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广西柳州 545001)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2-0252-02
儿童鼾症又称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主要原因是腺样体肥大和扁桃体肥大,可在睡眠中发生呼吸道气体交换受阻、血氧含量下降,致大脑低氧、心血管功能异常。同时影响儿童颌面部的发育,对儿童身体和智力发育危害较大。如不及时治疗将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甚至引起智力障碍;也是引起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鼻窦炎的主要原因。我科于2013年开始至今使用鼻内窥镜下行腺样体切除术312例,男女比例为3:2,手术前后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合理的健康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术前护理
1.1 患儿入院时准确测量体征(体温、身高、体重),并做好记录,以便患儿用药时根据其体重准确计算用药量,做好入院评估及健康宣教,重点向家长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
1.2 认真做好各项检查前的解释及指导工作,消除家长的心理顾虑,并配合护士完善术前各项检查:血液检查、X线、心电图、鼻内窥镜检查、鼻部CT是主要的辅助检查(必要时做耳部CT)。尽可能详细的了解鼻腔的病变情况,是保证手术能顺利进行、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前提。
1.3 术前1天向患儿家长及较大患儿介绍术前准备的项目及目的,消除家长心理障碍,做好较大患儿思想工作,使其配合完成术前准备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按全麻手术护理常规严格准备:(1)术前禁食、禁饮6小时,并向家长及较大患儿说明禁食、禁饮的重要性,目的在于避免手术中胃内容物返流,堵塞呼吸道发生意外;(2)根据医嘱做好抗生素的皮试,为了术前、术后准确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3)术晨静脉置管,开通静脉通道,根据手术时间使用抗生素;(4)指导患儿术后少说话,常伸舌,做吞咽动作,能进食时督促患儿多饮水,以防不愿进食造成体温过高。
2.术后护理
2.1 按全麻术后护理常规处理,患儿术毕返回病房未清醒前给予去枕平卧头偏一侧卧位,如患儿鼾声较重,可置一小枕于患儿肩下,敞开呼吸道,保证通气。禁食4小时,4小时后可先少量饮水,不发生呕吐当日遵医嘱予冷流质饮食,第2日可进食半流质温凉饮食,并且给予0.9%氯化钠漱口,保持口腔清洁。术后禁止使用吸管及奶瓶,以免造成伤口继发性出血。
2.2 术后遵医嘱心电监护、指脉氧监测、吸氧6小时,密切观察患儿神志、面色情况,未清醒者还应注意有无反复吞咽动作,以防出血时不自觉将渗血咽下而影响失血的观察和阻塞呼吸道。清醒的患儿则嘱其将口中分泌物轻轻吐入弯盘中,以便观察出血情况。若唾液中混有少量血丝或暗红色痰块属于正常现象,若唾液中含较多鲜血。则提示有活动性出血,应立即汇报医生进行止血。
2.3 患儿术后由于麻醉未清醒,常会出现哭闹、躁动等现象时,对于较大患儿可进行沟通使其配合停止哭闹;较小患儿安抚无效的情况下可给与10%水合氯醛镇静,以免引起创面出血;并且床旁加护栏,防止坠床。
2.4 出院指导
为了使患儿出院后在家中能顺利度过恢复期,指导家长和患儿:(1)出院2周内避免吃硬食及刺激性食物,含果酸类食物少吃或暂时不吃,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卫生。(2)避免剧烈运动。(3)预防感冒、咳嗽,防止伤口出血。(4)家长注意患儿夜间睡眠情况,观察憋气、打鼾、张口呼吸等症状是否缓解或消失,出院1周后复诊。
通过术前术后护理及实施健康教育,使患儿及家长对病情相关知识有所认识,提高了家长及患儿对治疗护理的配合度;术后合理进食,睡眠质量提高,恢复快。我科对出院后患者门诊复查调查显示,患儿术后身体抵抗力均有提高,上呼吸道感染次数减少,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论文作者:何靓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8
标签:患儿论文; 术后论文; 家长论文; 术前论文; 儿童论文; 手术论文; 呼吸道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