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第二中医医院 江苏 无锡214000
【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切口感染和手术室护理管理的关系以及防范措施。方法:选取70例在我院2014年3月-2015年6月期间进行手术的患者,并将其纳入此研究中,根据护理管理方法的差异性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分别选择优质护理管理以及常规护理管理,分析其两组患者的相关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分别经过不同护理管理方法后,其感染率分别为5.72%以及28.57%,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4.28%以及74.28%;数据之间经过对比分析后可知,差异性显著加强,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采用优质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能够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并对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有助于护理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手术切口;手术室护理管理;防范措施
临床中较为普遍的治疗手段则为手术,与此同时手术可以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所以治疗效果良好。但是在对患者实行手术治疗时,患者会产生相应的创伤,并且极易产生感染现象,对其术后的恢复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此研究对我院收治的70例手术患者分别选择不同的护理管理模式,现将结果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70例在我院2014年3月-2015年6月期间进行手术的患者,并将其纳入此研究中,根据护理管理方法的差异性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35例。对照组由20例男性和15例女性组合而成,年龄最大及最小为74岁和25岁,平均年龄经计算后为(54.8±10.6)岁;观察组由22例男性和13例女性组合而成,年龄最大及最小为75岁和26岁,平均年龄经计算后为(55.7±11.2)岁。其中骨科手术25例,胃肠外科手术30例,泌尿系统手术1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过统计学软件比对分析后可知,P>0.05,差异性并未加强,统计学意义未产生,组间数据可比性有所加强。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则选择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则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予以严密的监测,并协助医生对其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选择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内容大致如下:①确立完整的手术室管理制度,并创建监督小组。其主要负责人为护士长,并进行讨论、开会、资料查询以及实践等手段将我院手术室护理管理制度的不足予以完善。并对相关区域进行区分管理,并详细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收集信息的方式将管理程序进行完善。此外,还应对手术室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检测以及考核。②加强手术室人员的无菌理念,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并对其手术室工作人员加强管理,对其人数予以相应的控制。工作人员应按照手术室要求进行衣物穿戴,以免对无菌空间造成破坏,并且尽量减少走动现象[2]。③应加强手术室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水平,加强护理人员之间工作的配合程度,并采用培训班的手段对其予以培训,使得工作人员可以对手术室中的工作操作进行熟知以及掌握。手术室时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能够对患者的手术用时产生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工作的过程中,应科学合理对其人员予以搭配,使得手术可以顺利实施。特别是器械护理人员应对其器械使用进行相应的控制,保证定期对其进行消毒以及擦拭。
1.3 观察指标[3]
采取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其结果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其护理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率和满意率相加;同时对患者的感染率进行观察以及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之间所涉及到的数据进行计算以及整理,其感染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通过计数资料进行表示,而数据之间经过对比分析如P<0.05,差异性有所加强,统计学意义产生。
2 结果
2.1 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管理后,其护理满意度为94.28%;对照组患者经过护理管理后,其护理满意度为74.28%,数据之间经过对比分析后可知,差异性显著加强,统计学意义产生,相关数据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组别 例数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35 23(65.71%) 10(28.57%)2(5.72%) 94.28%
对照组35 16(45.71%) 10(28.57%) 9(25.72%)74.28%
2.2 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经过优质护理管理后,2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感染率为5.72%;对照组患者经过常规护理管理后,10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感染率为28.57%,数据之间经过对比可知,差异性显著加强,统计学意义产生。
3 讨论
手术后患病率较高的一种并发症为切口感染,而手术室中无论哪一项工作产生问题均可能加大切口感染的发生几率[4]。而引发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的因素大致为:手术室空气中具有较高的细菌含量,因此需要对其空气质量予以相应的控制;手术时间过长导致切口在空气中暴露时间延长,因此加大了细菌的侵犯性。并且,在手术过程中所产生的牵拉现象,对组织造成损伤,并提升了细菌侵犯的发生率;手术室如果具有过多的参观人员,会对其手术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而人员通过流动将细菌带入,从而对患者的伤口造成了间接污染。对于以上因素而言,需要对手术室护理管理措施进行加强,将其相关制度进行规范,确保手术室环境,并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5]。与此同时还需要对手术室进行分区管理,以免出现交叉感染。同时还应定期对手术设备进行消毒以及管理。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对手术切口感染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其引发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找出相对的措施,降低手术室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徐永勤,徐颖,黄丽华等.手术切口感染与手术室护理管理的关系及防范措施[J].西部医学,2014,26(10):1405-1407.
[2] 王娟.手术切口感染与手术室护理管理的关系及防范措施[J].现代养生B,2015(3):294-294.
[3] 田江芬.手术切口感染与手术室护理管理关系及措施[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7):229-229.
[4] 沙家梅.手术切口感染与手术室护理管理关系及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5(7):252-254.
[5] 刘亚荣.手术室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有效方法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3(30):53-54.
论文作者:杜红星
论文发表刊物:《名医》(学术版)2016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1
标签:手术室论文; 切口论文; 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对其论文; 统计学论文; 满意度论文; 《名医》(学术版)2016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