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实践与探索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技成果论文,中国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中国高等教育极为落后。1949年,全国仅有205所高等学校,1.6万名教师,11.7万名在校生,科学研究几乎没怎么开展。经过50年的努力,高等教育不仅在规模上有很大发展,而且在格局上也有很大变化。据1998年统计,已有1022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40万余名专任教师及一批专职科研人员,340余万名在校生。 其中有权授予博士学位的276所,在校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3.9万名;有权授予硕士学位的540所,在校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14.5万名。 近几年,每年有24万名左右教学科研人员参与研究开发工作,折合全时人员约14万人。
高等学校是我国基础研究的主要力量。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课题数、国内外发表的论文数以及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数,均占全国60%左右。在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方面,也是一支重要力量。承担国家“863”高技术研究专题数,占40%以上; 国家科技攻关任务按经费计,约占14%;此外,还承担着大量来自企事业单位的委托任务。获国家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的比例,分别占全国的1/3、1/4以上。
80年代以前,高等学校科研规模较小,而且侧重基础研究,即使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一般也仅仅做到实验室成果阶段为止。自从1982年,中央提出“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基本方针,1985年,中央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后,实行拨款制度改革,促进技术成果商品化,开拓技术市场,高等学校科研工作重心转移到了为国民经济主战场服务上。从此,如何加速科技成果转变为现实生产力,一直成为各级领导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高等学校在近十几年的实践中,经历了多种方式探索,取得了一些宝贵经验,逐步走出了几种成功的路子。但是,也还存在不少困惑和障碍。
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概况
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国家和各有关部门采取了不少政策措施。
(一)政策引导与推动。国家不仅在指导方针上突出强调,各级政府还先后制订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如有关技术合同、技术市场、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区等方面的各种法规。高教系统在贯彻中央方针和这些法规过程中,根据学校特点又做出了若干补充规定,如对成果推广应用业绩突出者给予专门奖励,对从事这类工作的科技人员,技术职称的评定标准与教学、研究人员区别对待。
(二)大力促进产学合作。在国家科技方针指引下,教育部一直推动高等学校与企业发展多种方式的合作联系。1983年12月,与国家体改委联合,在天津召开了高等学校科技工作面向经济建设经验交流座谈会,部分大学和企业的代表出席,交流经验并共商有关政策措施。1987 年5月,国家教委(1985年由教育部改组而成)颁发的《关于改革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工作的意见》强调:“高等学校要主动自觉地推进多层次、多形式的横向联系,实行教育、科研、生产(社会应用)三结合。”1992年,国家教委与国家经贸委、中国科学院联合,实施了“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
(三)加强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同组织高等学校科技力量,为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各类科研成果,开展咨询和技术服务,输送和培训技术人才。如1988年,国家教委与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组织高等学校开发“杭嘉湖绍”地区,建立了杭嘉湖技术开发公司,进行中介和投资服务,取得了明显成效。
(四)鼓励创办科技产业。随着“面向、依靠”方针的贯彻,80年代中期开始,高等学校科技产业逐渐兴起。为促使其健康发展,1989年1月,国家教委在北京召开了部分大学主营校、处长座谈会。1993 年12月,又与国家体改委、国家科委联合召开了全国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会后,印发了“三委”《关于高等学校发展科技产业的若干意见》。这两个会议以后,学校高新技术产业有较大发展,有的已形成较大规模,产生了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其类型有校办、与社会上企业联办、科技人员走向社会创办等多种形式。
各高等学校积极贯彻国家的方针政策,结合国情校情,把科研重心和与经济的结合点,向科技工作下游适当延伸,以适应现阶段现代化建设需要。在保持一定基础研究的同时,将大部分科技力量投入到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的课题上,并且在实践中逐步走出了成功的路子。
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是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实现的。一是合作研究或技术转让,高校主要搞研究和前期技术开发,产业化由企业完成;二是校企结合转化,高校不仅提供科研成果,还与企业合作实现产业化,有的还合办科技型企业;三是校办科技产业,高校分流部分科技人员,直接进行产业化开发并组织生产经营;四是混合型的,校办科技产业与社会上企业结合,学校进行关键技术和核心产品开发,向社会辐射,带动一批企业开拓产业新生长点或提高产品质量。
现在,高等学校具有实用价值的科研成果,约有2/3能程度不同地得到应用,约有10%取得较大经济社会效益。应当肯定,近几年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成效是显著的,但真正实现产业化并取得商业成功的比例还不大。妨碍进一步提高转化率和效益的因素很多,有赖于在深化体制改革中逐步解决。
二、高校科技成果在现代化建设中起了重要作用
高等学校在非常广阔的领域里开展着大量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和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研究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在提高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增强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推动科技、教育事业发展中,是一支骨干力量。在促进各行各业技术进步,孕育高新技术产业,开拓新的经济生长点方面,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诸方面。
(一)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源泉
高等学校在高新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和进展。不仅为社会源源不断地提供研究成果,输送大批科技人才,成为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知识、技术和人才的强大源泉,而且大学还直接孵化科技产业,是孕育高新技术产业的强大母体。如北京大学的“方正”、东北大学的“阿尔派”、清华大学的“同方”等,都是从学校生长出来的高技术企业。它们不但取得了重大经济效益,还为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探索了成功的路子,对相关产业发展也有较大带动作用。现在可以说,哪里有高新技术产业,哪里就有高等学校的贡献。特别是在科技实力雄厚的大学周边,科技园、软件园及其他各种名称的科技产业群体,正在蓬蓬勃勃地不断产生和兴起。
(二)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依托
高等学校学科众多,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开展着大量研究工作,为各行各业不断提供大批成果和科技人才,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技术依托和高层次人的才主要源头。高等学校通过各种方式将科研成果向企业转移,促进了企业生产经营技术革新、产品质量提高与更新换代,并且已经产生了很大效益。如浙江大学、东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校的自动控制技术,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校的化工技术,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理工大学、东南大学等校的先进制造技术和燃煤技术,等等,对相关行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高等学校的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已经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据清华大学对该校年增利税100万元以上或年增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208项成果统计,已累计新增产值2000亿元,获得经济效益480亿元。 高等学校进入国家科技推广应用计划的项目,也占有相当比例。如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高等学校占总数的14%强;重点成果推广计划项目,约占1/4;“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项目,占一半以上。这些项目均产生了较大经济社会效益。据推广计划中51项抽样调查,新增产值88.8亿元,利税13.1亿元,节支16.4亿元。
(三)农业技术创新与普及的重要力量
高等学校科教兴农成效显著,影响广泛。在为农业培养输送大批各级各类人才的同时,科技人员上山下乡,踏遍广大农村,为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和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做了大量工作。如由中国农业大学牵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黄淮海平原综合开发,促进了该地区大面积增产。河北农业大学10多年来坚持科技进山,为太行山区脱贫致富闯出了路子,被誉为“太行山道路”。不少农业大学在作物育种方面有重要突破。四川农业大学培育成功并获国家发明一等奖的冈—d型杂交水稻, 至“八五”计划末期,推广面积已达1.4亿亩,累计增产稻谷91.6 亿斤,增加社会经济效益50亿元以上。高等学校在支农产业发展中,也取得了突出成绩。如南开大学的农药研制,原浙江农业大学(现浙江大学东校区)的饲料开发,四川大学的磷复肥制造技术等,都为我国农业和相关产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据不完全统计,1985~1995年间,高等学校完成农业科技攻关上万项,有3000多项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取得经济效益3000多亿元;派出科技干部担任科技副县长500多人, 建立农业示范基地780多个,培训农村技术骨干几百万人, 为农业技术进步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每年都有几千项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为现代化建设不断创造新的业绩。
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经验体会
经过近20年的实践和探索,高等学校在成果转化方面逐渐走出了路子,取得了一些宝贵经验。认真地加以总结,对于指导今后工作是有益的。各校已经通过不同方式作了一些总结交流。根据中国国情和高等学校实际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各方面众多经验的共性部分,大体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基本的经验体会。
(一)正确的思想观念是根本
各级领导和科技人员要确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贯彻科技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从科研选题到成果转化都要体现这一精神,并以高度责任感贯穿到底。当然,这并不是要求每一个人或每一个研究集体完成全过程,而是要把有关单位有关人员联合起来实现最终目标。要克服传统观念束缚,进一步解放思想,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科技经济结合的新趋势。
(二)良好的政策环境是基本保障
科研成果转变为现实生产力,需要一定的政策环境保障,采取政策法规、经济杠杆、行政手段相结合的办法推动。其中利益机制起着根本性作用,要完善平衡各方利益的政策,实施中处理好各方的利益关系。同时,也要提倡顾全大局和长远影响。在中国目前情况下,政府的宏观调控与推动尤其重要。特别是耗资巨大、企业难以承受风险的大项目,更加需要政府采取措施促进。
(三)多种形式产学合作是主要途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必然逐步发展为技术进步的主体,而高等学校则是技术和人才的源头。主体与源头采取各种方式紧密配合,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最主要的途径。企业什么阶段介入以及怎样合作,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如果企业技术力量较强,校企早期结合,效率和效益较高。调查中发现,校企结合的多种因素中,合作建立课题组对成果转化的作用最为明显,约有半数项目取得商业成功。
(四)大学孵化高新技术产业是一种有效方式
大学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在不断提供研究成果和培养输送年轻科技人才,有力地支撑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各行各业技术革新的同时,在一些高技术领域,学校直接培育产业,乃至孵育出企业,是一种快捷有效的途径。近十几年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北京中关村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崛起,是产学研合作的结晶,其中大学直接孵化产业也起了重要作用。
(五)人员交流与合作是实现技术转移的关键因素
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的关键是人才。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需要有一定数量既有科学技术知识,又有经济市场头脑的人才协同完成。成果的扩散传播不同于一般物品,简单的市场交易与买卖,难以实现技术的真正转移。技术的有效转移必然伴随着人员的交流合作。高等学校科研成果推向社会应用,一般都经历了学校人员走出去和企业人员走进来的交流合作过程。除了企业人员双向交流外,还有一种定向流动。总的来说,高等学校应有一批又一批的科技人员,带着科技知识和成果不断流向企业合作开发、就职,或流向社会创业。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需要有政策措施保障各方权益,鼓励人才合理、有序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