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矿业(集团)付村煤业有限公司
摘 要:目前煤矿井下均装备了较完备的安全生产监控系统,调度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井下的安全情况。但遇到紧急突发情况需要井下工作人员迅速疏散和撤离时,由于井下人员工作区域广、流动性大,调度人员无法将报警和疏散信息及时而有效地传达给每个井下作业人员,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调度通讯;语音广播;系统应用
1 前言
如果煤矿井下遭遇突发事件时,调度人员能以最迅捷的手段通知井下作业人员,并指导相关人员紧急疏散或采取相应安全措施,做到及时并有效的应急救援,就可能避免和减少安全事故和人身伤害的发生。但遗憾的是,目前“矿井语音广播系统”在煤矿井下的应用几乎是空白,其应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无人重视、无人问津。因此“矿井语音广播系统”在煤矿井下的安装使用,可以作为煤矿安全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一种有效的通讯手段。
2 使用矿井语音广播系统的重要性
“矿井语音广播系统”的扩音站可以安装在巷道、候车室、猴车沿线、皮带沿线、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等岗位上。这些位置是井下作业人员工作、流动和休息的场所,可清晰听见扩音站广播的报警声和报警语音。
紧急情况下,调度人员可根据具体情况,将紧急处理预案语音通过“矿井语音广播系统”紧急广播。井下扩音站将反复播放报警声和报警语音,及时通知井下作业人员迅速疏散和撤离,并对采取的安全措施和应急救援提供必要的信息帮助。由于井下作业人员能及时获得救援信息并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大程度上减少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
交接班时,“矿井语音广播系统”可以播放宣传教育、事时新闻、背景音乐等内容,对增强职工安全意识,娱乐职工文化生活、实现人文化管理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3 切换式广播通讯系统性能特点
3.1安装简便、投资节省。利用调度通讯系统来构成“广播通讯系统”,充分利用了原有的通讯电缆,使广播通讯系统的安装更为简便、投资更为节省。
3.2操作使用方便。调度人员只需一键操作,即可启动/停止紧急或常规广播(可进行分区/全线广播),且井下话站的扩音能迅速打开/关闭。
3.3同时具有广播和通讯二种功能。1、话站接入话机后,可实现调度与话站的扩音通讯及双工通话功能;也可实现话站与话站的扩音通讯及双工通话功能;2、话站在的广播状态中,不影响与调度之间通讯联络功能,也不影响与其它话站之间的通讯联络功能。
3.3话站广播音质良好。话站可广播报警声、报警语音、背景音乐、宣传语音,且话站播放的音乐和语音音质良好。
3.4站广播响度良好。在距话站0~100米的直巷道中,可清晰听见报警声和音乐声;在距话站0~60米的直巷道中,可清晰听见广播语音。
4、切换式广播通讯系统组成
本系统可实现救灾紧急广播、常规语音及音乐广播;并且在广播状态中,井下话站仍然具有通讯联络功能。切换式广播通讯系统组成框图,如下图所示。
5、系统主要功能应用
5.1报警广播功能。紧急情况下,调度人员可以启动报警广播,将报警声和报警语音在井下各话站进行分区/全线广播,为井下工作人员疏散撤离提供必要的声讯信息;同时调度人员的指挥命令,也可通过麦克风在井下各话站进行分区/全线广播。
5.2常规广播功能。正常情况下,调度人员可以启动常规广播,可将音源播放计算机播放的背景音乐、宣传语音,在井下各话站分区/全线广播;同时调度人员的指挥命令,也可通过麦克风在井下各话站进行分区/全线广播。
5.3数字录音功能。音源播放计算机具有数字录音功能,能自动记录调度人员由麦克风发出的指挥命令。
5.4分区广播功能。井下各广播站点可实现全线或分区广播。
5.5扩音通讯功能。话站配接话机后,可实现调度与话站之间的扩音通讯及双工通话功能,也能实现话站与话站之间的扩音通讯及双工通话功能。话站的喇叭可将电话铃流和主叫语音扩音输出,能非常有效地解决作业人员流动性大和工作区域广的通讯联络问题。
5.6广播状态中的通讯联络功能。话站配接话机后在广播状态中,仍然具有调度与话站的扩音通讯功能、话站之间的扩音通讯功能。
5.7后备电源功能。井下交流停电后, 井下扩音站可连续工作时间不小于2小时。
6、结束语
切换式广播通讯系统在井下发生突发事件、需要紧急撤离时,地面调度指挥人员可以利用该系统以扩音广播的方式向现场发送撤离指令、提示撤离路线,指挥现场人员迅速、有序安全撤离危险区域;现场人员也可以通过井下任意终端就地喊话对讲,汇报现场情况,从而最大程度减轻灾害影响以及后续灾害的发生,确保井下人员安全。
参考文献:
【1】郝芳芳.煤矿井下应急通信系统研究【D】.2012。
【2】张华峰、张伟.应急语音广播系统在煤矿矿井井下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5(6)。
论文作者:仇斌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5
标签:井下论文; 通讯论文; 人员论文; 语音论文; 功能论文; 双工论文; 系统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