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无论是城市化建设还是综合国力的提升,都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人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进步,物质生活的需要慢慢转化为美好生活的需要,这对我国建筑业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因此,相关建筑工程应按照施工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和施工,以更好地提高整个施工环境的管理效果,从而全面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策略;分析
1精细化管理概述
精细化管理实际上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管理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讲,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文化和理念,主要体现在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和社会分工上。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理念,是学术管理层面的第二层次,即第一层次是规范化,第二层次是精细化,第三层次是个性化的精细化。
精细化管理的具体阐述,是为了使管理者的职责和具体行为更加明确具体,落实管理者的实际执行,要求管理者勤勉到位,及时纠正和处理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精细化管理主要是对战略和目标进行细化、分析和实施,使实施精细化管理的企业有更好的战略规划,提高企业的整体执行力,引导企业走向成功。
2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综合素质低,自律能力差
由于施工人员流动性大,一些施工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在岗培训机制,特别是对临时施工人员的管理,没有进行系统的培训,此外施工经验不足,法律意识淡薄,施工人员学历低、综合素质差,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违章作业,这加大了施工安全风,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
2.2 施工监管不到位,问题处理不及时
施工企业缺乏系统、完善的工程建设监理机制。在施工前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突发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等方面,没有专项检查、巡回检查和自检相配套的过程。虽然有专职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人员,但检查过程只是一个形式。检查内容过于简单,没有辐射到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暴露了施工管理中的许多管理死角,不仅影响了后续的施工进度,而且埋下了质量安全隐患。针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或安全隐患,施工监理人员不合理拖延问题处理时间,造成小问题累积成重大事故,给施工企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
2.3 质量意识淡薄,过程管理粗放
施工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因素。然而,一些施工企业往往只注重项目效率指标,而忽视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在物资采购过程中,为了节约采购成本,施工企业对物资质量不重视,导致建筑工程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此外,为了赶上工期和进度,在分项、分项工程施工中,施工质量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不注重细节管理。事前没有计划,事后没有回应,事后也没有后续验证。管理粗放,针对性不强,责任不明确,埋下重大安全隐患。
3 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完善策略
3.1 施工设备、材料管理精细化
在传统的施工管理中,由于许多施工企业对施工材料和设备的管理重视不够,在施工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对设备、施工材料的精细化管理尤为关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施工设备、施工材料,进场前要严格检查材料的性能和质量,并取得合格证和出厂合格证材料进场前应检查合格证。二是对原材料和设备进行抽样检查,定期维护设备的噪声、温度等指标。在材料选择上,应结合当前的环境、技术等因素,采用最合理的建筑材料使用方案。余料、废料应收集整理后二次利用。三是设备、材料的施工必须按照有关要求,摆放整齐,24小时监督,防止材料、设备被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加强现场施工阶段化管理
建筑工程具有建设周期长、工作量大的特点,在精细化管理的应用中,应分阶段对项目的整体进度进行管理,提高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在招投标过程中,很多企业往往因招标文件制作、市场调研不完善或工程造价过高等问题而受阻,因此精细化管理可以负责招投标策划、市场调研等管理工作,招标文件的编制和评审,合同条款的策划和招标过程,以及企业招标过程中标准采购环节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企业在积累优秀经验的基础上提供保障,严格把生产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防止资金链断裂对项目的干扰。根据设计图纸的规范,施工设备的操作和工程各阶段的衔接,采用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加强管理。
3.3 提高管理技术水平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和文化,它要求管理者完善项目的每一个细节,从而提高项目的合理性。管理工作的首要目标是施工人员。针对当前施工人员素质存在的问题,需要通过机制建设和完善管理工作。在施工前期,严格控制施工人员准入制度,检查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合格证。除了要求施工人员具备优秀的专业能力外,施工人员还应具备优秀的专业能力要求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和道德素质能够达到工作标准。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集中培训。项目施工方案确定后,结合相关技术应用,提高施工人员的操作能力,培训后进行考核。只有通过考核的员工才能工作。在现场施工管理中,在增加奖惩制度、保证公平的前提下,对员工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能力进行调查,并根据工作结果采取适当的奖惩措施,激发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对给施工单位造成重大损失的施工人员进行处罚,改进管理工作。
3.4 加强监管力度
管理人员要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能,对工作有高度的责任感,全面加强对现场任何细节和工作的控制,提高工程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在管理工作中,按照精细化的理念,对现场所有员工的职责进行划分。一旦发生事故,可直接向有关人员追查,提高施工人员的警惕性,制定规范化管理方案,提高管理工作的规范性,严格执行施工现场的工作计划,提高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工作。
3.5 施工质量精细化管理
在施工质量精细化管理的实际实施中,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通过施工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小组,组长为项目经理,副组长为现场施工技术负责人,其他管理人员如施工管理人员、施工材料管理人员均为普通会员。在实际管理中,要求现场管理队伍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监督工作,特别是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管理和控制。质量问题一经发现,应及时纠正,责任到人。二是立足于现场施工全过程,进行全面的施工质量管理。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应以施工质量为依据。现场施工人员要做好自检,各班组施工人员要做好互检。施工工序交接时,应进行施工质量交接检查,确保上道工序无质量问题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并进行施工质量评定。三是在实际施工质量管理中,要确定人员和岗位,实行施工质量挂牌管理制度,确保施工质量责任落实到人,杜绝推诿扯皮现象。四是加强施工质量的跟踪处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生施工质量事故,应及时对质量事故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填写施工质量事故调查报告,迅速发现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返工做到及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施工质量事故造成的损失。此外,在检查管理过程中,项目质检员应随时向项目经理部报告本工程施工质量情况,并填写质量台帐,有效提高精细化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一般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在决策阶段实行精细化管理,二是在施工阶段实行精细化管理。只有搞好精细化管理,才能保证建设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孙淑林.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7,(25):86.
[2]郑昊翔.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3):4033.
[3]杨强.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8,14(6):130-131.
论文作者:朱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3
标签:精细化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工作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