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清远市人民医院 广东清远 511500
【摘 要】目的:分析输液港植入术后患者切口延迟愈合的相关风险因素及其护理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行输液港植入术的58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因素分析法对患者的全身疾病、病房条件、切口情况等风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护理措施。结果:58例患者中有3例出现术后切口延迟愈合,其发生主要与年龄、病房条件、是否伴糖尿病、营养不良、化疗后是否出现骨髓抑制、皮肤毒性、植入术时间以及切口是否出现感染、脂肪液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合并糖尿病、营养不良、并发骨髓抑制、切口感染、脂肪液化是影响切口延迟愈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行输液港植入术的肿瘤患者,医护人员应在术前综合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做好手术室、病房环境护理工作,并积极预防相关并发症发生以最大限度促进切口的愈合。
【关键词】输液港植入术;切口愈合;危险因素;护理对策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一种较新型的闭合静脉输液系统,主要由静脉导管、供穿刺用的输液座所组成的,而且该系统的装置均埋于皮下组织的内部,受到了皮肤的保护,故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影响较小,可为长期输液治疗的患者提供可靠的通道[1]。在输液港植入术过程中,皮肤切口是该装置的植入入路,能够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但是,皮肤的切开以及术毕时切口的缝合会破坏了皮肤、皮下组织的结构完整性,再加上术后病菌经手术切口的侵入,均会导致切口脂肪液化、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使切口愈合不良,进而影响输液港的留置时间,增加了患者的痛苦[2]。因此,分析影响输液港植入患者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其制定出合理的对策,进而促进切口早日愈合至关重要。基于此,本研究分析了我院输液港植入术后患者切口延迟愈合的相关风险因素,并探讨了相关护理对策,具体过程和结果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行输液港植入术的58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37例女性患者、21例男性患者;年龄在27~74岁,均龄(60.69±5.54)岁;输液港留置时间2~28个月,平均(16.29±3.10)个月;疾病类型:12例结直肠癌、18例乳腺癌、19例肺癌、6例胃癌、3例其他;植入部位:19例经锁骨下静脉、39例经颈内静脉置管。上述患者均为癌灶切除术后,需进行化学治疗,且为首次进行输液港注入术,病人和家属对本研究内容知情,签订了同意书;排除存在输液港植入术禁忌症,伴全身性感染疾病、凝血功能障碍者。
1.2方法
1.2.1输液港植入方法:在常规局麻下,以锁骨下缘锁骨中外1/3处为穿刺点穿刺进入锁骨下静脉(经颈内静脉植入选择喉结或甲状软骨上缘水平为穿刺进针点),置导丝并拆下穿刺针。随后在静脉导管插入部位作一小切口(0.5~1cm),延导丝插入扩张器后拆下导丝、扩张器,将导管插入到静脉中,将导管头端放置在右心房、上腔静脉交界处。然后在锁骨下窝建立皮下袋,并将供穿刺用的输液座植入到皮袋中,妥善固定于前胸壁。建立导管皮下隧道并引入至导管远侧端,将导管与输液座相连,缝合切口。术毕复查胸部X线片,确认导管头侧的位置。
1.2.2记录患者基本资料并观察患者术后切口恢复情况
(1)一般情况: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病房条件等;(2)全身状况:病人既往疾病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全身营养状况以及烟酒史等;(3)疾病及化疗情况:肿瘤类型、化疗后并发症(骨髓抑制、皮肤毒性等);(4)输液港植入因素:穿刺路径、手术时间、植入术后相关切口并发症(切口感染、脂肪液化)及其他植入术并发症发生情况。
1.3观察指标
随访记录85例患者输液港植入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及切口延迟愈合(切口愈合时间≥10d为延迟愈合)的例数,并利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法分析患者术后切口延迟愈合的风险因素。
1.4统计学方法
选用Excel2007及SPSS21.0软件统计数据,计数数据以率(%)形式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用t检验。并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植入术后切口延迟愈合的危险因素。以P<0.05表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输液港植入术后切口延迟愈合的单因素分析
58例患者实施输液港植入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平均为(7.79±2.49)d,其中3例患者为切口延迟愈合,占5.17%(3/58)。经单因素分析发现,输液港植入术后切口延迟愈合率主要与年龄、病房条件、是否伴糖尿病、营养不良、化疗后是否出现骨髓抑制、皮肤毒性、植入术时间以及切口是否出现感染、脂肪液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输液港植入术后切口延迟愈合的单因素分析
3讨论
3.1输液港植入术后切口延迟愈合原因分析
植入式输液港是一种新型的静脉输液装置,其能够保证患者在长时间内输注高浓度的营养液、药物、血液等,既可避免患者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还可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然而,在实际临床中,切口延迟愈合是输液港植入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往往会延长患者的治疗时间,使其治疗费用增加,不利于预后康复[3]。本研究结果也显示,58例患者实施输液港植入术,其中有3例患者术后出现切口延迟愈合,占5.17%,提示输液港植入术后出现切口延迟愈合的风险较高,与陈萍等[4]研究报道相吻合。同时,本研究也发现,术后切口延迟愈合率与患者年龄、病房条件、是否伴糖尿病、营养不良、化疗后是否出现骨髓抑制、皮肤毒性、植入术时间以及切口是否出现感染、脂肪液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合并糖尿病、营养不良、并发骨髓抑制、切口感染、脂肪液化是影响切口延迟愈合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糖利用异常的情况,不能有效将葡萄糖转化为蛋白质或其他物质,进而影响皮肤组织的再生修复功能,导致切口延迟愈合;营养不良者其机体营养素相对缺乏,抑制了组织的增生,使切口愈合停滞;而合并骨髓抑制者其机体免疫力严重下降,极易使切口感染而阻碍切口愈合;此外,切口出现脂肪液化的患者,其切口表面渗出物相对增多,使组织修复过程不断延长[5-6]。因此,对行输液港植入术的患者加强护理干预以促进切口愈合,改善其预后至关重要。
3.2促进切口愈合的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术前,全面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合并症等情况进行评估,排除手术禁忌症,并重点排查糖尿病、营养不良等疾病,积极控制易感因素,如营养不良者加强营养干预,合并糖尿病者积极监测患者的血糖变化,并予以降糖对症治疗。同时,对于伴骨髓抑制者,应全面评估其分级程度,重度骨髓抑制暂不予以输液港植入。此外,还需在术前向患者介绍输液港输入的目的、好处、手术过程以及术后护理注意事项,以让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减轻焦虑、紧张感。
(2)术后护理:输液港植入完成后,加强基础护理,保持切口周围皮肤清洁,加强切口观察与检查,每隔3d更换1次敷料,若切口敷料有液体渗出及时更换。继续监测患者的血糖情况,并认真告知患者切口护理的方法,避免频繁活动,同时指导患者在切口未愈合前饮食宜清淡,忌辛辣肥厚之物,戒烟酒。另外,加强病房内卫生、消毒工作,每日使用紫外线消毒2次,每次约30min,并限制病房内探视人数,以减少外源性病菌进入,降低切口感染的几率。
综上所述,对于行输液港植入术的患者,医护人员在术前必须进行详细的检查,及早发现其风险因素,予以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术后也需加强切口基础护理,积极控制不良因素,最大限度促进切口的愈合。
参考文献:
[1]周丽.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维护及临床应用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6):3742-3743.
[2]吉铁凤.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肿瘤患者临床应用中的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J].海南医学,2014,25(20):3111-3113.
[3]肖玲,姜傲,李茁,等.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相关并发症的护理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34):4952-4954.
[4]陈萍,汪瑾,郝云,等.探讨肿瘤患者植入式输液港并发症原因分析与对策[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6,1(4):111-112.
[5]韩丽琴,李明霞.肿瘤患者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应用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7,5(28):21-22.
[6]周媛,周倩.肿瘤患者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并发症及其护理对策[J].江苏医药,2015,41(5):613-614.
论文作者:刘丽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6
标签:切口论文; 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因素论文; 静脉论文; 并发症论文; 导管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