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BIM是近几年在建筑业中出现的一个新名词,但它的概念很早就已运用在机械制造业上,而且技术成熟度已发展的完整,如产品模型和虚拟设计。BIM被看好是引领建筑业朝向更高层次的一种新技术,让从设计开始到最后提高整个工程之质量和效率,同时能够降低成本为建筑业带来庞大的利益。BIM是以3D数字技术,将建筑工程中各个行业之中相关信息整合起来,并对各个信息做完善的描述。在建筑工程中设计人员使用BIM能够将工程所遇到的问题中做出正确的解决办法,并可加强工程的协同作业模式。本文对BIM技术的建筑施工进度优化进行研究。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施工;进度优化
一、什么是BIM技术
BIM技术这一概念,在世界范围内都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很多国家都将它投入实际生产施工中。然而,国内对BIM技术的研究还尚且停留在较为初级的阶段,其使用面也还不是很广。Autodesk公司于2002年提出了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技术,中文译名为建筑信息模型。美国国家BIM标准对BIM的定义由三部分组成:BIM是一个设施(建设项目)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数字表达;BIM是一个共享的知识资源,是一个分享有关这个设施的信息,为该设施从概念到拆除的全生命周期中的所有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的过程;在设施的不同阶段,不同利益相关方通过在BIM中插入、提取、更新和修改信息,以支持和反映其各自职责的协同作业。简单来说,BIM技术就是将目标项目数字化,并依靠这些参数,将目标转化为可视的建筑模型,此后的工程都以这个模型为核心建设。
二、工程施工进度管理中BIM技术的优点
1、得到相对完善的建筑工程数据模型
通过对BIM技术的运用,来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的管理工作,把建筑单位、设计公司、材料供应商等相关联的企业或单位全都联系起来,统一到进度管理系统里。在进行工程施工管理时,做到对施工管理相关数据的实时收集,并在采集完成后开始进行处理和分析,实现从各个层次正确把握总体的建设目的,可以使资源得到高效率的使用同时,切实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
2、建立建筑信息模型,完善设计图的准确性
在建筑施工开始前,设计人员需要对工程进行设计和规划的准备工作,设计一般是平面设计的比较多,虽然有具体的规范和标识,但是始终是人为创作的结果,所以带有部分的主观性,特别是涉及到比较特别的建筑,设计图纸画出来相当复杂,一般施工人员很难通过肉眼观察出设计中的问题所在。这时候就需要借助BIM技术的力量,把设计图纸中的数据整合发送到信息模型中,从而会得到一个电脑模拟的建筑模型,利用这个模型进行相关的安全和质量检测,就可以找到设计中的问题所在,进而改正以达到有效的避免问题的目的。
三、传统建筑施工管理中的问题
1、施工时遇到的管理难题
在以前的建筑施工中的管理体系不容易把控和协调所有的生产需要,让工程施工易发生与预期目标脱离的情况,最终导致工程质量和效率低下,突发状况频出,遇到施工技术问题时难以及时的补救。建筑工程施工中如果管理力度不到位,就很容易出现建筑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时刻威胁着现场施工人员的生命及财产安全,而且会造成工程的维护和二次返工,大大增加了建筑企业的施工成本,不仅会增加预算还会延误工期,导致企业无法在合约规定时间内完成施工,对企业的名声造成恶劣的影响的同时还损害了企业的利益。
2、施工进度中的管理问题
科学技术是第一发展力,先进的施工设备在建筑建造中被大量使用,可以大大增加施工效率,但设备是人为操作的,容易出现问题。最普遍的就是在查看工程施工图时,由于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后期建筑项目施工的开展。如果施工员无法确切掌握和了解施工图,就容易在施工中造成工程的不合格而重新修建,产生极大的损失。建筑单位经常出现对施工项目进行内部检查方案、工程材料、工程施工进度等方面出现差错,主要原因是建筑企业和买主、供应商没有做到充分的沟通,耽误施工的预定开展,耽误施工进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施工投入管理中的问题
在施工成本管理过程中,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周期长,需要处理的数据量大,采集时的阻力大、困难多,造成整体的管理效果差,施工投入增加。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案很难做到对数据的及时处理和分析,因此就很难做出决策。企业很难找出成本管理中的问题和缺陷,就无法做出正确的、合理的应对措施。
四、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中的使用
1、通过BIM技术来改善工程进度管理
通过BIM技术来改善建筑工程施工中管理的具体方案为:把整体计划分割为分计划,逐步的安排,从每天计划到周计划,再到月计划,再到季度计划,一步一步明确施工进度。各级计划都有对应的由各级负责人员来安排,把责任细分到个人,每个人做好自己的事情。最后,通过BIM技术平台来对所有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完善,得出更加合理和符合实际的方案。
2、依靠BIM技术优化施工进度方案
利用BIM技术与建筑工程施工计划互相联系在一起,突出工程的要点和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和改良。尤其是对那些比较繁杂的工程和工艺进行先期模拟。通过BIM技术解决工程施工图纸的局限性,把握各个细节,做好施工规划,提升施工效率。
3、辅助施工管理阶段,监督施工全过程
BIM技术不光能对目标建筑进行建模,还可以对周边环境以及整个施工过程中使用的设备、物料、人力等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在施工开始前,可以对周边环境进行分析,选取道路宽阔、通畅的地方摆放物料,布置施工场地。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实时监控设备的运转情况和施工人员的工作状况,对施工人员进行引导和指挥。一旦侦测到安全隐患,还可以立即通知人员对其进行处理。此外,工程中所使用的物料信息也可以全部导入到BIM数据库中。工作人员可对现场使用的物料进行实时的跟踪,并与数据库中的对比,避免物料的意外丢失和错误使用。由此可见,BIM在施工的每个过程中都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
4、调整施工方案,优化施工效率
每个建筑都有其自身的建筑特点,周遭环境也有很大不同。根据实际需求,施工面临着多种复杂的情况,在吸收过去建设经验的同时,更需要结合实际优化现有的施工方案。采用BIM提前模拟施工方案,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施工过程中哪里可以优化,及时进行调整。在导入目前的人力、物理资料后,BIM技术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对施工安排进行规划,对进度情况进行预测。在此后,如果遭遇突发情况,模型也将进行动态的校正和规划。
五、我国BIM技术的发展前景
显而易见,BIM技术在建筑施工的各个方面都可以发挥它的特点和优势,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它对工程施工管理给予的帮助和对效率的提升,是现有的其他技术无法替代的。然而,基于BIM技术对操作人员素质要求较高的特点,目前,BIM技术在我国建筑施工管理运用上的运用仍然仅局限在部分一线城市,中小规模城市尚且没有足够的资源和人力投入到BIM技术的开发中。此外,由于运用面较窄,BIM技术在我国的应用程度并未达到深层次的水平。因此,BIM技术要在我国广泛被推行使用,一方面需要行业人员不断研究和探索,结合中国城市实际,给出具有普适性的使用方案;另一方面需要国家和政府提供资金和人才支持,推进BIM技术在中小城市的使用。笔者相信,在不久的未来,BIM技术会在我国蓬勃发展,广泛被使用在行业各个方面。
结束语
总的来说,通过对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对建筑模型进行讨论和分析,我们得出这个工程信息模型可以帮助提高施工效率,完善施工进程,减少资金投入和施工周期。
参考文献:
[1]李俊慷,沈鑫,张明.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解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2):244-245.
[2]王忠权.BIM技术与建筑施工管理融合研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01):63-65.
[3]周津智.基于BIM的建筑施工进度管理[J].居舍,2019(02):156.
论文作者:童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7
标签: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论文; 模型论文; 施工进度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论文;