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中学生实现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_中学生论文

引导中学生实现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_中学生论文

引导中学生实现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学生论文,方式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发展,就是改变长期教学中学生形成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尽快形成多样化的、主动的学习方式。中学生尤其高中生转变学习方式不仅是历史教学三维目标的客观要求,还是应对高考等选拔性考试的现实要求。那么,新课改理念下如何引导中学生实现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呢?从教师本身来看,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了解中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主要分类

历史学习方式是在一定的历史学习观指导下,在长期的历史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并稳定的历史学习的程序、形式、方法、兴趣和习惯等要素的有机集合体,包括人们学习历史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程序、形式、方法是历史学习方式的三大要素,它是历史学习活动过程中,学习者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长期沉淀的结果。现阶段高中生的历史学习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浅层式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学习动机由外部产生,为应付教师、考试而学习。学生主要采取机械学习及一些应付性的、肤浅的、消极被动的学习策略。如: “死记硬背”,它的症结在于新旧结构之间脱节。新知识因缺乏原有知识的支持而不能融入整个知识结构之中,而游离于知识结构之外的知识片段既无法长时间地保留在记忆中,又脱离学生的实际。久而久之,历史学习就变成了“无意义学习”。

2.成就式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学习动机随成就产生,主要是为与别人竞争、争取好成绩而学习。学生利用各种学习技能,花费较多的时间和努力遵从教师的要求去完成各项作业,努力获取高分。如有学生这样说道: “历史我本来是想认真学的,但在高一的第一学期我曾试着8门课都不松懈,尽管历史成绩不错但其他功课却不理想,受其他同学的影响和自己权衡得失,我决定暂时将历史等文科放一下……”目前,采用成就式学习方式来学习历史的学生较多。但这种在自我提高动机下进行的成就式学习,主要是着眼于眼前取得的外来利益(好的成绩、名次),他们对历史并不是发自内心的感兴趣,也不会真正意识到这门学科的价值,是不会产生持续而深入学习的愿望的。

3.深层式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学习动机由好奇心产生,为满足兴趣、探究意义而自发、主动学习,主要采用建构主义的编码和有意义的学习策略,能持之以恒地进行广泛的学习,是一种质的学习概念。其学习效果较好,能认识并监控、管理自己的学习,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学习的“迁移”。如有一位学生是这样认识历史这一学科的,他说:“我从初中起就喜欢看历史方面的书,《上下五千年》、 《春秋战国的故事》等都是我喜爱的,对于中央电视台放的《历史风云》、 《百年中国》、 《大国的崛起》等我也经常看。把这些和我们的历史课结合在一起,使我觉得历史课真的是蛮有味道的。”

不难看出,教师的教学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许多调查研究结果都证明了这一点。因此教师应当把帮助学生转变他们的学习观和学习方式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把学生是否越来越倾向于深层式学习、主动发展作为衡量历史教学是否成功的标准。

二、了解现代历史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

要转变中学生历史学习方式,就要让学生了解现代历史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新课改理念认为,人的学习具有两大本性:一是接受本性,即“学习是经验的获得和积累的过程”;一是构建本性,即学习是“心理的构建过程”。现代历史学习方式既重视学习的接受本性,又重视学习的构建本性,现代历史学习方式提倡主动接受学习,因此现代历史学习方式具有不同于传统历史学习方式的一些特点:

1.主动学习。现代历史学习方式的运作以学习者的主动参与为先决条件。强调“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把学习历史当作享受;课堂学习已不能满足学习的需要,课外还要主动安排学习;视历史老师为良师益友,并产生了主动与之对话的强烈愿望。

2.体验学习。学习历史的过程就是体验历史的过程,体验人类过去的生活,体验生存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体验人民群众与历史人物的情感。“为古人担忧”,在历史学习中不仅是正常的,而且是必需的。在体验中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这样才会有更多的收获。当然,这种体验主要是心理层面的亲历,是再体验而不是原体验。

3.探索学习。走进历史,发现问题,运用有效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辨别、论证,得到答案,这是现代历史学习的一般程序。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历史。

4.综合学习。提倡把中外历史结合起来学,把经济史、政治史、文化史和社会生活史结合起来学;提倡把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如语文、政治、地理、音乐、美术和各种自然科学结合起来学。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积累知识,还要注意构建知识的体系与结构,进行系统学习和整合学习。

5.合作学习。现代历史学习方式强调学习个体的独立钻研、独立思考,鼓励独立地发表见解。历史学习者还要组织和联合起来进行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彼此切磋、争论答辩。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历史学习的效益,而且有助于培养与人合作能力。

6.科学的学习。现代历史学习方式更符合学生认知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更符合历史教学的规律,比传统的历史学习更科学、更合理,因此,它是科学的学习方式。

三、教师要先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

要转变中学生历史学习方式,历史教师要先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具体来说教师应从以下方面努力:

1.树立新型师生观。这就需要教师改变过去那种师道尊严的角色,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活动,走进学生的内心。教师不要做学生的权威,不要强加给学生观点,不要统一学生的认识,而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独特的见解、创造性的思维。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与学生的关系,建立民主型的师生关系,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意见的倾听者,让历史教学课堂(包括小课堂和大课堂)充满民主和谐的气氛。

2.树立新的历史教育观念。历史课程标准和据此编写的历史教材体现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历史教师应认真学习和领会这些新的理念,并用以指导教学。改革历史教学,观念必须先行。

3.采取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历史教师一方面应加强对学生读书(首先是阅读历史教材)的指导;另一方面,一定要按历史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和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从本校实际出发,组织和开展综合性的、实践性的历史学习活动。通过故事会、讲演会、辩论会等活动,让学生的嘴动起来;通过仿制文物、出版历史板报等活动,让学生的手动起来;通过参观考察、走访等活动让学生的脚动起来。要真正让学生自己学习历史,而不是让他们等待老师来灌注历史。

4.改革历史教学评价方式。对历史教师来说,既要评价学生的学,更要评价自己的教。在评价学生的学时,既要重结果,更要重过程,要把学生参与历史学习过程的状况纳入评价体系之中。为此,建立学生个人学习档案袋或登记表等很有必要,评价方式要多样化。

四、教师须提高自身的素质

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做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转变教学行为还需要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能够为学生解疑、答疑,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法,准备充足的学习资料。教师还要不断提高教学技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探寻各种丰富有效的学习方式,例如以“表演”的方式学习,以“创作”的方式学习,以“作画”的方式学习,以“采访”的方式学习,以“编辑”的方式学习,以“研究”的方式学习等。

总之,教学中教师应通过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内外活动,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这样才能引导中学生实现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标签:;  ;  

引导中学生实现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_中学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