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外语教学的要求,基于国内外课堂互动理论研究和课堂互动在英语教学法中的发展趋势,构建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势在必行。认真分析制约课堂互动教学的各种因素,并据此采取相应的措施,是构建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构建1 高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现状英语新课程倡导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以及合作学习等方式,达到任务所规定的目标,从而感受成功。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使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但是,长期以来,英语课堂教学变成了重复的背诵和默写;由于考试指挥棒的作用,英语也像其他学科一样,陷于题海,其本身最基本的作为交际载体的特性消失殆尽,英语学习变得枯燥乏味。
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这样的英语课堂教学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交际,学生所获得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极少,不利于语言习得,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和发表见解的机会很少,师生、生生之间缺乏交流,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自然得不到有效的培养。
2 课堂互动研究2.1 国内学者对课堂互动的研究。互动是一个从社会心理学中引入到教学领域的概念。20 世纪60 年代以来,人们开始突破语言系统和句子结构的局限,从更广泛的角度考虑语言形式之外诸因素的相互关系,考虑语言使用和语言能力、语言功能以及使用语言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等。互动被引入课堂,并且逐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2 课堂互动在英语教学法中的发展。英语教学在世界范围内被提到理论上系统地进行探索和研究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我国高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经历了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在《1951 年草案》中,口头使用英语的能力被省略了,课堂互动教学也没有被提及。《1988 年义务教育大纲》提出了“使学生获得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的要求。运用英语的能力虽然得到重视,但是课堂教学模式没有多大的改变。
《2000 年高中实验修订版》指出,“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使学生巩固、扩大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提高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课堂互动在英语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课堂互动的形式、意义、内涵都受到广泛的关注。《2003 年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由此可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倡导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推行民主教学,鼓励学生参与;积极创设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互动的教学情景,从而达到英语教学的目的。
3 制约课堂互动的因素3.1 传统的英语教学观念。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是制约师生互动的首要因素。这样的课堂教学完全由教师主宰,把学生当做机械灌输的对象。教师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过分强调维护教师的权威,导致师生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智能发展。
3.2 大班制制约着课堂互动教学。制约高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的客观原因还在于班额过大。由于高中扩招,班级学生人数一般都在60~70 人,有的实验班或“火箭班”的人数超过80 人。大班教学尽管在知识点的传授方面有容量大、教学面广、时间经济等优点,但也制约了语言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影响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影响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且明显存在无法照顾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极易造成学生英语学习的两极分化,致使不少学生最终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4 构建有效的课堂互动教学模式4.1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互动教学。新课程改革理念要求高中英语教师应根据语言教学的规律积极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英语,要特别关注性格内向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要为学生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要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时应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4.2 互动促进语言应用能力的形成英语作为一门学科,它最终的目的是通过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使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即通过英语实现交流、学习及研究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营造“生生”、“师生”之间自由平等的氛围,采用同桌互学、小组讨论、大组辩论、自由发言等形式建立互动教学模式(interactive classroom teaching)。特别是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提问、互相帮助,可以让学生学会用英语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发展英语思维的习惯,从而达到取得英语学习的最佳效果的目标。
高中化学学科素质教育与教学方法初索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县浆水中学(054013)冯晓荣现在的教育模式过多的发展了“应试教育”,一味的强调“升学率”,只重知识的传授,学生也只是为了考试而学,忽视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然而,现实问题的复杂化以及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具备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持续性的学习能力、自我激励能力和自我提升的能力等。实施素质教育正是为了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准确地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化学学科作为中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亦要在教学过程中提倡素质教育,怎样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贯彻实施素质教育,这是当前广大化学教师亟待解决和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作为化学教师,我们需要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就化学学科的教学方法作了以下探索。
1 教师教授与学生的自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在“应试教育”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地位,这种教学方式没有把教与学相结合而是偏面强调灌输,可悲的是我们的学生经过多年这种学习模式的培养,很多人已经习惯也乐于用这种被动接受的方法学习,而这种学习方法必然阻碍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掩埋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这样的人才往往造成高分低能,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老师的责任就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自学方法的指导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学会达到会学。给学生灌输一种比较综合的独立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地参与,主动地获取知识。注意引导和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启发学生思考,把生动的直观形象引向抽象思维,使教的过程与学的过程紧密结合起来,具体的讲,要使学生正确使用教科书,阅读教科书的兴趣。正确理解书中化学概念的含义、化学反应的条件原理等,抓住化学课程的中心思想和不易理解的地方。
2 教育手段应多元化传统的教学手段是教室黑板粉笔,幻灯投影等,其有很大的局限性,单一枯燥。表现形式呆板、僵硬,所传授的知识容量小且不形象生动,然而化学往往是从人类无法用肉眼观察的分子级大小来解释物质的结构和反应的原理的,传统的教学没有办法展现化学中的微观问题。而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教师可以很容易的的通过ppt、flash 等多媒体手段应用与教学,因材施教,计算机的动画模拟功能可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静止的内容动态化,以便于学生获取准确深刻的直观感受,从而形成完整的理性认识。教师用语言、挂图均不易表达清楚的抽象概念以及一些物质的立体结构等都会变得活灵活现、通俗易懂。用多媒体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回避不做的有毒的、危险性较大的实验,代而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现给学生,以弥补其缺乏的感性认识,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外,课堂教学不是素质教育的唯一的渠道,化学教师应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形式,教好化学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同时,积极组织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选修课的学习,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参观、讲座、兴趣小组、社会调查、阅读科普读物等。使课内外、校内外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全面发展教育与个性发展教育相结合,从多方面、多渠道开发学生潜能。
3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概念的形成和定律的建立,离不开实验事实的探讨和论证。中等教育阶段,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化学教学应充分利用和发挥化学实验的优势,使教的过程与学的过程相辅相成,和谐统一。教学中,在认真做好课本要求的学生必做实验的前提下,大力加强学生选做实验的容量及演示实验,通过实验引入概念,得出规律,检验假设,发展思维,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和能力。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物质,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学会化学研究的实验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动手动脑,获得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鼓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设计、自主操作实验。还可安排一些家庭实验,这样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教育科学实践证明:化学实验教学在完善学生学科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训练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方面,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4 重视继续教育,增强业务培训结合远程教育培训,接受全国知名教育专家的培训,紧密联系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研动态,结合精彩案例,对目前教学实际中广泛存在的问题、困惑和误区进行梳理、分析、点拨。培训我们对教材的重构与分析,使我对教材及如何使用教材去教学有了正确的认识,使在教学实践中思路更加清晰,头脑里有了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所学习的课程,使原有凌乱、不规范、没有理论支撑、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教育教学思想和实践得到了一次全面的系统升级更新。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同行的商讨与相互学习,通过转变、拓宽、更新、丰富,围绕课程改革,准确把握新课程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实效,争取成为一名有理论水平、有学科知识、有思想善反思勤实践的教育教学引路人和学科带头人的科研型教育者。
通过业务培训,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以及与一名优秀教育者的差距所在,不断梳理与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断成长。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潜下心来采他山之玉,在教中学,在教中研,以生为本,在教和研中追求质量和水平,创造出自己在教育事业的一片新天地。
论文作者:张素玲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4第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10
标签:互动论文; 学生论文; 英语论文; 能力论文; 课堂论文; 语言论文; 化学论文;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4第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