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_田山

摘要: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迅猛,更多的建筑施工技术被应用在建筑行业中。在建筑行业内部,发展与竞争并存,为了提升企业的发展管理水平,需要采用更加先进的建筑施工工艺,优化施工效果,提升施工管理工作水准。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必将为施工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生机。管理人员在制定工作计划时,需要根据现场的工作环境,施工基础确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路径。

关键词:房建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1清水混凝土的材料组成

1.1原材料的组成和配比

清水混凝土的材料组成复杂,在对混凝土进行筛选过程中,需要从材料结构、土质活性以及使用方式几个角度来判定清水混凝土的应用方式和应用路径。在选择材料过程中,需要了解混凝土的活性、理化性质、质量标准、调配比例、含水量、颜色。在对混凝土的成分进行判定时,需要根据混凝土的材料强度以及颜色配比做出判定。强度高,颜色细密均匀的材料才能保证清水混凝土的使用效果。在对混凝土进行配置过程中,需要了解混凝土的强度系数,按照配置比例设置混凝土的配置方式。配置时,需要注意将碎石骨料中的杂质进行筛除,将矿物研磨以后进行使用。在混凝土中添加煤粉、煤灰等物质时,需要注意对矿粉密度的控制,检测平均粒径,建立使用指标。

1.2清水混凝土的搭配方式

不同的清水混凝土有着不同的搭配方式,在判定混凝土比例过程中,需要了解不同配比下的清水混凝土应用效果。这样在应用清水混凝土过程中,就能提升清水混凝土的稳定性、耐久性、抗冻性。在对混凝土进行甄选过程中,需要了解混凝土中的含沙量,水泥,骨料的含量,最后确定加水量和搅拌方式。在确定清水混凝土的应用方式时,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中的含砂量,让清水混凝土的应用比例变得更加科学。只有这样才能重新确定数据应用范畴,进而让混凝土的设计方式发挥出新的设计效用。为了确定水泥的使用量,需要对实际施工过程中是收缩性因素做出分析,在计算混凝土使用过程中的收缩性因素中了解房屋表面梁板混凝土的独立性和应用工艺。清水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应用方式复杂,其中包括,模板的制作与安装、混凝土的保存与运输、温度湿度的控制、浇筑与修复。浇筑完毕后,还要分析施工后期的混凝土施工养护策略。这样在执行施工管理计划时,就需要分析施工养护要点和混凝土的技术应用方式。①模板塑造,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模板质量将会影响清水混凝土技术的整体应用效果。在搭建模板过程中,需要从清水混凝土的局部应用效果对整体的加工应用细节做出判定,进而保证清水混凝土技术应用方式符合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建筑要求。②模板检测,对使用后的清水混凝土的强度、硬度、稳定性和严密度做出分析。保证拼接打磨工序的合理性以及拼的完整度,这样就能保证模板的定位精度,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模板之间的局部间隙,保证模板的光洁度以及平整度。

1.3清水混凝土的制作和运输

在制作清水混凝土过程中,需要确立混凝土的搅拌方式,保证混凝土的使用均匀性。这样既能保证搅拌效果又能控制搅拌时间。时间的控制合理性将直接影响清水混凝土的应用效果。不论是材料投入的数量、加水的时机以及技术应用的标准都会影响清水混凝土的制作使用质量。搅拌过程中需要了解混凝土的添加剂使用比例,加入添加剂的混凝土与未加入添加剂的混凝土存在搅拌差异性,因此在搅拌过程中,需要对搅拌时间格外关注。运输混凝土过程中,需要缩短运输时间,通常一个运输周期为2h,所以搅拌混凝土的地点不能离混凝土的施工地点太远。运送的时间越短,清水混凝土的使用维持效果就越好。在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控制混凝土的含水量,不能在混凝土中频繁加水,防止因为频繁加水产生的离析现象出现。

3混凝土施工

3.1工程概况

清水混凝土最早被使用是在桥梁道路工程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清水混凝土被广泛的使用,因清水混凝土成型后的自然质感,并且直接浇筑、一次成型不用二次抹灰等优点逐渐被建筑行业广泛使用。 因为清水混凝土一次成型不用二次抹灰所以与其他混凝土相比节约了经济成本。 本文选取某本标段汽机房A 轴 0m 上排架结构、煤仓间 BC 轴 0~39.7m 层框架结构、汽机房加热器平台0m 上框架结构、A 列外主变防火墙0m 上结构 、炉后进出口水平烟道 0m 上框架结构 、大型设备基础0m 上外露部分混凝土结构 (如汽机基座上部结构 )采用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

3.2混凝土的浇筑

(1)混凝土浇筑主要采用地泵和布料杆,局部采用塔吊配合。

(2)混凝土泵送施工时,统一指挥和调度,从搅拌站到工地约需要15min, 应用无线通讯设备进行混凝土地泵搅拌运输车与浇筑地点的联络,把握好浇筑与泵送的时间。

(3)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有专人对钢筋、模板、支撑系统进行检查,一旦移位,变形或者松动要马上修复,顶板钢筋的水平骨架,应有足够的钢筋撑脚或钢支架,钢筋重要节点应采取加固措施。

(4)关注天气预报,了解当地停电、停水安排,若停电、停水无法避开时,提前做好准备。 在不良天气施工应做好防雨措施,准备足够的防雨布,遮盖工作面,防止雨水对新浇混凝土的冲刷。

(5)事先观察好钢筋的情况,对钢筋较密处预备好准30 振捣棒。

(6)对于外墙、梁板和柱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分界处,垂直于外墙面,用 5mm×5mm 钢板网封堵密实。

(7)墙、柱混凝土浇筑①浇筑之前将模板下口海绵条封堵密实,防止漏浆②墙体混凝土浇筑流向以角部为起点,先在根部浇筑 5~10cm 厚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用铁锹均匀入模 ,注意不能用吊斗或泵管直接倾入模板内, 以免砂浆溅到模板上凝固,导致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形成小斑点。 注意砂浆不得铺的太早或太开,以免在砂浆和混凝土之间形成冷缝 ,影响观感 ,应随铺砂浆随下料。③浇筑时采用标尺杆控制分层厚度(夜间施工时用手把灯照亮模板内壁),分层下料、分层振捣,每层混凝土浇筑厚度严格控制在40cm 以内 ,振捣时注意快插慢抽 ,并使振捣棒在振捣过程中上下略有抽动,上下混凝土振动均匀,使混凝土中的气泡充分上浮消散。

④振捣棒移动间距不大于 35cm,在钢筋较密的情况下移动间距可控制在20cm 左右。 浇筑门窗洞口时,沿洞口两侧均匀对称下料,振动棒距洞边30cm 以上,宜从两侧同时振捣,为防止洞口变形,大洞口(大于1.5m)下部模板应开洞 ,并补充混凝土及振捣。浇筑过程中可用小锤敲击模板侧面检查,振捣时注意钢筋密集及洞口部位不得出现漏振、欠振或过振。⑤根据样板墙施工经验和现场混凝土坍落度情况, 一般振捣时间控制在20~30s 左右 ,即可认为振捣时间适宜 ,上层混凝土表面应以出现浮浆、不再下沉、不再上冒气泡为准。⑥为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上层混凝土振捣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并要求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⑦为减少混凝土表面气泡,第一次振捣结束后,上层混凝土浇筑之前对混凝土进行第二次振捣。⑧墙(柱)混凝土一次浇筑到板底,且高出板底 2cm(待拆模后,剔凿掉1cm,使之漏出石子为止)。⑨墙(柱)上口找平:墙体混凝土浇筑完后,将上口甩出的钢筋加以整理,用木抹子按标高线添减混凝土,将墙上表面混凝土找平,高低差控制在10mm 以内。

结束语

在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被应用时,需要施工人员仔细甄选施工材料,划分施工范围,完成对施工项目的建设。在房屋工程中,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替代同期的施工技术,它的应用可以更好的控制施工成本,提升施工材料利用效果,保证施工作业环境的环保性,它的应用也为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创造了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 欣.房建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1).

[2]喻全仁.局部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在一般房建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江西建材,2014(19):89~90.

论文作者:田山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8

标签:;  ;  ;  ;  ;  ;  ;  ;  

房建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_田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