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系统评价论文_陈姣

湖南省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 411101

【摘 要】目的:评价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3月,医院采用奥扎格雷钠治疗脑梗死对象56例,纳入对照组,采用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74例,纳入观察组。对比近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近期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周后NIHSS下降率、卒中90日ADL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有助于减轻神经损伤,提升生活自理能力。

【关键词】奥扎格雷钠;依达拉奉;脑梗死

急性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首位病因,高于恶性肿瘤。急性脑梗死是一种脑血管病,我国脑梗死发病率2%,年新增患者约为200~300万例,因居民平均年龄增长、颈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心脏瓣膜疾病发生率上升,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1]。急性脑梗死发生机制较复杂,包括脑血管堵塞、脑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液黏度增高、血液成分改变等,纤维蛋白原、微栓子是关键病因,奥扎格雷钠是治疗脑梗死的主要药物,疗效肯定[2]。急性脑梗死疗效个体差异较大,容易受时间窗、病情、治疗策略、血压等因素影响,不同患者疗效存在较大的差异,在使用奥扎格雷钠治疗期间,同时联合早期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是否可从中获益值得商榷。本次研究采用对比分析,分析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疗效。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3月,医院采用奥扎格雷钠治疗脑梗死对象56例,纳入对照组,其中男36例、女20例,年龄(65.2±10.4)岁。活动中发病44例,静态发病12例。首发症状:四肢乏力36例、意识障碍26例、言语不清21例、嗜睡或昏迷12例、发热25例。体格检查:偏瘫36例,同向凝视征21例,脑膜刺激证阳性6例。辅助检查:高血糖5例,高血压11例,高尿酸血症10例,高脂血症35例。超声检查颈动脉超声检查严重狭窄29例,活动性斑块44例,颈脉中膜厚度IMT(1.75±0.11)mm。梗死部位:①脑半球,左侧30例、26例;②血管部位,大脑中动脉30例、颈内动脉20例、其他6例。CT低密度病灶29例。入院时神经功能障碍(NIHSS)评分(14.2±2.5)分。梗死面积(15.4±6.5)cm2。栓子来源:心源性14例,颈动脉30例。MR检查40例,其中DWI>DWI组(不匹配>20%)32例,DWI≈DWI组(不匹配绝对值≤20%)8例。发病到入院时间(13.5±4.6)h。溶栓治疗51例,高压氧治疗12例。

采用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74例,纳入观察组,其中男48例、女26例,年龄(64.4±9.5)岁。活动中发病55例,静态发病19例。首发症状:四肢乏力47例、意识障碍32例、言语不清28例、嗜睡或昏迷16例、发热32例。体格检查:偏瘫48例,同向凝视征30例,脑膜刺激证阳性9例。辅助检查:高血糖7例,高血压15例,高尿酸血症14例,高脂血症47例。超声检查颈动脉超声检查严重狭窄40例,活动性斑块55例,颈脉中膜厚度IMT(1.72±0.15)mm。梗死部位:①脑半球,左侧40例、34例;②血管部位,大脑中动脉41例、颈内动脉24例、其他9例。CT低密度病灶36例。入院时NIHSS评分(14.1±2.2)分。梗死面积(15.2±6.8)cm2。栓子来源:心源性20例,颈动脉54例。MR检查47例,其中DWI>DWI组(不匹配>20%)35例,DWI≈DWI组(不匹配绝对值≤20%)12例。发病到入院时间(13.5±4.1)h。溶栓治疗67例,高压氧治疗15例。两组对象年龄、性别、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梗死部位、梗死面积、栓子来源、入院时NIHSS评分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标准:①根据1995年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标准,经CT或MRI诊断确诊;②原发脑梗死,非创伤后脑梗死;③临床资料完整;④患者或家属同意。排除标准:①存在药物禁忌症,如长期使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②临床资料不完整;③合并其他怨怒发重大疾病,如颅内动脉瘤。

1.2 方法

所有对象都采用对症治疗,进行详细的诊断,早期对症治疗,控制颅内压,积极治疗高血压、血糖代谢紊乱等合并症,根据MR、血管条件、收治的时间,决定是否进行溶栓、抗凝、降纤治疗。对照组:单纯奥扎格雷钠治疗,未使用依达拉奉,奥扎格雷钠0mg,5%葡萄糖溶液250ml(血糖代谢紊乱对象换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日1次,检测血小板功能,持续1周。观察组:联合依达拉奉30mg+5%葡萄糖250ml(血糖代谢紊乱对象换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日1次,持续1周。

1.3 观察指标

近期疗效,2周后NIHSS下降率、住院时间、卒中90日日常生活能力(Bathel指数)。

1.4 疗效判定

近期疗效,采用斯堪的纳维亚量表评价临床疗效,第14日较治疗前NIHSS评分:①痊愈,减少≥91%为;②显著进,减少46%~90%步;③进步,减少18%~45%为;③无变化减少-17~17%;④恶化减小<-17%,或死亡。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学分析,住院时间、NIHSS下降率等指标通过正态分布,采用( ±s)表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采用t检验,近期疗效比较采用 检验比较,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近期疗效

观察组与对照组近期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近期疗效对比[n(%)]

 

注:与观察组相比,*P<0.05。

3.讨论

奥扎格雷钠是一种抗血小板药物,理论上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扩张血管作用,从而抑制血栓形成、梗死面积扩大,恢复颅内灌注,帮助重建侧枝循环,最终减轻神经损伤。Meta分析显示,单一用药的总有效率约为(75.51±6.29)%,高于本次研究结果,这可能与本次研究中筛选中的入院时神经功能障碍(NIHSS)评分(14.2±2.5)分,处于较高水平,重症脑卒中患者比重较高有关[3]。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近期疗效差异不显著(P>0.05),但从NIHSS下降率来看,观察组有明显的优势,达到(35.5±10.6)%。两组住院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住院时间影响因素较多,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治疗期望关系更为密切。

研究显示,观察组卒中90日AD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能力。绝大多数研究都认为,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可增进疗效。依达拉奉是一种强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同时具有较好的血脑屏障穿透能力,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其可通过调控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等多种机制减轻脑损伤,保护缺氧脑组织,meta分析显示可降低卒中14日NIHSS评分[RR =1.87,95%CI(1.21,2.89)][4]。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较对照组2周后NIHSS下降率更高,约为1.1~1.2分,也低于此次观察组,这可能与本次研究病情较重,存在进展性卒中有关[5]。有关于依达拉奉治疗,需要开展对照分析,进行实验室指标检测等辅助检查,以分析其起效机制。

小结:

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有助于减轻神经损伤,提升生活自理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丽萍,陈真,李梅,等. 我国6省市脑卒中流行病学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病案,2017,18(03):97-100.

[2]钟玉石,曾玲,李先辉,等.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20):3083-3086.

[3]涂 宇.巴曲酶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 的 Meta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7,10(4):25-26.

[4]黎明丽,宋薇,刘薇芝,等.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对比单用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药房,2016,27(33):4675-4678.

[5]唐榕,陈沛然,肖利洪,等.脑蛋白水解物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国药房,2017,28(30):4233-4237.

论文作者:陈姣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8

标签:;  ;  ;  ;  ;  ;  ;  ;  

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系统评价论文_陈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