警告标志夹角为0度到10度,禁令标志则为0度到45度。
1.4标志的验收标准
1.4.1标志的安装位置和质量应对应相关的图纸要求和规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2标志应当完好,无损坏,且平整,字面无磨花现象。
1.4.3晚上车灯照射时,应当清晰,反光度适宜,容易辨别[2]。
1.4.4大小、厚度、文字及图案所示内容都应和设计文件保持一致,严格要求,不予更改。
1.4.5标志的标高,包括面板高度,基础高度等都应该满足设计图纸及相应的规范。
1.4.6防腐涂料应该保证均匀,涂装时应该保证结构表面无凸出凹陷。
1.4.7基础的规格、高程、及水泥标号均需满足要求。
2影响反光膜选择的主要因素
2.1运行车速
交通标志的视认过程是驾驶员对交通标志的认知和对车辆进行操作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依靠驾驶员的视觉和运动输出来完成。从上述分析过程不难看出,运行车速越快,驾驶员所需的视认距离就越长。根据相关研究,当逆反射系数为20~50时,其视认距离(BS)在113~155m左右,适用于70~85km/h的行车速度;当逆反射系数为100~170时,其视认距离(BS)在185.93~214.88m左右,适用于100~111km/h的行车速度;当逆反射系数为340~660时,其视认距离(BS)在243~282m左右,适用于117~128km/h的行车速度。若某种反光膜制作的标志提供的可读距离小于安全行车距离,则驾驶员没有足够的时间对标志进行恰当的反应;只有在可读距离大于安全行车距离的情况下,驾驶者才能有足够的时间对标志作出正确的反应[2]。因此,运行车速是反光膜选择的重要因素。
2.2观测角度
由于交通标志设置位置的不同,观测角度也会不同。在同一条道路上,四块标志分别设置于路两侧及门架上,一辆汽车在150m处用车灯探射。由图中数据可知,道路右侧的标志反射效果最佳;道路左侧的标志反射效果其次,但已经降至右侧标志的22%;道路上方门架式的标志反光效果最差,仅为右侧标志的14%和17%。因此,我们在设置交通标志时应该优先选择靠右设置,如果需要靠道路左侧或采用门架式时,应该选用比路右侧标志更高等级的反光膜材料。
2.3字膜与底膜的对比度
从理论角度来说,反光膜等级越高,其逆反射系数越大,驾驶员的视认距离应该越远。但是由于汉字结构的特殊性,当逆反射系数过大时,反光膜所产生的逆反射光线会形成炫光效应。这种炫光会和汉字笔画熔融,反而会导致驾驶员视认距离的下降[3]。根据相关实验数据,最高等级的钻石级反光膜的平均视认距离明显小于有1层、2层和3层衰减膜覆盖下的视认距离。实测字膜与底膜的逆反射系数对比度在7.59~8.18之间时,驾驶员的平均视认距离最大,为140.8~143.5m。因此,在兼顾安全和经济的原则下,指路标志文字反光膜的等级可略高于背景色反光膜的等级,以达到降低字膜与底膜对比度的效果。
2.4耐候性能
在选择反光材料,初始亮度虽然很重要,但同样重要的是,标志材料的亮度必须具有持久性,也就是说,不仅在刚使用时,而且要在使用寿命内能保持良好的反光性能。使标志在整个使用期内保持足够的视认性[4]。做到看得清,看得远。由于不同地区气候条件的差异,交通标志所经受的环境影响也不一样。作为一种长期暴露在户外的交通安全设施,必须能够经受不同环境的考验,如温度变化、紫外线辐射、雨水和盐雾的侵蚀以及风沙吹打等。现实中一旦交通标志的稳定性无法满足环境的要求,往往会在短时间内出现脱落、褪色和逆反射系数下降等现象,造成交通安全的隐患。
结束语
总之,影响道路交通反光膜选择的因素有很多,道路等级、运行车速是选择标志反光材料的一个基础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为提高视认效果,确保行车安全,在设计使用标志反光膜时要结合当前反光膜的市场状况,综合考虑经济性和技术性,按实际情况对使用类别予以区别,使得交通标志真正成为道路交通安全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陈艳艳,姜明. 公路交通标志反光膜逆反射系数衰减规律[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6,16(06):107-113.
[2]王瑶文,张琪,李先锋,刘子宇. 荒漠戈壁地区交通标志反光膜结构选型研究[J]. 公路,2016,61(11):240-243.
[3]王东明,刘忠根. 浅谈城市交通标志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作用[J]. 四川建材,2017,43(09):170-171.
[4]杨阿荣. 浅谈道路交通标志用反光膜的大角度性能[J].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5(12):40-42+8-9.
论文作者:刘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9
标签:标志论文; 交通标志论文; 反光膜论文; 道路论文; 距离论文; 系数论文; 驾驶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