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课,一生的回味论文_丁绍旭

一堂课,一生的回味论文_丁绍旭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北关小学 655000

多年以来,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品德与社会课被人们认为是思想政治课,课堂上理论说教,考试前读读背背也可以得高分,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因而不被重视。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能否积极有效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关系到本课程性质、目标的实现,制约着课程实施的质量。”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每一节课完成指导学生“从生活中来——在课堂中学——到生活中用”的教学过程,真正实现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育功能,使教师的一节“课”成为学生一生的“课”。

一、从“生活”中来

教师只有“走进”了学生的生活,才能够真正“走近”学生,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课前,教师要做:

1.走“进”生活。

儿童的品德和生活的发展,源于儿童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实际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这是新课程所体现出的最大特点,也是有别于以往思品课单纯说教的地方。因此,教师所采用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培养他们参与社会的能力。

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与各种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相互影响中受到教育。通过这样的课堂延伸,把学生从课堂引向了社会生活,让学生在课堂上明白的道理落实到行动上,实现了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这一理念,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并且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和美的熏陶。如教学“网络世界”一课时,教师向学生发放调查表,指导学生通过日常观察、访谈等方式,了解身边人的上网情况以及新的生活方式的体验。教学中,学生交流了身边人开网络商店、上网购物、炒股等许多鲜活的生活内容,丰富了对网络作用的认识。

2.走“近”学生。

一位优秀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应该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他(她)应该是一位情感丰富的教师,应该把情感作为教育艺术的生命,善于以温暖如春的教学氛围和以人性化为教育思想核心的人文精神,为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提供幸福的精神源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要对学生施之以情感诱导,给予学生关怀、尊重、理解、宽容;要充满爱心,用亲切温暖的语言、饱含深情的目光,鼓励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要善于激“趣”、煽“情”、移“情”,以情动人、以行导人、以德育人。学生深思明理,教师随机渗透德育,巧妙引导学生怡然地在情感上实现理性的升华。在课堂中了解教材。在教学中,可先让学生自由读教材,初步了解课文中所讲的内容,大致了解课文的主题等。

3.活用教材。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善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怎样活用呢?教师可以拓展教材的外延,可以对教材进行加工,也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地域实际舍去教材的部分内容,当然不是要随意更改教材的编写意图。首先,教师应以教材为载体,让学生“知其然”,让学生在对原有生活经验的感悟学习中明白“是什么”;其次,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即“为什么”;再次,让学生明白该怎么去做,即“怎么做”。

4.避免千人一腔。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也是课程资源。学生的差异性为教师开发、利用和探究学生资源带来挑战和动力。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把学生的差异性当作一种宝贵的课程资源来开发和利用,去探求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有效途径。珍惜学生资源的差异性,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个性化的思维方法和情感,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虽然教师抛弃了课堂上教师演独角戏的做法,但一些教师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感情色彩,不是善意地引导学生走出生活的迷茫,而是容不得学生有不同的想法,于是就简单而粗暴地“一棒子打死”,由此出现了“千人一腔”的体验感受。但这种体验有多少真实性呢?因此,教师要善于把学生衍生的“错误”、“偏激”看法当作生成点加以利用,其效果往往胜于课前的精心预设。

二、到“生活”中用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合理地将课堂内的知识和课堂外的生活结合起来,有效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的教育资源,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形成教育合力。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并通过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验。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笔者认为: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从生活中来,在课堂中学,回到生活中用”的教学模式,前一个“生活”是指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后一个“生活”是指学生将要面对的现实生活。这样既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能够更好地使课堂与生活不脱节,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这不仅是教学生一节课,也是教学生一生的课。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这也正是新课改对教师所提出的新挑战和新要求。不断挖掘丰富生动的生活资源,让教学和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从课本走向生活,又从生活回归到课本,让教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从而达到思想品德教学的真正生活化。

论文作者:丁绍旭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9月总第3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5

标签:;  ;  ;  ;  ;  ;  ;  ;  

一堂课,一生的回味论文_丁绍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