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比较论文_陈海凤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比较论文_陈海凤

(广西桂平市社坡中心卫生院检验科;广西桂平537206)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末梢血和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当中的临床价值对比。方法:从2017.5月~2018.5月来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人员当中按照盲选的方法从中选择50例进行研究,根据不同的方法和平均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集末梢血进行检验,而观察组则采集静脉血进行检验,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检验结果。结果:通过对比发现,对照组血红蛋白、红细胞以及白细胞等相关的检测指标要高于观察组,而血小板的计数值则要低于观察组(P小于0.05);从时间的对比上,两组血液样本在两小时后各项指标的检验数值和最开始的检验数值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差别(P大于0.05),在经过6小时候进行检验,跟经过2小时进行检验的结果相比,其白细胞、红细胞以及中间细胞的数值都呈现明显的升高,而血小板的计数值则有所降低(P小于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静脉血的检测结果会更加准确,并且能够进行重复性的检测。而人体的血常规检测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了减少误差,应该在3个小时之内进行检测。

【关键词】末梢血;静脉血;血常规检验;临床价值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2-0229-02

目前在临床上进行健康体检的过程中,对血常规检验常使用的采血方法主要有采集末梢血和采集静脉血这两种,不同的采血方法所得到的检验结果也有所不同[1]。本文研究探讨了末梢血和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当中的临床价值对比,现得出的相关研究报告如下所示。

1病患资料和方法

1.1病患资料

从2017.5月~2018.5月来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人员当中按照盲选的方法从中选择50例进行研究,根据不同的方法和平均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有男性研究对象13例,女性研究对象12例,年龄段范围在21岁~58岁之间,年龄段范围的平均数值为(39.5±2.1)岁;观察组中有男性研究对象14例,女性研究对象11例,年龄段范围在21岁~59岁之间,年龄段范围的平均数值为(40±2.3)岁。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的对比上,数据之间的差距并不大(P大于0.05)。

1.2方法

使用全自动细胞分析仪以及与之配套的稀释液、试剂以及溶血素等对研究对象进行采血分析。对照组研究对象采集的是末梢血,具体方法为:使用一次性的安全末梢采血针,在研究对象的指尖处采取60μL的末梢血,然后将其放置在有EDTA-K2抗凝剂的试管中混合摇匀。观察组研究对象采集的是静脉血,具体方法为:在研究对象清晨空腹的阶段,使用真空采血管对其静脉血进行抽取,抽取的剂量为2毫升,然后将抽取到的血液样本放置在有EDTA-K2抗凝剂的试管中混合摇匀。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血小板计数的数值变化情况,以及对比在不同时间段各项指标数值的变化情况。

1.4统计学标准

本文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对数据的处理主要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计量资料使用()表示,计数资料使用%表示。以P小于0.05为标准,表示两组之间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两组研究对象各项指标数值对比

经过检验之后,观察组血液样本中白细胞的数值为(5.14±0.65)109/L,红细胞的数值为(3.71±0.21)1012/L,血小板的数值为(218.33±18.62)109/L;对照组血液样本中白细胞的数值为(6.78±1.22)109/L,红细胞的数值为(4.97±1.56)1012/L,血小板的数值为(159.22±14.64)109/L。通过对比发现,对照组血红蛋白、红细胞以及白细胞等相关的检测指标要高于观察组,而血小板的计数值则要低于观察组(P小于0.05)。

2.2不同时间段各项指标数值对比

在即刻检查时,两组研究对象白细胞综合数值为(5.31±0.63)109/L,红细胞综合数值为(3.84±0.33)1012/L,血小板的数值为(217.24±13.66)109/L;在2小时后检查,两组研究对象白细胞综合数值为(5.87±0.73)109/L,红细胞综合数值为(4.03±0.45)1012/L,血小板的数值为(209.38±11.25)109/L;在6小时后检查,两组研究对象白细胞综合数值为(6.42±0.84)109/L,红细胞综合数值为(4.28±0.51)1012/L,血小板的数值为(155.21±9.03)109/L。从时间的对比上,两组血液样本在两小时后各项指标的检验数值和最开始的检验数值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差别(P大于0.05),在经过6小时候进行检验,跟经过2小时进行检验的结果相比,其白细胞、红细胞以及中间细胞的数值都呈现明显的升高,而血小板的计数值则有所降低(P小于0.05)。

3讨论

在临床的检测项目当中,血常规检查是其中最基本的一种,人们在进行全身检查的过程中,血常规检测也是其中必须要进行的项目[2]。血常规的检测结果能够为临床的诊断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血常规检查的要求不断提高。在常用的传统血液采集方法当中,末梢血的血液采集会比较方便,末梢血指的是耳垂血和指血,采取血液的量比较少,采集过程较为简便[3]。但是末梢血的血液成分会比较复杂,因此检测的结果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不能够准确真实的反应体检人员血液循环的情况,除此之外,末梢血对仪器的检测存在比较大的干扰,因此容易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偏差。跟末梢血相比,静脉血的血液成分会比较稳定,并且在进行检验的过程中能够重复检测,其检测结果也具备较高的准确性[4]。本文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主要对末梢血的检测结果和静脉血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对照组采用末梢血检测,而观察组则采用静脉血检测,通过对比发现,对照组血红蛋白、红细胞以及白细胞等相关的检测指标要高于观察组,而血小板的计数值则要低于观察组(P小于0.05)。在葛文彬[5]的研究报道中,通过研究对比发现,在进行血常规检测中,静脉血检测的各项指标数值和末梢血检测的各项指标数值相比,差异性较大,这也能很好的印证了本文所得出的结论观点。在不同的时间段对所采集的血液样本进行检测,所得出的各项指标数值也会有所差别,在即刻检查时,两组研究对象白细胞综合数值为(5.31±0.63)109/L,红细胞综合数值为(3.84±0.33)1012/L,血小板的数值为(217.24±13.66)109/L;在2小时后检查,两组研究对象白细胞综合数值为(5.87±0.73)109/L,红细胞综合数值为(4.03±0.45)1012/L,血小板的数值为(209.38±11.25)109/L;在6小时后检查,两组研究对象白细胞综合数值为(6.42±0.84)109/L,红细胞综合数值为(4.28±0.51)1012/L,血小板的数值为(155.21±9.03)109/L。从时间的对比上,两组血液样本在两小时后各项指标的检验数值和最开始的检验数值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差别(P大于0.05),在经过6小时候进行检验,跟经过2小时进行检验的结果相比,其白细胞、红细胞以及中间细胞的数值都呈现明显的升高,而血小板的计数值则有所降低(P小于0.05)。

综上所述,在血常规检验中,静脉血的检测结果会更加准确,并且能够进行重复性的检测。而人体的血常规检测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了减少误差,应该在3个小时之内进行检测。

参考文献

[1]任君斌.比较静脉血采集和末梢血采集两种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当代医学,2018,24(19):23-25.

[2]熊明珍,王志娟,聂颖俊.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比较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22):151.

[3]宣振红.末梢血和静脉血在血常规临床检验中的结果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7):172-173.

[4]吴智刚,李小蓝,李启欣,朱嫦琳.在血常规检验中末梢血和静脉血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7,6(01):99-100.

[5]葛文彬.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中的效果与价值分析用于检验中的比较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3):48-49.

论文作者:陈海凤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

标签:;  ;  ;  ;  ;  ;  ;  ;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比较论文_陈海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